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春,我来到天门职业学院党委宣传部上班,因为没有电脑,我不能正常工作,但也不能闲着,因此,我找来一个笔记簿,花了一个多月,每天上班就坐在办公室不住地写,直到有了电脑,我就停止了;这些文字全凭肚子里装着的那点可怜的知识和经验,也不知是否算是作个记录?以免年纪大了烂在了肚子里。以前放进了QQ空间没有?我也忘了;从今日起将陆续更新于这里,有兴趣的朋友可读,表示欢迎!
老谷子讲稿
文学形象的
三种高级形态
十
一、文学的典型
“文学的典型”是写实性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是人类创造的艺术至境的基本形态之一,也是中西文论共同发现和阐释的符合审美理想的范型模式之一。“文学的典型”是中文系学生的必修课,也是每个从事写作的人必须要懂得和掌握的知识和技巧;如果无视这个基本点,可以说是不可能写出像样的作品的。那么什么是“文学的典型”呢?教科书上的概念很多,我作了下综合:“文学典型必须以鲜明、生动的个别性充分地表现其本质和普遍性,即它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又有普遍的社会意义”。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特”,简言之,就是“你所创造的事件、环境和人物,是‘个体反映一般’、‘个性反映共性’、‘主观反映客观’,能起‘举一反三’的作用”。为什么一篇小说、一个戏剧,有大部分读者和观众能“对号入座”、产生共鸣?那就是作品的事件是千百个事件综合而成,作品中的人物是千百个人物提炼而成的。艺术的事件和人物中有着生活中的影子,是真实的社会生活艺术集中的表现。
“文学的典型”一般是叙事类作品用的创作方法,主要是小说和戏剧。“典型”分为两种,即“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所谓“典型环境”不过是充分体现了现实关系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生活环境,它包括以具体独特的个别性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关系总情势的大环境;又包括由这种历史环境形成的个人生活的具体环境。比如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反映的朝廷腐败、君主昏庸、奸臣当道、民不聊生的社会总情势就是大环境,而水泊梁山就是特定的历史大环境下形成的小环境。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是相关互依存的,除去一方,另一方就不复存在。典型人物是在典型环境中形成的,如同在生活中,有什么样的环境,就会出什么样的人;在艺术中,有什么样的典型环境,就会出现什么样的典型人物;如“林冲”原是个知书达理、温文尔雅的武官,到了梁山后,他嫉恶如仇,杀富如麻,最后因不能报仇忧愤而死。然而,也不是绝对的,典型人物也并非永远在环境面前无能为力,在一定条件下,他又可以对环境发生反作用。如很多在被压迫下奋起的英雄人物,就是在恶劣的环境下出现的反作用。
总之,“典型环境”主要是要求“能够充分适合表现事件与人物性格”,作家在设置环境时,就要慎重而仔细地思考、精心设计,不能随心所欲。在中外诸多小说中有很多“典型环境”的范例,如雨果笔下的《巴黎圣母院》把整个小说的主要环境设在“教堂”,中心事件都在教堂发生。如我国四大名著《水浒》中林冲怒杀陆谦,将环境安排在风雪夜的“草场”。还有我国的古装戏剧《三叉口》将几个人的博斗场安排于黑灯瞎火的旅店内。都具有高度的典型性。
“典型人物”主要是在外部特征和个性的刻划方面。要把千个相同个性的人集中体现在一个人物身上是不太容易的,要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综合性。我国艺术作品中塑造的“典型人物”已深入人心,有的已形成印象的规范。如“林黛玉”就是柔弱女子的象征,贾宝玉就是“小白脸”的化身,“李逵”就是直率、粗鲁的代表,曹操就是奸雄的形象……中国京剧的脸谱、服装、身段、唱腔、说白等程式化,对“典型人物”的形成是有卓越贡献的。当然,在文学创作中要杜绝“脸谱化”,不能千人一面,但基本规律和法则还是应遵循的,有些成功的经验也要借鉴。
凡是在文学史上称为典型文学形象,都具有永恒的魅力。这种魅力要从“魅力的表现”和“魅力的实质”两方面考察。它的“表现”体现在吸引力、感染力和震撼力等方面;它的“实质”是由文学典型的真实性、诚挚性和蕴藉性造成的。
为什么有的作者写的小说和戏剧没有“冲击力”,不能让人产生内心的“波澜”,正是因为作者没有按“典型性”的原则去作构思和谋划。更多地是照搬生活,或是罗列生活,缺乏艺术匠心。一部好作品都会是具有高度“典型”性的,它必须从一个小小的侧面和几个鲜活的人物,反映出一个时代的社会本质,将真、善、美,假、恶、丑,浓缩、夸张到极致,再集中存列于一个“展览厅”,让人在极短的时间内,通过一个有限的空间,看到一个无穷的大世界。
