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儿子的朋友送来一块山里的黑土猪肉,经阿姨一加工,满屋飘香。诱得我拿起筷子品尝一块,好吃!好久都没有闻到过这种味道了,这味道好熟悉,是欢欢(猪的名子)的味道。我突然放下筷子,生出许多感慨,联想起下乡那一段有情有趣的往事。
1972年,春天来临,我们四姐妹结伴成一个知青组,下乡到八岭山金桥大队五小队。
初来乍到,什么都想向农民学习。首先是劳动,然后是学做家庭副业。我们跑到农科所,抓回50只小鸡,买了一头优良品种纯白色小猪仔。按照工作人员介绍,如果喂养得好,可以长到200多斤。理想多么丰满,一下子就提起了我们的兴趣。
小鸡买回来,用大脚盆装着,白天搬到屋外晒太阳,有利它生长;晚上搬进堂屋,有利它休息。没过几天,小鸡越来越少,原来可怜的小鸡,没有娘的保护,在室外白天被老鹰叼走,在室内晚上被老鼠拖走。唉,事变太出乎意外,防不胜防,最后养鸡的愿望以失败告终。
买回来的小猪仔,我们取名为“欢欢”,生产队长专门派人给它营建了一个家,喂养就是我们的事了。
初步人生,我们从小在机关大院长大,都有一个养尊处优的家庭。生活常识,生活技能都等于零的我们,常常把欢欢弄得食不裹腹。想起来就喂点,忘记了就挨饿。按人头分谷打下来的一点糠,根本不够食用。我们也懒得打猪草,自留地连葱蒜都没种一根,只能将就过。
可怜的欢欢,瘦得那两扇鼓动生风的耳朵总是耷拉着,细细的几条腿像麻杆,屁股后面的尾巴似小辫子,一对小眼睛好像没力气睁开。最后它就像一个莽撞的孩子,拱开猪门,浪游谋生,早出晚归。用竹子铁丝扎的门,不管怎么加固,也休想关住它。只有把它耳朵穿洞,用绳子拴住;可它宁可耳朵拉缺,也要外出,只为要饱肚子。
它也有不跑的时候,那就是我们进城回家了,拜托邻居纪爷爷照看。老人家很负责,伺候的猪食是细切,久煮,一日三餐,和他自家猪一样待遇。欢欢吃饱了,当然不跑了。接着,倒头便睡。我们回村,明显看出欢欢催肥了。
我们下乡的地方,是水稻区,到处是水田。一年要插三季秧:早稻、中稻、晚稻。稻田、菜园、红薯地有时看见欢欢的身影,盲目乱窜,不懂一点规矩。有时看见驱逐的人和欢欢在田埂上奔跑,欢欢跑得比狗还快,沟沟坎坎一跃而过,一点不害怕。因为是放养,可能有野性,要逮住还很不容易。趁它晚上回来,就加固关住它。可第二天,它还是拱开门跑了。
谁说猪笨?太冤枉它了。其实它一点都不笨,只是大智若愚。它似乎洞悉了我们就是它的保护伞。只要有人撵,离家近就往家里跑,因为家里有人留守。远就朝我们所在的地方跑,让我们解围。撵它的人本来就是为了吓唬它一下,根本不会拿它怎么样。我们那时不懂事,也懒,只知道很诚恳地赔理道歉,大伙对我们知青很友善,很宽容;体谅我们从城里到农村生活不容易,还安慰我们:小事,没关系。如果换上生产队里其他人,绝对不容许。
欢欢每天按时回家。有天一反常态,夜色降临还未回来。它没回来,家里似乎少了一个人一样,我们顾不上吃饭,急忙出去寻找。我们在田梗上对着空旷的田野大喊大叫,要欢欢快回家。
