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寂》是刘晓林的个人传记体式的文集,共五辑,既有对本土风景名胜的正名正说,也有对旅行途中所见祖国大好河山的如实记录,既有与生俱来的生命本色和坚守,也有传承下来的传统美德及对传统的敬畏与尊重,最后还有8篇阅读札记。文集深度展现了个体生命价值在不断抗争的涅槃之美,使得平凡庸常的生活充满令人震撼的美学精神和美学追求。
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和写万篇文
据统计,2023年全国退休的干部职工达3千万之多。这些人的学识、能力和素养大多都处于生命的成熟期和沉淀期,曾经的“辉煌”让他们不可能在一日三餐的“庸常”中度日,他们前半生用血与泪铸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也不允许他们“碌碌无为”。其中很多退下来的干部职工身强力壮,有的在各个行业继续发挥余热,有的则选择在老年大学继续“深造”,有的追随子女帮忙看护教育孙子孙女……
显然,“‘活法问题’:追求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这个人数日渐膨胀的群体面临的至关重要的问题。这个群体的人,做到了以衣食无虞为基础,要想处在物质与精神的某种平衡点,比以前更追求精神的丰盈和自由。当然,这种平衡不是简单的折中,而是平衡中又有偏重,即在物质中有基本要求,对物欲又有自觉的遏制,更注重精神的满足。
这种对精神的偏重,是由人的本性决定的:“人之为人,就在于它既是生理的,因此,它和动物一样都以生存和温饱为首要追求,是为人之‘兽性’;但它更是心理的,它有动物所没有的‘神性’,精神的追求,而且在某种意义上,这样的精神追求是构成了人的本质的。”
刘晓林对自由、自足的精神追求,落实到日常生活,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和笔耕不辍。以前忙得休不了年假的情况下,他都会忙里偷闲写些闲文在各种报刊发表,那时不是为了出名,只是为了一种聊以精神自慰的兴趣爱好,所以取笔名为“田南”遮人耳目(《我的笔名》)。卸任后,读书作文旅游成为刘晓林对生活理想的追求:每次相会文友必有记载,遇有高人必定深交,读到好书必写读后感,每次出游,无论家乡近景,还是他乡远景,游到每处必有会心,行到每处必有歌吟。所以,《莲花寂》的第一辑家乡风景名胜和第二辑他乡风景名胜是他的“行游图”,同时是“行吟图”。第五辑是他依据神交8个文友的著作写的阅读札记。
大多数旅游的人,关注的是纯自然,忽略了其背后的历史与人物;而刘晓林的《莲花寂》,自然景观与历史景观是交融的,他欣赏自然的同时,也在品味历史。可以看出,他在欣赏每处风景前、后都做足各种准备,收集各种资料,通过独享书城来验证历史人文景观。可能与他多年的基层公务员工作经历有关,刘晓林重视口耳相传的口述历史,他每到一处都会实地采访当地有威望的老者,获取一些一线信息,补充和丰富历史资料。因此,读他的游记散文,既可以读到他在书海中的“漫游”,又可跟着他的足迹在山水、楼塔、洞涧 “行游”。某种程度上,也可追随他的文字体会他在行游中与大自然的神会,他在读书过程中与古今名人的神交,这是一种超越现实的“神游”。
刘晓林退下来后,成功地转换到写作的“一线”,踏上用脚丈量历史、用笔书写风景的征程。这种生活方式和古人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自是一脉相承,这恰是已达成共识的“人在自然中”的意义,是当下提倡的人的最理想的生存状态,也是促进人健康成长的最理想的教育环境。
二、和合为一的传统大丈夫
刘晓林当过8年人民教师,1995年转行从事公务员工作28年,是一个有担当有作为,为民做了很多实事的好干部好领导。通读《莲花寂》,“我”的形象跃然纸上。“我”是一个典型的兼具英雄气和儿女情的“中国式的传统好男人”形象。
