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生哲理 美丽人生
文章内容页

吃面(散文)

  • 作者:天方夜谭
  • 来源: 原创
  • 发表于2024-07-27 09:33:36
  • 被阅读0


  •   老家跟吃面不叫吃面,一律叫做汤。如挂面汤、鸡蛋汤、疙瘩儿汤。还有一种是切片汤,更被引申为“片汤话”,有点不着四六,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的那个劲儿。

      小时候最爱吃的是切面汤,类似于手擀面,比其它面都要筋道。想吃地道的切面汤,那非得父亲亲自上手才行。“软面饽饽(饺子),硬面汤(面条)”,这是父亲常挂在嘴边的话。和面,擀面,只有父亲带着老茧的手和面才能做得出如此筋道。揉面的时候,父亲一手扶着盆沿,一手发力,似乎要不整个身子的力气都压上,从四周往中间揉,要揉上好一阵,最后用食指轻轻把面团戳一个坑,见坑有力的回弹,叫一声“成了”。父亲有过一个专门擀面的超大擀面杖,一年中它的作用就是擀几次面饼。面板没那么大,擀几次后,父亲会把面饼上撒上白面,缠在擀面杖上努力擀薄,再叠成一摞切成均匀的面条。

      记得那时候听赶大车出门在外的大人说,一次去饭店点了一碗鸡蛋汤,上来的真就是一碗鸡蛋汤,里面没有面。他告诫村民,出门千万别说要汤,要说面,鸡蛋面,肉丝面,打卤面......要不就容易出洋相!

      老家对面食得做法很是匮乏,只有热汤面和打卤浇凉面几种吃法。直到我上了大学在唐山才见识了朝鲜面,可朝鲜面并不是唐山本土美食,它是随着全国下岗潮,从东北过来谋生的鲜族人带过来的。那时候在学校周边支起几个花格子帐篷,摆几张桌子,炭火上放一个滚开的大锅,只几分钟就可以做出一碗朝鲜面。他们把泡好的朝鲜面扔进大锅,用笊篱在水里掂上三下,倒进碗里,放上简单的调料,虾皮、紫菜、葱和香菜,就是一碗美味。那时候经常和同学们光顾。现在您到唐山,朝鲜面也是这种做法,反倒是正宗的“朝鲜冷面”吃法受到了“冷遇”。

      

      二

      要说真正的见识到琳琅满目的面食,那得是到了北京以后。

      我在西直门干过一段时间,住的地方门口有一个河南烩面馆。那时候初来乍到,没有钱,一碗烩面对我来说都是奢侈。我的一位舍友总是劝我想开点,还经常拉着我去吃面,基本也是他请客。他是河南人,他说“河南烩面”我总是听成“荷兰烩面”。我就逗他,吃个饭还出国了,他就笑。自从我离开西直门就再也没见过他,不知他过的好不好。

      后来我辗转到了西三旗,在一家纸业公司做销售。那时候北四环还没建成,这里现在属于五环外,在当时算是比较偏僻的地方,但属于八达岭沿线,交通还算方便。我每天的工作就是背着包,坐公交地铁或者骑自行车,满北京城的转,去机关、学校、印刷厂、出版社、杂志社推销公司的纸张。中午一般不会回来,午饭就自己在外面解决,吃的最多的就是各种面食。

      马兰拉面是我最喜欢的面食,讲究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一清指的是汤清;二白指的是几片白萝卜;三红指的是红辣子;四绿是香菜和小葱的绿。我开始都是选择不加肉的,舍不得那多出来的几块钱,还好它的汤底都是牛骨慢火熬制的,弥漫着牛肉的香气。天寒来上一碗,驱寒暖胃,立马脑门上会沁出汗珠;热天店里面基本有空调,可以借机休息一下。还可以免费续汤,喝到微微出汗,浑身通透。

      山西刀削面非常出名,经久不衰,也是我经常光顾的地方。削面师傅把一团和好的面放在面板扛在肩头,左手扶住,右手用一把削刀飞快的把一缕缕面条削进眼前滚开的大锅里。面条打几个滚捞出来,浇上特制的猪肉辣椒卤子,再加上一个卤蛋或者豆皮,几片油菜叶子,那味道相当的地道。刀削面还可以炒着吃,把煮好的面过水,和各种蔬菜搭配炒着吃,我感到特别新奇,这种做法在老家从来没见过。

