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美文欣赏
文章内容页

龙门行

  • 作者:萧天策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4-06-09 21:05:18
  • 被阅读0
  •   龙门,多么吉祥的地名。也许你会想到鲤鱼跃龙门的典故,还可以联想到河南洛阳闻名遐迩的龙门石窟。它却是我日思夜想的二故乡——广西钦州市的龙门港镇。

      龙门岛位于广西钦州南部、北部湾钦廉沿海,是通向钦州湾外海的咽喉要道。因茅尾海出口两侧山脉蜿蜒起伏,形如龙状,东西对峙如门,故称“龙门”。

      我服役期间,南海舰队原龙门水警区司令部就驻扎在这里。

      今年春末,我与战友们怀着对二故乡的眷念之情来一次说走就走的龙门之旅。经过一天的车轮战,夜幕降临时终于抵达北海市,住在北海的战友盛情为我们接风洗尘。

      次日,来不及去风情万种的海滨浴场——北海银滩赶海。急不可待驱车去龙门港,因为那里留有我们青春的影子和走过的脚印。

      车子由高速驶进去龙门的道路。看到路旁茂密的桉树,既眼熟又亲切,散发出的淡雅清香随风扑鼻。灰白色的树杆宛如夹道欢迎贵宾的礼仪小姐,亭亭玉立,扭动着树身,叶梢在风中舞动,为我们的到来平添几分仪式感。小车行驶在宽敞平坦的大路,不竟让我想起往昔坐车时的情景。那些年,没有公交、大巴车,连司令员坐的车都是帆布顶蓬北京吉普。我们出行只能坐部队解放牌敞篷车,车子跑在铺垫细粒砂的路上,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下车后浑身上下总是灰不溜秋。

      通往军港码头的专用道上,再也不见身着水兵服的战士和来来往往的军用卡车;低矮简陋的水警区医院还静谧在山上,看得出时光给它烙上褐色的印记;闲置在空中的水塔,似乎在叙说悠悠岁月留下的故事。

      这是1987年原龙门水警区司令部执行中央军委指示实行战略转移后留下的产物。司令部及所属科室整体迁徙北海市地角海域后,改编为北海水警区。

      龙门水警区实行战略转移,主要是从海军的长远发展出发。因龙门地域较偏,岛屿又多,大吨位的舰船无法靠近,制约着人民海军现代化建设。

      部队在改革中发展,又在发展中完善整编。时隔二十九年后的2016年北海水警区撤销后又整编为护卫舰16支队。

      当初在龙门驻军是有历史渊源的。日本侵华时在龙门登过岛,日军战败投降后,国民党在龙门岛又占据多年,蒋介石逃亡台湾时藏匿在十万大山的特匪活动猖獗,还要防患外来势力故技重施,才迫使在龙门设防驻军。

      为了脚踏实地对龙门岛的人文、地理、营房布局有更详实的了解。我提出徒步下山的想法被战友们否定后还是随车而行。虽说龙门水警区司令部搬迁三十多年了,分布在各个滩涂的军事设施、军港码头和营区、营房在警卫兵的守护下保存完好。这里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能勾起退役老兵往日的回忆,所以,到各自的老连队看看是我们此行的内容之一。

      当车子顺势而下经过修船所营房时,战友老陈喜出望外地说:“这好像是修船所的宿舍啊”!。他连忙大声招呼着司机停车,当看到久违又熟悉的营房时,一种回家的感觉油然而生!

      眼帘里,见锈迹斑驳的铁栅门和那把紧闭的大锁,将我们拒之门外时,患得患失的心无言以对。当看到这触手可及而又不能涉入的营房,心里的满足感也算得偿所愿。

      我看见老陈独自一人,急匆匆地朝着他工作过的车间走去的背影,我被他的行为所动,情感所染。

      来到高炮营这片热土,操场上杂草丛生,残垣断壁的营房参差不齐的静默在原处,一种人去楼空的失落感挥之不去。当看到眼前营级单位的营区营房,再看现在的军营简直就是不同时期的两个不同概念。无论是营房标准还是占地面积;无论是营区环境还是基础设施;无论是军事装备还是掌控这些高科技的人才和过去根本没有可比性。我从心底感到国强民富的同时,也从内心感到欣慰无比。

      曾经在高炮营开过车的杨师傅手指着眼前的况境,深有感触的边走边向我们介绍院内高矮不同、大小不一的营房用途时。在场的战友拿起自己的手机,有的拍照,有的摄影,有的问些不为人知的过去。都想将这今非昔比影像资料收藏在手机,珍藏在心底。看见这些被风雨浸蚀过的营房,心里的五味杂陈无法用语言叙述,过去部队的艰苦生活可见一斑。从中我窥视到了人民海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所走过的一段艰难里程。往昔高炮营汽车排车水马龙、汽笛声声的场景就在眼前回放。

      当我们把重返龙门军营的照片和视频,发到战友微信群后。因故不能同行的战友们主动在群里互动,要求我们去连队多拍几张照片,多录些视频放在群里,与他们共同享受一次重返军营的愉悦,也算去过一次龙门岛。尤其是群里资深潜水员卢开桂战友也开始冒泡并赋诗一首:

