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七”团队开荒种地。(资料图片)
□唐云梅
在二十世纪轰轰烈烈的三线建设中,几乎每个三线企业都有一支平凡的服务团队——“五·七”团队。“五·七”团队是个泛称,如“五·七”生产队、“五·七”服务社、“五·七”农场等等,各个三线企业的称谓不一。这个团队为企业提供生产服务,为职工提供生活服务,为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成为三线企业的服务生力军。
“五·七”命名的缘由
以“五·七”命名,源于毛泽东同志1966年5月7日的一个指示精神。1966年初,毛泽东同志对中国政治形势的分析发生变化,他认为,在中国已经有相当大的一部分领导权不在无产阶级手里,而落入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的手里。而“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从中、省到生产小队,工厂、机关、学校、部队都有。所以干部必须参加劳动,而不是流于形式,走过场。正当毛泽东思考这一问题时,1966年5月2日,林彪寄给毛泽东一份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给中央军委的报告》。这份报告说,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军队搞生产确实是一件大事,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一是恢复了我军的老传统;二是可以为国家开垦一批农田;三是可以为国家提供一批粮食;四是全生产的部队仍可进行一定的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五是边疆部队搞生产,可以同发展边疆经济、建设国防结合起来,具有特殊意义。总的想法是,假如军队在战备时期多搞点生产,在三五年内为国家提供四五十亿斤粮食,这就等于准备好了大约七八百万人一年的军粮。
毛泽东看了这个报告后,肯定了报告中提出的五条做法和总的想法。但他考虑的并不限于军队生产的范围,而是由军队搞生产,联想到办一种“大学校”,并且这种“大学校”,各行各业都要办。在这个“大学校”里,不光是参加生产劳动,而且把生产劳动与学习结合起来,既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又能从事生产。工人、农民、学生、商业、服务行业、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凡有条件的,也要这样做。基于这一考虑,毛泽东于1966年5月7日给林彪写了一封信,就是著名的“五·七指示”。1966年5月15日,中共中央批转了“五·七指示”。1966年8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全国都应当成为毛泽东思想的大学校》,向全国公布“五·七指示”精神,全国各大报刊都转载了这篇社论。于是“把各行各业办成红彤彤的毛泽东思想大学校”的口号风行全国,走“五·七”道路成了一种时髦,到处办起“五·七”工厂、“五·七”农场、“五·七”饲养厂、“五·七”大学、“五·七”医院等等。
“五·七”团队的日常工作
三线企业“五·七”团队的成立,是为了解决职工家属及子女就业的问题。由于三线建设初期,职工的生活条件非常简陋,蔬菜、肉食、蛋奶制品奇缺,一定程度上给职工的身体和思想带来了影响。为缓解生活基本供应的压力,“五·七”团队本着“自力更生、生产自救、因地制宜、因陋就简、服务生产、服务生活”的原则,办起了农场、饲养场、加工坊,开垦荒地,种植蔬菜、果树,饲养猪、奶牛、山羊、鸡鸭等,承担压面、磨豆腐、打米等农副业,为山沟生活带来了方便,得到了职工的支持和拥护。
“五·七”团队的职工来源,一是户口在本厂,一般在40岁以下、身体健康、能胜任团队工作的职工家属;二是户口在本厂,年龄在16周岁以上(在校生除外)、身体健康、能从事团队工作的待业的职工子女。团队早期主要为职工生活提供服务,后期同时为工业生产提供服务。随着人员的不断增加,有的企业,如原国营红光仪器厂,将“五·七”生产队队员分为两个小队,职工家属及文化程度低的子女划分为“五·七”生产一队,主要以生活服务为主;将初中以上文化的子女划分为“五·七”生产二队,主要从事工业生产。
位于华蓥市区的原国营明光仪器厂,1966年6月在原双河公社新拱桥村的鸡公山创办“五·七”农场,投资6万多元,修建宿舍2幢面积1677.72平方米,开垦荒地40余亩,开造人造梯田,实现水通、电通。随着人数的增加,1971年,明光厂利用原广安县在古桥开办的五四青年茶场旧址创办了新隆沟“五·七”农场,房屋28间1000多平方米,开荒30多亩,种植果树2000多株,新修可蓄水7300多立方米的鱼池两口,建有800平方米饲养场,饲养有猪、山羊、肉牛、奶牛,修建一个700多平方米的球场,实现了电通、水通、公路通。并配置了磨面、打米、饲料粉碎等农副产品加工设备。
位于华蓥庆华镇的原国营江华机器厂,1972年建立“五·七”生产队,在企业靶场开垦荒地6亩,种小麦、水稻,养猪、奶牛,卖煤球、家具、豆腐以及理发、照相、做衣服等。1977年改为“五·七”工厂,在为职工服务的同时,也为工厂机械、车辆、配件等生产零部件,以及产品毛坯件打磨等等。
“五·七”团队的贡献
三线企业“五·七”团队的队员虽然是由家属、待业青年组成的小群体,团队人数不等,但这些团队为企业生产、职工生活、社会服务作出了积极贡献。
原国营长城机械厂的“五·七”商店,从1988起,年年被华蓥评为纳税先进单位,到1990年实现年利税达10余万元。原国营江华机器厂的“五·七”生产队(五·七工厂),1972年—1982年完成总产值211.8万元,上交税收6.9万元。原国营红光仪器厂的“五·七”生产队,最红火时解决就业岗位300个。
三线企业的“五·七”团队,主要有四方面的贡献:一是将闲散的家属及待业子女组织起来,参加生产劳动,为社会创造了财富,维护了社会稳定;二是职工家属及待业子女通过辛勤劳动获取劳动报酬,减轻了职工家庭经济负担,为职工消除了后顾之忧,让职工全身心投入工作;三是承接工厂部分零部件生产,解决了工厂劳动力不足问题;四是为身居山区职工带来了生活上的便利和实惠。
如今,“五·七”团队已成为历史,但它的创业历史及贡献是三线建设记忆的组成部分,承载着艰苦创业、吃苦耐劳的三线精神,这些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编辑:卢泠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