《莲花寂》中,“我”是个好儿子、好弟弟、好哥哥。小时候,是帮着妈妈做家务的得力助手,一边放牛一边扯猪草,在农村,男孩子扯猪草是非常少见的,这说明刘晓林从小乖巧听话(《有一个村庄,叫庙背》)。20岁不到,跟着哥哥、弟弟兄弟四人一起打砖、烧窑、建房子,能体恤哥哥的辛苦和四弟整个暑假荒废学业的无奈,兄友弟恭真真切切。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冲塌了半个月打好的5000多块砖,哭得稀里哗啦,可见刘晓林具备莲花男人的勤劳本色(《老屋》)。
刘晓林亲切地称呼前生、后生、六弟、八弟等,字里行间透着浓浓的传统家族观(《诺言》)。他对逝去的长辈、亲朋好友、同学无不深切怀念。尊老爱幼、责任心重、重情重义的中国传统好男人呼之欲出。
“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合作是中国传统夫妻的相处之道。刘晓林在多篇文章中写到自己有个好妻子:能炒一手地地道道的莲花无骨血鸭(《莲花血鸭》);拒绝丈夫给自己买奢侈品,即使是一个玉手镯也不行;细致温柔地为丈夫每一次出行打点行装(《旅鄂日记》);爱丈夫胜过爱金钱(《春运记》《贩煤记》)。虽然《莲花寂》基本都在写“我”,但是妻子这个贤内助丰满了“我”的形象。家有贤妻,“我”才是大丈夫:从政期间可以行稳致远;从文时期可以从容惬意;工作期间为国为民奉献自己;闲暇之余尽情做自己(《落日余晖皆为诗》)。
各个角色没有明显的时间分界点,处于什么角色,自然切换到什么职责。譬如父亲召集大家去祭祀扫墓时,“我”是听话照做的晚辈(《诺言》);结伴出游时,“我”是策划者、联络员和具体实施的负责人等角色(《旅鄂日记》)。各个角色在刘晓林身上融为一体,让中国传统式的大丈夫立于读者面前。
三、刘晓林与田南无缝衔接
《莲花寂》中描绘了几个出色的历史人物:两代帝师朱益藩、为官清廉的“诚斋体”诗人杨万里、为官为文堪称楷模的苏轼、一代先师刘元卿。这四个人物的共同点是:品德上非常有气节;为官刚正、清廉;都有很高的文学或艺术造诣;都在不同的领域创造了辉煌。
正如刘晓林在文中所说:“乌台诗案”前苏轼是苏轼,贬谪各地时苏轼是苏东坡。苏轼和苏东坡,作者显然更推崇苏东坡。《莲花寂》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是朱益藩式、杨万里式、苏东坡式、刘元卿式生活方式的映衬。所以,从政的刘晓林和从文的田南合二为一,第一辑《映日莲花别样红》,从政治立场和文学立场双角度竭力推崇家乡的风景名片和历史名片;第二辑《行行摄摄走天涯》,“我”既是出行的人员和协调人员,又是人、景、事的记录者和描绘者;第三辑《落日余辉映晚霞》中,刘晓林与田南合体很鲜明,不仅看到了刘晓林的刚正、勇毅,也看到了田南的情真意切、积极进取;第四辑《一片冰心在玉壶》,一个人成长成什么样的人与他的家庭、所受的教育、所处的环境、受到哪些人的影响密切相关,譬如部队转业的刘志峰让“我”爱上了跑步(《我爱上了跑步》);“杀猪饭”“端午味道”既传承了乡愁,又延伸了“家”的内涵(《有一种乡愁,叫吃‘杀猪饭’》);春运时“押车”,煤矿行时“贩煤”,如果不是有个贤妻,个人命运完全会改写(《春运记》《贩煤记》)……刘晓林与田南合二为一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巧合,是一片冰心在玉壶,所以,“我”始终“在其位谋其政”,始终关爱弱势群体,始终关爱他人生命健康,始终热爱生命热爱生活。
四、见贤思齐,抱团取暖
中国文人相惜相重由来已久,能够看到他人的长处和优点,真诚地欣赏和赞美,见贤思齐,取长补短,何乐不为?文学评论建立在阅读和欣赏的基础之上。
《莲花寂》的第五辑《书海种莲觅知音》,是刘晓林以文会友写下的8篇阅读札记,可见他见贤思齐,抱团取暖的处世心态。另外,他在《北京五日》中写到的陈维东,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贤者的尊敬和推崇。他笔下的陈维东谦虚、低调、真诚、锐意进取、才华横溢。这样的陈维东就像磁铁,会吸引很多人去结交(《北京五日》)。
结语
《莲花寂》是作者的所见、所闻、所忆、所做与所遇,无意之中塑造了一个“中国式的传统好男人”形象。这个形象透显出个体生命不断抗争的涅槃之美,体现了追求生活理想的美学精神,它会是持久且具有活力的!
此处风景静悄悄,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