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美文欣赏
文章内容页

东方雪焰——人意山光俱欢喜

  • 作者:文剑
  • 来源: 电脑原创
  • 发表于2024-09-29 20:59:44
  • 被阅读0
  •   山不见我,我自去见山。

      挂龙尖,神秘且仁慈。土生土长的当地人徐仁发、俞俊兰夫妇在乡村道口迎接我们,在村村通水泥路上,且停且行,绕行山间。他们热情得很,一边讲解山巅的白云庵和千年银杏的来历,一边领着我们观看风景指点最佳观景位置。登山途中,云翻雾起,将要落雨。站在山腰的观景台上,眼前铺开了巨幅写意的中国画,水墨丹青的图景,动画片似的,变化多端,富有趣味。不由地想起季羡林先生在《新世纪新千年寄语》中说:我们人类要同大自然成为朋友。身处山中,真像有一位快乐的魔术师,变幻出沿途的景致,让我们游览的热情高涨,奏响了访松竹清风、观云雾游龙、寻味山野之趣的交响曲。

      挂龙尖位于霍山县落儿岭与大化坪两镇交界处,距县城约二十五公里,海拔八百四十余米,是一条由东北而西上约两千米长、四十米宽的狭窄山脉。为什么叫“挂龙尖”?也许很多人跟我一样,对这话题有兴趣吧。因山势险峻,峭壁高耸,云雾缭绕时,远远望去,犹如龙蛇悬挂空中,形神兼具。当地人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便以“挂龙尖”为名,沿用至今。

      霍山,挂龙尖,是徐仁发和俞俊兰夫妇的家,也是霍山石斛的家。霍山石斛,根系嫩白细密,匍匐于山石上。寸余的身长,叶薄长圆,茎似竹节、节如累米,可爱小巧,丛丛簇簇。花开时节,清芬淡雅,弥漫山谷。常有人说“浓缩的都是精华”,这也是霍山石斛的真实写照。

      山谷、水傍、石上。霍山石斛在这里生生不息,带着岁月静好的从容悠然,呼吸山之灵气,涵养水之泽润,收藏石之微精,自远古缄默而来,独具魅力,享有“植物康养软黄金”、“养生九大仙草之首”的美誉。霍山石斛大名鼎鼎,还有一个小名儿:米斛。米斛与霍山石斛是互为专属的IP。“米斛花儿开,开在悬崖之北。花似星星,如雪,点点洁白……”说起米斛,脑海里不由得浮现出霍山文艺家创作的歌曲《米斛花开》和舞蹈《幸“斛”中国》。由霍山石斛小镇文艺队、霍斛舞之韵舞蹈演员表演的节目,把“又见霍山展风采 乡村振兴‘艺’起来”镇团村队文艺演出活动推向了一个又一个高潮。那动听的旋律、优美的舞姿赢得现场阵阵掌声,时隔数月,犹在耳边回响。以霍山石斛为创作元素的文艺作品,还有纪实文学《让石头开出花来》电视短剧《花开石上》正声名远播,传诵久长。生活在霍山的人们,在“解暑、醒脾、清胃、利水、生津止渴、清虚热,功胜金石”方面,不仅懂得米斛为贵,也越来越认识到“霍山石斛 中华瑰宝”的丰富内涵。

      山谷、水傍、石上。在挂龙尖这独特环境中,孕育生长的霍山石斛,精灵一般,深情仁慈,共同怀念着霍山县太平畈乡的一位名叫“何云侍”的药农,他是“霍山石斛野生保种第一人”。作为霍山石斛之父,“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的何云侍,也一定会感到欣慰。药食同源典籍里的霍山石斛,多少人为之魂牵梦绕,殚精竭虑。由霍山石斛古法炮制龙头凤尾型枫斗,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保护和发扬研斛、制斛、守斛人的精神更是与日俱增。

      地处北纬31°的霍山,神奇的挂龙尖不可复制,山谷、水傍、石上的秘境不可复制,频频在央视等多媒体的节目里出镜。从霍山石斛小镇太平畈出发,以挂龙尖为基地,霍山人坚守药材世家初心,发展霍山石斛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以“霍山石斛”之名问世的衍生产品可以溯源。他们联农带农,不少都成为霍山六安、乃至全省、全国小有名气的带头人。

      徐霞客在《游天台山记》里所述:“人意山光,俱有喜态。”行游挂龙尖,有白云庵小憩的避雨插曲,有养生午宴上意外燃烧石斛酒的惊“焰”,更有探访霍山石斛基地的震撼与轰鸣的三叠瀑不期而遇的惊叹。哦!原来这里是一处神秘的原生态的旅游胜地。又是一年春好处,诗酒更要趁年华。探秘挂龙尖,我们兴致勃勃,酣畅爽朗。半天的光景,清新而明媚,仿佛度过了一季“是爱,是暖,是希望”的人间四月天。

    【审核人:站长】

        标题:东方雪焰——人意山光俱欢喜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uibi/zhuantiwenzhang/209171.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发布者资料

        文剑文剑
      • 会员等级:文学童生
      • 发表文章:3篇
      • 获得积分:65分
      • 访问Ta的个人空间
        给Ta留言 加为好友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