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生哲理 美丽人生
文章内容页

固江行(散文)

  • 作者:滴善斋
  • 来源: 原创
  • 发表于2024-11-05 10:40:37
  • 被阅读0


  •   在一个阳光温和的周末,应吉水作协主席江枫的邀请,我们吉安一群文青来到固江采风。

      吉安县固江,是一方神奇的土地。近现代走出了王梓坤院士、欧阳家祥和郭延林少将。这里名胜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每一处风景都让人流连忘返,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承载着岁月的荣光,令人陶醉,心生向往。

      在固江镇政府黄宣委的引领下,我们首先来到了瑞溪郭家村。这是一个小巧而宁静的村落,却有着令人惊叹的秀丽风景。

      瑞溪郭家村这个村庄不大,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在这里,诞生了一位伟大的将军——郭延林。他的事迹如同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在这片土地上被传颂。

      回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郭延林便投身革命,从参谋、排长、副政治指导员到政治指导员,他在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斗争和水口、乐安等战役战斗中英勇无畏,坚定地跟随红军的步伐,走过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经历了东征、西征等战役战斗的洗礼。

      解放战争时期,他又成为东北护路军三团政治委员、南满护路军副政治委员、铁道纵队第四支队政治委员。在辽沈、平津、淮海和渡江战役中,他率领着铁道部队,确保解放大军打到哪里,铁路就修到哪里,为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郭延林同志不仅是战场上的英雄,更是人民的代表。他是第四、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六、第七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委员,积极为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建言献策。

      站在郭家村的土地上,我感慨万千。这么一个小小的村庄,竟能孕育出如此杰出的人物。这不仅仅是郭延林个人的荣耀,更是这片土地的骄傲。它让我深刻地明白,无论出身何处,只要心怀信念,勇往直前,都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璀璨的光芒。

      

      二

      我们跟随黄宣委来到吉安县的枫墅村,这是一片宁静而充满生机的土地。这里,青山绿水环绕,田园阡陌纵横。这个看似平凡的村落,却孕育出了一位杰出的人物——王梓坤,他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在数学的浩瀚天空中闪耀着独特而耀眼的光芒。

      王梓坤先生,他的人生轨迹犹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1929年4月,他诞生在这片土地,这里赋予了他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使命。1952年,他从武汉大学数学系毕业,开启了学术之旅的征程。随后,他远渡重洋,在莫斯科大学数学力学系深造,于1958年研究生毕业,获副博士学位。此后,他的脚步从未停歇,学术的道路在他脚下不断延伸。

      他在数学领域的贡献堪称卓越。概率论,这一神秘而充满魅力的学科,成为了他一生的挚爱与追求。他是我国概率论研究的先驱和带头人之一,他的智慧与努力,犹如明亮的灯塔,照亮了无数后来者前行的道路。

      他不仅在理论研究上成果斐然,还将数学应用于实际,创造了多种统计预报方法,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他发表的《概率论基础及其应用》《随机过程论》《生灭过程与马尔科夫链》等9部数学著作,以及数十篇数学论文,是他智慧的结晶,也是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

      他所著的《科学发现纵横论》影响巨大,如同一股清泉,滋润着无数渴望知识的心灵。王梓坤先生的成就不仅仅在于学术,更在于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奉献。他曾在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知名学府任教,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数学人才。他担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期间,以其卓越的领导才能和深厚的学术造诣,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王梓坤先生的荣誉是对他辛勤付出的最好证明。三次被评为天津市劳动模范,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教委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人事部“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这一项项殊荣,是他辉煌人生的见证。

      枫墅村,因王梓坤而自豪;数学界,因王梓坤而精彩。他的故事,将永远在这片土地上流传,激励着我们不断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

      

      三

      王梓坤的求学之路非常艰难,当他踏入吉安中学,夜晚的自习室里,那一盏盏煤油灯散发着昏黄的光。对于多数同学来说,自备的灯盏和油是照亮书本的希望,可对于王梓坤,那是一份难以企及的奢求。于是,在那一个个无灯的夜晚,他只能在一旁默默记着英文生词。然而,温暖总会在不经意间降临,一位姓张的同学主动邀请他共灯。本就已有两人共用一盏灯的情况下,王梓坤怀着感激,眼睛故意远离一点,想让他们多照些光亮。这份同窗之谊,是黑暗中的温暖火苗。

      而那艰难的通学路,更是王梓坤成长中的深刻印记。父亲的离去,让家庭失去了经济支柱,王梓坤不得不面对走通学的现实。十华里的路程,五里是山路,森林密布,野兽出没,这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何等的挑战。

      母亲的担忧溢于言表,而嫂子的挺身而出,成为了王梓坤求学路上最坚实的依靠。每天清晨五点,嫂子便早早起床,备好饭菜。不到六点,王梓坤便在嫂子的催促下起床,带着饭盒和竹棒,与嫂子一同踏上那条充满未知的道路。

      一年多的时间里,无论是风雨交加,还是霜雪冷冻,嫂子和兄长的轮流接送从未间断。他们用脚步丈量着生活的艰辛,用坚持守护着王梓坤的求学梦想。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王梓坤或许曾在夜晚的自习室里,对着微弱的灯光立下誓言;或许在通学的山路上,望着远方畅想未来。而嫂子那无私的爱,如同明灯,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

      

      四

      接着我们来到了赛塘村参观。古老的村落宁静祥和,绿树掩映着青瓦白墙。田间小径,弥漫着泥土的芬芳。岁月在这里沉淀,心也随之沉醉,时光都放慢了脚步,让人尽情领略这乡村的质朴与美好。

