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生活感悟
文章内容页

左邻右舍

  • 作者:湘诗飞翔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1-11-24 16:09:54
  • 被阅读0
  •   俗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邻里好,赛金宝”“千金买宅,万金买邻”等这些祖辈相传的格言和谚语,恰恰反映了邻里之情的无比珍贵。唐代大诗人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也印证了上千年来邻里关系在人们心目中的份量。

      从结婚有了第一个新家开始,我就拥有了医生、护士、老师、教授、个体经营户和企业老板等一帮比远亲还亲的左邻右舍。

      今年国庆节前,我特地邀请住在一起多年的几位左邻右舍到我同学开的桃溪酒楼小聚,品尝我家乡的土菜,喝上一杯分别的小酒。

      原因很简单,我要在“十一”期间搬新家了,即将离开这熟悉的安然绿洲花园小区、熟悉的左邻右舍,多年的情感,让我舍不得这么不声不响地搬离。

      左邻是小谷一家,和我家门对门。两口子三十多岁,年龄不大,却事业有成。夫妻两人共同经营着一家公司,养育着一双懂事乖巧的儿女,可谓,事业上夫唱妇随、红红火火,生活上,家庭和睦、幸福满满。

      两口子与我家相邻五六年,从未见他们一家人红过脸、吵过架、拌过嘴,两个孩子不管在哪里见到我们,总是“爷爷、奶奶”叫得亲切、听得心醉。

      我们两家住的是复式楼层。年轻人聪明能干,小谷两口子在入住前,就把楼上一层与楼下一层隔开,装修得一模一样,出租给他人居住,一个月收入两千余元。

      楼顶上,小谷专门搭建个玻璃阳光房,安装了霓红灯,种养了绿植、蔬菜和一对猫咪儿,放置了休闲桌椅。

      夏天空闲或周日夜晚的时候,小谷常常约请三五好友在楼顶上吃个火锅、喝个啤酒,站在楼顶,远眺夜空,星星点点与五彩缤纷的街灯构成一幅美妙无比的图画。

      女儿出嫁后,和我们住在同一个城市,相距也不算太远,平时很少回来居住。这样,她原来居住的二楼卧室也空了出来。

      为增加点额外收入,我专门请教小谷两口子,打算把楼顶拾掇拾掇,把女儿住过的二层简单装修后也租出去。

      于是,我请师傅在楼顶加盖个隔热层,楼面铺上层油毡,防止渗漏雨,又腾出一块空地方,摆放了二十多个花盆,准备种植些常吃的蔬菜,养些花草。

      施工结束后,我才发现到楼顶上养花种菜爬楼梯成了问题。

      当我正在发愁时,小谷两口子看出了我的心思,主动找上门,说叔叔阿姨,做一个楼梯要花万把块钱,不少呢,我们已经做好了,要是信任我们,就和我家合用吧,这样还不浪费。说着,他们就把早已准备好的楼梯门钥匙交到我爱人手上。

      小谷两口子很心细,在与我家隔开的玻璃墙上,专门开了一个移动的窗户,便于我们从他家的玻璃房进入我家的楼顶。

      有了小谷家这个楼梯,我上下楼顶种菜、养花方便多了,有时我们两家人一边在楼顶上伺弄那些花花草草,一边聊天叙话,小孩子还可以两边走动、玩耍,加深了了解,增进了感情。

      小谷两口子是做机械设备生意的,自然家里少不了电锤、起子、扳手、绳子等常用的生活工具,而我恰恰在这方面经常抓瞎,家里不是缺这就是少那,一到用时就找不到。每次需要时,就会敲开对面小谷家的门,小谷总是不厌其烦地楼上楼下帮我找这个取那个,有时还亲自帮我解决“问题”。

      ……

      居住在我楼下的邻居是祖教授一家三口。祖教授是省农科院烟草种植方面的专家,经常奔波在合肥与烟草基地之间,也是运动达人,爱人和他在同一单位工作,经常在晚上见到两口子在楼下跑步健身。女儿在外地工作,偶尔见上一两面。

