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说,少年如何单纯青涩;不要说少年还在父母的怀抱,识得几个简单的字。每一个少年,都渴望打开一面丰富多彩的大世界。少年的世界是文学,这是我们那一代人成长的必经之路,美好的氛围。
不满足书本,电视很遥远,但文学始终给我们填补着缺憾。感谢文学成就了少年的我。
◎激情洋溢的《青春之歌》
上了初中与小学不同,是以文化课学习为主。每天两点一线,在学校上课上自习,按时完成作业预习;回家吃饭睡觉。生活规律而又单调。
那时,同学们也喜欢读课外书,可是大家都没有钱买,也没有地方借。学校没有图书馆,村子里绝大多数人都是以种地不生,想吃饱饭都不容易,一般不会花钱买那些“闲书”。再说家里大人也不支持,他们只希望孩子努力学习,争取考上大学。所以难得有课外书。越是得不到的,越是渴望得到。
初中时,我阅读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杨沫的《青春之歌》。不记得书是从谁那里借的,只是要抓紧时间看,尽快还给人家。当我看到一本厚厚的、有点泛黄的小说后,内心充满了喜悦,仿佛是在一个秋天,收获了好多的金黄的粮谷。于是,下课之后,上课之前,甚至放学回家吃饭的空隙,尽可能快点阅读。按时归还,是读书的动力。
小说以“九·一八事变”到“一二·九运动”的爱国学生运动为背景,讲述主人公林道静成长的故事。
读完小说,我的内心非常激动,非常佩服这位倔强勇敢、独立特行的奇女子。中学毕业前,家里逼迫她嫁给有财有势的局长,林道静不肯,于是连夜从家里逃出来,我佩服她的胆量和勇气。当她得知挽留自己的校长别有所图时,她毅然决然在雨夜里奔向大海,我惊叹于她面对欺凌时的刚烈与决绝。当然,处于青春期的女子,内心还是充满了浪漫与热情。当余永泽把她从险境中救回来的时候,当一位有着良好文学素养的青年知识分子关爱、抚慰她时,她心里产生了绝处逢生的欣幸和喜悦。由此看来,处在青春期的女孩子,在外漂泊的青年女子,渴望别人的关心,更渴望美好的爱情。
那时,曾想,一旦自己遇到了这般相似的处境,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林道静的做法,也是就这样奠定了自己对爱情的态度,心中早就有了“一定之规”——心有所愿,绝不屈从。
当然,一部小说,如果只写一个人的生活与感情,很难引起更多人的兴趣与共鸣。主人公之所以令人敬佩,让人赞叹,是她面对“九·一八”事变、面对国家危亡大事之时,她的痛苦愤怒,她的忧心如焚。正是这种热情洋溢、以国家民族为已任的爱国情怀,让林道静真正恢复了她的青春活力,终于和过去只是沉湎于沉闷窒息、庸俗自私的狭隘爱情生活决裂了。小说的最后,共产党员卢嘉川被捕牺牲,林道静在怀念中接过他未竟的事业,汇入到革命和集体的洪流中。
小说主人公林道静,是那个年代中国进步青年知识分子的艺术典型。这部小说,故事生动曲折,吸引着读者;字里行间,表达了追求美好生活的热情,饱含着对国家民族独立主权的强烈责任感。在阅读小说的那些天,我深深的被小说中的故事所吸引着。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林道静在面对不公平的命运时,她有着叛逆独立的个性,有着奔放不羁的青春活力;处在国家危难之际,她有着浓厚深沉的爱国情怀,洋溢着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总之,《青春之歌》是我那时看的最仔细、投入时间最多的一部小说。这部小说,激起了众多年轻人奋斗的热情,激励着知识分子积极投身于革命。对于林道静小时候不幸的遭遇,我还和自己的生活境遇仔细地对比了一番呢!对比之后,我暗暗地庆幸,自己有一个完整的家庭,有着父母的关心;自己生长在新社会,新社会婚姻自由,家长思想开明,不会逼迫孩子嫁给自己不喜欢的人;我生活新中国,长在红旗下,革命先烈早已把帝国主义侵略者赶走了,我们可以享受和平宁静、独立自主的安定生活;新中国的青少年,将来都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人人都有机会读书,长大后就投身于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设之中。
