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校园大学生活
文章内容页

我的故秋 ——岁月往事之四

  • 作者:佳华
  • 来源: 原创
  • 发表于2024-05-15 01:15:46
  • 被阅读0
  •   一

      春夏秋冬,总有一个季节在我们的生命中异乎寻常。

      有一个多雨的秋,雨在我心底飘飘洒洒了三十年,至今没有停歇。因为那场雨,我记住了那个秋。

      那个秋还不是深秋,但因为淫雨连绵,硬生生地把初秋妆成了深秋的模样。天是铅灰色的,风密密地斜织着雨幕,枯黄的落叶在清冷的雨水中翻滚,斑驳的筒子楼裸着灰色的墙。昏暗逼仄的楼道角落里,溅入的水珠透着彻骨的寒,阴冷潮湿伴着萧瑟凄凉,生起惨淡的愁云,肆无忌惮地侵袭着七个孤单落寞的学子。那是七只飘零的雏雁,六个女孩,一个男孩,那个男孩便是我。

      这个秋,我们七个是最落魄的。

      古人的诗词,多的是悲秋的句子。杜牧有“天阶夜色凉如水”,杜甫有“八月秋高风怒号”,李煜有“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些诗句寻常读来尚不觉悲,但在那个秋季,身临其境,感觉每一句都是古人给我的量身定制。

      那是我第一次远离家乡求学。我们每个人都有无数个第一次,无关悲喜,无关好坏,就像岁月的年轮,该来则来无法阻挡。那场秋雨就这样肆无忌惮地落在了我的心里,从此心便潮湿着,滋长着荒草,也滋生着故事。其中的一些故事,则成为寂寞怀旧时供我反刍的根源。

      秋雨,是让我们不堪孤单。  二

      从熟悉的家乡到陌生的异地,对当下的孩子们来说,大多是新奇、兴奋的,甚至有的还会有冲出“牢笼”的激动。我不知道这是心理上的幼稚还是成熟。第一次远离家乡的我,心情是复杂的,却没有一丝的新奇和兴奋。从目送亲人踏上来时路的那一刻,我的心便忽地一下坠入无边无际的灰暗。一切都是陌生的,一切都是难以预料的,我像一个被海水围困在孤岛上的流放者,茫然四顾。我必须开始独立生活了,没有了锐气,只能接受。

      宿舍里靠墙摆放着四张两层的铁床,在萧瑟的秋愈发散着金属的冷。我索然无味地坐在床上,看着来来往往的人们发呆。那些来来往往的人,都是宿舍里其他同学的学长老乡,他们操着不同的家乡话,绽放着相同的热情,很快就消除了新来同学的陌生和拘谨。然而,那么多的家乡话,没有我熟悉的;那么多的热情,没有属于我的,一种被抛弃的失落感在我的心底悄然生长。夜幕笼罩,舍友们一个个兴高采烈地走了,他们去参加老乡们的迎新聚会,室内安静下来,安静得令人压抑。头顶上的灯泡似乎功率不大,发着昏黄的光,我和灯影相伴,孤独一点点的地包围上我。这是让我学会独处?读过“慎独”两个字,觉得此时我是“惧独”的。

      第一个周末,我是在独自流浪中度过的。别的同学都有学长老乡引领着,去熟悉这座被人称为“江北水城”的陌生城市。我踽踽独行,追逐着水的流向,在密布的水汊中感受浪花的漂泊。苇叶青青,水鸟唧啾,秋水如练,银鱼闪烁,寂寥中的我惊诧地发现这竟是一座美丽的城市,美得婉约,美得雅致,美得含蓄。人在孤独时,风景可以抚慰人心,第一次有这样的感觉。水城的美,散发着温柔的气息,给我一丝难得的慰藉。此后一段时间及至离开这个城市,我时常投身于这片水的怀抱,感受她温情的抚慰,就像初恋,说不出我们恋着,只是觉得有亲切感。

      秋雨,我不再抱怨下个没完,因为水城需要雨水的滋润。

      老乡是在开学一个多月后认识的,但都不是学长,她们和我一样。当我捏着那张写有老乡名字的纸时竟有一种莫名的激动,像是即将和久别的亲人重逢,像是心底突然生出了某种依靠。在那个多雨的季节,在那个散发着古旧气息的楼洞,我们第一次相逢了。她们都很单薄,在这阴冷的天,有看得见的瑟瑟。但她们的眼神和我一样,满溢着期待和灼热。她们旁若无人地拥抱,随后变成了几只欢快的鸟,用热情推升着相聚的温度,使站立一旁略显尴尬的我很快也感受到了温暖。秋风鼓动着秋雨还在没完没了地下,就这样下吧,我们不是落单的孤雁,而是敢于栉风沐雨的雁群,我想。  三

      有了老乡,便有了老乡聚会。同在异乡为异客的我们,用聚会这种方式寄托浓浓的乡情,安放孤单落寞的灵魂。灵魂真的是需要寄托的,它从肉体上滋生,却从不安分守己地在肉体上厮守,而是任性地游离于自己想去的地方。曾经,我非常理解那些沉迷于网游的少年以及迷恋杯中物的酒客,因为那里才是他们灵魂的栖居地,只有那里才是他们愿意安放灵魂的地方。这种理解带着偏见,但能证明我需要安顿好灵魂。

