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优美散文写景散文
文章内容页

田祥鸿:泰山三题

  • 作者:田祥鸿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4-04-16 16:05:16
  • 被阅读0
  •   今年正月初二清晨,我和家人一起,沿着济广高速驱车一千多里,去山东游玩。在山东曹县服务区休息时,遇到一对定居合肥、准备回河北探亲的中年夫妻。当他们听说我们打算登泰山时,连连摇头,笑着说泰山冬天光秃秃的,就是一座石头山,没啥看头,哪里有你们安徽的黄山九华山好看呀!我们一听,差点儿“军心动摇”,想原路返回。后来一想,都行了一大半路程,现在无功而返,太可惜了,还是继续赶路,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啊。

      傍晚时分,我们终于到达泰安城。第二天一早,顺利登上泰山。如今,从泰山归来快两个月了,却迟迟不敢下笔著文,因为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关于泰山的佳作名篇实在太多,鄙人才疏学浅,不敢班门弄斧,遂拖延至今。今天,斗胆写下小文,是为纪念。

      泰山雄伟壮观,气势磅礴,被尊为五岳之首,有“天下名山第一”的美誉。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创世神盘古死后,头部化为泰山。古人形容“泰山吞西华,压南衡,驾中嵩,秩北恒,为五岳之长。”据《史记集解》所记载:“天高不可及,于泰山上立封禅而祭之,冀近神灵也。”所以,泰山是历代帝王封禅祭祀的圣地。相传,上古时期就有72代君王曾封禅泰山。自秦至清,史籍上确切记载的到泰山封禅祭祀的皇帝共有12位。作为一座名山,不仅仅自诩为真龙天子的皇帝一再登临,即便文人雅士或凡夫俗子也纷至沓来,络绎不绝。关于泰山,想写的东西很多,下面仅从三个方面谈谈个人印象和感受。

      泰 山 松

      记得小时候,观看现代京剧革命样板戏《沙家浜》,有一段高亢激越的唱腔如余音绕梁,给我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挺然屹立傲苍穹。八千里风暴吹不倒,九千个雷霆也难轰。烈日炎炎晒不死,严寒冰雪郁郁葱葱。”“……俺十八名伤病员要成为十八棵青松。”

      剧中,新四军指导员郭建光带领十八位伤病员坚守在茫茫无边的芦苇荡,面临着重重考验,形势非常严峻,他们同仇敌忾,决心克服困难,击溃围追的日伪军,个个如泰山青松一般信念坚定。自《沙家浜》上演后,这段歌词唱响大江南北,很快风靡全国。泰山松,也成为坚韧不拔、不畏艰难、宁折不弯、愈挫愈勇的一种精神象征。

      我们乘坐旅游大巴车从天外村停车场出发,前往中天门。沿途,看到一棵棵松树顶着寒风,背倚岩石,矗立在白茫茫的雪地上。尤其是黑龙潭附近的松树,愈显坚韧刚毅、卓越不凡。时值冬日,潭面结着厚厚的冰,山上寒风刺骨,冷入骨髓。西溪亭顶上的积雪反射着寒光,亭边的松树肃穆无言,静静地陪伴着一潭一亭。

      车子继续在蜿蜒的山路上爬行,山坡上的松树在车窗外不停地闪现。这些松树沐浴着早晨金色的阳光,精神抖擞,千姿百态,枝叶茂盛,峻拔挺立。有的端庄大气,静穆高雅;有的耸入云霄,器宇不凡;有的斜立于悬崖峭壁的岩石缝隙中;有的枝干遒劲,屹立路旁向游客行注目礼……“长松入霄汉,远望不盈尺。”遥望山顶的青松,显得并不高大。但是,在这些挺拔潇洒的青松衬托下,巍巍泰山更显雄伟壮观,直冲云天!