“文学的典型”与“文学的典型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谓“文学的典型性”,就是“文学的典型特征”。
文学的典型特征通常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从外延看,“特征”可以是一句话、一个细节、一个场景、一个事件、一个人物、一种人物关系等。从内涵看,“特征”具有两种属性:其一,它的外在形象极其具体、生动、独特;其二、它通过外在形象所表现的内在本质又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作家抓住生活中最富特征的东西,加以艺术强化、生发的过程,就叫做“特征化”。这些零碎的分散的强化,要具有贯穿全部生命活动的、统摄其整个生命的“总特征”;另外,所有“局部特征”还要为“总特征”服务。
“文学的典性”统揽全局,就成为了“文学的典型性”,或为“文学的典型特征”,也有人说成是“文学的典型化”,后来确定为:“文学的典型化原则”是所有文学创作必须遵循的法则。也就是说凡文学创作,必须要按这个“原则”,否则,就不成其为创作。
2014.2.25于武汉
二、文学的意境
我们在读一首诗和一篇抒情散文时,常常爱不释手,总有种莫名的感动,甚至不能自已;为什么?是被诗文中美好的意境所感染所触动。写诗作文的人一生就为营造美好的意境而“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那么,什么才是文学的意境呢?业内关于意境论的内容丰富而复杂,通常说:意为内容,境为场景;也有人说:意为情,境为象。关于意境的界定,总的来说,就是“两大因素”和“一个空间”,即情与景两大因素和审美想象的空间。
要真正创造出美好的意境,除了要注重“典型形象”的塑造、“想象联想”的发挥、“情感氛围”的营造外,更重要的是要力求做到“情景相融”和“虚实相生”。情境交融和虚实相生是文学的意境的两大特征。这是方法上显出的特征。好的意境都让人有“韵味无穷”的感受,这种“感受”也是文学意境显出的特征,叫做“审美特征”。下面我们分述:
“情景相融”——表现特征。
王国维说:“文学中的二元质焉:曰景,曰情。”所谓创造意境,就是把景和情结合起来的艺术。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是创造意境的基本方法,但怎样去做?就存在个技法问题。
“借景抒情”,一般是借用一个景物结合作者的经历去表达自已的思想和感情。如“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徐志摩《再别康桥》)这是典型的“借景抒情”。它之所以成为名篇,在于作者将景与情融合得很好。
“托物言志”就稍艺术些含蓄些,而是将所有思想感情渗透物象之中,让物象代替表达。这种方法在我国古诗中常见,尤其是在唐诗中,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短短的28个字,不着痕迹,却表达了一种胸臆。
以上两种方法,前一种主要在于“融”;后一种是很难的,难就难在“捕捉的准确”度。
“景中藏情”、“情中见景”、“情景并茂”,这三点又是“情景相融”中的三个特征,只要做到了这三点,你就做到了“情景想融”。
“虚实相生”——结构特征。
宋人梅尧臣说:“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这里所说的“如在目前”,意思是“仿佛就在眼前”的真实;“见于言外”就是用眼睛看不到的,只能意会、感觉的东西,也就是较“虚”的东西。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为至”。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唱,是因为作者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前面的“即将下山的夕阳”和“滚滚东去的黄河”都是看得见的“实”,巧就巧在后两个“虚”句,两句看似简单朴实的语言,第一是增加了前面画面的广度和深度,第二是道出了一个千古不变的哲理。
古人说“全局有法,境分虚实”。文学的意境只有含“虚(虚景)、实(实境)”才美,只有“实”,读者无从想象,没有空间;只有“虚”,像一层雾,虚无缥缈,缺乏质地,思考没了根。惟有将二者天衣无缝地揉合起来,才能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艺术效果。
“韵味无穷”——审美特征
“韵味无穷”是意境的审美特征。我们常在读到一篇诗文得到满足或意犹未尽时就情不自襟地感慨“韵味无穷呀”,其实就是“意境”这种“高极审美”所的作用,是它所蕴含的那种咀嚼不尽的美的因素所产生的效果。“味”是只有人的味觉才能感受得到的东西;作为文学作品的意境的“韵味”,又是只有读者才能感受得到的,而每个读者的感官的高低、深浅不同,其“韵味”的浓度也会有区别。但作品的意境首先要含组成“韵味”的元素,不然,“韵味”从何而来?