      我和他一家相邻时间最长,有十多年。虽住楼上楼下,见面交流机会并不多,但我家难免会出现管道漏水、衣物掉楼下阳台、东西摔地板上、电视声响大吵人等闹心烦神的事。

      在我家,这些事情都发生且经常发生过。

      有时把洗好晾晒在室外晾衣杆子上的毛巾、内裤、祙子等物件会不小心掉到祖教授家的阳台上。晚上,当我们下班回家后发现,这些衣物又“飞回”到我家门口的鞋架子上,原来,都是祖教授的夫人收拾好后送到我家的。

      自从外孙女来到家里,家里的响声就再也没有消停过。外孙女会把她喜欢或不喜欢的玩具一件件扔到地板上,捡回来,再扔出去,如此,越是阻止越是激发她的兴趣,尤其是到了晚上,只要是她不愿意要的,乘你不备就会随手扔出,砸在地板上,发出很大的“咚咚”声,祖教授两口子也知道是我外孙女所为,从未上楼来问过责。

      去年冬天,我家楼顶上用于浇花种菜用的水管被冻坏,曝裂了两次。“水管事件”使我们越来越体会到“远亲不如近邻”这句俗语的深刻涵义。

      第一次,祖教授两口子发现我家楼顶白天晚上都有哗哗的水声时,她们怀疑是我家楼顶的自来水管破了,一直联系不上。当我们晚上回到家,发现洗手间的自来水停了,正在这时,祖教授上楼来敲门,告诉了我们原委,原来是他情急之中把水表箱关了。

      没过几天,楼顶上自来水管又被冻曝裂了,祖教授这次直接到我家楼梯口把水表箱关了。望着楼顶上水汪汪的地面,我们心里庆幸,要不然不知要白白浪费掉多少水……

      为照顾外孙女,我和爱人决定把这套复式房卖掉,搬到离女儿女婿家不远的一个新小区。搬新家前,原住在老家舒城的老邻居管姐听说了,非要来新家“撩锅底”。

      “撩锅底”是老家农村新居落成的传统习俗,据说,主人在搬入新家当天,要把旧房子里的喜气、财气一齐带进新屋来,让它和新屋新喜气、新财气接连起来。在那天,亲朋好友一定要去聚一聚,祝贺主人一家从今开始新生活,日子会越过越甜美。

      这只是祖传于农村的一种习俗,在大城市里并没有这么多讲究。

      受新冠疫情影响,不能外出旅游,又适逢国庆期间,难得休闲,我就和爱人商量,约几个好朋友,一来新家看看,聚聚人气;二来也好长时间未走动,聚个餐,打打牌、喝喝酒、聊聊天。

      那天,酒桌上,高朋满座,推杯换盏,酒酣耳热,边吃边喝,边喝边聊,聊着聊着,我们和管姐两口子又聊回到昔日做邻居的那些日子。

      管姐和我家住在同一个楼栋对门,她家住401、我家住402,这也是我们两家在选择新房时早已商量好的。

      管姐的老公姓吴,也是我战友,曾参加过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立过战功。虽然年龄上与他相差,但我俩在一起工作了四五年,他对我这个小老弟很关心,工作上指导、生活上照顾,我敬重他的为人,我们也相处得情同手足。

      搬进新家,我们两家就成了邻居。

      管姐是个热心肠人,从小在城里长大,见多识广,性格大咧,为人直爽,喜欢游玩,很快我们就成了无话不说的好邻居,在一起相邻了五年多。

      那期间,我调到淮北工作,平时聚少离多,只有周末或节假日才能回来。爱人带着女儿,既要照顾女儿,又要忙于工作,管姐经常嘘寒问暖,无微不至地给予了很多照顾。

      2006年,我转业到合肥上班,重新买了新房,不久,爱人也随调到合肥工作,我们就把老家这套老房子卖给了一个老朋友。我们虽然搬走了,但管姐两口子仍住在这里。

      不久,管姐也在合肥离我们不远的小区买了套二手房,两家又成了不是近邻的近邻。偶尔,两家人也找机会在一起小聚聚。

      因为同是喜欢旅游的原因,在两家孩子都相继成家之后,我们四人相约结伴同行,先后去过合肥周边、跑过浙江等地,总之,一起结伴游览了很多好吃、好玩的旅游景点。前不久,管姐女儿晶晶送给她爸妈两张泡温泉的票,管姐还拉上我们两口子一起去享受了一回。

