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美文欣赏
文章内容页

临洮岳麓山老子“飞升”地辨析

  • 作者:马晓春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4-03-24 17:05:51
  • 被阅读0
  •   临洮岳麓山老子“飞升”地辨析

      文/马晓春(甘肃省康乐县)

      内容摘要:多部文献所指的陇西,即今临洮。考古发现,此地马家窑、辛店和寺洼等处的古文化遗址,便是五千年前灿烂的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西汉刘向载:“尹喜与老子俱之流沙之西”。古流沙,即今甘肃武威、张掖北,沙漠中的居延泽,周围多为绿洲,是东西交通之要冲。崇尚游牧之无拘无束,亦喜小国寡民之淳朴,老子西行寻访过流沙。陕西昭陵博物馆藏《临川郡公主墓志铭》称:“真人(老子)播迹于流沙”,乃为老子寻访过居延流沙之确证。直至明代嘉靖年间,杨椒山贬官至狄道(今临洮),作为典史有考究当地史迹之责。他在《自叙年谱》中述及狄道东山超然台时道:“此台相传为老子飞升之所。”其后的清《狄道州志·古迹》中也有相同记载。杨椒山写明了“相传”,后又判定“盖过函关西来,所传或不谬云。”更可说明老子确逝世在今临洮超然台上。其后的清《狄道州志·古迹》中也有相同记载。根据有关史料、实物和民间祭祀风俗推断,老子出关后在甘肃等地修身传道,最后在临洮县岳麓山“飞升”。同时,在临洮举办了万人公祭老子活动,临洮县对外宣称当地便是老子的隐居之所和“飞升之地”,有老子“第二故里”之称。

      关键词:岳麓山老子“飞升”地

      康乐县初为狄道,狄道州设康乐里。民国21年与临洮县析置,设洮西设治局(康乐县属临洮县西乡),同年更为康乐设治局。作为洮西人,对老子是否在临洮岳麓山“飞升”(去世)颇感兴趣,遂初步进行了考证辨析。

      一、老子“飞升”地考

      说起老子,那可是普天之下无人不知的大名人了,无论是从天地探奥、哲学思想、文化根由还是宗教传承,一部5000余字的《道德经》,影响了中国乃至世界2500多年的成长史。历史上有关老子的史料却并不多,这就给后世留下了太多颇费思量的故事和猜想,也给后人对他的了解创造了一个巨大的想像空间。历朝历代,经皇家和民间两个方面认定、口口相传,最终把他变成了人神共身,赋予了太多的神秘色彩。特别是他出函谷关后的去向就是至今也没有解开的谜底之一。走出函谷关的老子,除了给人们留下一部《道德经》外,再也没有任何信息,直到现在,老子晚年究竟去了哪里,最后在何处“飞升”,都是一个历史之谜。

      《庄子·养生主》载:“老聃死,秦佚吊之,三号而出。”其注曰:“失,老子之好友。失,一作‘佚’。”这个记载,表明老子确逝世于秦地。这个秦地当是“夷狄”之区的今临洮。公元前272年,秦昭王设陇西郡,临洮即古狄道,归陇西郡管辖。今甘肃天水市的《秦州新志》有老子过羲皇故里的记载。据地方志及传说分析,老子沿渭河至今甘肃渭源县首阳山古隐士伯夷、叔齐墓,渭水之源的鸟鼠同穴山,以至于今临洮。《后汉书》记载,老子出关后“西入夷狄”。东汉延熹七年(公元164年),官员襄楷给汉桓帝上书中有云:“或言老子西入夷狄为浮屠。”老子为何“西入夷狄”?历史记载,甘肃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伏羲、女娲的发祥地,故有“羲皇故里”之称,也存有大禹治水导流的“流沙”圣迹。崇尚古圣先贤之道的老子西游寻先王之遗迹,访圣贤之有道,这在老子认为的春秋末期“道崩礼坏”时代,“礼失求诸于野”“西入夷狄”是他寻访“大道”所存的理想所在。

