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生哲理 美丽人生
文章内容页

食为天(散文) ——《万家烟火》六

  • 作者:红彤彤
  • 来源: 原创
  • 发表于2024-11-01 20:48:45
  • 被阅读0
  • 齐宏原创散文系列《万家烟火》六

      食为天

      “民以食为天”的饮食文化在五千年泱泱中华历史上,是源远流长最传统的文化,它博大精深,彪炳史册。它既函育了中国阴阳五行的哲学思想,它又深刻积聚了儒家伦理道德的文化,它既孕育了中医养生学说的精髓,它又融汇了文化艺术的审美情韵。它与时代同发展,它与地域共风情,它与民族同昌盛,它与民俗同繁荣。总之,一句话,饮食文化是融贯神州赤县的茫茫九派,是刻进寻常百姓骨子里的蔚蔚大观。

      不谈众说纷纭的“八大菜系”,不论民间珍藏的万种烹饪技艺,也不说制作菜品的繁复佐料,单是食材又有哪个说得全,道得尽呢?民间百姓常说,天上飞的除了飞机,地下跑的除了汽车,河里游的除了轮船,其它万事万物皆可烹调成食,制作为菜。即使是泥石竹木,哪一样不可制作成美味佳肴呢?“泥裹叫化鸡”、“玉兰氽里脊”、“香椿煎鸡蛋”等等,当然还有“菊花溜肉丝”、“茉莉戏银鱼”等众多的花卉菜系。百姓们为了丰富餐桌,可谓是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他们穷尽一生都在追求丰富多彩好饮食文化。为一饱腹欲,他们殚精竭虑,胼手胝足,甚至是以生命为代价。从最早的茹毛饮血,到钻木取火生啖熟食,从初始的生吞活剥,到后来的圈养池蓄,中华民族似乎从未停驻过对饮食的不息追求,从未放弃过对烹调的精心研制。在饥谨年代,富贵可以屈身卑微,穷困可以赴汤蹈火。千百年来人们对满足口腹之欲的俚俗颜语俯拾皆是,张口就来:“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吃饭不积极,思想有问题。”、“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家有隔夜粮,心里不慌张。”就连揭竿而起的绿林好汉们所追求的也是,“食为政首,粮安天下”、“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那么,不妨让我沿着“一勺一筷,品味世间百态。”的思路来下笔成文吧。

      我出生在一个多子女家庭,母亲一生共生下10个儿女,因流产和病夭了一男一女,剩下了我们四女四男。我上面4个姐姐,下面三个弟弟。多子女的家庭如果是富裕之家还好,可我们家偏偏就极度贫困。父亲曾是国民党部队的军医,解放后被安置在长沙公立学校当校医,工资不高,母亲后来也随迁在父亲工作的学校食堂做炊事员,工资亦不高。按10口人计算每月平均收入不到10元钱,这在城市里生活自然显得十分拮据。但好在那时城市是计划供应,我们家除那些配给不多的鸡鸭鱼肉外,粮食和搭配的诸如红薯豆类的副食,是一定要买回来的。家里吃的是定量缽子饭,从三两到一两不等,但尽管如此,我们子妹都极孝顺父母。父母要上班工作,下班还要开荒种菜,洗衣浆纱,怕父母吃不饱,我们在家的子妹们便总要将自己的那份饭拨一口或一它到爸妈的饭缽里。有几次爸妈发脾气了,不准我们往他们的饭缽中再拨饭了。我们嗫嚅着说,我们吃不了那么多,剩下可惜了。我们知道爸妈最是简省,从舍不得浪费一粒粮食,每每我们没吃净的饭碗菜碟,他们还要或用手刮刮或用开水冲刷下缽中的饭粒菜屑,然后倒进口中吃干净,只差舔盘缽了。

