“小花生,象豆豆,红衣裳,白肉肉,小房子,盖好喽,手拉手,住里头。”——花生民歌
清朝末年,湖北省老河口沿着汉江沙滩村,家家户户都热衷于种花生,每逢过完年,人们便开始为种花生忙碌起来。这种壳内两粒子、体型较小、味道香脆的花生,耐旱性强,次年不用换地种植。直至上世纪60年代,农村推广良种花生,花生逐渐消失。
小时候,我们村子靠近汉江有大片大片富含微元素,土质松软的沙洲地,是种落花生的好地方。芒种时节,村民们弯着腰,躬着身,提着装花生米的篮子,播种后,用脚踏结实。经过几场初夏的风雨,一垅一垅,一埭一埭,绿色犹如碧玉般诱瞳,一株株都带着饱满的希望。每年五六月花生收获后,清晨太阳还没升起,地里呈现出一片扯花生忙碌的景象,一颗颗,一串串的花生从土地拔出来,有条不紊的装在簸箕里或是用绳子捆好,然后挑回家,看着这堆起高高的两筐绿里透白,白里透黄花生,村民们甘之如饴。
那时候,农户通常在自家楼顶或者院子、门前、地堂晒花生,用于榨油或拿去市场上卖,并挑出一些个头“大而壮”的花生装袋后悬于梁上,用塑料袋包紧花生,然后放入米缸或桶里密封保存作为下一年的种子。那时候,榨油的机器效率不高,榨油需要有人守在旁边,像挑花生壳、拣瘪花生、扒油渣、接油桶等的活儿,都得自家人来做。新榨出炉的花生油,晶莹剔透,浓烈馥郁。
那时候,人们时常把花生放进锅里,倒上水,撒上一点盐,放一些八角、桂皮、香叶等辅料煮花生,犒劳孩子们。还有猪蹄炖花生、猪肚炖花生、花生饼、花生球……可盐可甜、可脆可糯各种“百搭美味”美食,成为市场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如今,汉江花生已不再是一种稀罕物,商超里各类花生美食琳琅满目,但小小汉江花生带给我们的美好记忆,一直储藏在我们心里。
作者简历:张俊杰,笔名千里汉江、红盾文秘战士。男,汉族,1971年12月30日出生于湖北省老河口市,1992年大学中文专业毕业,参加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一线文秘工作;1998年在老河口市委从事组织科工作一年;1999年至今一直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一线从事文秘工作。2003年取得自修武汉大学法学本科学历。迄今一直供职于湖北省老河口市市场监督局,曾被求是理论网、光明网、荆楚网、长城网等十大媒体评为特约时事评论员,网络媒体著名时政评论家。现为襄阳市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