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斌
周大新的小说《天黑得很慢》,在书柜里躺了几年,一直没心思看。我记得有几次取下来,试图翻,却不能进到书里。那些文字和我总是尖锐地对立。现在想来,我是从心理上拒绝承认“老”这个事吧。
何止我,我想没几个人会去翻动这个沉重的话题。
这一次不知哪来的一股神力,竟然一下子读完了。头一天下午开始读,像撞进一条幽深的峡谷,总想去看到峡谷尽头的风景。第二天上午,合上书页,长叹一口气。这是我从来没有过的阅读速度。读完之后,我坐立不安。推门混入人群,总想找人说说心中的感叹,可终究还是没有人愿意充当我的听众。
我们都是孔夫子的后代,子曰:“未知生,焉知死。”我们从来都不重视思考死这个必须面对的事实。而死的前奏,就是老。也许孔圣人生逢乱世,世界还不像今天这样无所不知,绝大部分人都没有活过他应有的生理年龄。所以,老似乎是不存在的。而死和老也没有更密切的联系。
然而,今天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享受生命的幸福,享受生命幸福的基础就是生命的长度。神龟虽寿,犹有尽时。从老到死就是生命的必然。回避,掩耳盗铃。
周大新说,老年,黄昏,生命就像天慢慢黑下来。他写了三个人生故事,相互印证,每一个故事都是一面镜子。73岁丧偶老人萧成彬,从拒绝承认自己老,到再次选择配偶失败,到想长寿,到脑出血濒临死亡……小说把老年人的最后历程一网打尽。女儿馨馨和女婿常生,看上去郎才女貌,却因翁婿不和而和父亲分居。馨馨为了爱情选择请陪护女为父亲养老。但移民美国后因流产而导致夫妻关系破裂,常生移情别恋,馨馨患上抑郁症,最终留下一笔给父亲的养老金而跳楼自杀。陪护女笑漾为了爱情来到北京,用当陪护的收入供恋人吕一伟上大学。恋人给笑漾种上孩子,却始乱终弃。笑漾为了肚子里的孩子而选择苟活。笑漾为给孩子落上一个安生的户口,四处碰壁,一筹莫展。萧成彬建议两人结婚,从而使母子能拥有北京户口。新婚之夜,笑漾打算将如木偶般的自己交给垂垂老矣的丈夫,萧成彬拒绝了,坦言和她结婚不是乘人之危而是成人之美。老夫少妻受到社会伦理的舆论围剿,萧成彬在别人的嘲讽时血压陡升,引发脑出血,在笑漾精心护理21天后醒来……
养儿防老,这是中国的最基本的伦理观。萧成彬的故事说明,这种观念已是过去式。儿女能够请人护理,就已经不错了。而老人的情感、老人的生活、老人的内心世界,有几个儿女能够分担的呢?回想我父亲的晚年,独自一人在偏僻落后的乡间院落,靠半桶半桶地从井里取水度日,内心该是什么滋味?周大新说,一个高龄老人提两棵洋葱上楼,都会觉得沉重如山。垂垂老矣,手无缚鸡之力。我父亲何以能提起半桶水生活,他养我这个儿不是白养了吗?
馨馨想伴读守住自己的爱情,却是饮鸩止渴。笑漾用打工钱支持恋人读书,竹篮打水一场空。年纪轻轻的女护工嫁给自己护理的即将油尽灯灭的老者,却获得了真正的以诚相待。这难道不是一种讽刺吗?
人生谜团太多,步步惊心。唯有勘破,才能不惊不怖。孔圣人只教我们该怎么生,却没有教我们如何面对死。只有佛陀,从生老病死中顿悟,出离生死。所以,就生死这篇大文章来说,孔子只说了一半。
这部小说之所以独一无二,就在于它首先关注老年这个沉重的话题。但我认为,小说还是流于故事化、扁平化叙述,对人性的挖掘还远远不够宽、不够深、不够精。从这一点上说,这篇小说并没有大的突破。编辑:卢泠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