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三岁多的时候,父亲在挖窑洞的时候被倒塌下来的一大堆土永远地埋住了。为了他,母亲一直没有再嫁。许多年来,母亲不知受了多少委屈和苦难,和他相依为命。
小学毕业后,全村就他一个人考上了初中。初中的三年里,他咬着牙憋着一口气,背着母亲用剩余的布料做成的书包和用玉米做成的馒头奔走在家庭和学校之间。看着母亲憔悴的面容,放弃了上重点高中再上大学的梦想。尽管许多老师都为他惋惜,他还是选择了位于县城东北角的那一所中等师范学校——距离近,花钱少,就业快。这样,可以减轻母亲的负担。
两个月后,他拿到了录取通知书。
开学的前一天,母亲带着他去了镇上的那个最大的商场,转了好半天为他挑选了一件看上去挺时髦的蓝西服上衣,然后又和那个售货员搞了半天价,终于在人们的冷嘲热讽之中回到了家。他的心里实在不是滋味。母亲一边欣赏着那件衣服,一边说着自己的儿子是最出息的男子汉。母亲越高兴,他的心里越沉重。
母亲要陪他去学校,他不同意母亲去。他说一是怕母亲花钱,一是怕母亲在路上劳累。其实,他是嫌母亲“土气”。到了距离村子一百多里外的学校,他受不了同学们的冷眼,他的那件衣服完全成了大家的笑料。他就日思夜想着要另买一套衣服。但他也明白:为了供他上学,母亲的身躯已经变成了一个问号了。那散乱的白发,那深刻的皱纹,那疲惫的眼神,那粗糙的手臂,还有那打了补丁的衣服……又在他的眼前闪现。可是,面对那些风度翩翩的男孩和花枝招展的女孩,他还是在虚荣心的驱使下,一个人躲在宿舍给母亲写了一封信:
“亲爱的妈妈:这里的一切都很好,你不要担心。可是……”为了让母亲更加相信他的话,他还特意编造了一件小事。他说他在一次上街时,被小偷用刀子把西服的口袋划开了一道口子。他几乎流着泪写道“妈妈,这件衣服没办法修补了,穿不成了,我不想让别人看笑话。请给我寄来一百多块钱,我再买一件。另外一切都好,你不用操心!”
第四天吃过早饭,他收到了汇款单,还有一个包裹。
他忐忑不安地拆开了信封,看着“我的孩子,以后可要当心啊!妈不在你身边,你要把你照顾好。衣服破了不要紧,只要你有志气,不叫人家小看就好啦。这二百元给你,你看着买一件差不多的衣服。那件衣服你也不要乱扔,缝补一下也能换着穿。不管你缝补得好看不好看,在妈的眼里都是最美的。不管怎样,要把书念好,以后还要当一个像样的教书先生哩!要听老师的话,把身体管好,别操心家里的事。”
他暗自得意,母亲很容易就被他“忽悠”了。但一想到母亲的影子,他还是有些愧疚。
他把信装进信封,心里沉甸甸的。他又打开包裹,是一双黑绒布鞋和一双绣着红花绿叶的鞋垫,还有一封信“儿子,还有一件事妈要给你说:你一直穿着妈做的鞋,这几天给你做了一双鞋和鞋垫。虽然看起来不洋火,但穿着很合脚……天凉了,穿好!”他的眼眶湿润了。他抖抖索索地摸着鞋,却从里面掉出来一根穿好了一条蓝线的针。那条蓝色的线足有两尺多长。是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他看着路边飘落的树叶,看着花园里逐渐枯萎的花朵,看着一只孤独的麻雀在墙头盘旋,禁不住说出了这一句唐诗。那一条线在他的眼前越来越长,仿佛一直到达母亲的炕头。而他,又仿佛成了一只被母亲的手牵拉着的风筝。
他把那二百元取出来后直接存到了银行,他要用那二百元给母亲买一件最漂亮的衣服。
师范毕业后,他到了离家更远的一所偏僻的乡下小学。不久,他爱上了一位漂亮温柔的女孩。那女孩是家里的独生女,那女孩的家人提出要他入赘。他咬着牙给母亲写信:
“亲爱的妈妈:这里有一个可爱的姑娘,我和她相亲相爱。她完全占据了我的心,她就是我的唯一。可她是独生女,我离不开她呀!妈妈,你说,我该咋办呀?”
他把信寄出了后,忐忑不安地等待着母亲的回音。
终于等到了第六天的下午,他收到了母亲的信,看着“我的孩子,妈很高兴你遇到了一个好姑娘。妈做梦都在盼着抱孙子哩!只要人家姑娘不嫌咱穷就好,只要你们在一起感到快乐、幸福,妈就知足了。你有空的时候,把她带回来,让妈好好看一看!还要好好地喝你们的喜酒呢……你的意思我知道,孩子,不管你在哪里,不管你走多远,妈都不拖累你们。只要你们过得好好的,就是妈的福气。”
他一边读着信一边流着泪,那个坐在他身边的女孩也抹着泪花说:“妈——真好!”
结婚的前一天,他穿着从省城购买的一身笔挺的西服和女孩赶回家。他也从银行取出了二百四十六元给母亲买了一件鲜红的旗袍。在他很小的时候,他看到母亲穿了一身鲜红的旗袍,就像一株美人蕉那么美丽动人。然而,就只有那么一次。
家里似乎更加破旧了,母亲明显地衰老了,他的心里一丝悲凉。可是,母亲盯着女孩,满脸的皱纹变成了灿烂的桃花。母亲忙不迭地去了灶房做饭,一边烧火一边撩起围裙擦着泪水。在他的记忆里,母亲做的一手好饭。饭刚一端出来,母亲又一溜小跑地到了门口,逢人就说:“我的媳妇回来了,就像仙女一样好看!”
他在家还没有停留一个小时就要走。他把那一件旗袍给了母亲。母亲埋怨着:“你们要结婚了,还要花很多钱。谁让你给我买这个?我这把年纪了,还不叫人笑话?”他哽咽着说:“妈,这是你给我的那二百元,你给我买的那件西服没有破,这钱我一直保存着。”母亲苦笑着说:“我说呢——我娃就是会过日子!以后可不要让媳妇受苦!”母亲捧着手里摸了又摸,嘴里不知在说些什么。好像在说,那旗袍就埋在父亲的坟墓里。他一把抱住母亲哭了。母亲说:“傻孩子,明天就是大喜的日子,哭啥哩?”他泣不成声。就在他快要走出门时,母亲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跑到炕头,取来一条线和一根针说:“你看,这衣服袖子的一个扣子快掉了——来,让妈给你缝一下!”。他弯下腰,差不多要跪在母亲面前。看着母亲一针一线来来回回的样子,他的泪水流下了。其实,那些扣子都好好的。
他和那个心爱的女孩去了离家更远的厦门的一所私立学校任教。在那里,每一次遇到挫折,他总是想着母亲的那一句话“孩子,不管你在哪里,不管你走多远,妈都不拖累你们……”于是,他的浑身就有了劲头。
他在外的时间越长,就越是想念母亲。眨眼间,15年过去了。他知道,他离开母亲多远,母爱就有多长。
20年前的那个中秋节的晚上,他望着一轮圆满的月亮,那一缕思绪更是“剪不断,理还乱。”第二天一大早,他带着妻子和孩子怀着浓浓的思念回来了。在家乡的一所学校努力地工作着,而且不断地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他,就是我。考上中师的那一年,我1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