欢欢能听见吗?它能回答吗?那种傻傻的做法,现在想起来就想笑。我们满村跑遍,最后在一个极为偏僻的地方,水田边看见它被泥淖陷住,喘着粗气,浑身是泥,样子好可怜。我们尖叫起来,几乎冲过去,一人一条腿,小心翼翼地把它拔了出来。欢欢筋疲力尽地爬在地上。回来后,大姐二姐把它带到塘里洗澡,我和三姐为它准备晚餐,一心只想尽我们所能,安抚它一下。折腾半夜,该休息了。太阳再次升起来的时候,欢欢和我们都迎来了新的一天。
欢欢人缘很好,经常喜欢跑进堂屋和我们逗乐。只要谁举起吃的东西,它就跑到谁的面前,亲昵地蹭来蹭去,闹个没完,有奶便是娘。大姐最疼爱它,每次欢欢伏在她身旁打瞌睡,大姐就给它挠痒痒,洗澡。甚至冲动之余,拿起碗给欢欢吃我们的饭菜。二姐见状,急斥白脸地埋怨道,要讲究卫生,人畜用具要分开。大姐反驳,碗又不是不洗,在这种环境下哪有那么多臭讲究……
欢欢来自与我们毫不相干的另一个世界,从那怯生生的眼睛里,我仿佛感觉到它正在打量着我们。思考着是吃,还是不吃。大姐招手示意快吃,它这才津津有味地咂咂嘴。在那个物质精神都匮乏的年代,有了欢欢,我们感到不寂寞。
我们赶集到新场镇,都喜欢带上它。十多里路,它比谁都跑得快,四蹄生风,欢蹦乱跳。你到那,它到那;请放心,不会弄丢。周围农民像看稀奇。
中午,到餐馆吃饭,我们吃,它也要吃,花钱买餐馆潲水安顿好它。如果没吃饱,它还会可怜地仰起脸,盯着你的碗,一副讨好样,终于我们又屈服了。不过你或许根本无法想象它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下半年,村里到处走猪瘟,好多农户家猪注射了猪瘟疫苗,可都难逃魔爪。我家欢欢长期在外奔跑锻炼,什么都没搞,什么事也没有,身体棒棒的。
年关将至,农村开始杀年猪,我们家的欢欢个头小,过地磅,85斤还不到。可是千般不舍,万般无奈,也没有办法。大姐过完年招工进厂,我也要离开。离大限的最后一天,大姐闷声不响地给欢欢洗了最后一次澡。我们几姐妹精心给它准备了丰富晚餐。猪食哗啦一声倒入盆中,欢欢高兴地奔向食盆,大口吞嚼起来。我手倚在栏杆上,楞楞地看着它进膳,用心里声音说道,多吃一点,享受吧。
第二天上午,大限已到。大姐坚决不去,二姐有事,剩下三姐和我。来到猪圈,阳光和煦地照着,欢欢还在酣睡,那样子十分可爱。我们不忍心弄醒它,踮着脚退回堂屋。此间,村民多次催,该我们了,别人要收摊了。我和三姐才将欢欢慢蹭蹭地朝禾场赶……
万物皆有灵性。欢欢那天不高兴,没有活蹦乱跳,拖曳着沉重的脚步,慢慢腾腾地向前挪动,好不容易才到了禾场。
欢欢被人揪住耳朵提起尾巴的时候,它还在用四肢拼力挣扎。平常只会在嗓子眼儿里哼哼唧唧的它,突然大声悲怆地呼叫;但却一声低似一声,后来颤粟的四肢慢慢地不颤动了。那声音像凄厉沙嘎哨子,听得使人揪心。临了还不免挨上冰凉的一刀,不得善终,看得人好难过。霎时,我深悔来这一趟。
最后,经过这番洗礼,欢欢超升成为一种有用的东西,不负养它的人。我们借了一口大锅,请全村人来喝汤,感谢村民对我们的关照。
猪肉虽然味香可口,我是闻其香,不忍食其肉,吞不下去。
百感千思,绵绵往事,都离我远去;而在心里留下的那经历,那成长,那情趣,等到多年后想起时,仍然回味无穷。
农村老百姓一句话说,猪就是菜,杀猪就像切菜。
