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校园高中作文
文章内容页

世界秩序的重建是漫长的

  • 作者:文生
  • 来源: 原创
  • 发表于2024-10-09 21:33:04
  • 被阅读0
  •   羑河纪事三三三

      世界秩序的重建是漫长的

      文生

      黄教授这些天思考世界秩序重建的事,收集材料,对其取舍详略不一,有的一笔带过,有的详细引用。还羑河文友的文债要早。

      中华很早就有了天下观,即“大同世界”,实现的过程是人们要以“天下为公”的观念“行大道”。于个人是以天下为已任,于国家是协和万帮,于文明是各美其美。

      只是那时候的天下观只限于中华文明圈,立足于农耕文化,是“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个“王”,和后世的王有区别。

      工业文明,使全球经济走向一体化,于是天下观成为全球观,由于我们错过了工业文明的起启期,导致天下观没有与时俱进。

      一战后多国形成共识,于是推出国联联盟。国联的主要宗旨为维护和平、裁减军备和实施委任统治、和平解决国际争端。30年代德、日、意三国法西斯对外扩张,国联未能起到实现裁军和制止侵略的作用,之后多国先后退出国联,这样国联已名存实亡。国际联盟于1946年4月18日宣告解散。

      二战后战胜国推出联合国。联合国为世界提供了为各种国际纠纷或问题解决办法的机制,对人类关切的问题采取行动,战后至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总有国家想驾驭于联合国之上,联合国发挥的作用并不尽如人意。

      美国一直认为自己是天选之子,为天下定秩序的自己的权利,推出自己的天下秩序观和实现手段,相继推出文明冲突论,历史终结论,普世价值等。

      在这里引用大家熟悉的名人及其著作。

      塞缪尔·亨廷顿,美国当代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国际政治理论家,一般被认为是持保守观点的现实主义政治理论家。其思想变化可从其三部著作显现。

      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亨廷顿提出了第三世界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强政府理论”,第三世界国家在进行现代化变革的过程中,要根除国内政治的动荡和衰朽,就必须建立起强大的政府,舍此无他路可走。

      但是在《第三波:20世纪末民主化浪潮》中,亨廷顿指出,许多国家从非民主政治体制过渡到民主政治体制,因此西方社会在促进全球民主化方面可以有更大的作为,现在该是建立民主国际的时候了。也就是西方在全球推行实行自由民主的普世价值。

      1996年,亨廷顿在《文明冲突和世界秩序重建》中系统地提出了他的“文明冲突论”。亨廷顿认为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表现为七大或八大文明,即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

      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的核心观点有以下几点。

      一,未来世界的国际冲突的根源将主要是文化的而不是意识形态的和经济的,全球政治的主要冲突将在不同文明的国家和集团之间进行,文明的冲突将主宰全球政治,文明间的(在地缘上的)断裂带将成为未来的战线;同一文明类型中是否有核心国家或主导国家非常重要;在不同文明之间,核心国家间的关系将影响冷战后国际政治秩序的形成和未来走向。

      二,文明冲突是未来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建立在文明基础上的世界秩序才是避免世界战争的最可靠的保证。在不同的文明间,尊重和承认相互的界限同样非常重要。

      三,全球政治格局正在以文化和文明为界限重新形成,并呈现出多种复杂趋势:在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多极的和多文明的全球政治;不同文明间的相对力量及其领导或核心国家正在发生重大转变,文明间力量的对比会受到重大影响;文明之间更可能是竞争性共处,即冷战和冷和平。

      四,西方文化是独特的;亨廷顿担忧能否继续普遍适用,文化之间或文明之间的冲突,主要是目前世界七种文明的冲突,而伊斯兰文明和儒家文明可能共同对西方文明进行威胁或提出挑战,等等。

      亨廷顿认为,最危险的是不同文明中的主要国家之间发生的核心国家战争;未来不稳定的主要根源和战争的可能性来自伊斯兰的复兴和东亚社会尤其是中国的兴起。

      亨廷顿既声称文明冲突是未来国际冲突的根源,又声称建立在文明基础上的世界秩序才最可靠。

      对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我国大多数学者认为,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虽有可取之处,但结论有失偏颇,有为美国谋划称霸世界装饰之嫌。