      管姐喜欢讲,喜欢讲那过去的事。她讲的故事,有的不下十遍以上,有的也有三五遍之多,不管她讲多少遍,我们都愿意听,她也乐意讲。讲的最多的是她和老公的“罗曼蒂克”爱情史,有时,我们也羡慕,甚至还有点忌妒,故意拿话怼她,气得她当场泪洒两颊,恨不得当即要与老吴离婚,在我们一阵哈哈大笑后,雨过天晴,破涕为笑。

      有了外孙女,管姐的话题就从老公转移到外孙女身上。

      每次相聚时,管姐总是一边报怨说带孩子太累,天天累得像“皮猴”,一边告诫我们以后不要管,说“一手揽过来两手推不出去”,边说还边迫不及待地在手机上翻看和外孙女在一起天伦之乐的照片、视频,说到开心时,有时还非要来个现场“直播”,“宝宝,看见外婆了吗?看见了吗?你想外婆吗?外婆好想你!”,逗得我们开玩笑说她就是个典型的“贱骨头”。

      视频中,管姐的外孙女大概只有两三岁的样子,扎着个小辫,低着头蹲在地板上玩,本以为宝宝在看什么新书,后来管姐的女儿晶晶告诉我们,原来孩子是在翻看管姐的照片。

      管姐说,外孙女打小就和她在一起生活,周一到周五,有时女儿女婿忙,双休日也要搭上。外孙女的生活起居都由她照顾,对她比较依赖,这几天我们出来玩,小家伙好几天未见到外婆,憋坏了,想外婆了,就对着照片看。

      我家有了外孙女后,管姐经常和我爱人通过视频聊天,两人共同的话题就是外孙女。我们告诉管姐,昨天宝宝学会讲什么了,今天宝宝又长高了,管姐显得非常开心,脸上总是挂满了灿烂的笑容。

      在老家舒城县城居住了十五六年,搬了三次家,相处了五六家邻居,除了刚刚介绍的几位外,还有杨大夫一家、刘老师一家、高经理一家等等,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现在的这几家,都陆续搬到合肥来了,有的买了房子,有的调到合肥工作,有的则在这儿开拓事业,总之,这些老邻居们都过得很好,家家都很幸福、人人都很健康。每年,我们都要在一起相聚两三次呢。

      印象尤其深刻的,是我刚结婚时,第一次住进爱人单位分的平房后,所邂逅的第一任邻居。

      这套平房,是由单位办公室改造的,面积二十多平方米。

      为给职工生活提供方便,单位专门给每家每户在正房前又加盖个五六平方米的瓦房,作为厨房餐厅。正房后面是个小水塘,四周被住房包围,常年死水一潭、气味难闻,到了夏季,窗门无法打开。

      我和爱人结婚生子,完成人生最重要的大事都是在这个平房里。

      女儿出世后,请来岳母到家里帮忙带孩子,祖孙三代过着一间屋子半间炕的日子,虽然拥挤,但很温馨。左邻右舍们乐意坐在我家的小厨房里,边聊天边吃饭。

      那几年,尽管手头拮据,我也想尽办法,把家里的每个空间都用到极致,每个犄角旮旯尽量都有它的用武之处,让岳母和妻儿住得舒适些、生活得更方便。

      家里人多了,住就成了问题。为解决岳母的居住,我思考着怎样向外扩展空间。于是,自掏腰包购买红砖、水泥和白石灰,请师傅在五六平方米的小院子里搭盖了间窄小的平房供岳母单独居住。

      要命的是平房里没有卫生间、没有淋浴房,通风条件也差,如厕时都要到外面的公共卫生间,家家户户都备了个马桶,每天早起的第一件事就是将马桶里的尿液倒进公卫间里。春夏两季,白天一身汗,晚上,烧壶热水倒进大澡盆子里,站在小院子中间擦上一把。