可什么样的菜能让我们记住那段欢乐呢?不做知青,难有这段故事。“欢欢”的名字写在了我的知青履历里。
1972年,春天来临,我们四姐妹结伴成一个知青组,下乡到八岭山金桥大队五小队。
初来乍到,什么都想向农民学习。首先是劳动,然后是学做家庭副业。我们跑到农科所,抓回50只小鸡,买了一头优良品种纯白色小猪仔。按照工作人员介绍,如果喂养得好,可以长到200多斤。理想多么丰满,一下子就提起了我们的兴趣。
小鸡买回来,用大脚盆装着,白天搬到屋外晒太阳,有利它生长;晚上搬进堂屋,有利它休息。没过几天,小鸡越来越少,原来可怜的小鸡,没有娘的保护,在室外白天被老鹰叼走,在室内晚上被老鼠拖走。唉,事变太出乎意外,防不胜防,最后养鸡的愿望以失败告终。
买回来的小猪仔,我们取名为“欢欢”,生产队长专门派人给它营建了一个家,喂养就是我们的事了。
初步人生,我们从小在机关大院长大,都有一个养尊处优的家庭。生活常识,生活技能都等于零的我们,常常把欢欢弄得食不裹腹。想起来就喂点,忘记了就挨饿。按人头分谷打下来的一点糠,根本不够食用。我们也懒得打猪草,自留地连葱蒜都没种一根,只能将就过。
可怜的欢欢,瘦得那两扇鼓动生风的耳朵总是耷拉着,细细的几条腿像麻杆,屁股后面的尾巴似小辫子,一对小眼睛好像没力气睁开。最后它就像一个莽撞的孩子,拱开猪门,浪游谋生,早出晚归。用竹子铁丝扎的门,不管怎么加固,也休想关住它。只有把它耳朵穿洞,用绳子拴住;可它宁可耳朵拉缺,也要外出,只为要饱肚子。
它也有不跑的时候,那就是我们进城回家了,拜托邻居纪爷爷照看。老人家很负责,伺候的猪食是细切,久煮,一日三餐,和他自家猪一样待遇。欢欢吃饱了,当然不跑了。接着,倒头便睡。我们回村,明显看出欢欢催肥了。
我们下乡的地方,是水稻区,到处是水田。一年要插三季秧:早稻、中稻、晚稻。稻田、菜园、红薯地有时看见欢欢的身影,盲目乱窜,不懂一点规矩。有时看见驱逐的人和欢欢在田埂上奔跑,欢欢跑得比狗还快,沟沟坎坎一跃而过,一点不害怕。因为是放养,可能有野性,要逮住还很不容易。趁它晚上回来,就加固关住它。可第二天,它还是拱开门跑了。
谁说猪笨?太冤枉它了。其实它一点都不笨,只是大智若愚。它似乎洞悉了我们就是它的保护伞。只要有人撵,离家近就往家里跑,因为家里有人留守。远就朝我们所在的地方跑,让我们解围。撵它的人本来就是为了吓唬它一下,根本不会拿它怎么样。我们那时不懂事,也懒,只知道很诚恳地赔理道歉,大伙对我们知青很友善,很宽容;体谅我们从城里到农村生活不容易,还安慰我们:小事,没关系。如果换上生产队里其他人,绝对不容许。
欢欢每天按时回家。有天一反常态,夜色降临还未回来。它没回来,家里似乎少了一个人一样,我们顾不上吃饭,急忙出去寻找。我们在田梗上对着空旷的田野大喊大叫,要欢欢快回家。
欢欢能听见吗?它能回答吗?那种傻傻的做法,现在想起来就想笑。我们满村跑遍,最后在一个极为偏僻的地方,水田边看见它被泥淖陷住,喘着粗气,浑身是泥,样子好可怜。我们尖叫起来,几乎冲过去,一人一条腿,小心翼翼地把它拔了出来。欢欢筋疲力尽地爬在地上。回来后,大姐二姐把它带到塘里洗澡,我和三姐为它准备晚餐,一心只想尽我们所能,安抚它一下。折腾半夜,该休息了。太阳再次升起来的时候,欢欢和我们都迎来了新的一天。