文学意境的“韵味”是用如下元素组成的:“情、理、意、韵、趣、味”等。还可说成“韵、情韵、韵致、兴趣、兴味”等多种。司空图并且提出了“韵外之致”、“味外之味”的命题,他认为意境的韵味是多层次的,不仅有韵内之韵、味外之味,而且还有“味外味”、“韵外韵”。这是高层次的要求,需要作家、诗人要有深厚的艺术学养、超常的想象能力、丰富的人生经历和睿智的幽默、机趣。作家、诗人就是一个特级的烹饪大师,他以高等的智慧和技巧与人分享。
文学意境的境界,莫过于“花鸟缠绵,云雷奋发,弦泉幽咽,雪月空明”(清。刘熙语)。还有王维在他的《人间词话》里提出的“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以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2014.2.27于武汉
三、文学意象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文学意象分为两大类,即“寓言式意象”和“符号式意象”。前者指通过一个故事、哪怕是淡化了的故事,来显示一种哲理观念,而不是这个故事的主旨。后者指不具有情节性的整体意象和单个意象,可分为“抽象型”和“具象型”两种。
要真正了解这一节,首先我们必须弄懂“意象”与“意境”的区别,两者不能混淆。首先,意象是一个个表意的典型物象,是主观之象,是可以感知的,具体的;意境是一种境界和情调,它通过形象表达或诱发,是要体悟的、抽象的。其次,意象或意象的组合构成意境,意象是构成意境的手段或途径。
我们来通过两个相近的作品作下佐证。如“枯树老藤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前面几句只是铺排式的景象,无所指定,有了后面“断肠人在天涯”这一句,就构成了意境。再如“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鸥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绿叶黄花。”(白朴。秋思)共并列了十二个意象,虽也鲜明生动地呈现出绚丽的秋色图,但并无饱满深挚的情感,缺乏“情与景”“情与理趣”的自然融合,就无法构成“诱发”人想象的“审美空间”,缺乏意境,当然就难以感人了。后者只是典型的“意象”。
意象运用得好不好,还需掌掌握几种方法:
一、寄情于物,思之以象。托一枚明月寄千里相思,借一片枫叶对晚秋的歌咏,以一滴水珠捎去对大海的眷念……这些都是把抽象的意念化为一个具象,或借一个小小的物象表达无边的渴望和梦想。
二、意同象异,题材生鲜。借助各自的独创性的意象,使相同或相似的情思得到独特的艺术表现。我们来打个比方:一个男孩想得到女友的欢心,女友特别爱吃水果,面对维生素丰富的各样水果,男孩聪明地将各种水果各挑一件用竹篮打包送给女友,让她吸取各种营养的同时又感受到无限的爱意。这就是“多重意象”。就象爱情诗,万首不离“爱得死去活来”,但无论怎么写都看不厌,为什么?因为写得人多了,运用的意象多了,不同的意象会给相同的内容以新鲜活力。
三、主题朦胧,意绪无穷。清代叶燮说:“必有不可言之理,不可述之事,遇之于默会意象之表,而理与事无不灿然于前者也”。诗人也是人,囿于社会和多种限制,有时有很多不便表达的思想、道理、感情,就借助于“朦胧的意象”,达到“言不尽意,立象尽之”,产生逻辑语言所无法达成的“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古人所谓“诗无达诂”,主要就是指这一类诗。诗的主题的多义性和不确定性,就给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和回味余地。
下面谈谈审美意象。“审美意象”这个概念是康德提出来的。“审美意象”就是超出一般的理想的审美。文学意象在文学作品中实际上可分为两种存在形态,一种是表现审美理想不够充分的意象,一种是表现审美理想充分的意象。
这种审美意象,有如下基本特征:本质特征的哲理性、表现特征的象征性、形象特征的荒诞性、思维特征的抽象性。
从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可以看出,审美意象是指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的,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基本特征的达到人类审美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因此,审美意象不仅是观念意象的高级形态,也是与典型、意境一样的文学形态的高级形态之一。
2014.2.27于武汉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