      虽然我们家的日子紧巴巴的,但母亲对邻舍和她娘家的乡亲却从不吝啬。我们楼上有个手肢残缺的老奶奶,她儿子因犯鸡奸学生的罪孽被抓去坐牢了,老奶奶便靠检破烂为生,常常是半饥饱。母亲总让我们上楼往她家送一碗半升白米或三两个红薯,有时家中做了好饭菜,母亲还总把那个老奶奶请到家里饭桌上,为她添饭夹菜。我们子妹有嫌她手脏,身上有异味的,嘟噜着不高兴。母亲等那个老奶奶走后,就斥责批评我们,千万别嫌贫爱富。母亲说老奶奶有几次饿昏在外,实在可怜,她儿子是她守寡养大的,原是讲师,也是极风光的,只是一时犯浑被抓走了,我们是她的邻居,不能看着她饿死呀。

      有小朋友到我家来玩,正碰上我们吃饭,母亲总要给小朋友盛一碗半盘的,让他和我们一起吃。母亲告诫我们,凡小孩子看见别人吃东西吞口水,那是在吞心血,极可怜的。哪怕自己只有一口吃的,也要分给吞口水的小朋友半口吃的,在小孩子跟前,千万不能吝啬你的食物。

      一次大雪天的傍晚,我们家来了母亲娘家的一个老头,母亲连忙把他让进屋,拍去他满身的雪花,让他坐在火炉旁后,母亲便连忙量米煮饭给他吃。那个老者颤颤巍巍地揉着他糜烂红肿的双眼,他对母亲说他已饿得吐清水啦,他让母亲别把饭煮稀了,多放把米把饭煮硬些,有没有莱不要紧。他还对母亲说早上在大队吃了一缽子水煮饭,尽是米汤糊糊没有几粒米,几兜尿放尽,肚子也就空了,现在又冷又饿浑身打颤。母亲答应了他,连忙煮了一大缽子热腾腾的硬饭端给他,还把我们家计划供应春节吃的腊八豆,专门为他炒了大半碗大蒜叶腊八豆。那个母亲让我们叫着彭伯伯的老者,吃得满头大汗,一个劲地感谢母亲,说他半年来头一回吃了餐饱饭,还是硬爽爽的白米饭,实在是太过瘾了。彭伯伯边擦汗边眯缝着糜烂的、流着泪的一双红眼对母亲喋喋不休的说着。他的这副神态又使我眼前浮现出另一副画面来,同样是一个老头,但画面中的那个老头却更显单瘦,更显可怜,也更加老迈龙钟。

      长沙的七月炎暑似火,酷热难挡,那次母亲带着我舟车辗转去望城县一处叫“洗心寺”的庙里求饮神水。母亲从她工作的食堂一个厨工口中得知,长沙挨边的望城县有座倾塌的破庙,那座叫洗心寺的破庙,从前也是香客如云,晨钟暮鼓,青灯早课,十分地繁花。公社化一来,寺庙里的和尚被谴散后,庙宇烟消火灭,墙倒屋塌,只有倒了半边的大雄宝殿那屋檐挂着的铃铛在风中仍日夜令人惊悚地响过不停,似是在追寻过去晨钟暮鼓的渺渺余音。但一段时日洗心寺却突然火了起来,据说破庙来了个盲眼的和尚,他有搅水成神的夲领。和尚每日于半夜后、黎明前,打坐在破庙一处神龛下,手持一破碗,碗中有半碗混浊的水,他口中念念有词,乌黑的手指总在水中搅来搅去。只要有人饮了他那碗中被他手指搅过的混浊的水后,百病皆除。但求饮神水的信众须半夜三更,手持一升白米前往破庙,挨人等候喝饮盲和尚那手指搅过的半碗神水。晨曦朦胧,天刚放亮,那盲眼和尚便离庙而去,且渺无踪迹。这事听起来十分的玄乎,然信众如云,人们经常是要舟车辗转,还要在破庙里等待半夜三更,才有可能挨人排队,奉上半升白米,求饮到神水。