      唐太宗李世民所修《氏族志》称:“李氏凡十三望,以陇西为第一”,这与老子逝世后,其子嗣在当地繁衍是分不开的。而这里的陇西指的便是战国、秦汉时期,以狄道为郡治的陇西郡辖地,包括今临洮。明代李弼《超然台》诗云:“此台曾以凤凰名,至今凤去台益旷。老君曾此炼金丹,遁老于斯排仙杖”,点明老子在此隐居和“飞升”。明嘉靖年间,杨继盛贬官临洮,在《自叙年谱》中述及临洮东山超然台时有“此台相传为老子飞升之所”的记载,并附言“盖过函关西来,所传或不谬云”。有关专家经过大量史料的梳理研究和实地走访,探寻出老子是在出河南灵宝县的函谷关后,经过陕西省宝鸡市的散关而进入甘肃省,过天水、陇西、临洮、兰州、酒泉等地后,又回到陇西邑,落户临洮,最终在临洮东山(现在的岳麓山)“飞升”。

      有关老子寻“远祖根”,访“圣迹”,飞升狄道“凤台”的依据主要有五条:①四川成都龙泉驿《李氏源流族谱序》曰:“李公,讳耳,字伯阳,谥聃,生二子。长居陇西郡即陇西本支祖,次居赵郡,故赵李自此分矣,以上二宗讳今莫能考。”“太上玄元皇帝李耳生二子,吾祖行一居住陇西郡,叔祖行二居赵郡,故吾李姓后来有陇西而赵郡,此乃二郡之分。盖其本源由乎。”②《福建李氏源流》云:“世祖之出云,娶姬氏太君夫人,葬曲仁里。生六子:长曰宗,次曰室,三曰宋,四曰宝,五曰究,六曰宇。”“李宋、伯阳三公子,同父游于流沙,隐于昆仑。李宝,伯阳四子,同父入秦过函谷。”这就说明,老子西行时,身边还有一、二子相伴,“父母远游,子必相随。”而其中一子居家于古陇西。③明朝初期,临洮府狄道县人李弼,字士佐,任过工部员外郎,永乐中,为楚雄知府和南康知府。历任有善政,致仕回家时,“囊橐萧然”,是位清官,他作的《超然台》诗中,有这么几句:“此台曾以凤凰名,至今凤云台益旷。超然之号不知谁传,古往今来浮想联翩。幽谷野草尚依然,多少英雄成孟浪”,诗中提到的“凤台”“超然台”二名,今日依然。“炼金丹”应是气功中的炼丹田之气。老子生活的东周时代,尚无冶炼上的炼丹术,炼丹术是在魏晋时期才出现的。“遁老”就是隐居的高人名士。这是说,老子在凤台炼内丹气功时,当地的许多隐居的高人名士都来向老子学练气功。④明朝嘉靖年间,兵部侍郎杨椒山贬官狄道后,在《自序年谱》中写到了建超然书院时说:“此台,相传以为老子飞升之处”。杨椒山《自序年谱》,被载入清乾隆时的《狄道州志》中。⑤北宋元丰年间,熙州今临洮知府蒋之奇改凤台为超然台。有关专家认为,“凤台”是与古人把明君贤相高人隐士喻为“人中龙”和“人中凤”的传统说法有关。古朴遒劲的楷书“凤台”二字,至今仍存于岳麓山超然台东面崖壁上,临洮先民把老子飞升地名为“凤台”,正是对老子的最高赞誉和深情怀念。宋代蒋之奇按凤台形势和附近有一大道观太平观及老子道学中“超然物外”的思想,将“凤台”改名“超然台”。明代杨继盛在台上建立书院,命名为“超然书院”,意切道学,是对老子的尊崇。

      二、老子“飞升”地说

      老子晚年在狄道居住了多长时间,无据可考,但他生活的年限大致在公元前571年至前471年左右,寿数超过了一百岁。在临洮城西五公里的洮河西岸有一座山,老子每天在东山讲学,发现河西面山上早晨太阳出来东面光明,西边阴暗;傍晚又西边明亮,东边昏黑;讲完学后老子拿起大笔朝西山画了几下,山上的光线顿时东西交换了方位,神奇地变成了一天任何时候都能看得见的太极图,此山现在人们还叫太极山。老子点完太极以后,把笔插在院中就“飞升”了!这天正好是农历三月二十八日,弟子们在老子插笔的院子里建起了一座七层宝塔叫“笔峰塔”。这就证实了《后汉书》所述:“或言老子西入夷狄为浮屠”的历史事实。

