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美文欣赏
文章内容页

劳小颖‖穿越时光的历史长廊——漫游天津古文化街

  • 作者:劳小颖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4-06-05 11:36:40
  • 被阅读0
  •   去年暑期,我到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参加中职学校新型教材编写能力提升培训。离开天津的前一天,我们培训班的同学走进天津古文化街,与历史相遇,与文化对话。

      几乎每个城市都有步行街,但是5A级的步行街全国只有一个,那就是天津古文化街。

      这条充满历史和文化的步行街,也称中国特色商业街,位于天津市南开区,它以壮丽的天后宫为中心,南起水阁大街,北至通北路,全长687米,是一条凝聚了天津文化、汇集了天津许多名胜古迹的街道,堪称天津文化的代表。

      街区拥有大量人文景观、历史景观以及独特民俗风情,汇集了一大批老字号店铺。古文化街以其特有的中国味、天津味、古味、文化味吸引着各方游客,成为让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了解天津民俗、感受天津民风、体验天津历史文化的最佳场所。

      一下车,我们便看见北端入口的“沽上艺苑”牌坊。古文化街牌楼是古文化街的标志性建筑,体现出典型的明清特点,其为清代“烟琢墨石碾玉”旋子大点金彩绘形式,牌楼的背面上书“金鳌”二字,取鲤鱼跳过龙门化龙之意,意祝来到此地的人飞黄腾达,万事如意。走过“沽上艺苑”牌楼,看到地面上密布十二枚铜钱,意为游人经过此地“踏金踩银,招财进宝”。

      踏入古文化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色彩鲜艳、精致绝伦的杨柳青年画。这些画作展现了中国传统山水、花鸟等各种题材,每一幅都是艺术家用心灵与笔墨创造出来的珍品。

      漫步古文化街,仿佛穿越回旧时光,这里的建筑整体延续了清代民间的风格,门窗上彩绘图案栩栩如生,透出几分华丽。

      店铺门面檐下、枋间的一幅幅彩画,为开光清式苏画,跟在颐和园、圆明园里看到的一模一样,表现主题大多为人物故事。集珍阁下枋间,画的是《三国演义》八幅画,有桃园三结义、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凤仪亭吕布戏貂婵、当阳拒曹等。梨园阁枋间,画的是古典戏曲名著《西厢记》,描写的是崔莺莺与张君瑞的恋爱故事。

      在建筑上,除了清式苏画渲染,还采用了木雕、砖雕等装饰,全街近百块匾额多出自全国书法名家之手,风采各异。

      我突然有个“重大”发现:店铺怎么没有招牌,只挂个布条?导游说,布条就是幌子,中国最古老的街道只有幌子,没有招牌。当时的幌子跟现在的幌子也不一样,那时的幌子只有画没有字,因为讲究女子无才便是德,其实男的也没几个认得字啊,所以当时就画画,画一把扇子就是卖扇子的,画一匹布就是卖布的,画一双鞋就是卖鞋的。

      “谁知道画一个大美女,卖什么吗?”导游故作神秘。

      “卖衣服”女生们脱口而出。

      “卖身”男生们一脸坏笑。

      “想得美,是卖胭脂水粉的,现在上海有一个‘上海女人’品牌,店铺门口画的就是大美女啊。”导游笑嘻嘻,我们乐哈哈。

      街头热闹非凡,游人如织,处处洋溢着欢声笑语。路边的商贩吆喝着,展示着各自的产品,孩子们在街头追逐嬉戏,好不热闹。

      “正着画葫芦是卖酒的,斜着画葫芦是卖药的。蜂豆张、果仁张、皮糖张是天津新三绝。其中的皮糖张,就是卖药的。当年他最厉害的就是走街串巷,小曲一边唱一边卖,卖的又快又多。要不要给大家唱一个?”导游兴头上。

      “好!好!”大家一呼百应,掌声热烈。

      导游的吆喝叫卖九腔十八调,街上人群不断聚集过来,将我们围得水泄不通。现场人山人海,人声鼎沸……

      古文化街内有近百家店堂,是天津老字号店铺和手工艺品店的集中地,有地道美食: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煎饼果子,老翟药糖,天津麻花等;有文化用品:文房四宝、名人字画、文物古玩、工艺品等;还有参观旅游景点:天后宫,喜马拉雅,大清邮币,民俗博物馆、泥人张美术馆、天津华夏鞋文化博物馆、联升斋刺绣博物馆、达仁堂中药展览馆组成的博物馆群,既能满足味蕾,又能滋润身心。

      抬头瞧瞧门面字号,发现这里每家店铺的牌匾都带有古老的传统,给讲求“生意兴隆”的商业环境增添了不少浓郁的文化气息。

      我们被泥人张吸引。这位泥塑艺术大师以其精湛的技艺而闻名遐迩。他把泥土注入灵魂,塑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做工精美细致,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充满了生命。这是一种艺术的魔力,让人不禁为之惊叹。这些泥人,标价几十,几百,几千,几万,几十万元不等,有的甚至高达几百万。可不,泥人张世家第五代泥人张“小八路”2690000元,“新疆老人”704000元;第六代泥人张“宝琴寻梅”185900元,“买糕者”157500元;还有其他限量版,如《天下太平》14657元。我们可以挑选一两个做工精美细致,价格也不贵的,自己收藏或者送人呢。