读小说的那一阵子,觉得她名字里的“静”字特别好,甚至想着给自己改名呢!只是这种想法只是停留在想一想的阶段,最终没有付诸行动。
正是由于这部小说长时间的影响,三十年后,当我看到杨沫的儿子马波(笔名老鬼)写的作品《血色黄昏》时,毫不犹豫地选择读下去。接着,又读了他写的《我的母亲杨沫》《血与铁》等作品。读完这一系列作品,看到了不同时代不同人的生活状态,也看到了在儿子眼中母亲的形象。
从母亲的《青春之歌》,到儿子的《血色黄昏》,也是从激情洋溢的革命浪漫主义,到现实生活的记叙与反思的转变。人生大概如此,人生越来越现实,而小说也越来越接地气。
◎读小说不如听小说——读《野火春风斗古城》后记
说到阅读课外书,想起了初中的一位同学。正是因为她的精彩讲述,我才能够读到《野火春风斗古城》。
起初,班里同学到教室早了,离上课还有一段时间,于是三个一群,五个一团,各自闲聊或者玩耍。聊着聊着,旧堡村的同学李红勤,热心地给大家分享起她读过的小说《野火春风斗古城》。她讲故事很精彩:抗战时期,地区团队政委兼县委书记杨晓冬,打入敌占区,作地下工作。他领导了武工队梁队长、共产党员金环、高氏叔侄和金环的妹妹银环等,和敌人斗智斗勇,艰苦努力,最终完成任务,取得革命胜利。
由于故事太长,人物众多,事件密集,每天的课余时间,只能讲述小小的一部分。为了能听她讲故事,那段时间,我回家吃饭都匆匆忙忙,想着快点到教室。当她讲述之时,我们几位同学坐在周围,全神贯注,不敢轻易打断她,生怕漏掉一点点细节。有时,甚至连坐的姿势也不敢随意变一下,害怕影响了大家听故事的兴致与氛围。共产党和敌人斗智斗勇的过程,在她讲解的故事中,惊心动魄,扣人心弦。再看看红勤同学,讲故事的时候,也不同于平日的样子,脸上有点自豪的神情,眼里也透出一种自信的光芒。甚至她说话的声调和声音,也变得抑扬顿挫,美妙动听。偶尔,她的双手也配合着讲解,做出一些相应的动作。看的出来,讲故事时的她,也是全身心地投入,内心充满了喜悦。
听她讲故事,越来越佩服她那超强的记忆力,也羡慕她的口齿伶俐和滔滔不绝。在此之前,我也读过《青春之歌》,读的时候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也曾设想如果把小说变成绘声绘色地讲故事,该有多么精彩啊!然而,想终归是空想,终究没有变成现实。也许,我缺乏自信,担心自己讲不好,没有人喜欢听,到时候下不了台,多么尴尬啊!也许,我嘴笨,口齿不够伶俐,而且又缺乏应变之才。母亲常说:“我的孩子跟我一样,缺少应变的口才,就是跟别人吵架,都占不了上风。过后自己想起来,当时应该这样说,应该那样说,想了一大堆,却派不上用场,只好自己生闷气。”
听多了,自然就想把书借过来看,一睹为快。大概给红勤说了不少好话,保证好借好还,终于借到了这部小说。然而,奇怪的是,当我自己阅读这部小说时,故事情节却远远没有听她讲时那么有趣。那些故事情节,那些人物,明显地失去了当初听她讲述时的魅力,英雄人物也没有她讲的那么神奇。于是,我想到一句常常听到大人的话:“看景不如听景。”难道看小说也跟观景一样,自己阅读倒不如听别人讲小说有趣?也许,有一些人,天生就有一种能力,能将普普通通的事情,讲述成妙趣横生、扣人心弦的故事。或者在阅读小说之前,在听同学讲述时,对小说的期望值过高。当真正阅读之时,却发现不过如此,心里产生了落差。
上大学时,我选择了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初中时对小说是读还是听的看法又发生了变化:听小说不如看小说。要体味小说中的内涵,还得仔细品读原著。这当然是后话。如果当初有点耐心,将小说多读一两遍,有可能发现其中精彩的地方。