      亨廷顿在哈佛大学读博士时的同班同学布热津斯基干脆为美国称霸世界直接出谋划策。

      布热津斯基的作品以“大”著称,如“大失败”“大棋局”等。

      布热津斯基在《失去控制:21世纪前夕的全球混乱》书中,以“丰饶的纵欲无度”概括美国社会文化的本质:“一个道德准则的中心地位日益下降而相应的追求物欲上自我满足之风日趋激烈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道德判断失去了存在必要,社会不需要道德般的宗教仪式存在,产生了绝对的公民自由,并绝对排斥了公民责任。美国的当务之急是要解决宗教缺失和道德危机。尽管如此,布热津斯基始终认为美国的政治哲学和思想具有普世性,始终认为美国的意识形态具有吸引力,提出或隐喻了一系列地缘战略理论。

      布热津斯基继承了麦金德的“地心说”和斯皮克曼的“陆缘说”,基于美国中心主义,他提出的全球控制论以其战略组群论为特点。所谓战略组群论,是冷战后的世界将由6个相对独立且具有自我保护性的“战略组群”构成,分别是:北美群组,政治上以美国为核心,经济上以北美自由贸易区为基础,围绕北美国家间战略安排利益;欧洲群组:以现存欧共体为基础,直至欧洲最终完成统一而实现;东亚群组,这一群组缺乏军事和政治上的安全稳定性,经济上可以由日本掌控;南亚群组:鉴于南亚现状,未来的印度可能支配其中;伊斯兰群组:是由呈弧形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力量区组成;欧亚国家组群,地理上包括东欧和高加索地带,苏联势力区,俄罗斯可能支配这一组群。这实际上是亨廷顿文明冲突的现实说法。

      布氏认为,六大组群,只有前两个组群基于共同的文化系统、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现实战略利益而具有向心力,其余组群均存在内部结构性障碍。据此,美国可以采取两种战略:牵联欧洲、远东和中东的“布鲁塞尔—东京—开罗轴线”战略;制约俄罗斯的“乌克兰桥头堡”战略。有布鲁塞尔的参与,统一的欧洲才会形成,也会牢牢牵制住统一后的德国,并从欧洲方向对新起的俄罗斯实行钳制。东京加入后,又会从亚洲方向钳制俄罗斯,这样就在西欧与东亚之间形成互动。开罗在中东发挥重要作用。乌克兰起着桥头堡的作用,是“因为没有乌克兰,俄罗斯就成不了帝国,而一旦乌克兰臣服于俄罗斯,俄罗斯就必然成为帝国”。对匈牙利等东欧国家,要推动其民主化,也就是颜色革命。

      《大棋局》认为“自从世界各大洲在大约五百年前开始在政治上相互影响以来,欧亚大陆一直是世界力量的中心”。今天的美国“地缘政治已从地区问题扩大到全球范围”,“当务之急是确保没有任何国家或国家联合具有把美国赶出欧洲大陆,或大大地削弱美国关键性仲裁作用的能力”;为此,可以利用美国的制度力、价值观和民主系统吸引世界国家,从而对这些国家产生间接的影响力,通过对话体系和国际性、区域性论坛构建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表面来看,这种国际体系是美国与其它国家的地位平等的体现,但实际上,在布热津斯基心中,美国是超然其它国家甚至联合国之上的。

      美国要保持全球霸权,但是实力使它力不从心,为了保持全球霸权,就到处制造混乱乃至战争,从而“坐山观虎斗”,确保美国“渔翁得利”,也就是所谓运用巧实力、软实力、税实力等。这也是美国的经验,两次世界大战,美国均处于“坐山观虎斗”的状态,最终取代了英国坐上世界头把交椅。

      在中国台湾问题上,他说:美国决不能在军事上无所作为,这是为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地缘政治利益。

