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生活感悟
文章内容页

傅晓棣:正月里唱大戏

  • 作者:大明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3-02-14 18:35:15
  • 被阅读0
  •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我的家乡安徽肥东的农村相对贫困,文化娱乐生活也很贫乏,但人们对社会主义新中国充满信心和希望,知足常乐,苦中有乐,特别是每年的正月里,欢度新春佳节,走亲访友拜年,处处都充满着欢乐。有些乡村在过年前还赶排戏剧,正月里给乡亲们演出。那时,只要听说什么地方在唱戏,不管路途多远,大家都会扶老携幼、成群结队去观看,有时就吃住在搭台演戏那个村庄的亲戚家里,反复看,场场不落,不少人不仅记住了剧情,连台词和唱段都学会了。那时我虽然年龄小,但正月里唱大戏的热闹情景却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有一年正月里,母亲带着我去桥头集舅舅家拜年期间,看了桥头集组织排演的庐剧《宝莲灯》,这是我平生看的第一个古装戏。《宝莲灯》演的是少年沉香和父亲刘彦昌一直都生活得很平静,直到有一天沉香意外发现自己具有穿墙而过的“法力”,父亲便告诉沉香,他的母亲是天上的三圣母,因为违反天规,和凡人(沉香的父亲)成婚,被天庭抓走,不知去向。得知真相的沉香决定排除万难解救母亲,但却遭到舅舅二郎神的阻止和干扰。经历种种磨难,沉香最终学得一身本领,与宝莲灯合二为一,劈开华山救出了母亲。那时我才几岁,对剧情似懂非懂,但对沉香印象深刻,非常喜欢和敬仰,对助纣为虐、阻止干扰沉香救母的二郎神非常讨厌。而在剧中扮演二郎神的是我的堂舅葛玉锁,打那时起我有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太搭理他这个“坏人”,可见戏剧对幼小的我影响有多大。

      看的第二个戏是我们生产大队有一年正月演出的庐剧《秦香莲》。演的是秦香莲的丈夫陈世美进京赶考,数年无音信。适逢家乡连遭荒旱,公婆饿死,秦香莲带领儿女进京寻夫。到京后,得知陈世美考中状元,并招为驸马。陈世美寿诞之日,秦香莲闯宫而入,陈竟昧心不认,反将秦香莲母子三人赶出宫去。三朝元老王延龄得知此情后,教秦香莲假扮唱歌词的村妇,在酒席宴前借唱戏陈,陈仍不相认,并将秦香莲赶出京城,暗中命家将韩琪前往杀害,以灭口。韩琪追至庙中,听秦香莲哭告实情,不忍杀害,毅然将秦香莲母子放走,自感难以复命,自刎而死。秦香莲悲愤至极,前往包拯处控告,包公准状后,召陈世美来与秦香莲对质,陈世美自恃皇亲国戚,强词狡辩。皇姑、国太也来威胁。包拯不畏权势,将陈世美铡死。

      剧组人员在我们双山小学门前操场上搭台演出,连演数天,看戏的乡亲们里三层外三层,人声鼎沸,看得大家对秦香莲深表同情、潸然泪下,对陈世美深恶痛绝、义愤填膺,对包拯肃然起敬、加油喝彩,对案情曲折起伏惊心动魄、期盼正义。那时少年的我也和乡亲们一样被剧情吸引、感同身受。我的堂哥傅书兴长得清秀,嗓音好,男扮女装秦香莲;我们村有个身材单薄似文弱书生的傅语顺扮演陈世美;小黄村精神矍铄、老持稳重的黄科珍扮演三朝元老王延龄;而北山宣村处事干练、为人耿直的宣信银扮演包拯。一帮普普通通的农民将这出戏演得像模像样、跌宕起伏、大受欢迎。

      这之后,黄科珍成了我们生产大队的领导,威望很高;傅语顺性格温和,处事周密,乡亲们有事乐于找他帮忙;傅书兴乐观向上,庐剧小调不离口,我们一起干农活时,听着他唱的庐剧片段,都不觉得累了;宣信银光荣入党,担任了生产队长,对事对人对己就像包公一样嫉恶如仇、刚正不阿。宣信银还成了我的岳父,那是1969年夏,我和他女儿(我老伴)谈恋爱时,他不同意,我们只好请他的戏友“三朝元老王延龄”“陈世美”“秦香莲”去做他这个“包公”的思想工作,终于促成了我们的婚姻。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全国普及革命样板戏。我们傅后份村由知识青年傅振东主演少剑波,并由他组织村里的青年们成功排演了庐剧《智取威虎山》。北山宣村女孩子多,生产队长宣家泉主演洪常青,组织村里人成功排演了庐剧《红色娘子军》。普通村民积极参与演大戏,虽然表演艺术水平有差距,但在正月里自己演自己看,自娱自乐,使新春佳节过得丰富多彩很充实。