      岳麓山位于临洮县城东二里许,以宋时所建东岳泰山庙于山麓而得名,是古城临洮最亮丽的一处名胜古迹。山门巍然矗立在柳荫之中,翘角飞檐、画栋碧瓦、宏伟壮观。十步一楼、五步一阁,风雅亭、畅怀亭、悬亭、一览厅等颇具特色的建筑飞檐流丹、画廊回阁掩映在绿树花草之中。超然书院坐落在半山之中,建在超然台之上。清代临洮籍诗人吴镇在《重修超然书院碑》中说:“东去狄道城,二里许为岳麓山,山之麓有台,三面壁立,而其上如砥,登之则临川百里了如指掌,洮水萦洄在足下,故谓之超然台。”离超然书院不远,有一座巍峨砖石建筑,掩映在梧桐树下之浓荫中,其上镌刻“凤台”二字,相传是老子“飞升”之处,缘“有凤来仪”而得名。如今在凤台之上,巍然屹立着一座高达数十米的老子飞升阁,整座建筑气势磅礴,里面供奉着一尊3米高的老子汉白玉石雕像,供人们瞻仰、凭吊。

      毓秀亭,老子出关在岳麓山讲道,一日,在此处仰观巍巍岳麓山,俯视滚滚洮河水,对随行的弟子情不自禁地赞叹说:“此地山灵水秀,真乃胜景也!”后人建毓秀亭纪念老子,“毓秀”二字,含钟灵毓秀之意。老子当时登上悬亭时,曾对随行的弟子们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后来,此处便成为老子和弟子谈道的地点之一。老子飞升后,人们便建悬亭以纪念。“悬亭”二字,即言此亭悬空,又含《道德经》第一章“玄之又玄”之意。

      《史记》载:孔子向老子问礼之后,对弟子们称赞老子说:“吾今日见老子 ,其犹龙耶!”意思是说:我今天见到了老子,觉得老子好像龙一样。老子隐居临洮时,常和弟子们在此处谈说,修身养性。老子飞升之后,后人建伏龙阁纪念。“伏龙”二字,典出《史记》,含有隐藏之龙的意思。

      畅怀亭凤台又称超然台,相传是老子讲道并且飞升处。“超然”之名,语出《道德经》第二十六章:“虽有荣观、燕处超然”。据《狄道州志》卷十一载:台下有岩溪流出,又有白玉泉从东而来,洄环左右,与溪水交汇,泠泠作响,且有花草树木掩映,小鸟回翔。夏秋之交,台上观之,恍如御风而游太虚。这种记载与老子超然物外的道家思想非常吻合。

      2002年,由沈阳奥特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陇西李氏后裔李铮捐赠一尊3米高的老子花岗岩雕像,由陇西李氏祖籍临洮联谊研究会立了飞升处的碑刻。2005年,重新修复了“凤台”,建筑老子飞升阁,并制作省政协原副主席韩正卿题写的《道德经》全文碑刻和张克复撰文、何裕书写的重修凤台记碑刻。

      据临洮县有关史料记载:在岳麓山上修建有关老子传道说经纪念场所的具体年代已不可考,但有明确记载的是原建筑群是在唐代末期毁坏于战乱,宋代按以前的规模复建起来,后又几经沧桑、坍塌毁坏。现在恢复修建的有:老子大殿“伯阳宫”、老子“飞升”之地、“凤台”“飞升阁”、老子传道讲经之处“说经台”、老子挥笔点太极后插笔之处的纪念塔“笔锋塔”等几处建筑。建筑群碑记中写道:重修老子建筑群,是“欣逢盛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弘扬”,“愿老子文化之光,辉映社会和谐”,“步先哲而励志”。

      三、老子“飞升”地辨

      学者研究认为,老子西行落户甘肃之后始有“天下李氏出陇西”,由此可断定李氏之一根脉,其根以老子李氏一脉为宗。如今,每年都有大量的海内外李氏后裔到临洮“陇西堂”寻根问祖。

      外地学者对老子飞升之处的看法是,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原教授、泉州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李少园在他的《陇西衍派》一文写道:“由于史记对老子的记载语焉不详,故民间广泛流传着老子骑青牛,西出函谷关,后莫知所终的传说;又一说称老子‘西入夷狄’,最终在陇西狄道羽化登仙,现今狄道东山的超然台古迹,相传为老子飞升之所。”又据福建李氏历史研究会理事长李祖启的《李氏祖籍根在古陇西今临洮》一文中写道:“老子为寻远祖于古陇西,带着三子李宗、四子李宝,乘青牛入大秦过函谷。关令尹喜见周已衰,弃职随老子出散关游流沙,后来其子李宗隐居昆仑。李宝游蜀而隐居嵋山,惟尹喜与老子在其远祖故土临洮传道并著道德经五千言,后老子飞升于临洮岳麓山‘凤台’”。以上论据,充分证明今临洮岳麓山“凤台”为老子飞升处的说法。

