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站内杂志专访报道
文章内容页

网络媒体的文学批评何以成为可能?

  • 作者:中国作家网
  • 来源: 原创
  • 发表于2024-05-15 12:15:56
  • 被阅读0
  •   当下经常见到各种对于文学批评的责怪与不满,例如用“式微”“衰落”“贫困”“萎缩”等描述文学批评的现状,如何从学理上评说这种现象暂且不论,但其中一个论据引人关注,那就是发表文学批评的载体越来越少。简而言之,刊发和传播文学批评的媒介大幅减少,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情形无法相提并论,文学批评健康发展的可能性备受质疑。

      的确,当前文学发展环境和文学存在形态发生了很大变化,文学表达手段与传播方式都出现了历史性变革,电视、网络、广播、视频、漫画等音像化、图像化载体成为人们精神文化消费的主要方式,文学批评也正在向着视频化、音像化、图像化拓展和延伸。随着网络媒体的兴盛,一些文学批评工作者正在迅速地抢占网络媒体,借此扩大文学批评的社会影响力,这是文学批评发展的新样态和新趋向,也是文学批评发展的重要领域和路径。

      客观来看,文学批评的传统媒介减少,仅仅是问题的表面,也要看到新兴载体正在不断地衍生和成长,即图书报刊以外的具有较快传播性、较大覆盖面、较强渗透力的网络传媒。目前各大网站的文化板块、文化频道,除了新闻信息和宣传报道之外,一些关于文学评论方面的内容又何尝不是一种文学批评呢?所不同的是,它们的即时性、自发性、交互性、微缩性、口语性、娱乐性更强,至于难以计数的自媒体刊发的专业或非专业的文学批评更是海量,且呈现出继续激增的态势和持续扩展的局面,这些情况为我们谈论文学批评增添了新的话题——网络媒体的文学批评。

      以网络文学为例,人们不自觉地认为学院派专家学者的文学批评才是“货真价实的”网络文学批评,文学界由此形成了一种内含社会整体认知的价值判断,人们以网络传播途径来划分出线上、线下两种网络文学批评形态。所谓线上网络文学批评是指首先刊发于网络媒体之上,且主要通过网络媒体的发酵传播并产生广泛影响的网络文学批评,如网络文学评论家、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欧阳友权所说,“是指在网上由网友就网络文学作品或网络文学现象所作的随机性、感悟式、点评式批评和议论”。而所谓线下网络文学批评则是指那些首先发表于报刊等非网络媒体,并在文学界甚至社会上产生较大影响的网络文学批评。按照主体身份来划分网络传媒文学批评形态,前者主要是以专家学者为主的网络文学批评,后者主要是指文学网民的在线文学批评。将网络文学批评区分为线上、线下两种形态,在很大程度上扩展了文学理论界评价网络媒体的文学批评的审视视野。但从批评主体来说,面对一部部动辄上百万字、上千万字体量的网络文学作品,单纯依靠目前数量不足、精力有限的网络文学批评者,几乎是一项“无法完成的任务”。加之网络文学批评与传统文学批评相比,其难度系数更高,界定标准也更模糊,客观上决定了需要付出更多的脑力劳动和体力消耗,这就在无形中设置了一个门槛。如何消弭和抹平这个门槛,是摆在当下所有关注网络文学发展的文学批评工作者的一项颇具挑战性的任务。

      尽管如此,在任务面前,网络时代的文学批评工作者不能失语,更不能退缩。坦率而言,当下我国网络文学批评及其理论体系建构还不是很健全、及时,远远滞后于当下网络文学的创作实践。线上网络文学批评在语境确立、话语体系、语言表述、批评标准等多个方面,都需要作出积极探索和创制规范,都需要更多的研究者、评论者适时介入、深入思考、周致构思、发表观点,从而更加有效地发挥引导网络文学创作实践、遴选网络文学佳作精品、提升广大网友鉴赏水平和审美水准、引领整个网络传媒文化风尚的特殊功效。在网络文学发展进入新时代的当下,鉴于“文学”生态由于“网络”全方位介入、全时态覆盖而日趋改变的客观现实,网络文学批评理应紧紧追踪网络文学创作实际,抉发和提炼网络文学的新质和亮点,疏解和激活网络文学创作的当代价值理想和现代审美观念,发掘和呈现网络文学的问题意识、导向意识和人文意识,在助推网络媒体文学批评话语体系和批评标准建构的基础上,切实发挥其对网络文学的价值判断功能和价值引领作用。

      网络媒体的文学批评之所以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和关注,之所以没有演化成为文学批评繁荣兴盛的重要标志,可能基于两个原因:一是陋见使然。一些专家学者单纯认为只有那些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高头讲章才算文学批评,至于在网络上点评几句或在自媒体上发布的豆腐块文章,无论如何都不能称其为文学批评。二是品位造成。现在许多线上文学批评的确名不符实,或者是寥寥数语的信息发布和新闻传递,或者是散发着金钱气息的市场炒作,夸大其词、哗众取宠者众多,而理性平和且富有真知灼见者寥寥。正是由于网络媒体的文学批评影响甚巨,也因为这些文学批评质量偏低,所以对网络媒体的文学批评发展的可能性才有探讨与言说的必要。

      文学批评虽有“专业”与“业余”之分,也有“学院派”与“大众派”之别,然而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假若当下线上网络文学批评大多由“新闻体”和“炒作体”所充斥和覆盖,必然会扰乱大众视听,误导大众审美,使文学批评秉持的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和美学素养的价值取向无从谈起,这不仅违背了“大众文学批评”的基本法度和内在逻辑,也扭曲了文学批评的人文理路和社会生态。长此以往,那些板着面孔、自视甚高的“专业文学批评”也可能走向衰败,等到“专业文学批评”和“大众文学批评”两者都发生畸变和崩盘,才意味着文学批评危机的真正降临。当前,我们正处在高度信息化时代,而信息化时代的一个重要表征就是网络传媒的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忽略甚至拱手放弃网络传媒这一形态新颖、传播高效、影响巨大的文学批评阵地,当然就是一种主动弃绝时代自觉远离大众的“鲁滨逊行为”。事实上,网络媒体文学批评的开放性、普及性、多元性、速成性等特征,决定了其发展空间是巨大且多维的,过去那种摆开架势、自说自话、封闭循环的文学批评,显然与今日网络之功能是格格不入的,而“炒作式”文学批评同样与理想传媒的需求有着相当大的距离,因此,必须深入思考和认真探讨网络媒体文学批评的表达范式问题。

      关于网络媒体文学批评的表达范式问题,也许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文学界还无法形成一种共识。但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倡导的“文无定法”依然适用于网络媒体文学批评,特别是在吸纳来自不同阶层、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声音,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有价值的东西,尤其是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积极吸收和借鉴有益的外来文化,这些都将使得网络媒体文学批评更为丰富和更为多元。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网络媒体的文学批评并不能仅仅停留在数量和规模上,也不应该只是满足于追求样式的繁多,而是需要内涵深邃博大、风格卓异独特、能够客观反映和深刻诠释文化作品主旨、风格和特点的优质批评作品。

      发展网络媒体的文学批评应该坚持线上和线下有机融合的原则,既注重文学批评的信息含量,更讲求文学批评的思想含量;既注重文学批评的美学含量,更讲求文学批评的价值含量。唯其如此,网络媒体的文学批评健康发展才能成为可能。

      (作者系黑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审核人:站长】

        标题:网络媒体的文学批评何以成为可能?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zazhi/zf/895.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