◎没有读懂的《第二次握手》
初二时,我读的最后一部是张扬的小说《第二次握手》。这是一部描述知识分子生活爱情和事业的小说,塑造了苏冠兰、丁洁琼、叶玉菡三位试图走科学救国道路的科学家形象。
这部小说借来时时间有限,为了赶时间,我读的很快,真的可以说是一目十行,囫囵吞枣。即便是如此,还是觉得时间不够,于是拿到教室在上自习时偷偷地看。也许是幸运,没有给老师逮住。因为看的时候担心老师发现,不能专心致志,所以,现在想起来,只剩下故事梗概了,只记得那对有情人却成不了眷属的深深遗憾,也对那些阻挠有情人的人和事充满了愤怒。特别是远赴美国的丁洁琼,拒绝所有男士的追求,一心一意履行着与苏冠兰的爱情约定,真的让人唏嘘不已。在她的心里,爱情是神圣的,爱情是要用心守护的。丁洁琼的爱,纯粹,美好,神圣,是不容亵渎的。
然而,当丁洁琼在周总理的帮助下回国后,才发现自己所爱的人已为人夫,自己所坚守的爱情,已经无可挽回。面对这种情形,丁洁琼表现出她的大度与释怀。也许那时太小,根本不懂得人生除了爱情,除了自己的生活,还有家国情怀,还有科学报国这种常人难以理解的大情怀、大格局。
如今,经历了许许多多的事情,才发现年轻时不明白的小说和人物,再次阅读小说时才恍然大悟。“文学即人学”,要真正地读懂小说,还是少不了一定的生活阅历。
现在,我终于明白,在这些精英知识分子的心中,除了爱情,除了“小我”,在他们的心目中,更多的是“大我”的情怀。如“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钱三强、邓稼先等,又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在他们的心里,科学事业,国家的需要,能让他们放下个人的一切,全身心地投入到国家的科学事业之中。
初中三年,有许多欢乐,都是读课外书带来的。时光流逝,岁月如梭,许多事情都在悄悄地改变,唯有爱好读书从来不曾改变。在此,引用博尔赫斯《关于天赐的诗》作为本文结尾:
我在我的黑暗里,那虚浮的冥色,
我用一把迟疑的手杖慢慢摸索,
我总是暗暗设想天堂,应是座图书馆的模样。
不满足书本,电视很遥远,但文学始终给我们填补着缺憾。感谢文学成就了少年的我。
◎激情洋溢的《青春之歌》
上了初中与小学不同,是以文化课学习为主。每天两点一线,在学校上课上自习,按时完成作业预习;回家吃饭睡觉。生活规律而又单调。
那时,同学们也喜欢读课外书,可是大家都没有钱买,也没有地方借。学校没有图书馆,村子里绝大多数人都是以种地不生,想吃饱饭都不容易,一般不会花钱买那些“闲书”。再说家里大人也不支持,他们只希望孩子努力学习,争取考上大学。所以难得有课外书。越是得不到的,越是渴望得到。
初中时,我阅读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杨沫的《青春之歌》。不记得书是从谁那里借的,只是要抓紧时间看,尽快还给人家。当我看到一本厚厚的、有点泛黄的小说后,内心充满了喜悦,仿佛是在一个秋天,收获了好多的金黄的粮谷。于是,下课之后,上课之前,甚至放学回家吃饭的空隙,尽可能快点阅读。按时归还,是读书的动力。
小说以“九·一八事变”到“一二·九运动”的爱国学生运动为背景,讲述主人公林道静成长的故事。
读完小说,我的内心非常激动,非常佩服这位倔强勇敢、独立特行的奇女子。中学毕业前,家里逼迫她嫁给有财有势的局长,林道静不肯,于是连夜从家里逃出来,我佩服她的胆量和勇气。当她得知挽留自己的校长别有所图时,她毅然决然在雨夜里奔向大海,我惊叹于她面对欺凌时的刚烈与决绝。当然,处于青春期的女子,内心还是充满了浪漫与热情。当余永泽把她从险境中救回来的时候,当一位有着良好文学素养的青年知识分子关爱、抚慰她时,她心里产生了绝处逢生的欣幸和喜悦。由此看来,处在青春期的女孩子,在外漂泊的青年女子,渴望别人的关心,更渴望美好的爱情。
那时,曾想,一旦自己遇到了这般相似的处境,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林道静的做法,也是就这样奠定了自己对爱情的态度,心中早就有了“一定之规”——心有所愿,绝不屈从。
