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优美散文写景散文
文章内容页

冬日的灵华山

  • 作者:管鹏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4-05-19 12:52:48
  • 被阅读0
  •   冬日的灵华山,依然是移步换景,好一派迷人的寒冬腊月景色。

      清晨,站在灵华山主峰脚下,放眼望去,眼帘中的灵华山依然是云蒸霞蔚,青山隐隐,风光无限好。

      行走在羊肠小道上,与夏日相比,没有了火辣辣的骄阳晒烤,没有了大汗淋漓的艰辛,只觉得石阶也没有了先前的陡峭,山道也没有了先前的弯曲。其实,所有这些感觉,都是心态所致和季节气温的变化罢了,这也是冬日出游灵华山的微妙所在。

      蜿蜒的山路上,一路的冬日景色,大大方方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高山梯田层层叠叠,层次分明,只是没有了夏日的青青稻苗,秋天的稻浪滚滚,相比之下,由于百草的枯萎,没有了过高的遮挡,可以清楚地看到层次分明的美丽梯田轮廓;山冈上、路边上那些山菊,金灿灿的花朵儿早已凋谢,只留下了干枯了的花骨,那情景、昔日的繁华已去,展示给我们的是季节留下的凭证;山涧中那些大小瀑布,这个时候,也失去了它先前的风采,没有了一泻直下的景观,只有几股小小的山泉,倚靠着瀑布沟沟,不声不响地往下流淌,这种情景,倒使我们看清了它的内在面目;位于山顶上的草甸,没有了春夏两季的绿浪,演变成的是一片金灿灿的枯草,山风吹过,轻轻地摇头晃脑,呈现出一副无可奈何的景象……

      与春夏秋三个季节相比,灵华山不变的是,无边无际的茫茫林海和呼呼作响的涛声。

      林间的那片苍松,在冬阳的照耀下,依然郁郁葱葱,直指云天。树梢上,虬劲的松枝,持着一束束的松针,在蓝天下显得特别的碧绿。站立在劲松底下,抬头仰望,树枝和松针的缝隙中,呈现出冬阳五彩斑斓的景象。这是一片硕大的古松林,它们挺拔、高大,就像久经沧桑的老者,不惧严寒与酷暑,昂首挺胸屹立在山涧之中,默默地与灵华山长依厮守,翘首远望着渐渐西去的残阳。起风了,整个松林发出轰轰隆隆的松涛声,犹如千军万马在呼号、在行进,把个原本肃静安宁的松树林逗引得格外热闹。

      走过苍松林,前面是一座高大和密集的枫树坪,整个林子可称得上是灵华山冬日的一个绝妙景点。这里的枫树,稀疏、高大、挺拔,树龄都在百年以上。徜徉于枫树坪,两三个成年人才能合抱的枫树多如牛毛,那粗壮的身躯,皮开肉绽,青苔斑斑,更显得枫树的老态龙钟。那些叫不出名儿的藤条,或是攀吊,或是缠绵,把个古枫紧紧拥抱,像是谁也离不开谁。树底下,满是掉落的带叉红叶,把地面覆盖得严严实实,风雨不透。高高的枫树枝上,依然有许多残留的枫叶,在山风的吹拂下,一刻不停地摇曳,看情形,随时都有掉落下来的样子。

      冬日的灵华山,与苍松、枫林为伍的还有浩瀚的竹海。那些不择地域,不惧严寒的翠竹,在寒风中依然摇头摆尾,拥有永不消失、永远青春焕发的态势。它们刚劲、从容,在等待着春风,在等待着春雨。它们没有停顿,没有歇息,地底下那些走马鞭,正在铆足劲儿地向前延伸,储备芽芽,一旦春天来临,便是无数春笋满林窜。

      站在高高的灵华山顶,北风在耳边呼啸,就像站在风口浪尖一般。冬日,北风是这里的常客,只因为这里地势极高,无遮无挡,一年四季,不管是东南风,还是西北风,它都一一享受这般“风景”。难怪,这金顶被四面的风吹得老态龙钟,不肯长大树,只顾长茅草。

      远方的山涧突然腾起一股雾气,顺着风向缓缓地飘动,越升越高,当形成云彩的模样,便急速离开大山,随风飘得更高更远,飘向远远的天边。大冬天的,能升起这般雾团,由此可见,灵华山是多么的湿地,多么的美丽。

      站立在金顶界碑前,透过朦朦胧胧的云雾,放眼远眺,依然能看清楚远方的山峦起伏,云山雾罩。山水之间的乐安、宁都两县部分地域道路河流、村庄田园,忽隐忽现,好似画家笔下的一幅山水田园图画,美不胜收。

      夕阳西下,金色的冬阳,簇拥着晚霞的云彩,折射在巍峨的群山之巅,恰似给美丽的灵华山涂抹了一层薄薄的光环,像是神性的禅意,更像佛光笼罩。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美轮美奂的灵华山,每一个季节都有它美妙的风景,而这寒冷的冬日,更有它独特的韵律与底蕴,只待我们细细地去探索,去品味!

    【审核人:站长】

        标题:冬日的灵华山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anwen/xiejingsanwen/171240.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