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生哲理 人生格言
文章内容页

石笋河社区:百年风华“正青春”

  • 作者:颜华辰
  • 来源: 原创
  • 发表于2023-05-26 11:27:46
  • 被阅读0
  •   大望坡、古街、文昌宫、刘家祠堂、客货码头……一个个带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名词,串连起一代代石笋河社区居民的记忆。

      广安区石笋镇石笋河古街位居广安区东部,渠江河畔,距广安城区28公里,属省级试点小城镇。东与白市镇、白马乡毗邻,南接苏溪乡,与前锋区虎城乡隔河相望,西和大安镇、东岳乡接壤,北靠肖溪镇、恒升镇。

      据了解,石笋河古街始建于清末民初,历史文化悠久,人文景观丰富,建成已有百余年历史,有广安百年古街之称,及“一代(市)二花(桥)三观阁,好耍不过石笋河”的美誉。

      半边街 (资料图片)

      古街散发古韵味

      立夏时节,走进广安区石笋镇石笋河社区古街,青瓦白墙的川东民居依山而建,错落有致。顺着青石板梯步往下,一座座民居楼房接连映入眼帘,十分有意境。

      据介绍,古街也叫河街,呈“之”字形东西走向,主要由老街、正街、兴隆街、文昌街等组成,全长约2公里。古街依山傍水,沿渠江而建,一直绵延到渠江河畔。这里“山—水—镇”相融,石板小桥、家舍院落错落于青山绿水间,形成了独特的山水田园风光。

      “老街两侧建有穿斗式木梁结构的房舍,小青瓦屋面、单檐悬山式屋顶,地面全部用青石板铺成,古朴淳厚,韵味独特,是典型的川东民居风格。”石笋河社区党委副书记王强一边介绍一边引导我们在老街巷陌穿行,“整个梯步大概有130米,走完就到正街了,每逢赶集的时候,那里是最热闹的。”

      约10分钟后,便正式进入老街的核心区域——集市中心,不同于一步一梯的蜿蜒曲折,这里宽敞平坦,超市、服装店、药店等各类店铺有序排列,一个个热闹的场景浮现眼前。

      石笋老街

      穿梭在各色店铺里,临街的一家照相馆格外引人注意,走近看,只见相馆的玻璃橱窗上陈列着许多石笋河的老照片。经了解得知,照相馆的老板名叫刘茂元,70岁,是土生土长的石笋河人,也是石笋河有名的“照相人”。

      “我们一直沿袭着古人3、6、9赶集的习俗,每到赶集日这天,这里就相当热闹,前锋区代市镇、虎城镇周边的居民都会到这里来买卖东西。”刘茂元一边指着橱窗上的照片,一边介绍道,“以前赶集还要热闹得多!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每到过节的时候,还有耍狮子、舞龙的……”

      不仅如此,街道还有历史悠久的王爷庙、文昌宫、关庙、禹王宫、钟鼓楼等文化遗址,境内还有静卧渠江的中沙坝,地势险要的鳌山寨、庆云寨、王家寨等自然景观,还有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刘家祠堂、杨家祠堂等。“牌坊上的对联‘天生石笋当为砥柱中流,门锁渠江莫教溢权外流’也是广为流传。”刘茂元说道。

      顺老街一直下行,便是石笋客货码头。沿途,尤其是临近码头的位置,能看到老旧商号的房子,商铺、柜台等均保存完好。“当时的地方官员和开明人士通过会晤,筹资兴建了石笋河码头,码头修成后,人气和商业越来越兴旺,当地的大地主杜凡庸、杜富初等就在上码头修建了货运仓库,取名‘大元号’。”王强介绍道。

      石笋客货码头位于渠江河畔,在陆路交通不便的时代,因地处渠江上游,水运条件优越,码头便成了渠江流域广安到大竹、渠县的粮食、土特产、山货等商品集散地和水上交通重要口岸。码头船只至今仍为周边乡镇居民提供摆渡服务。