      不得不说,聚会是那时校园的一道靓丽风景。每逢周末,校园内每一个可去的地方,到处是老乡聚会的场景。有的人多,是一场盛大的party,我们虽然人少,但也不显冷清。只不过作为唯一的男生,最初我有些拘谨,很难融入她们的特殊气场。久而久之,越来越熟悉,越来越融洽,她们好像忽略了我的性别。我知道,这是兄弟姐妹般值得信赖的存在,很纯真,也很珍贵。我们聚在一起,话题也是简单的,无非围绕各自的班级、宿舍谈些好玩的事情,谈吃的穿的用的生活琐事。这些简单的话题,成为我们简单生活的一部分,朴素而单纯,陪我们走过了白衣飘飘的年代。

      曾问过正读大学的女儿有没有老乡聚会,女儿一脸的茫然,反问我什么是老乡聚会,原来她们这一代已没有老乡的概念。曾去过女儿读大学的校园,园林一般美丽,林荫路、湖畔旁,要么是埋头苦读的学子,要么是喁喁低语的年轻恋人,他们构成了校园的另一道靓丽风景。他们的聚会,更多的是舍友或朋友的聚会。当然,他们聚会的方式更加丰富多彩,可以吃着丰盛的大餐畅叙友情,可以在富丽堂皇的歌厅手握话筒载歌载舞……岁月的烟尘,轻飘飘地就掩盖了过往,留下的仅剩回忆。

      时光慢慢地浸润着我们平淡如水的生活,生活便也有了长满时光的味道。经意或不经意之中,我们之间生发出一种感觉强烈却又难以表达的感情。人有许多种感情,我们那种感情或许就是各种感情的综合体吧!有一次聚会,恰巧被我班一位女同学看见,第二天她便对我开玩笑:“都说红花就要绿叶衬,你这片绿叶咋当起红花来了?”我有点愕然。这么长时间,我已习惯了和她们忽视性别的相处,即便她们帮我洗衣服,即便她们凑在一起背着我小声说话,我也未曾察觉什么,但这句玩笑,却突然唤醒了我说不清楚的某种意识。我意识到,我这朵“红花”是要为“绿叶”做些什么的,我有责任为她们做些什么!

      沉甸甸的责任激励并改变着我,使我充满激情、日趋活跃。激情和活跃也助我“官运亨通”,慢慢地在众多同学中“崭露头角”。聚会时,她们戏谑我,要封我个“乡长”的官。虽是开玩笑,但我感觉到了她们内心真实的想法,谁不想有个受委屈可以倾诉、有事情可以商量的“主心骨”呢?一声“乡长”,从那时起,她们一直叫到毕业工作,一直叫到穿上洁白的婚纱,一直叫到现在……  四

      为了当好“乡长”,我淘了一辆破旧的二手自行车,有时候载她们去邮局取钱取物,有时候帮她们捎买些东西,有时候去别的学校联络老乡……几年下来,我的足迹几乎走遍了水城大大小小的每一个角落。回首往事,我惊讶地发现,那时我竟深深地迷恋上了骑着那辆只有铃铛不响的车子穿越小巷的感觉,那种偶然产生的感觉启蒙了我的思想,激发了我的文学意识。还有一些偶然,至今影响着我对爱情、友情的认识和态度。我常常想,在人的有限生命中,偶然到底发挥着怎样的作用。我们经常刻意地制订一些计划或做出一些决定,但时过境迁之后,才发现那些计划和决定要么无足轻重,要么化为泡影。改变和影响人一生轨迹的,往往是一些不经意的偶然。那些偶然,我们从未想到,也不可能想到,但它就是一个看不见的扳道工,不容置疑地扳动着我们人生的轨道,这是不是一种宿命?

      我像一只勤劳的蜜蜂,不停地飞来飞去。除了为老乡们奉献“殷勤”,也在不断地密织我们的老乡网络。青春和激情确实能创造奇迹,直到现在我依然佩服那时我的社交能力和社交热情,竟然在一年内把这个城市其他学校的老乡联络了起来,从此我们的聚会走出了校园,走向了陌生的环境,也认识了更多的人,发生了更多的故事。而今青春不再,激情难有,我甚至怀疑人的激情一生中是否就那么多,激情过后便不会再有。

      老乡越来越多,奇怪的是依然女生居多。有人说女人如水,有水的坚韧,有水的清灵,有水的温柔,有水的宁静。女人的确如水,微风吹拂时,往往也会泛起朵朵浪花,化作晶莹的珠泪,滑落秀丽的脸庞。那吹拂的微风,就是乡愁。