      位于古文化街中心的天后宫,坐西朝东,从东至西由戏楼、幡杆、山门、牌坊、前殿、正殿、凤尾殿、藏经阁、启圣祠、钟鼓楼、张仙阁和配殿组成。天津地方民间素称天后为“娘娘”,所以“天后宫”又被称作“娘娘宫”。这座寺庙始建于元代,已有700多年历史,供奉着海上女神妈祖。现在它成为了天津民俗博物馆的所在地,在馆内展示了天津城的历史、民俗,并展出了明代天津城砖、清代漕运模型和清代水机等文物。

      “天津天后宫是全中国排名第二的妈祖庙,为什么这个门怎么那么小呀?我从门口都看见里边了,就只有一间屋子,凭什么排中国第二啊?”

      “就凭‘赤剑’两字,这个赤剑是皇帝封的意思,也就是说这个曾经是皇家妈祖庙啊。排名第一是湄洲湾妈祖庙,排名第三是妈祖娘娘故乡台湾北港朝天宫,所以天津天后宫与福建湄洲妈祖庙、中国台湾北港朝天宫并称为中国三大妈祖庙。”

      天后宫最外为山门,门两侧立黄铜麒麟。麒麟被视为祥瑞之物,辟邪、祈福,人们经过他们时,总要伸手摸上一摸,以求平安吉祥,故有“摸摸麒麟头,一辈子不发愁;摸摸麒麟背,一辈子不受罪;摸摸麒麟腚,一辈子不得病”的说法,表达人们对她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对易经感兴趣的同学问:我国寺庙大多坐北朝南,可是天后宫却是坐西朝东的,为什么呢?导游解惑,天后主要是保佑航海安全,庙门朝东,直面海河可以方便一些船民商贾,在没有闲暇时间的情况下,在船上就可以朝拜天后,顺应了当时繁忙的航运需求,也满足了无法登岸的信徒的民俗崇拜要求。

      通庆里坐落于古文化街北段,是天津规模最大的一组中西合璧四合院式楼房建筑群,仍然保留着旧时里风貌。始建于民国二年(1913年),原是天津河北粮店卞家开设的银号,后来改为民居住房。在巷口过巷楼的入口处上方镶着一副“蝴蝶”状的镂空木雕,“蝴蝶”,即有“福”飞来,吉庆之意。再加上把图案花纹雕刻通透,取通达顺畅之意。合在一起就是“通达吉庆”,取其首尾二字。故名“通庆里”。

      在通庆里的这一端画有另一组壁画。导游解说左手边的这一幅就是非常著名的《潞河督运图》,它体现的就是当时天津督运粮食的景象。画上这幅桥的位置正好是古文化街南边的东浮桥,现在叫“金汤桥”。南粮北调的粮食在这里会搁置一段时间再北上。对面那幅是根据杨柳青年画“黄大门”进行雕刻的。它体现了天津腊月二十三过小年,一直到正月十五过年时候的习俗。整幅画从这边腊月二十三祭灶开始,一直描绘到正月十五闹花灯的景象。通过这幅画就能了解到天津的春节期间的民俗习惯。

      走进魏记风筝店,看到各种形状、大小的风筝悬挂在天花板上。这些风筝不仅仅是孩子们玩耍的工具,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每一个风筝都有其独特的寓意和故事,它们像一只只色彩斑斓的蝴蝶,在天空中翱翔,带给人们无限遐想和快乐。

      走过让中国人懂得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道理的严复雕像的大狮子胡同十字路口,耳边响起听天津相声的吆喝。来这里不一定非得去德云社,换个口味听听天津相声,感受传统艺术魅力,岂不美哉?

      天津古文化街不仅是一处旅游景点,更是一个文化传承的载体。古文化街最大的特色莫过于老字号商铺和特色商品。这些店铺经营着家族式生意已经数十年甚至上百年之久,他们坚守传统工艺和质量标准,在商业浮躁的时代中依然保持着纯粹与真实。

      走在古文化街,民俗和国潮相遇,乡愁与时尚交融。徜徉在古文化街,仿佛置身于浩瀚的历史长河,用心用情感受津门故里浓郁的历史味、文化味和天津味。

      不知不觉间,我们已经走到了古文化街的南端,从“津门故里”门坊出来,转身回望,沿着地面上的十二只生肖放眼望去,有一种穿越时光的感觉,笔直的大街如同时光隧道一般,带我们从700年前的元代,穿过明代的天津卫城,穿过雍乾时代的繁荣,穿过晚清、民国时代的动荡与变革,一座北方的经济大城展现在我们面前……

      “沽上金鳌几度临,津门故里好光阴。一街文脉通河海,万种风情融古今。”津门故里,窖藏了人间古韵;沽上艺苑,书写了史中流年。

    【审核人:站长】

        标题:劳小颖‖穿越时光的历史长廊——漫游天津古文化街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uibi/zhuantiwenzhang/176096.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发布者资料

        晓霞晓霞
      • 会员等级:文学秀才
      • 发表文章:17篇
      • 获得积分:295分
      • 访问Ta的个人空间
        给Ta留言 加为好友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