      “石笋客货码头以前是数一数二,最繁华的。不仅客商、货物等往来十分频繁,每到过节还有划龙舟、抓鸭子等活动,非常热闹。”有着近30年客船营运经历的王建琴和刘清华夫妻俩回忆码头热闹非凡的从前。

      “以前长途、短途差不多三四十只船,码头都停靠不下,随着交通发达后,船运没有以前景气,但是每逢赶集的时候,还是有不少人。”刘清华表示,赶集的时候每天拉客20趟左右,平时人就少点,5、6趟左右。

      老街还有一部分叫“半边街”,因为街道的一面依山修建民房,另一面悬崖临水,修筑石栏形成走廊,因独具特色故名“半边街”。“半边街”临崖一边,原砌有高约60厘米到100厘米的石栏,一方面为了安全,另一方面也可为上下往来的人们提供歇脚之处,后统一用砖修砌。

      行走在石笋河老街上,川东民居,各色商铺依稀透露着当年水运繁华的热闹景象;文昌宫、禹王宫、关帝庙、半边街、海角桥、古城墙以及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花坟山墓”等又仿佛向人们传递着在悠长岁月里沉淀的深厚文化;客货码头、苍翠的远山依旧散发着古老韵味。

      石笋客货码头

      在保护中寻发展

      石笋河社区丘陵地貌显著,幅员2.13平方公里,下辖6个居民小组,居民户数1415户,总人口5682人,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如何保护传统村落,留住古镇“古韵味”、谋求新发展?石笋河社区从改善人居环境着手。

      “从保护性改造开始,我们坚持保留古镇的原始风貌,对原有建筑、房屋进行危房排查、改造,希望展现传统建筑和民俗文化赋予石笋河的独特内涵。”王强告诉记者,为进一步保护石笋河传统村落,近年来,该社区实施人居环境整治,这对激发古村新活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吸引了众多摄影爱好者前去游览打卡。

      “通路”“通水”“通电”“通网”“通电视”......随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石笋河古街居民出行难、用水难等问题得到了解决,饮用水合格率达100%。建设卫生厕所,卫生厕所覆盖率达100%。实行户集居收镇处理,做到生活垃圾无积存,无臭气及固体废物污染,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达100%以上。居民生活污水均经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排放,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5%。

      与此同时,石笋河社区于2021年启动了排查、改造老旧危房工作,增设太阳能路灯60多盏,维修公厕,新打造休闲小广场1个。并对老村进行统一的规划建设、风貌修缮,将传统文化融入古村开发。

      将石笋河古街传统村落作为整体保护,保护传统村落的山川水系环境、传统格局要素及村落内的民居建筑,包括村落周边的农田、水体及村落内部街巷等。

      对社区用地重新规划布局,形成“一廊四区”的区域空间布局形态,即渠江滨水休闲走廊,传统村落居住区、老区综合生产生活区、农家生态游乐区和生态绿地景观区。同时针对区域用地布局,对现状用地结构中不合理以及区域发展性质相冲突的用地进行调整。

      确定保护主题和保护框架。规划确定以古村集中的古建筑及内部格局为基本保护主体,以传统民居建筑边界为界,核心保护区面积约1.33公顷。建设控制地带,规划确定古村落保护的“建设控制区”,总面积约17.43公顷。初步划定环境协调区,具体指建设控制区外围东南毗邻渠江,北靠石白路,总面积约76.48公顷。

      ……

      “近年来,石笋先后成功创建为‘四川省环境优美示范镇’‘四川省卫生场镇’,同时以旅游资源为依托,坚持旅游服务业与商品集散地相结合的模式,不断发展集体经济,居民生产生活水平得到提升。”王强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落实传统院落保护与发展要求,依托秀美的渠江风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具的区域特色,积极开发古镇生态、文化旅游,努力将其建设成具有川东文化特色和水乡文化的山水田园城镇、文化旅游重镇。(颜华辰 广安区融媒 许婷 文/图)

      编辑:李玉朗

    【审核人:站长】

        标题:石笋河社区:百年风华“正青春”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zheli/renshenggeyan/63231.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