      诗人余光中在《乡愁》中写道:“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乡愁,其实就是时间和空间产生的精神依恋。我一直认为,之于乡愁,女人要比男人更多一些,因为她们有水一般的柔情,多的是离情别绪,多的是感怀伤时。人与人相处久了,会有一种自然的共情。因为她们,我也变得多愁善感。每逢中秋,当明月清辉洒在脸上的时候,月光似乎变成了连接这头和那头的情丝,将隔空的思念紧紧地缠绕在一起。老乡们即使聚在一起,也是静静地面对着,浓浓的愁云压在彼此的心头。压抑着压抑着,一声低低地啜泣便会在暗夜响得惊天动地,继而便有一连串的啜泣响起。仅仅是啜泣,没有嚎啕大哭,无数个日夜已经将尚还稚嫩的心磨练得有些坚强,似乎只需些微的泪水便足以浇灌思念的焦渴。此时,我自以为是的强大也会轰然倒塌,转而悲伤涌上心头,任泪水模糊了双眼。

      时光不会因快乐而停留,也不会因忧愁而驻足,花谢花会开,秋去秋又来。秋天不光有“梧桐更兼细雨”,还有炫目的金黄和喜人的收获。后来的每一个秋都不再是灰暗的,心底明亮灰暗自然烟消云散。我们依然关注秋天,只是我们变成了学龄最大的老学长。自我们之后,新来的老乡是幸福的,他们不用像我刚来那样看着来来往往的人们发呆。  五

      老乡聚会依然会有,只是不像我们当初那样频繁。人多了,聚会少了一些随意,多了一些繁琐,也多了几分热闹。老乡们青春活泼,有的多才多艺,聚会时欢歌笑语,每一次都是精神的盛宴。但像往常一样,每逢大点的节日,乡愁仍会如约袭来。唯独毕业前那年的中秋,我们用一顿饺子排解了乡愁。

      中国人是最讲究吃的,吃是一种传统,也是一种文化。作为北方人,逢年过节吃饺子,不知流传了多少年多少辈,似乎没有一顿饺子应付不了的节。年年如此,代代如此,吃饺子在北方人的基因里永续传承着。哪怕漂洋过海,即便远走他乡,执著的北方人逢年过节总要想方设法吃上一顿饺子。此时,饺子不是饺子,是献给乡愁的祭品,祭了,心也就安了!

      那年的中秋在我的记忆里盛大得无与伦比!

      晨曦微露,节日的气氛便开始笼罩在我们心里。一大早,我们就在校外的一家饭店借了场地,借了工具,备足了食材。天气微冷,但我们心里很暖。早饭刚过,老乡们便很快到齐了。包饺子,对从小耳濡目染的我们来说,至少看上去不太陌生。无须太多的言语,似乎人人都有几分默契。三三两两,有的洗菜,有的剁馅,有的和面。虽然多数人不太熟练,但都很仔细、很专注,这份认真像极了日子中的父母。场地的面积不小,二十多个老乡可以像聚会时那样面对面围坐一起。面活好了,馅拌好了,气氛开始活跃起来。有的老乡看上去在家里就没做过太多家务,但在这里却争先恐后。擀面杖只有两个,老乡们你拿过来我拿过去转着圈儿用。娴熟的,擀出的皮又薄又圆、光滑整洁;笨拙的,擀出的皮厚薄不匀、奇形怪状。馅儿分成了好几份,更多的人手忙脚乱地包饺子。良莠不齐的技术加上奇形怪状的皮儿,包出来的饺子自然千姿百态:站着的,卧着的,躺着的;长的,圆的,扁的,称不上形状的;馅儿粘在皮上的,皮儿漏出馅的,花花绿绿,异彩纷呈。更有笑点的还是我们身上,有的把面粉沾在了脸上,有的撩到了头发上,有的溅到了衣服上,彼此之间再相互擦碰,一时间满场雪花点点,黑白交错,红白交织,不经意间便渲染出浓浓的喜剧效果。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相互取笑着、喧闹着,妙趣横生,其乐融融。当一碗碗惨不忍睹的饺子端上桌子的时候,我们眼前的仿佛不是食物,而是可以充饥的精神大餐。那一顿,我们吃得很认真,吃得很香,真正吃出了饺子的味道。

      我原本不太喜欢吃饺子的,但从那一场盛宴开始,饺子在我的生命中不可或缺。后来,我和老乡们相聚重逢,不论山珍海味还是清茶淡饭,最后的主角必然是饺子。我们一起在饺子里品味青春的味道,品味生活的味道,品味秋天的味道。可惜,我们很难再在一起品味包饺子的味道!

      又是秋天,又逢秋雨,窗外的雨应和着我心里的雨。我撑一把雨伞,想踩着满地的落叶,去感受秋的温暖和秋的萧瑟。

      我的故秋,装着那些懵懂,故秋,从我感觉秋雨的冷开始,我们用聚会来给秋天加温。毕竟走过,故秋不再寒冷孤单了。

      如今,我更懂得怎样度过秋天的孤单,有比聚会更开心的办法。人生不能重来,我只能用回忆来温暖我的故秋。  2023年10月原创,2024年5月13日首发江山文学

      

    【审核人:站长】

        标题:我的故秋 ——岁月往事之四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xiaoyuan/daxueshenghuowenzhang/169758.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发布者资料

        杨静杨静
      • 会员等级:文学秀才
      • 发表文章:38913篇
      • 获得积分:1112分
      • 访问Ta的个人空间
        给Ta留言 加为好友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