欢欢人缘很好,经常喜欢跑进堂屋和我们逗乐。只要谁举起吃的东西,它就跑到谁的面前,亲昵地蹭来蹭去,闹个没完,有奶便是娘。大姐最疼爱它,每次欢欢伏在她身旁打瞌睡,大姐就给它挠痒痒,洗澡。甚至冲动之余,拿起碗给欢欢吃我们的饭菜。二姐见状,急斥白脸地埋怨道,要讲究卫生,人畜用具要分开。大姐反驳,碗又不是不洗,在这种环境下哪有那么多臭讲究……
欢欢来自与我们毫不相干的另一个世界,从那怯生生的眼睛里,我仿佛感觉到它正在打量着我们。思考着是吃,还是不吃。大姐招手示意快吃,它这才津津有味地咂咂嘴。在那个物质精神都匮乏的年代,有了欢欢,我们感到不寂寞。
我们赶集到新场镇,都喜欢带上它。十多里路,它比谁都跑得快,四蹄生风,欢蹦乱跳。你到那,它到那;请放心,不会弄丢。周围农民像看稀奇。
中午,到餐馆吃饭,我们吃,它也要吃,花钱买餐馆潲水安顿好它。如果没吃饱,它还会可怜地仰起脸,盯着你的碗,一副讨好样,终于我们又屈服了。不过你或许根本无法想象它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下半年,村里到处走猪瘟,好多农户家猪注射了猪瘟疫苗,可都难逃魔爪。我家欢欢长期在外奔跑锻炼,什么都没搞,什么事也没有,身体棒棒的。
年关将至,农村开始杀年猪,我们家的欢欢个头小,过地磅,85斤还不到。可是千般不舍,万般无奈,也没有办法。大姐过完年招工进厂,我也要离开。离大限的最后一天,大姐闷声不响地给欢欢洗了最后一次澡。我们几姐妹精心给它准备了丰富晚餐。猪食哗啦一声倒入盆中,欢欢高兴地奔向食盆,大口吞嚼起来。我手倚在栏杆上,楞楞地看着它进膳,用心里声音说道,多吃一点,享受吧。
第二天上午,大限已到。大姐坚决不去,二姐有事,剩下三姐和我。来到猪圈,阳光和煦地照着,欢欢还在酣睡,那样子十分可爱。我们不忍心弄醒它,踮着脚退回堂屋。此间,村民多次催,该我们了,别人要收摊了。我和三姐才将欢欢慢蹭蹭地朝禾场赶……
万物皆有灵性。欢欢那天不高兴,没有活蹦乱跳,拖曳着沉重的脚步,慢慢腾腾地向前挪动,好不容易才到了禾场。
欢欢被人揪住耳朵提起尾巴的时候,它还在用四肢拼力挣扎。平常只会在嗓子眼儿里哼哼唧唧的它,突然大声悲怆地呼叫;但却一声低似一声,后来颤粟的四肢慢慢地不颤动了。那声音像凄厉沙嘎哨子,听得使人揪心。临了还不免挨上冰凉的一刀,不得善终,看得人好难过。霎时,我深悔来这一趟。
最后,经过这番洗礼,欢欢超升成为一种有用的东西,不负养它的人。我们借了一口大锅,请全村人来喝汤,感谢村民对我们的关照。
猪肉虽然味香可口,我是闻其香,不忍食其肉,吞不下去。
百感千思,绵绵往事,都离我远去;而在心里留下的那经历,那成长,那情趣,等到多年后想起时,仍然回味无穷。
农村老百姓一句话说,猪就是菜,杀猪就像切菜。
可什么样的菜能让我们记住那段欢乐呢?不做知青,难有这段故事。“欢欢”的名字写在了我的知青履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