      那日,我母亲带着我和三三两两陌生的信众一样,在破庙中手举忽明忽暗的烛光等候到半夜之后,挨到我们来到那盲和尚跟前。母亲唤醒眯眯瞪瞪的我,我揉了揉腥松的眼睛,依希看见那是一个打座在神龛下边阴湿地砖上的盲老头。他身形瘦小佝偻着,上身光裸着皮搭皮的胳膊和肚子,下身仅一条褴褛的裤衩,左手持一个破了一个口子的碗,右手指在碗中不断搅着,口中念念有词不知在嘟囔着什么。他身边有一个布口袋,求神水的人须先把带来的一升米递到那盲和尚手中,盲和尚用手托了托捏了捏那升米后,就把米倒进他身边的口袋一半,然后将剩余的一半米又递还给信众。之后那盲和尚让信众伸过头去,他左手摩娑着信众的头,右手端起身边那半碗神水递到你嘴边,让你喝上一口,再交代你回去后,按他给的单方将余下的半升米熬成米汤喝上七天,你的病便可痊愈了。我在母亲的嘱咐下颤颤惊惊地伸过头去,那盲和尚却连我的耳朵都捏了两下,口中念叨着什么,我却一个字都没听清,只惊魂未定地将他递在我嘴边的水喝了一小口,赶紧扯着母亲的上衣下摆落荒而逃。黑暗中母亲一手牵着我,一手紧抓着剩余的那半升米,踉踉跄跄地走出那处破庙。母亲很是欣喜地告诉我,那盲眼和尚给了我治疗眼睛的单方,还夸了我生得很有福相,前庭保满,耳轮厚实,长大定是个有福之人。

      望城洗心寺里,盲和尚在半夜三更给人喝饮神水的事,很快就被当地政府揭穿取缔了。那只是被谴散的一个老和尚,因抗不过饥饿而设置的一场骗局。那神水压根就治不了什么病,之所以也有三两个病人喝了他破碗中的神水,喝了按他给的单方熬制的米汤而病情转好,那也只是瞎猫碰上死老鼠,偶然撞上的。但信众的那半升白米却能救得了那盲和尚一条饥饿的老命,让他瘦弱佝偻的身躯得以苟延残喘。饥馑的岁月,荒诞的闹剧,并不高明的骗局由一个盲眼老和尚自导自演,居然骗了不少自身挨饿,还要奉上半升白米的盲目信众,今天想来实在好笑又可怜。

      长大后每每去外地公干或旅游,我总要去下当地的寺庙。徜徉流连在金碧辉煌的庙宇间,听闻声声入耳空灵而缈缈的佛号和众僧们静心慧气的琅琅诵经,我眼前总会不时浮现出童年母亲带我去求喝神水的那一幕场景。断壁残垣,惊悚的屋檐铃声,身形瘦弱佝偻着光膀子的盲眼老和尚,一群饥饿刻在脸上的病人。那是什么光景?“何辜今之人,天降丧乱,饥馑荐臻”盲眼老和尚为了不至于当饿殍,用半碗所谓神水和他给出的单方而设下并不高明的骗局,骗得远远近近身有疾恙的愚痴之人辗转前来。半夜等候,半碗神水,一副单方,半升白米熬成的米汤居然也真救了一些信众的病和命,我相信那是半升白米的功效。望着眼前庙宇里各处殿堂富丽堂皇的装璜,形态逼真的罗汉雕饰,供桌上香客们堆积如山的各色精美供食果品,还有一个个肥头大耳,面色红润双掌合十的和尚僧人,一切都表明,今天早已淌过了饥馑荐臻的荒芜岁月,而进入了一个物质空前繁荣的时代。和尚们再也不必为了半升米,半夜三更假模假样去摩娑信众的头颅,递上半碗啥病都不治的混浊脏水,去糊弄他的信众。僧人和尚们即使饮食的是斋饭素菜,那也是精心烹调,制作精美的上等饮食斋菜,连城里一些斋莱馆都要仿效的售价昂贵的素食。何况还听闻如今的一些僧人和尚,思想开放,行为不羁,他们若馋了仍可出得山门去,进得餐馆来,鱼鸭好酒大快朵颐,早把勿杀生即或心念念的佛祖、心经,忘得一干二净。所谓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食为天”同样是他们心中挥之不去的不二法门。