      当我们踏入这片土地,像走进了一段被岁月精心雕琢的历史。它距固江街约1.2公里,北临吉福公路,周边山峦起伏,与谷圹、栋头村相依相连,东靠芦西棚下,南依泸水河,与古巷老屋隔水相望,西与店下、白沙苑相邻。这里地势平坦,沙土质地的土地,呈现出一山二水七分地的独特地理结构。

      行走在赛塘的田间地头,1200余亩的耕种面积展现在眼前,那一片片稻田,是村民们辛勤劳作的结晶。而村东南的金沙洲,更是充满了神秘的色彩。据说,赛塘王氏基祖王惠忠开基之时,首先相中的便是这片金沙洲。曾经,洲中心地带是原始松树林,可惜在50年代初为新建吉安禾埠大桥全部无偿征用。

      赛塘王姓氏族,其根源可追溯至中唐时期的王仲舒。从宋代开始,后裔迁徙流转,最终在这片土地上扎根。开基后经过三代的发展,赛塘村迎来了鼎盛与辉煌,而后部分人员又开始外迁,他们带着赛塘的血脉与记忆,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四

      赛塘金沙庵的渊源还有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宋徽宗宣和初年,四十岁的王善仁,这位河南安阳商人,于商海多年无子女。同行看相者说他下个月有大灾,如同石投入他的心湖。他惶恐难安,无心经营,便匆匆南下去收账,为了返乡避灾,满心皆是未知的忧惧与迷茫。

      春夏之交,泸水河花杏渡口,河水猛涨,阻断了王善仁的归程。他暂居在那废弃的寺庙,命运在此处埋下了伏笔。傍晚,天晴后的河畔,一名少妇投河的身影刺痛了他的眼。他的惊呼,大声呼唤渔船,他以二十两银子的悬赏,换来了一个生命的重生。

      当得知少妇投河的缘由,王善仁的同情化作四十两银子,给予这深陷困境的女子双倍的希望。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少妇与丈夫的深夜来访,本可能引发误会,却因王善仁的正直与坚守,让丈夫的疑虑消散。而就在王善仁开门的瞬间,轰然一声,后墙倒塌,压垮了床铺。生死一线,是由于善念护佑他。

      回途之中,再次遇到看相之人,对方惊叹于他满脸阴德,一定做了什么好事,并断言他的灾难已消除,福报很快来到。而后,王善仁果真连得八子,其中两人登第为官。

      晚年的王善仁,为感恩上苍,倾其所有在赛塘的金沙洲老寺庙原址,新建了金沙庵。这座庵堂,不仅是建筑的存在,更是善的丰碑。当年投河的女子,被请来管理香火,想必她的心中,除了感恩,更多了对善的传承与敬畏。

      

      五

      赛塘村中现存的73处明、清、民国时期传统建筑,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片土地上。10幢祠堂庄重肃穆,58幢民居宁静祥和,2幢节孝祠诉说着往昔的礼教,2幢书院散发着浓郁的书香,还有那1幢庙宇,承载着村民们的虔诚与信仰。

      赛圹村有三处被列入县级重点文物保护的瑰宝。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怀远将军第,又称念初堂。遥想当年,赛塘村的第十九世孙王接武,生于明嘉靖丁亥年,自小痴迷武术,仗剑走天涯,精通剑术与弓箭,武艺超群。在武举考试中连续三届获奖,更是在平定倭寇的战事中英勇无畏,屡立战功。最终,他在深入敌后侦察时不幸牺牲,朝廷为表彰其功绩,封他为怀远将军。这座将军第,便是对他英勇一生的永恒纪念。

      接着是王氏宗祠,又名崇本堂。祠前那月亮形的池塘,与绕村的南北双环七口水塘,共同构成了双七星伴月的风水宝地,为这座宗祠增添了几分神秘与祥瑞。电视剧《竹妹子》、《井冈英魂》也曾在此取景,让更多的人领略到它的独特魅力。

      还有那金沙庵,这座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的寺庵,历经风雨,现存建筑为清光绪十七年所建。它由正厅和边厅组成,占地面积达1023.36平方米。门额上的“金沙古刹”四字,在岁月的侵蚀下,依然透露出庄重与神秘。庵内的三口天井,宛如时光的眼睛,见证着世事的变迁。

      赛圹王氏,秉持“忠孝廉节、耕读传家”祖训,人才辈出。祖祠石柱、墙壁留墨,寄望后人。1925年后,族谱于2018年重修。2019年元宵,宗亲舞龙敲鼓迎新谱,光辉文化史迹流芳,激励后人前行。

      吃完中饭,我们游览了固江老街,沿着青绿河水蜿蜒伸展,那青石板路上印刻着岁月的足迹,木房子散发着古朴的韵味,老标语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幽绿的古井、典雅的祠堂、残墙的青藤,无不彰显着曾经的繁盛。

      令人遗憾的是,如今的老街已被破坏,新楼房在老街里拔地而起,显得格格不入。那古老的韵味被冲淡,家园的传奇似乎也在渐渐褪色。可我仍执拗地在记忆中搜寻它的过往,试图留住那份亘古不灭的美好,期许着未来,它能寻回属于自己的独特风姿。

      下午四点我们结束了固江之行。这里的一草一木、风土人情都深深印在心底。此次行程是一场学习之旅,收获了知识,感悟了生活。挥手告别,带着满满的成长记忆,期待下一次心灵的远行。

      

      2024年11月5日原创发表于江山文学

      
    【审核人:站长】

        标题:固江行(散文)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zheli/chenggongzheli/218524.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