      在《大失败》一书中,布热津斯基提出“大简化理论”,或称移植理论,攻击了共产主义学说。他认为:共产主义学说把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罪恶都简单地归结为私有制,以为只要消灭私有制,就能实现真正的正义,使人性尽善尽美。这种前途得到了千百万人民的赞成和向往,使他们充满希望。因此,它在心理上恰巧迎合了政治上刚刚觉醒的民众的感情。在布热津斯基看来,共产主义简化了复杂的社会演进进程,解决问题的手段也是简化的。

      美国在欧洲、中东、亚洲到处扇风点火,欧洲、中东战火纷飞,亚洲因为中国的忍耐,仗一时打不起来,这正是布热津斯基的战略理论的实践。但是布热津斯基的战略理缺乏哲学元素,他是只知道对手是谁,却不知美国力量的边界在哪里,因此他也就没有凯南的觉悟。

      乔治·凯南是遏制政策的提出者。他于1946年在美国驻苏联使馆工作期间,通过观察分析,认定与美国意识形态相对立的苏联,终将成为美国的威胁,提出了对苏联实行“长期、耐心和坚定”的遏制政策。“遏制”一词也从此成为美国在针对与其意识形态相异的国家制定外交政策时的口头禅。

      二战后美国沿着乔治·凯南的遏制理论向全球扩张,结果导致美国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惨败,国力大幅衰落。尼克松、里根放弃凯南的全面出击的理论,转而采取英国人擅长的均势制衡(比如用伊拉克制衡伊朗)和各个击破(比如与中国和解,共同对付苏联)的策略,又使美国国力得到大幅恢复。问题在于,均衡和霸权是对立的。

      1994年,凯南在回顾历史时说,正是由于美国坚持要苏联“无条件投降”,造成了长达40年的冷战和无休止的、危险的军备竞赛。凯南认定美国没有力量改变其他国家的意识形态,他认为美国的外交政策应尽量“谦虚谨慎”,别四处输出“民主自由”,别充当世界警察。此后凯南也就不容于美国的决策层了,吃香的是所谓《历史的终结》。《历史的终结》认为冷战后的历史终结于自由民主制度。

      历史上,英国率先实现工业化,工业化的英国沿着麦金德的“枢纽地带”理论,长期扩张,打造“日不落帝国”,这在相当程度上耗散了英国的国力,经过两次世界大战,英国走向衰落。

      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凭铁与血统一了德意志之后,反对再与他国发动战争,不再掠夺殖民地,这就是知道扩张的边界。可是德国后来的执政者不懂,相继挑起了两次世界大战,导致其本土萎缩了不少。

      大国崛起于地区性守成,消失于世界性扩张。美国看来也会这样。

      我们要在亨氏逼人的“文明冲突论”面前,寻找到我们独特的“至柔至刚”的文明理论与方略,使我们历史的和现实的文明资源能够促进“和谐的文明关系”及相应的未来世界秩序。

      随着中国的发展,美国多方面制裁中国,使中国经济发展困难,使习惯于高速发展的中国人不适应,进而政局不稳定,打断中国复兴的步伐。

      说到底,文明冲突其实就是文明集团争取生产资料而形成的。表现为战争冲突和意识形态对立,再表现为文明冲突。

      西方文明想自己处于金字塔顶吃肉,其它文明在它下面喝汤。

      许多文明认为自已可以成为世界文明,因为有不容他人的成份,因此这些文明不能与时俱进。中华文明以包容的态度容纳其它文明,更容易在未来世界发展自己。中华文明长期在农耕文明占据领先地位,工业文明时代落后了,可一旦醒悟,就急起直追工业文明,同时在信息文明时代处于第一阶层。

      一国不能打造世界秩序的,新的世界秩序是许多地区文明共同打造的。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世界大同的实现是个很长的过程,是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构建以合作、共赢为基础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

      世界秩序的重建过程是漫长的,它需要世界经济发展到让每一个人实现个人全面的解放。

      2024年10月9日

    【审核人:站长】

        标题:世界秩序的重建是漫长的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xiaoyuan/gaozhongzuowen/210341.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