      然而饥馑的年代比洗心寺里盲人老和尚骗半升白米更荒诞,更凄凉的故事,在人间是处却时时上演,叫人好不唏嘘。我的河南老家豫东黄泛区,上了年纪的人只要一提起类似1942年蒋介石扒黄河制造的人为灾难,或是哽咽在他们心头的饥荒岁月,那便成了一场人人吐苦水,个个叹饥馑,争相忆苦思甜的汹涌漩涡。能吃的树叶捋光了枝头,能啃的树皮剥光了树干,能挖的野菜把阡陌翻了个遍,甚至是吃进去拉不出肿涨肚皮的观音土都被争抢挖光,父子母女夫妻间相互哀号着抠屁眼,扒拉屎粒子的凄苦情景不时上演,只差没有啖食死尸人肉了。尽管如此,一个村庄每天被抬出去掩埋的饿殍仍不计其数。荒芜旷野多白骨,哀鸿遍野心胆寒的惨状在饥馑的岁月把“食为天”的人世间,书写出血泪成河的恸地长歌;“食为天”在饥馑汹汹袭来时,是尊严扫地,灵魂出窍的悲惨世界。

      我一个表嫂是“扁担亲”嫁给我表哥的,扁担亲今天的年青人是不了解的。那个饥馑的年代加上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形势,成分高一点的地富反坏右分子和他们的子女是很难娶到老婆的,于是应运而生的“扁担亲”、“车轱辘亲”便在农村诞生了。“扁担亲”即是两家兄妹或两姐弟互換姻缘,“车轱辘亲”则是三家的兄妹或姐弟互換姻缘。我表哥人高马大,长得帅气无比,可地主成分的他30大几了却娶不到老婆。我如花似玉的表妹虽只有16岁,说媒的却踏破了门槛,我表婶便央媒人说合了一门扁担亲。当时表嫂比表哥还大两岁,虽说媒的也曾踏破了她家门槛,但无奈表嫂的弟弟小表嫂许多,不到15的年岁够不上成婚的法定年纪。于是表嫂的父亲便留着表嫂这老姑娘,30大几了还不嫁人,要留着为她弟弟換亲,好让弟弟为他们家传宗接代。

      可惜表哥空有一副好皮囊,他命短寿夭,表嫂嫁过来大半年光景,表哥便去见了阎王,留下有孕在身的表嫂苦熬光阴。表哥是为了怀孕的表嫂饿得实在没办法,去偷生产队饲养棚里的料豆而撑死的。那晚表嫂饿得实在心慌意乱,她央表哥趁夜色黑暗去生产队红薯地扒两个生红薯给她充饥。饥荒年月里为了抗饥饿,农村偷盗现象十分猖獗,生产队里的保管室,饲养棚时常失盗,就连庄稼地里即将成熟的粮食作物也有不少人偷食。麦穗被掐,玉米棒被掰,高梁被捋,红薯被挖是常有的现象。但我那表哥虽高长个大却生性胆小,地主成分压抑着他从来就只会循规蹈矩,从不敢越雷池半步。平日里在人前,表哥总是微微喏喏,更别说去偷东西了。表哥那个晚上在表嫂的哀告下,先是期期艾艾,但后来经不住表嫂的唆使,最后还是提着口袋偷红薯去啦。表嫂用顺口溜唆使表哥说,“公社大食堂,餐餐喝米汤,米汤喝不饱,偷往地里跑,掐麦穗捋高粱,挖红薯挡饥荒,贼偷贼贼喊贼,谁不偷饿死谁。”不知为何表哥被表嫂这一唱,他陡升起一股子胆量来,许是看到自己恩爱的妻子身怀有孕,饿得可怜。许是想到生产队社员为挡饥饿偷盗成风,抑或他自己也是实再抗不住一波又一波袭来的饥饿了。
    【审核人:站长】

        标题:食为天(散文) ——《万家烟火》六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zheli/chenggongzheli/217329.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