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生哲理 人生格言
文章内容页

老红军邓金山的传奇故事

  • 作者:田达武
  • 来源: 原创
  • 发表于2024-01-12 11:12:42
  • 被阅读0
  •   老红军邓金山长眠之地——武胜县烈士陵园

      邓金山(1903-1957),定远县(今武胜县)祝家场(今华封镇)石梯坎村人。中共党员,1935年参加红军,历经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洗礼,是武胜县的老红军之一。

      在武胜县烈士陵园里,四位先烈长眠一起,排在右边第一的,墓碑上刻着“邓金山同志之墓”。

      邓金山何许人也,有何功绩?其人其事,史志几乎无载,但有关邓金山的传奇故事,却在民间广为流传。

      1935年走上革命道路

      邓金山参加红军的经过,传说的版本很多,众说纷纭。直到2021年10月,中共武胜县委组织部、武胜县史志办公室编印的《武胜百年先锋录》一书,才对邓金山的人和事有所介绍。其大致内容为:

      1932年初,作为驾长、舵手的邓金山,自作主张,把家里的大船和12个船员一起,带到云、贵、川三省交界的金沙江做运米生意。不幸的是,天公不作美,大船被山体塌方滚落的山石击中,连船带货,沉入江底。

      邓金山明白,这次灾难,给家里带来了难以承受的损失,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从此离开家乡,不知所踪。

      1935年2月,邓金山漂泊到古蔺县的赤水河畔,为了生计,不得不重操旧业,又开始了迎送南来北往客人的摆渡生涯,时遇刘伯承率中央红军先遣支队要过江,邓金山不顾个人安危,把红军指战员,一批又一批送到对岸。摆渡完后,红军领导对他讲:你把我们送过了河,如果还继续在这里干下去,国民党一定会加害于你,不如跟着我们干革命吧!

      就这样,邓金山跟着红军队伍,风餐露宿,翻山越岭。直至到达遵义,邓金山才正式成为红军中的一员,不久之后,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邓金山开始了平凡而又壮阔的革命生涯。

      不过,对上述邓金山参加红军的经过,有人提出质疑:邓金山作为驾长、舵手,其航线只能是自己十分熟悉、了如指掌的嘉陵江中、下游的江段,不太可能贸然前去陌生的金沙江上航行。

      民间传说还有另一个版本:1935年4月,邓金山所驾大笼子船,满载大米,在四川南部被红军征用而参加红军。

      不管怎么说,邓金山在1935年参加红军,这是事实。

      在延安工作长达11年

      邓金山参加红军时,年龄偏大,为了便于安排,首长曾找他谈心交流。

      首长问:“会打枪吗?”邓金山答:“不会!”首长再问:“会烧火吗?”邓金山回:“会!”就这样,邓金山被分到了炊事班。

      邓金山参加红军之后,跟随部队长征。长征途中,部队行进在荒无人烟、辽阔无边的大草原上。邓金山所在部队,与其他部队一样,吃了上顿没下顿,大家都饿得四肢无力,许多战友因此倒下。

      部队里的战士平时主要靠吃野菜维持生命。有时候,路遇别人丢弃的骨头、兽皮和牲口内脏,邓金山如获至宝,捡来熬汤给战友们充饥。直到1936年10月,邓金山所在部队,才到达红军长征的目的地——延安。

      在延安,邓金山被调到中央机关食堂,为中央首长煮饭。邓金山在中央机关食堂干了11个年头,直到1951年初退役回到老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干部奇缺。组织部门欲将邓金山调任某县工作。邓金山认为自己文化水平不高,难以胜任,再三推辞,这才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武胜县。

      新中国成立初期,武胜县城为如今的中心镇。时任县委、县政府领导考虑到邓金山戎马一生,出于对老红军的关怀和照顾,将邓金山安排在县城大南街居住。

      1953年6月,因县城搬迁,新县城沿口镇的办公室及其工作人员住宿用房极其紧张。为了给县委、县政府排忧解难,邓金山主动提出回石梯坎老家栖身。待到住房压力稍有缓解,县委、县政府又把邓金山接回了县城,安排在沿口镇解放街32号定居。

      邓金山这次的新居,上下两间,他将楼上作为住宿,楼下辟作门市,以卖酒为生。后来,又扩营卖米,与其他人合作卖米。合伙人负责到岳池排楼、新场一带采购优质黄谷,邓金山则因年事已高,分工坐店销售。

      就这样,邓金山在半边街从事着卖酒和卖米的营生。在当时,邓金山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个体私营户。

      回地方坚持力所能及为党工作

      1953年底,国家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邓金山不得不放弃卖米的生意,重新经营起门可罗雀的酒馆。

      县委领导知道邓金山的困难之后,通过有关部门的汇报,发现老红军邓金山退役时,本该由国家发给的安家费,因县城搬迁及邓金山回老家借住的原因耽搁了,至今尚未落实。于是,按照当时的政策,根据邓金山的资历和级别,补发5000斤大米给邓金山作安家费。

      邓金山转业回到家乡后,为党做了不少力所能及的工作。

      抗美援朝期间,邓金山经常组织群众扭秧歌,教唱《东方红》《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十送红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志愿军军歌》等革命歌曲,以此来鼓舞全县人民抗美援朝的斗志和士气。

      每到当场天,邓金山还会到市场评议物价,成为远近闻名的义务市场管理员,深受群众好评。

      1957年,邓金山因病逝世,葬于当时的粮食局后的山岗。当时,埋的是个土堆,墓碑上刻有“邓金山同志之墓”字样。

      不久,中共重庆市委在整理重庆市地下党组织的档案时,发现曾任地下中共重庆市委书记的王璞,因发动和领导西南民主联军川东纵队起义(华蓥山起义),牺牲在武胜县的木瓜寨,于是提议与武胜县共同为王璞同志修建烈士陵园,以示对王璞的纪念。

      武胜县着手规划修建武胜县烈士陵园时,地址正好选在埋葬邓金山的山岗。于是,老红军邓金山之墓,也进入了烈士陵园。

      1981年,中共武胜县委对武胜县烈士陵园进行重修,将王璞、杨奚勤、宋发起、邓金山4位先烈的遗骸进行合葬,武胜县烈士陵园,形成了现在的规模。这就是邓金山埋入武胜县烈士墓的来龙去脉。

      邓金山离家谋生、参加红军,走完二万五千里长征路,浴血了十四年抗战,历经解放战争洗礼的这些传奇经历,写入武胜百年先锋录,值得我们铭记!(田达武) 编辑:郭梦涵

    【审核人:站长】

        标题:老红军邓金山的传奇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zheli/renshenggeyan/131091.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