当然,一部小说,如果只写一个人的生活与感情,很难引起更多人的兴趣与共鸣。主人公之所以令人敬佩,让人赞叹,是她面对“九·一八”事变、面对国家危亡大事之时,她的痛苦愤怒,她的忧心如焚。正是这种热情洋溢、以国家民族为已任的爱国情怀,让林道静真正恢复了她的青春活力,终于和过去只是沉湎于沉闷窒息、庸俗自私的狭隘爱情生活决裂了。小说的最后,共产党员卢嘉川被捕牺牲,林道静在怀念中接过他未竟的事业,汇入到革命和集体的洪流中。
小说主人公林道静,是那个年代中国进步青年知识分子的艺术典型。这部小说,故事生动曲折,吸引着读者;字里行间,表达了追求美好生活的热情,饱含着对国家民族独立主权的强烈责任感。在阅读小说的那些天,我深深的被小说中的故事所吸引着。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林道静在面对不公平的命运时,她有着叛逆独立的个性,有着奔放不羁的青春活力;处在国家危难之际,她有着浓厚深沉的爱国情怀,洋溢着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总之,《青春之歌》是我那时看的最仔细、投入时间最多的一部小说。这部小说,激起了众多年轻人奋斗的热情,激励着知识分子积极投身于革命。对于林道静小时候不幸的遭遇,我还和自己的生活境遇仔细地对比了一番呢!对比之后,我暗暗地庆幸,自己有一个完整的家庭,有着父母的关心;自己生长在新社会,新社会婚姻自由,家长思想开明,不会逼迫孩子嫁给自己不喜欢的人;我生活新中国,长在红旗下,革命先烈早已把帝国主义侵略者赶走了,我们可以享受和平宁静、独立自主的安定生活;新中国的青少年,将来都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人人都有机会读书,长大后就投身于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设之中。
读小说的那一阵子,觉得她名字里的“静”字特别好,甚至想着给自己改名呢!只是这种想法只是停留在想一想的阶段,最终没有付诸行动。
正是由于这部小说长时间的影响,三十年后,当我看到杨沫的儿子马波(笔名老鬼)写的作品《血色黄昏》时,毫不犹豫地选择读下去。接着,又读了他写的《我的母亲杨沫》《血与铁》等作品。读完这一系列作品,看到了不同时代不同人的生活状态,也看到了在儿子眼中母亲的形象。
从母亲的《青春之歌》,到儿子的《血色黄昏》,也是从激情洋溢的革命浪漫主义,到现实生活的记叙与反思的转变。人生大概如此,人生越来越现实,而小说也越来越接地气。
◎读小说不如听小说——读《野火春风斗古城》后记
说到阅读课外书,想起了初中的一位同学。正是因为她的精彩讲述,我才能够读到《野火春风斗古城》。
起初,班里同学到教室早了,离上课还有一段时间,于是三个一群,五个一团,各自闲聊或者玩耍。聊着聊着,旧堡村的同学李红勤,热心地给大家分享起她读过的小说《野火春风斗古城》。她讲故事很精彩:抗战时期,地区团队政委兼县委书记杨晓冬,打入敌占区,作地下工作。他领导了武工队梁队长、共产党员金环、高氏叔侄和金环的妹妹银环等,和敌人斗智斗勇,艰苦努力,最终完成任务,取得革命胜利。
由于故事太长,人物众多,事件密集,每天的课余时间,只能讲述小小的一部分。为了能听她讲故事,那段时间,我回家吃饭都匆匆忙忙,想着快点到教室。当她讲述之时,我们几位同学坐在周围,全神贯注,不敢轻易打断她,生怕漏掉一点点细节。有时,甚至连坐的姿势也不敢随意变一下,害怕影响了大家听故事的兴致与氛围。共产党和敌人斗智斗勇的过程,在她讲解的故事中,惊心动魄,扣人心弦。再看看红勤同学,讲故事的时候,也不同于平日的样子,脸上有点自豪的神情,眼里也透出一种自信的光芒。甚至她说话的声调和声音,也变得抑扬顿挫,美妙动听。偶尔,她的双手也配合着讲解,做出一些相应的动作。看的出来,讲故事时的她,也是全身心地投入,内心充满了喜悦。
