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3月17日,侵华日军5000多人在飞机掩护下侵占江苏南通。国民党驻通部队一枪未发撤驻农村。同年秋,国民党驻通部队一个中队(相当于一个连)进驻刘桥桥北一带,中队部设在徐东油坊。中队长姓姚,海门人。我父亲家驻一个班十多人,一挺重机枪架设在门前的场地上。
这一年的农历七月二十九,驻江苏如西(今如皋)白蒲镇日军、伪军大约150多人,经任口向南通刘桥西北大圣殿附近进攻。大圣殿属地方宗教庙宇。日伪军首先火烧大圣殿西边的一户丁姓人家,接着火烧大圣殿,沿途又烧了土地桥徐连生花行,向刘桥镇进攻。大火从刘桥镇北街陈长林铁匠店烧起,一直烧到东街马姓酒坊和南街近百户人家。昔日繁华的刘桥镇几乎被烧去一半。日军又向刘桥土地桥北进攻,火烧费春林、宋文优、宋云龙、丁涌泉、项继侯、徐东油坊、费春芬和父亲老家,沿途长达七八里。
当时,我父亲金佩珉只有十五岁,是一名刘桥小学学生。那天听说日军来了,父亲连忙跑到周家桥北附近,离家只有2里,眼见南方天空浓烟滚滚,心里不免有些担心。当天,日伪军撤回白蒲,父亲赶紧回家。父亲一看家里完全变了样,一片焦土,目不忍睹,心中悲痛之极。父亲老家原是个旧式大家庭,当时健在的有父亲的祖父母、父母,还有父亲的哥、嫂,父亲共兄弟五个,十多人生活在一起。父亲的祖父掌管时,家中经济比较富裕,有瓦房13间、草房9间、木制床10多张。房子、家具、农具、部分粮食、衣服,还有两口厚实的木制棺材等等,全被日军烧光。从此,父亲无家可归,没饭吃,靠亲友送饭吃,冬天饮冷水,晚上无处睡就向邻居借宿,辍学1年,在物质和精神上遭受严重摧残。
父亲复学后,先后在南通四安温家桥南三官殿即金沙中学的前身南通县中和平潮西天后宫平潮中学就读初中、高中。在平潮中学高中还没有毕业,父亲就由校方推荐,到解放区如西县(今如皋市)江安区职业中学学化工,后又到分区政工队学习。
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父亲的思想觉悟有了很大提高,心想只有跟着中国共产党走,投身抗战才有前途。于是父亲在1944年秋二十二岁时参加了革命,被分配到如西县(今如皋市)货管部门,并先后在薛窑、车马湖区分局等处工作,任过会计等职。货管部门在财经上与敌伪作斗争,对内保障供给,支持抗日事业,成为共产党抗日政权的得力后勤。
1945年上半年,新四军分区主力部队攻下如西县(今如皋市)城,父亲随县府机关进如城工作。父亲经吴晋同志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久,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了。
抗日战争的硝烟虽然早已散去,父亲对侵华日军“三光”政策的暴行一直念念不忘。当年家园被焚毁是父亲心中一生的痛。父亲曾多次向我们讲述这段悲痛历史,教导我们勿忘国耻、警钟长鸣,勉励我们奋发图强、振兴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