      多古文献所指的陇西,即今临洮。考古发现,此地马家窑、辛店和寺洼等处古文化遗址,即是五千年前灿烂的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西汉刘向写道:“尹喜与老子俱之流沙之西”。古流沙,即今甘肃武威、张掖北,沙漠中的居延泽,周围多为绿洲,为东西交通之要冲。崇尚游牧之无拘无束,亦喜小国寡民之淳朴,老子西行寻访过流沙。陕西昭陵博物馆藏《临川郡公主墓志铭》曰:“真人(即老子)播迹于流沙”,是为老子寻访过居延流沙之确证。

      直至明代嘉靖年间,杨椒山贬官狄道(今临洮),作为典史有考究当地史迹之责。他在《自叙年谱》中述及狄道东山超然台时写道:“此台相传为老子飞升之所”,其后清《狄道州志·古迹》中也有相同记载。杨椒山既写明“相传”,后又判定“盖过函关西来,所传或不谬云”,更可说明老子确属逝在今临洮超然台上。所谓“飞升”,乃东汉以来,道教兴起之后的道教术语,即羽化而升仙之说。三国时,道教信徒更在临洮老子“飞升”处的北面修建了宏伟的“太平观”供奉老子。其后裔为悼念先祖,特在逝世地方竖巨型花岗岩老子雕像,供人民瞻仰游览。临洮的先民们在老子住过的地方建了老子庙,在“飞升”的地方建了“凤台”(后又称“超然台”),在“凤台”之上留有“老子说经台”。2006年11月22日,在甘肃兰州召开的“首届老子文化国际论坛”小组讨论会上,张炳玉研究员宣读了他和甘肃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员延涛合作完成的论文《老子在甘肃——试揭一桩千古之谜》,并称他们通过研究揭开了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晚年西出函谷关后“莫知所终”的历史谜团。“根据有关史料、实物和民间祭祀风俗推断,老子出关后在甘肃等地修身传道,最后在临洮县‘飞升’”。同时,在临洮举办了万人公祭老子活动,临洮县对外宣称当地便是老子的隐居之所和“飞升之地”,有老子“第二故里”之称。近年来,该县立足把老子飞升地建设成老子思想的研究基地、道家文化的弘扬阵地,稳步推进老子文化遗迹恢复重建工作,先后重建修缮文锋塔、凤台和道德祠,新建了超然阁和老子飞升阁,雕刻了老子像和《道德经》石碑。同时,成功举办老子文化国际论坛临洮分会场活动,先后举办三届“老子文化节”,在省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四、老子文化挖掘之对策

      (一)打造老子文化名城,还原史料原貌。按照史料记载,结合传说所述,多方融资,加大投入,高起点、高标准,重修老子讲经论道、晚年生活,直到“飞升”的原始古朴建筑群,进而延伸临洮古城建设,全力打造老子文化历史之名城。

      (二)建设老子影视基地,传播老子思想。根据史料和传说,建设岳麓山老子文化影视基地,创作一批影响力较大、节目质量较高的老子晚年在临洮县岳麓山生活、讲经,直到“飞升”的文学、影视作品。以点带面,建立老子学堂,普及老子思想,全面提升老子文化全球影响力。

      (三)举办老子文化节,提升临洮知名度。抢抓“一带一路”机遇,每年老子“飞升”日,坚持在临洮县岳麓山举办大规模、全球性的老子文化研讨会、老子“飞升”祭奠日,吸引全球华人到临洮寻根问祖,全方位提升甘肃临洮全球知名度。

      (四)打响老子文化牌,推动经济快发展。以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推介、塑造老子“飞升”地,打响老子文化牌,带动旅游产业壮大、拉动经济社会迈步,链条式带动临洮周边大发展。

      参考文献:1.《康乐县志》;

      2.《临洮县志》;

      3.北魏郦道元《水经注》;

      4.《庄子·养生主》;

      5.《汉书·艺文志》;

      6.唐代《临川郡公主墓志铭》;

      7.《秦州新志》;

      8.《庄子·养生主》;

      9.<后汉书》;

      10.《史记》;

      11.《道德经》;

      12.四川成都龙泉驿《李氏源流族谱序》;

      13.《福建李氏源流》。

    【审核人:凌木千雪】

        标题:临洮岳麓山老子“飞升”地辨析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uibi/zhuantiwenzhang/149866.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