      北京西四环彰化路有一家名字叫“晋B2008”的削面餐厅,生意那叫一个火爆。我那时候自己开车送货,如果中午路过恰好那里,就在他家解决。看这饭店奇怪的名字,我猜测老板是山西人,大概是2008年开始做饭店生意,应该是一个很诙谐的人。他家店面很大,可以同时容纳上百人进餐。屋内是漆成暗红色的长条桌椅,桌面都快有半个手掌厚,似是一块巨大的木头直接锯开的做得的。服务员穿着都是中式对襟绣花小袄,应该是山西老乡的老式打扮。一进屋就能感到一股麻辣鲜香味直冲鼻孔。除了刀削面好吃,他家还出售酱大骨,油润鲜红。那时候生活有所改善了,有时候就来上两块儿,吃完肉,看可以拿起吸管,滋滋地吮吸里面的骨髓,相当的惬意。

      吃陕西面我喜欢吃“biangbiang面”(我的电脑打不出来)。初见这个字我也不认识,还好墙上图案有注音,有简介:“一点飞上天,黄河两边弯;八字大张口,言字往里走,左一扭,右一扭;西一长,东一长,中间加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个勾搭挂麻糖;推了车车走咸阳”。又说这个字是表音字,是biang唧,biang唧,面条摔在案板上的声音。这让我想到了山东快说“biang了个biang,biang了个biang,闲言碎语不要讲,表一表好汉武二郎......”。这个面又叫腰带面,又宽又长,筋道,从一头吃起,才发现碗里却原来是一根面。再配上一块儿陕西的白吉馍,夹上肥瘦相间的切碎浇汁的猪肉,吃着那叫一个过瘾。

      

      三

      要说北京人自己的面食那得属炸酱面。我在西三旗的老板是地道的北京人,没有别的什么爱好,每天在公司就琢磨吃什么。我们这些员工赚多少钱那是凭本事,这个不提,单单是嘴上肚里跟着他可没少沾光。公司有自己的食堂,有专门的厨师,每天都变换着美食样式。老板还觉得“嘴里淡出鸟来了”,还经常要带我们出门去打牙祭。有时候为了一口美食,不惜跑上三二十公里。一次,老板听说沙河有一家小店烀的猪蹄子不错,就连着去了吃了一周,到最后大家别说吃了,听到猪蹄子都觉得腻。那时候酒驾还没入刑,我们这些人又都爱喝口,回来整个车内都是醉醺醺的。有一位重庆来的业务员韦强,以前在老家当过木工,下过煤窑,刚到公司也就是100斤出头,只过了半年就长到了160斤,面上泛着油光,比气吹得还快。

      老板是个大胖子,200斤上下,每到夏天热的他都光着脊梁,露着圆鼓鼓的肚子,呼哧呼哧喘粗气。他也喜欢亲自下厨做美食,炖鱼、炖肉。伏天里,他喜欢给大家做炸酱面,这也是我对炸酱面的最早认识。

      炸酱面分肉丁卤和鸡蛋卤。肉丁卤用五花肉切成肥瘦两种肉丁,锅底放少量的油,再放入肥肉丁,在锅里炒至微微起黄边,油也出得差不多了,再放入瘦肉丁接着翻炒,再放入洋葱和大葱的葱白、姜片、香叶提香。炸酱用的都是干酱,提前用料酒解开,加入三分之一的甜面酱,再搅拌均匀,这时候倒入,加水,小火慢熬至少40分钟,直到水分耗干,变成红黑色,再加各种调味料就基本成了。熬酱都是老板亲自动手,掌握火候。炉火炙烤,烟气蒸腾,再加上暑热,让体型肥硕的老板像从蒸锅里的捞出来的,汗从头发、脸颊一直顺着脖子、肚子、脊梁往下流淌,吃饭前他都得先去冲个澡,换一下衣服。鸡蛋卤更简单一些,大同小异。