      1968年下半年,我们国光生产大队组建了业余文艺宣传队,人员由所属十二个生产队选派,集中到大队部排练,由各生产队记工分。当时被选派的人,我们傅后份村有傅诗鳌、傅正芳、傅诗珍和我,傅中份村有傅书兰、傅立华,傅洼份村有傅诗巨、傅诗良,傅前份村有刘家芳、王玉珍、李廷海,汪洼村有汪谋珍,北山宣村有宣普传、宣廼传、宣来好,杜满三村有徐逊阳,汪家巷村有汪谋凤,小黄村有黄朝忠,以及双山罗村、西傅村、小杜村的人员,共二十多人。曾上过军校、后任双山小学民办老师的傅诗巨为宣传队队长,高中毕业、富有文采的傅诗鳌为节目策划与总监,曾在肥东县双山白云石矿剧团当过演员、有丰富舞台经验和演技、因剧团撤编而落户傅前份村的刘家芳、王玉珍夫妇为导演兼主演。在他们的组织领导下,文艺宣传队红红火火地办了起来,队员们白天和晚上都集中到大队部,进行紧张的基本功训练,紧跟形势和结合农村实际,排练了独唱、合唱、表演唱、歌伴舞、集体舞、快板书、对口词、三句半等一批小节目,定期在各个村庄巡回演出,受到了乡亲们的肯定和欢迎,丰富了农村的业余文化生活。

      为了使1969年的春节更加热闹,乡亲们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宣传队决定排演庐剧现代戏《沙家浜》。《沙家浜》的剧情是:抗日战争时期,江南新四军浴血抗日,某部指导员郭建光带领十八名新四军伤病员在沙家浜养伤,“忠义救国军”胡传魁、刁德一假意抗战暗投日寇,地下共产党员阿庆嫂依靠以沙奶奶为代表的进步抗日群众,巧妙掩护了新四军伤病员安全伤愈归队,最终消灭了盘踞在沙家浜的敌顽武装,解放了江南大好河山。当时,我们这些队员都没有演戏的基础,一切都要从头学起,好在有在正规剧团演过戏的刘家芳、王玉珍夫妇当我们的老师和导演。

      当时,我在队员中文化水平算高的,上高中时也参加过军训,因此被选中扮演新四军指导员郭建光;地下共产党员阿庆嫂由身材高挑、俊秀灵气的姑娘傅书兰扮演;沙奶奶由老演员王玉珍扮演;“忠义救国军”司令胡传魁由身材稍胖、浓眉大眼的回乡知青宣普传扮演;“忠义救国军”参谋长刁德一由身材修长清瘦、戴着眼镜的民办老师傅诗巨扮演。其他一些角色则由队员们分别担任,由于队员少,忙不过来,有时一个人要扮演好几个角色。整台戏的乐队伴奏只有四样东西:一把二胡、一根笛子、一个小鼓、一面锣。拉二胡的是李廷海,吹笛子的是宣廼传,敲锣打鼓的是傅诗良,他们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吹拉弹唱只是业余爱好。演出中,他们根据剧情配合伴奏渲染气氛,不需要伴奏时马上就紧紧张张地跑上台当演员。舞台背景自始至终就是一块画上芦苇和蓝天的白布。服装、道具是靠大家到处去借和自制,演出时穿的衣服和使用的“武器”五花八门,虽然不统一,倒也很符合当年新四军的艰苦生活和简陋装备条件。

      经过一个多月紧张的背台词、学唱腔、练动作、走场子到一幕一幕反复排练,再到全剧集中合练,大家起早贪黑加班加点、一丝不苟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勤奋练习、互相帮助取长补短,一帮外行人将《沙家浜》演得有模有样,虽然演译水平不高,但对剧中的情境和需要表达的意思还算明了。1969年春节期间,我们在全大队巡回演出了十多场,受到乡亲们的欢迎和好评。此外,还应邀在外大队及相关单位演出了好几场,如尖山周村、华份张村、二站等地,在方圆几十里内颇有影响。外出演出都是步行,去几十里外也是如此,服装、道具、幕布、乐器都是由队员们分别肩背手提。虽然很苦很累,但大家有说有笑,苦中有乐,都在自觉学习、宣传和践行新四军的革命精神,要做新四军那样的坚强战士。

      一晃五十多年过去了,当年春节期间排练和演出《沙家浜》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永远难忘这一段宝贵的经历,也深深地惦念当年与我一起为农村宣传文化工作尽心尽力的乡亲们。当时的宣传队队长傅诗巨一直在家乡小学当老师,策划与总监傅诗鳌后来在安徽铜陵工作,导演兼主演刘家芳、王玉珍夫妇后来在肥东县水泥厂工作,扮演胡传魁的宣普传和吹笛子的宣廼传也曾当过家乡中小学老师,演员黄朝忠后来在安徽省淮南电厂工作,其他队员一直都在农村务农。这些参加过宣传队的乡亲们,和我一样现在也都是七十岁上下的老人了,衷心祝愿他(她)们健康长寿,幸福吉祥!我也为我们的家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大力推进改革开放、脱贫致富、繁荣经济、综合治理、新农村建设、魅力山镇建设、美好社区建设、优良乡风家风传承等系统工程,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和全面快速发展进步,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衷心祝愿我们的家乡越来越好!

    【审核人:雨祺】

        标题:傅晓棣:正月里唱大戏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uibi/shenghuoganwu/55600.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