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美文欣赏
文章内容页

黄基竹:绳牵索挂的渡船

  • 作者:黄基竹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4-06-07 10:00:00
  • 被阅读0
  •   毗河、中河、北河三江在金堂县城赵镇汇合后称沱江,沱江南流经淮口、白果后进入五凤镇境内。沱江五凤段全长约20公里,江面宽阔,不便架桥,两岸交通从前全赖舟楫,于是便有渡口。渡口者,摆渡的地方也。沱江上五凤段就有渡四个口,均为古渡口,有的到了二十一世纪初还在使用。

      可谓古今同渡,千年同缘。渣浮渡,是五凤最大的渡口,人货流量大,更兼汽车渡设在此处,水上交通繁忙。此处江水平缓,水有回流,常有渣滓浮于江面,故名。这里靠近五凤溪火车站,火车站距古镇还有两、三公里路程。罗坝渡,位于渣浮渡以东,此地名罗坝,渡因地名,河对岸是九里埂。此渡口人货兼渡。与渣浮渡一样,也靠近五凤溪火车站。鸣阳渡(明扬渡),位于五凤场口王爷庙边,是北岸居民赶场、学生上学必经之处,旧时也是沱江上行下行船只主要停靠码头之一,所以自古以来是五凤最热闹的渡口。其名亦最雅,语出《魏书·太祖纪》“诏有司明扬隐逸”,明扬即选拔、举用之意。渡名得于何时无考,疑为某被明扬之达官显宦所命名。一说名鸣阳渡,取五凤鸣阳之意。金牛渡,位于五凤镇东,对岸为金牛坝,故名。是金牛村村民上街、上学和简阳部份居民至沱江北岸必经之所,人货兼渡。

      一说到渡口,就要说到渡船,一般的渡船都是靠篙竿和船桨,后来有的改用燃汽轮机驱动。五凤镇的罗坝渡、鸣阳渡、金牛渡的渡船就是这样的。而渣浮渡的汽车渡船却不靠这些驱动的。它船体巨大,人车混装,能装载三至四辆大型货车过河。这么大型的渡船,这么宽阔的江面——此地江面平常是200余米,那么它是靠什么来驱动的?又是如何保障般体与两岸码头的汽车道的无缝对接的?原来,这种渡船称为“钟摆式”渡船,它的驱动力是来自河水自然的流动冲击力。具体是这样的,在渣浮渡口上游五六百米处的河流中央,建有一处钢筋混凝土桩,当地人称为“望堆”,从“望堆”上垂下一钢索,这钢索系在渡船边沿的正中部位。待渡船上的车、人上船后,船员解开揽绳,用篙竿点开船,船长掌舵,调整舵页在水中位置的变化,利用河水自然的冲击力,渡船就向河对岸驶出了。由于钢索的长度是固定的,处于摆锤位置的船体到达河两岸的位置也是固定的,因此渡船的船两头才能与码头的公路口无缝对接。这“钟摆式”渡河方式,不烧油不烧汽,也节省人力,足以体现我们人民的聪明才智。

      在五凤的过去,有的小溪也要靠坐渡船才能过河。玉凤社区(由罗坝社区与玉凤村合并而成,玉凤村又撤区并乡建镇时由原上游村和百花村合并而成)石板河与沱江交汇处的两河口,这石板河接近沱江的河段也曾是上游村和百花村的界河,过小河也要乘渡船,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都还在使用,直到1993年7月,石板河上的“为民桥”竣工后,才完成它的摆渡使命。不过此处的渡船摆渡也不是靠篙杆和船桨,而是靠一条连接两岸的废旧纤绳——沱江边拉船用过的竹条编扎的竹绳,艄公站在船头,两手在纤绳上移动,使船体在水面移动,这样来回摆渡。与沈从文《边城》中翠翠爷爷的摆渡船一样。

      随着鸣阳沱江大桥的通车,南北通途,五凤镇境内的几个古渡口已真正成为古迹。

    【审核人:站长】

        标题:黄基竹:绳牵索挂的渡船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uibi/zhuantiwenzhang/176644.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