      泰山松无惧寒风。在南天门和天街附近,我看到不少松树呈旗帜状,即松树一侧枝叶茂盛,一侧却无枝无叶。“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想来,这些松树经受多少风风雨雨,经历多少日日夜夜,最终被猛烈的山风塑成这样奇特的形状。

      泰山松无惧霜雪。寒冬腊月,白雪纷飞,在我们家乡所在的大别山区,时常能看到雪压后倒伏的毛竹、柏树和樟树等。而泰山海拔较高,比山下更冷,霜雪更厚些,但是很少能看到被雪压倒的松树,真是“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泰山松荣辱不惊。泰山松树中最出名的是五大夫松。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在泰山进行封禅大典时,突然遇到暴风雨,他急忙跑到一棵大松树下避雨。雨后天晴,秦始皇认为这棵松树护驾有功,于是将其封为“五大夫”。如今,云步桥附近现存的两株是清代康熙年间补种的,也有近三百年树龄。泰山松见过帝王将相,见过高官显贵,见过文人墨客,也见过万千黎民百姓,经历多少风云变幻,仍兀自挺立,荣辱不惊,谦逊有礼地笑对八方游客。

      总之,泰山松高俊挺拔、圆润厚重,努力向上,生命力顽强,无惧风雨霜雪,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深刻的精神内涵,文化历史底蕴也十分深厚,的的确确是泰山上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泰 山 石

      一次散步,在霍山县南岳山风景区的二庙门前,我看到矗立着一块椭圆形的浅土黄色巨石,上面镌刻着五个鲜红的大字:“泰山石敢当”。我看了很好奇,石头上为啥刻着这五个字呢?有什么特殊含义?上网搜了一下,“泰山石敢当”原来有这样一个传说——

      古时候,蚩尤与黄帝争霸天下,两人互不相让,打得你死我活。最初,蚩尤大胜黄帝,并骄傲自满地大喊:我是天下无敌,天底下还有谁可以抵挡我的力量?不料,这话被大神女娲听到,感觉他太猖狂了,于是在东岳泰山取了一块石头,并且加以修炼,后将修炼好的泰山灵石投到蚩尤面前,说道:“泰山石,敢當。”蚩尤下令让大军攻击泰山石,这块泰山的石头发力,令大军损兵折将,大败而归。后来,黄帝遵照女神的指示,在战争中也迎请了一块泰山的石头,很顺利地将蚩尤击败,成功平定了天下。由此,泰山石敢当便成了民间的避邪灵石。

      另外,据传说当年汉武帝刘彻在封禅泰山之后,曾专门带回四块泰山石,放置在未央宫的四个角上用来辟邪。到宋仁宗庆历年间,福建莆田又发掘出一块唐代大历五年的石刻,上面刻有铭文:“石敢当,镇百鬼,压灾秧,官吏福,百姓康,同教盛,礼乐张。”由此可见,石敢当是古代人们对灵石的崇拜所沿袭下来的风俗。泰山位于日出之地的东方,自古以来就是镇护天下的象征,有“泰山安则天下安”的说法。泰山上的泰山石,因此有了同样的作用。

      而在我看来,泰山石不但历史悠久、姿态万千,而且沉稳敦实、厚重内敛。泰山石形成于20多亿年前,质地坚硬,结构细密,历史久远。泰山石千姿百态,有的像鱼背,有的像扇子,有的像葫芦,有的像假山……而且石面上的图案凹凸有致,丰富多姿,似高山流瀑、古木枯枝,如飞禽走兽、龙凤人物,或似十二生肖等。在泰山脚下有一座泰山石敢当文化园,其镇园之宝就是一块取自泰山的大石头,重达100吨。这块石头中间凸起的部分就像一只下山的猛虎,旁边的波纹仿佛一条条出海蛟龙,象征着泰安市是个人杰地灵、藏龙卧虎的地方。而在泰山玉皇顶东侧的日观峰上,有一块巨石向北斜上横出,名为拱北石,又叫探海石。它像一只报晓的雄鸡,气宇轩昂地伫立在泰山之巅,翘首以待,每天为世人迎来光辉的黎明。古人多攀此石而上,或观日出奇观,或赏彩云飞渡,或目睹云海翻滚,趣味无穷,乃至留下这样的诗句:“才听天鸡报晓声,扶桑旭日已初明。苍茫海气连云动,石上游人别有情。”

      泰山石沉稳敦实。在泰山顶上有中国最早的高山气象台——泰山气象台,也是中国第一个永久性高山气象站。泰山气象台位于泰山之巅海拔1545米处,这里云雾缭绕,所以也被称作“云端上的气象站”。气象站由著名的气象学家竺可桢选址,建成至今已有90年历史。当年,为了节省人力物力,建设者们就地取材,采用大量泰山石作为建筑材料,垒地基,砌墙体,搭石阶,“石”尽其用。沉稳敦实的泰山石久经风雨,却安然无恙,发挥了重要的建筑功用,至今安如磐石。