      住平房的人家,就是这样,但有一点,左邻右舍之间,谁也不会笑话谁,因为大伙儿都一样,日常生活也没什么隐私可言,你我之分。

      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城市里的小区建得越来越高档、越来越漂亮,楼房也盖得越来越多、起来越高,随着小区的增多、楼层的增高、空间的缩小,人际关系也起来越疏远,我也越发怀念生活在平房里的那段日子,不禁感叹:还是住平房好啊。

      当然,在我家最困难的时候,左邻右舍也给了莫大的帮助与支持。我的左邻杜大姐就是其中的一位。

      记忆中,杜大姐一直带着儿子龙龙单身生活。据说,龙龙一两岁的时候,因家庭矛盾离了婚。小时候的龙龙,十分乖巧、讨人喜爱,经常端着个小饭碗来我家,坐在小椅子上,看着睡在摇椅里的我女儿,有时也逗妹妹一起玩。

      1993年,我停薪留职下海经商,每当遇到资金周转困难的时候,杜大姐总是有求必应,想方设法帮我周转,万把两万,从不讲个“不”字,有时甚至连父母放在她那儿的养老钱也拿出来借给我。

      后来,杜大姐因工作调动去了合肥,一段时间,两家失去了联系。机缘巧合的是,她的儿子龙龙大学毕业后考进省属一家医院当了临床大夫,我女儿研究生毕业后也考入这家医院,从小在一起玩大的两个孩子又成了新同事。

      右邻是胡老师一家,胡老师和爱人小韩从小青梅竹马,也是一对“欢喜冤家”,经常为家庭琐事或鸡毛蒜皮的小事“拌嘴”,秀起恩爱的时候绝不亚于现在的年轻人。

      我们两家住的房子原来是单位的一个会议室隔开的,土墙瓦顶,中间用隔板吊顶,又用砖砌了一道隔墙,一分为二。左边的一间分给了我家,右边的一间就是胡老师家。

      看似非常漂亮的房子,好看不好用,狭长的过道、窄窄的空间。白天,大家上班了,家里没人,还没有什么感觉,到了晚上,对方家里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笑一闹都尽收“耳”底。

      那时候,孩子小,胡老师两口子经常为孩子生活琐事“吵闹”,常从晚上下班就要争执到后半夜,有时吵得谁也不让谁,高潮迭起,一会儿平缓一会儿激烈,平缓时,我们悬着的那颗心跟着停歇下来,激烈时又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小韩的脾气儿有点急,常对聪明、活跃、机警、顽皮的儿子两言不合就会扬起巴掌,巴掌还没落下,儿子琛琛就会跑到我家求援。现在的琛琛已经是中科院的博士生了,也是我们平房里出来最有出息的孩子。

      “叔叔阿姨,我妈妈又打我!”“小韩,这是干嘛,哪有这么天天打孩子的,骂几句得了啊!”就仿佛自己的孩子挨打了一样心疼。这要搁现在,你家孩子一哭,邻居准敲门告诉你别扰民。

      亲热时,胡老师两口子的私言蜜语又热得滚烫,发出的气息近在咫尺,异样的酥麻瞬间蔓延而至,让我的心弦颤动不已,即使隔着一层厚厚的衣服,也能感觉到那浑身的灼热……

      这就是我过去的邻居们,与他们之间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虽然我们非亲非故,但二三十年过去了,我们俨然成了半拉子亲戚,联系仍十分紧密。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居住环境的变迁以及社会结构的日趋多元化,城市居民的邻里关系正在渐渐淡化。邻里之间感情出现隔阂甚至变得冷漠无情,邻里之间“老死不相往来”的“冷漠症”日益蔓延——虽隔一墙却遥似千里,乡邻多年却互不相识,这家争吵打闹那家却置若罔闻,楼上楼下为浇花滴水打得头破血流……人与人之间似有一种隔世之感。

      和谐社区,融融邻里。我庆幸,我曾拥有这些好近邻。正如孟子曰:乡田同井,出入为友,守望相助。如今,我更希望,邻里相伴、邻里相携、邻里相帮将越来越成为演绎着新时代邻里守望的最美邻里情……

    【审核人:凌木千雪】

        标题:左邻右舍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uibi/shenghuoganwu/5691.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