      炸酱面讲究的是各种菜码。老板说,吃面不配码儿,就像说书不带板儿。这一点应该和皇城根的文化有关,再穷的北京人也有自己的规矩和讲究,就像喝茶叶沫子也得叫“高碎”,老舍茶馆里的松二爷宁可自己饿着,也不能让自己的黄鸟饿着一样。我们吃的菜码一般随着季节有所变化,但是有四样基本不变:黄瓜丝、豆芽菜、萝卜丝(最好是心里美萝卜)、葱丝。老板教我们如何拌面,吃面要用大海碗,要先撇一点儿炸酱上的油,把面条拌一下润透,再倒入面码和炸酱,从碗底往上调起来慢慢搅拌均匀,让每一根面条上都附着上红酱就可以吃了。老板和罗姐几个岁数大点的肠胃不好,喜欢吃锅挑,而我们年轻的喜欢过凉水,吃凉面。

      吃饭的场面很壮观,每人擎着一个大海碗,碗里五颜六色,有的蹲在树下、葡萄架下,有的躲进业务室吹着风扇,就着几瓣蒜,唏哩呼噜声此起彼伏,汗流浃背。

      

      四

      我有个客户是老北京人,姓王,就叫他王老师吧。他在出版社工作,喜欢一边吃饭一边讨论工作。他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位于北京百万庄的“海碗居”。这是一家专门以做老北京炸酱面为主的大型餐厅,同时可以容纳上千人用餐。装修的也是老北京四合院风格,四白落地,红漆长条木头桌椅,墙上挂着各种叫卖老北京风味的老照片,过道有水池环绕,里面都是10多斤重的锦鲤,人走,鱼都追着走。水上有假树,挂着鸟笼,有百灵、八哥、鹦鹉等。最有特色的是服务员都穿戴着民国时期的对襟小褂,戴着瓜皮帽,见到客人来会拖长声喊一声“来了您呐——”他们上菜也是说一声“菜来了您呐,请慢用!”客人走会喊一声“慢走了您呐——”。小时候经常听相声,对老北京的吆喝声略知一二,这些服务员基本上都是外地人,基本喊不出正宗地道的北京味。其实不光是叫卖的老北京味儿徒有其型了,就连正宗的老北京胡同音——京片子,这些年我也很少听到了。无论北京人还是外地人,大家现在说的都是“北普”。人员的流动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打破了一些藩篱,也失去了一些特色。

      去他家吃饭基本上都要叫号排队,等上一阵儿。老北京的特色还是能吸引一大批具有老北京情怀的拥趸。王老师家原来住在车公庄,离这里很近。他说他小时候这家店原来就是一家铺子,由于老板为人实在,量大味道好,尤其是炸酱做的地道,所以这些年蒸蒸日上,长久不衰,甚至在川菜大行其道的这些年仍能做到高朋满座,实属不易。

      我这人对美食来者不拒,王老师都是依着他的喜好点餐,豆汁、焦圈、芥末堆、炸灌肠、炸酱面都是必点的。别看我嘴上说像广东人一样什么都敢吃,对于王老师嘴里的炸酱面的绝配——一碗泛着绿色酸腐味儿的豆汁,还是有点望而却步。勉强喝下一小口,就像老家小时候屋前放的泔水缸散发的味道,不过回味还是可以的。据郭德纲说,豆汁只是北京四九城内的美食,出了北京就没人认。“来一个人,一脚踹躺下,灌一口豆汁,起来骂大街的是外地人,找焦圈的是老北京人。”后来我也慢慢习惯了豆汁,甚至有点爱上这个味道了,即便是自己,对机会也会就着炸酱面来上一碗。

      当然最地道的还是他家的招牌炸酱面。面是筷子粗的手擀面,略硬,有嚼头,黄瓜和萝卜丝面码切的都像头发丝一样粗细均匀,炸酱颜色鲜亮,肉丁软烂,气味芳香。“海碗居”顾名思义,吃面必须要用蓝底白边的大海碗,这些搅拌在一起味道立马就起来,点上一点香醋,就上几瓣蒜,用北京话说就是“盖了帽了”。

      在这里,我遇到过的食客以上年纪的老北京人居多。很多人只点一碗面,一碗豆汁吸吸溜溜慢慢喝着,眼睛迷茫,沉浸其中,是不是又回到了他们年轻的岁月?有的还拿个小录音机低声放着京剧,闷一口小酒,在面码里捡一颗黄豆慢慢嚼着,用指头轻轻敲打着桌沿儿。印象里餐厅里的音乐放的永远都是那首北京“琴书”,电影《没完没了》的插曲:“我从小在北京土生土长,没招过谁,没惹过谁,总想要点强......”