      阳春三月探军营,戍边几载梦断魂。

      暮然回首几十春,如今相逢两鬓白。

      一石激起千层浪, 微信群里的气氛在卢总影响下大有蠢蠢欲动之势。战友群群主周少坤也在群里追忆起他曾在龙门高炮一连的生活趣事。高炮一连地处群山之巅,与龙门岛遥相呼应,四面环海,风景秀丽。以他自身的文学功底在群里用一定笔墨叙述他们在营区围追堵截野猪时的场景和退潮后在海滩捉螃蟹、捡海鱼改善连队伙食的故事。

      当我们站在山下军港码头,把目光投向隔海相望的高炮一连山头,那迭宕起伏的岛屿间薄雾缠绕;再看海面上的快艇、渔船来回穿梭,掀起层层浪堤;再把目光移向龙门岛气象站灯塔方向,潮起时看两个山头的侧影好像一头在海里戏水、沐浴的大象;稍换角度又像相依相偎的一对情侣,栩栩如生,让人目不暇接。

      只要你静心的凝视远山,用艺术家的视野去审视。你就不难发现看山不是山,看海不是海;只要你的想像力丰富,你看到的画面就是你想到的,惟妙惟肖。这就是海的神秘韵味、山的灵性所在。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记得1977年拍摄一部反映海港工人不畏艰苦、不辞辛劳的故事片《蓝色海湾》时,外景就在龙门气象站那片海域摄取的。影片中的插曲《永远战斗在蓝色的海湾》的歌声就像穿云破雾的海燕撞击着我的心灵,已铭刻在心。

      龙门岛的海滩是不能和北海银滩相提并论的。如果你用心去看、去品、去悟,俯看那远海纵横的山脉,你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那撒落在大海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岛屿犹如仙女撒下的一朵朵山花、播下的一片片绿色、描绘的一幅幅自然风光画,定能让你如痴如醉。如果能在岛上建几处庭院楼阁,建造几座双曲拱桥,就能让龙门群岛成为旅游风景胜地,完全可以和祖国南端的西沙群岛媲美,与烟台的蓬莱仙境争奇斗艳,一点也不比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逊色。

      只要你细心去观察就不难发现龙门岛有着它不为人知的奇妙。当我沿着小路寻觅着龙门老街风土人情时,意外的发现一颗形如盆景的榕树神奇般长在一幢老屋的墙体中。这眼见为实的自然景致改变了我的认知,榕树的根扎在墙里,墙体守护着根,情感深邃,相濡以沫。那枝叶那根须随风飘逸,墙体却巍然不动。诠释着人与自然的和谐、植与物的包容与灵性。

      如果说榕树在墙体上生长是一个地方自然现象的话,那么兴隆岭上那幢民国时期建造的“将军楼”就是龙门岛的一张名信片。

      据记载,“将军楼”始建于民国8年(公元1919年)。这幢融入中式风格与欧式风格相结合的三层小洋楼是两广江防司令申保藩所建。1924年落成后当地人就称它为“将军楼”。整整一个世纪以来,它历经沧海变迁,风雨飘摇。屋顶上两个炮台曾经历过小日本的炮击,楼房却安然无恙;也经历过解放战争硝烟的洗礼和考验。今天仍然以将军的英雄气概,巍然屹立在龙门岛,成为地标性建筑。

      “将军楼”历经百年变迁和风雨洗涤。先作为原龙门水警区司令部办公室,不久又成为水警区海军招待所。曾有过热闹非凡、迎来送往海军官兵的经历,也是远航归来水兵将士舒适的避风的港湾。

      水警区司令部从1987年迁至北海市后,“将军楼”一直闲置至今。百年的等待,百年的沉淀,墙面虽已斑驳,门窗损伤,但它的建筑风格和气势恢宏的魅力仍然不减当年。更显示它的成熟与厚重,仍是龙门岛一道靓丽的风景。

      我们走在寻找军营的路上,随处可见三五成群在院内剥蚝的大妈。为了接近她们,毛遂自荐我们曾经在龙门当过海军。想知道当地渔民的经济来源有那些?一个略带广西方言尾音普通话说较好的大妈指着手里的蚝告诉我们:“龙门靠近大海,肯定是以捕劳和养蚝为主啦”!改革开放以来,龙门港镇百分之八十的渔民都靠海为生,以海洋捕劳和近海养蚝为业。据说养大蚝已成了当地的支柱产业。同时,还利用荒山峻岭发展农、林、果多种经营两手抓。

      除此之外,龙门港镇还有一万多亩红椎林,长势喜人。尤其是红椎木上长出的“红椎菌”是人工不能复制,不可繁殖的菌类,市场前景很好,供不应求,经济效益也十分可观。真是上苍有眼,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地域造就一种物产。这也许是老天爷恩赐龙门港镇一家独秀的摇钱树。

      这次龙门之行,不仅看到了久违的军港、军营,也隐约看到了龙门港镇的勃勃生机和发展机遇。随着“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世纪工程——龙门跨海大桥的建成通车。将散落在钦州湾龙门岛周围一百多个岛屿铺平道路,打通北、钦、防一体化,为龙门岛经济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我站在龙门岛的制高点,眺远山,岛屿星罗棋布,烟波浩渺。观近海,蚝排成行,渔船待发。看满山峻岭,花果摇曳,绿树成林。这如诗如画的场景就像一幅流动的海景画卷,流入我的心扉。

      岁月蹉跎情常在,人间无处不故乡。再见!龙门港。

      2024年6月6日

    【审核人:站长】

        标题:龙门行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uibi/zhuantiwenzhang/177261.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