      泰山石厚重内敛。登泰山途中,印象最深的是大大小小的石刻,有的字大如斗,有的字小如蚁,自秦汉至今,历朝历代的都有,现存泰山石刻1800多处,仅摩崖石刻就有1000多处。可以这么说,泰山石刻涵括了整个中国的书法史,充分展示了中国书法艺术形变神异、一脉相承的发展脉络,是中国书法艺术品的宝库。中国书法艺术在泰山,以石刻的形式保存下来,是书法艺术之幸。厚重的泰山石见证了悠久的书法史,与书法艺术相得益彰,既给每位游客精神上的愉悦,又增添了泰山风景区丰富的人文历史内涵。

      泰山石不但千姿百态,充满神奇色彩,而且沉稳敦实,厚重内敛,也是泰山的骄傲。

      岱顶孔庙

      登上泰山,才知道岱顶竟然有座孔庙。

      泰山,五岳之首,矗立在中国东方,形体巍峨;孔子,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以其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十分深远。孔子与泰山,紧密相融,人们赞曰:孔子是人中泰山,泰山是岳中孔子。

      明代《泰山志》中说道:“泰山胜迹,孔子称首。”孔子曾经数次登临泰山,考察封禅,学习礼仪;抒怀畅志,开阔胸襟;了解民情,考察时政……因此,元人王奕《和李太白泰山一首》中云:“泰山天地极,邹鲁圣贤关。”《孟子•尽心上》亦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登上山顶,看到“孔子小天下处”石碑,遥想当年孔子登上泰山后,纵目海天,胸襟开阔,雄心勃勃,曾油然而生治国平天下的壮志;爬上岱顶玉皇庙南端的孔登岩,再度遥想孔子立于泰山之巅,东望观日,西望赏月,北见黄河金带,南瞰汶水西流,其仰观天穹浩瀚,见天地之大,顿生满怀豪情,何其洒脱!

      从岱顶天街往北,我们走下近百步台阶,便看到外表很普通的孔庙。庙宇不大,背依山崖,坐北向南,正殿五间,左右配殿三间。正门上书“孔子庙”三个大字。大门两侧镶嵌着石刻对联:“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可以语上也;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宜若登天然。”走进庙里,只见庙内除了供奉孔子外,还列祀颜回、曾子、孟子、子思这“四配”,以及“十二贤哲”。孔子庙旁有北斗台,取泰山北斗之意,彰显了孔子的“泰山北斗”地位;孔子庙后有处向阳的山崖,名孔子崖,曾刻有歌颂孔子登泰山的题刻。

      走出孔子庙,沿着台阶往山下走,迎面有座双柱单门石坊,额题“望吴胜迹”四个大字。原来,这里有个关于孔子与颜回之间深厚师生情的故事:有一次,颜回与孔子上山,孔子望着远方说:我看到吴国东门外系着一匹白马,你看到了吗?颜回回答说:看到了,还看到拴马的带子哩。其实,吴国距此地千里之遥,他怎么能看到那么远呢?颜回很了解老师孔子,也跟着浪漫地联想了一下。之后,孔子奔走各国,屡屡碰壁,“累累如丧家之犬”,只有颜回坚定不移地跟随老师孔子。可惜,恶劣的生活条件使颜回患病先孔子而去。孔子悲痛不已,连连哀号:“天丧予!天丧予!”不久,孔子也离开了人世。

      仰望“望吴胜迹”四个大字,我感慨万千,被孔子和颜回之间真挚的师生情深深打动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孔子去世后,爱徒子贡还为其守墓六年。我作为一名教师,桃李也不少,如果有子贡、颜回这样的学生,就太知足了。不过,孔子因材施教,孜孜不倦,谦虚好学,更是一位非常出色的优秀教师,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太多了,的的确确是:“斯人千载上,高山同仰止。”

      泰山松、泰山石、岱顶孔庙……登泰山归来,感觉泰山像一尊威风凛凛的天神,巍巍矗立于齐鲁大地上;泰山像一本浩瀚的史书,记载着华夏几千年的悠悠历史;泰山像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镌刻在每个中国人心中……

      伟哉,泰山!

    【审核人:凌木千雪】

        标题:田祥鸿:泰山三题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anwen/xiejingsanwen/161326.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