      

      五

      公司有一位四川雅安的同事,姓杨,两口子带着一个三岁的“妹妹”(在他们那里说妹妹就是女孩的意思,就像北方喊丫头,不过这个孩子直到后来上学用的也是杨妹妹这个名字)。我们住在一个小院,我家孩子小,杨嫂就帮着我媳妇儿带孩子,小孩子也一起玩儿。我喜欢和小孩子玩儿,就像杨妹妹对我的评价是“田叔叔真不讨厌呐!”两家处的越来越近。闲聊中两家媳妇儿说起算命,她家要找一个属龙的孩子做干儿子对自己好,我家儿子要找一个属鸡的干妈好养活,两家一拍即合,打了“干亲家”,我儿子认了杨嫂为干妈。

      我的这位亲家母别看瘦瘦小小,但特别精干,尤其善于做美食。那时候北京城满大街的都是成都小吃,四川小吃,重庆小面,我都经常品尝,甚至把桂林米粉,炒河粉也当面条吃。杨嫂对我说,想吃正宗成都小吃面,我做就是啰!杨嫂所言非虚,她用的辣椒和花椒等作料都是从四川老家带过来的,都是用石臼把作料捣碎,再用菜籽油榨,鲜香麻辣,比外面卖的成都小吃好吃多了,干净多了,她跟这种面叫做“哒哒面”。他们每顿饭必须要配泡菜,都是自己腌制的,红色的泡椒的红染在白色萝卜上,像一抹紫霞。当然水煮鱼、白切鸡、毛血旺、炒腊肉这些地道的四川菜我也没少沾光。后来我们都因为种种原因,分别离开原来的公司,都开了自己的小公司,住的距离也有30多公里,我还经常去找杨嫂打牙祭。逢年过节两家还会聚聚,还是杨嫂掌勺,最后往往还是一碗泛着油亮的四川小面。再后来,老杨得病突然就走了,杨嫂回到了雅安,每年还会给我们寄来些自制的腊肉。

      

      六

      另外我出门在外常吃的还有陕西臊子面,喜欢的是它的酸辣口感。新疆带着洋葱、牛羊肉香的拉条子,山西炒菜直接当浇头的各种拌面,也是不错的选择。

      还有一种不得不提的是“安徽牛肉板面”,这个在北京和老家唐山大街小巷遍地开花。我一次出差到安徽,心道,这回可有正宗的牛肉板面吃了,可走了几条街,也没找到。无奈随便找了一家面馆就餐,问起老板娘才知道,安徽就没有这种叫法和吃法。后来得知,是河南人学会了安徽太和面条的做法,最早到石家庄一带做生意,本着“外来的和尚好念经”的想法,把经过改良的面叫做了“安徽牛肉板面”。没想到几年间就红变了河北大地。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河南人在河北创作出了一种安徽美味。

      曾经有一位客户说我们这个行业是吃“过水面”的,贸易吗,左手倒右手,赚差价,这个比喻我不嫌弃。“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这是北京这边的说法。这几天天热了,中午饭来上一碗过水凉面,无论是调上一些麻酱、炸上一碗炸酱、或者用时令蔬菜随便做个什么浇头儿,都是一道解暑开胃的美食。甚至来一碗热汤面,出一身透汗,也是不错的选择。

      不出北京城,吃遍天下面。每一碗面都有不一样的故事,有的筋道,有的绵长,还有各种生活的酸甜苦辣!

      

      首发原创于江山文学
    【审核人:站长】

        标题:吃面(散文)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zheli/chenggongzheli/191708.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