听她讲故事,越来越佩服她那超强的记忆力,也羡慕她的口齿伶俐和滔滔不绝。在此之前,我也读过《青春之歌》,读的时候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也曾设想如果把小说变成绘声绘色地讲故事,该有多么精彩啊!然而,想终归是空想,终究没有变成现实。也许,我缺乏自信,担心自己讲不好,没有人喜欢听,到时候下不了台,多么尴尬啊!也许,我嘴笨,口齿不够伶俐,而且又缺乏应变之才。母亲常说:“我的孩子跟我一样,缺少应变的口才,就是跟别人吵架,都占不了上风。过后自己想起来,当时应该这样说,应该那样说,想了一大堆,却派不上用场,只好自己生闷气。”
听多了,自然就想把书借过来看,一睹为快。大概给红勤说了不少好话,保证好借好还,终于借到了这部小说。然而,奇怪的是,当我自己阅读这部小说时,故事情节却远远没有听她讲时那么有趣。那些故事情节,那些人物,明显地失去了当初听她讲述时的魅力,英雄人物也没有她讲的那么神奇。于是,我想到一句常常听到大人的话:“看景不如听景。”难道看小说也跟观景一样,自己阅读倒不如听别人讲小说有趣?也许,有一些人,天生就有一种能力,能将普普通通的事情,讲述成妙趣横生、扣人心弦的故事。或者在阅读小说之前,在听同学讲述时,对小说的期望值过高。当真正阅读之时,却发现不过如此,心里产生了落差。
上大学时,我选择了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初中时对小说是读还是听的看法又发生了变化:听小说不如看小说。要体味小说中的内涵,还得仔细品读原著。这当然是后话。如果当初有点耐心,将小说多读一两遍,有可能发现其中精彩的地方。
◎没有读懂的《第二次握手》
初二时,我读的最后一部是张扬的小说《第二次握手》。这是一部描述知识分子生活爱情和事业的小说,塑造了苏冠兰、丁洁琼、叶玉菡三位试图走科学救国道路的科学家形象。
这部小说借来时时间有限,为了赶时间,我读的很快,真的可以说是一目十行,囫囵吞枣。即便是如此,还是觉得时间不够,于是拿到教室在上自习时偷偷地看。也许是幸运,没有给老师逮住。因为看的时候担心老师发现,不能专心致志,所以,现在想起来,只剩下故事梗概了,只记得那对有情人却成不了眷属的深深遗憾,也对那些阻挠有情人的人和事充满了愤怒。特别是远赴美国的丁洁琼,拒绝所有男士的追求,一心一意履行着与苏冠兰的爱情约定,真的让人唏嘘不已。在她的心里,爱情是神圣的,爱情是要用心守护的。丁洁琼的爱,纯粹,美好,神圣,是不容亵渎的。
然而,当丁洁琼在周总理的帮助下回国后,才发现自己所爱的人已为人夫,自己所坚守的爱情,已经无可挽回。面对这种情形,丁洁琼表现出她的大度与释怀。也许那时太小,根本不懂得人生除了爱情,除了自己的生活,还有家国情怀,还有科学报国这种常人难以理解的大情怀、大格局。
如今,经历了许许多多的事情,才发现年轻时不明白的小说和人物,再次阅读小说时才恍然大悟。“文学即人学”,要真正地读懂小说,还是少不了一定的生活阅历。
现在,我终于明白,在这些精英知识分子的心中,除了爱情,除了“小我”,在他们的心目中,更多的是“大我”的情怀。如“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钱三强、邓稼先等,又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在他们的心里,科学事业,国家的需要,能让他们放下个人的一切,全身心地投入到国家的科学事业之中。
初中三年,有许多欢乐,都是读课外书带来的。时光流逝,岁月如梭,许多事情都在悄悄地改变,唯有爱好读书从来不曾改变。在此,引用博尔赫斯《关于天赐的诗》作为本文结尾:
我在我的黑暗里,那虚浮的冥色,
我用一把迟疑的手杖慢慢摸索,
我总是暗暗设想天堂,应是座图书馆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