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是父亲生前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父亲,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大字不识几个,却硬是把这话说得掷地有声,以至于他老人家去世很多年后的今天,每每想起他,这话便又一次伶伶俐俐地闯进我的心田,浓得怎么也化不开。
小时候,每到夏夜,四合院里,月光如水。这时,我们兄妹四人总会缠着忙碌一天归来的父亲为我们讲述永远也没有结尾的故事。凉凉的竹席,摇动的蒲扇,闪烁的萤火,应和着撩人的蛙鸣虫啁,那是童年最美的画卷。父亲的故事自带魔力,无论怎样的版本,他总能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句话结束。或许正是这份有心插柳,这话便烙在了我们稚嫩的心里。
上小学时,不知道读书是为了什么,却已是个乖巧懂事的孩子。每每期末,总能领回大奖状。茶杯、脸盆、热水瓶……一样一样地往家里抱,高高扎起的马尾一甩一甩,那么勇敢,那么神气,那是街坊邻居再熟悉不过的风景。
到了初中,懵懂的年纪,对读书的意义也似懂非懂,但心里已种下一个愿望:我要读很多书,让梦里有花也有青草地!默默里,哥哥们发挥着榜样的作用,跟着其后,抱着书本一个劲儿地啃读着。清早,窗外的读书声,深夜,烛光下摇曳的身影。母亲说,那年,那事,记忆深刻,只因有我。
考上师范后,学习压力顿减,看课外书成了生活中主要的消遣。学校有个很大的图书馆,每次都可以借阅三四本书。借的都是闲书,武侠小说,言情小说,外国文学名著,杂志报刊……喜欢哪一类就看哪一类,爱看多久就看多久。看不过瘾,躲在被窝里借着手电筒的微光继续看。
在悦读的世界里,总能遇见更多的美好!橙黄橘绿之际,走进“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唯美画卷;遇见一树的桃花,道一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皓月当空,脱口而出的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大江东去的豪迈,惊涛拍岸的气度,桃花杏雨的韵味,哪一样不值得我们去期待,去珍藏?读无用之书,钟无用之情,终成一无用之人,师范生活却因此过得有滋有味。
带着墨香赋予的能量和智慧,我踏上了三尺讲台,可依然爱在闲书的世界里拾一片柔软的时光行走。不同的是,这时的我总是一边走一边把阅读的种子悄悄地撒进学生的心田,我带着学生走进那一个个带着色彩,带着声音,带着气味的文字,跟随作者进行一场又一场奇妙的旅行。“啪”的一声响,在那一双双清澈的目光,那一抹抹无邪的笑容里,我听到了花开的声音。
与我而言,阅读的时光是快乐的,这种快乐是一种灵魂自由却身心安定的快乐,也是混乱无措时能看到方向和光明的快乐,宛如前生屋檐下归来的燕子,和雨后竹林深处的清风。的确,在接纳与给予的过程中,身体的洞窟里总能开出绚烂的花儿。于学生而言,在阅读的世界里经历从未经历过的世界,遇见更好的自己,走向更好的未来,这是一种顶级的快乐,这快乐是他们的,也是我的。我们行走在同一个时空,我们在无限可能中奔赴无限自由的远方,我们彼此交融,彼此成就,各自成长。或许,这就是我梦想开花的地方。
阅读,让我奔赴在一场妙不可言的等待中,愿这场等待永不辜负万物对它的期待。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月光下摇动的蒲扇,又听见声声蛙鸣虫啁。“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父亲的话语重临于我的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