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生哲理 人生感悟
文章内容页

从历史人物中看人生沉浮

  • 作者:河水韵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4-06-12 20:08:10
  • 被阅读0
  •   魏征死后唐太宗曾感叹: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退休了,有更多时间看书、思考,特别是,读史使人智慧,更使人睿智。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古圣先贤、文人大儒灿若星河,从真正的历史中摄取智慧,关注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豪杰、聪颖灵秀的文士,以及擅权奸邪之流,有的人有经天纬地之才、有的人有扭转乾坤之能、有的人却是阴险狡诈之徒,有很多人高调登场,默然离场甚至被卷入斗争中被杀害,从历史人物中,可以知道历史有轮回,人性却万古不变;可以看到人生的浮浮沉沉,缘起缘灭周而复始,大地花开花落草木皆生而死,死而生,生生死死,从而引发对人生的思考。

      有人说不懂历史的人,难通人性。有一本这样的书,它不仅展现了万历十五年的沧桑巨变,更是通过六个关健历史人物的命运起伏,让人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与阴暗,理解了在权力游戏中,信任与背叛,智慧与愚昧,刚强与柔弱,特立独行与社会排斥,功绩与遗忘,中庸与智慧之间微妙平衡,这就是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阅读它,你会深刻的领悟到,历史轮回的根源,实则就是人性的演变;历史的循环,本质就是人性的循环。正如马克 .吐温所言“历史不会重演,但总会惊人的相似。”

      人常说,明亡于崇祯,实亡于万历。在黄仁宇先生的笔下,生存在大明王朝1587年的芸芸众生,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是充斥了困顿、矛盾、苦闷、无奈。正如书中所言: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表面上似乎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府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以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绝对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

      明神宗朱翊钧高估了感情,低估了人心,过度看重感情往往就会忽视人心的复杂多变。正如东野圭吾所言,世间存在两样无法直视之物,一是太阳,二是人心。在人生旅途中,历经欺诈与背叛比比皆是,实属常态,即是身居高位的皇帝也不例外。1572年,年仅10岁的万历皇帝在父亲隆庆帝突然驾崩后,被推上皇位。年幼登基,其皇位一度在权臣高拱的威胁下摇摇欲坠。然而幸得张居正的辅佐,他不仅亲自编撰教材、传授学问,更是教授治国理政之道。在万历皇帝心中,张居正即是恩师,又是心中的偶像,其一言一行都成为他学习的楷模。然而在张居正去世后,真相逐渐暴露出来,万历皇帝看到了张居正不为人知的另一面,贪婪、狠厉,背地里带头犯法,贪污受贿,所作所为令人发指,多年的信仰瞬间崩塌,深感愤懑与失望,下令彻底清算张居正之罪,抄没其家产,甚至险些开棺戮尸。因此从这个历史人物中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人心难测,海水难量”,时刻保持警惕,保持清醒的判断力,切勿毫不保留地信任他人,唯此,才有可能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活得清醒与透彻。

      张居正,一位在明朝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名字,他的政治手腕和智慧令人印象深刻,他的成功之道体现在他既具备君子的高尚品质,又能在必要时展现出的果断与决断,从而使腐朽衰微的大明王朝,在他的力挽狂澜下,多延续了几十年的寿命。张居正的人生经验告诉我们,一位政治家具有其复杂性和多面性,既有过人的智慧和胆识,也有不为人知的阴暗面,因此可以认为,“在职场混得开的人,都是一半君子,一半小人”;但同时也给后人又一个启示,其人的确有才华、有理想与抱负,是一位复杂的传奇人物,但“工于谋国,拙于谋身”,从而落得毁誉参半不得善终的下场。

      海瑞,作为历史上罕见的清官典范,公正无私、为民请命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被誉为“海青天”。性格以刚强著称,然而不懂得阴阳调和,只着眼于细节去解决贪腐问题,改变不了明朝衰亡的大趋势;也不会以权术御人,他的直率和不懂变通在官场中成为了他的短板。正是由于他的执着,导致了他仕途的坎坷,两次被罢官入狱;也给他的家庭带来不幸,两个妻子被休,一个妻子早逝,一个侍妾自缢而死,三个儿子全部夭折,还有一个女子绝食自杀。海瑞一生是清廉与执拗的矛盾体现,他的人生告诉我们,有原则、有脾气、有锐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但过于耿直和不懂变通的性格是当下我们应该汲取教训和经验,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中立足,要学会在坚持原则的同时,运用委婉、柔和的智慧来处理人际关系和应对复杂的局面,学会审时度势、察言观色,才能进退有度,游刃有余。

      李贽,一位鹤立鸡群之人,特立独行的品质使他成为众矢之的。以犀利的笔触,无情的揭露了统治者对百姓的暴行,主张有欲望乃天经地义,反对特权社会,提倡男女平等和婚姻自由,积极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底层人民谋福祉。然而,他的这些超前思想在当时社会中难以被接受,以其离经叛道的思想,挑战了当时的社会规范,最终归为“异端”。他在反对传统礼教的同时,也触动了他人固守的生存哲学。后来,更是因为“惑世诬民”的罪名,被关入大牢,最终在狱中凄惨自尽。李贽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真理的捍卫者往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应当学习会适度地保持沉默,以圆融的态度应对外部社会,同时坚守内心的原则与信念。唯有如此,我们才会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长久地生存。

      戚继光,一位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忠诚,取得辉煌战绩,成为明朝著名的抗倭将领,官至总兵。两浙的百姓更是将他奉为战神,自发为他修建祠堂。一时间,名声如日中天,风光无限。然而这一切在扫除倭患后发生了变化,朝廷中的部分官员开始以功高盖主、结党营私等罪名弹劾戚继光。万历皇帝受此影响,将其罢免官职令其返乡。昔日的英雄大将军,黯然离开官场,过上平民生活,后生活陷入困境,入不敷出,在晚年时连治病买药的钱都难以筹集。万历十六年,一代名将离世,令人扼腕叹息。戚继光一生让我们看到了功绩与遗忘之间的无奈。他的人生告诉我们,一个人的价值高低,往往决定了别人对他的态度。有用的时候你就是功臣,无用的时候你就是小卒。正如作家马伯庸所言“人性从来都是趋利避害的,可以背叛忠义仁德,但决不会背叛利益。”因此我们在与人相处时,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要明白,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往往基于利益的考量,认清这一点,我们才能在复杂的世界中保护好自己,避免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申时行,一位懂得中庸之人,以其独特的智慧和处世哲学,赢得了人们的敬重和尊重的人物。他从前任悲惨的经历中悟出了为官之道,以其温和的个性和中庸的处世哲学,在充满争斗的官场中得以善终。以宽厚待人和谨慎行事的风格,化解了多次危机,赢得了群臣和皇帝的认可,充分证明了“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申时行的人生告诉我们,中庸,才是最高级的处世方式,不走极端,中和待人,宽容处世。收敛过多的锋芒,懂得以柔克刚,方能始终把握有利局面。

      时光来去匆匆,人生沉浮不定。昨日门前还是热闹非凡,今朝门前就已人行冷落鞍马稀。六个人物,六种结局,让我们看到了权力的舞台上,人性的光辉与阴暗如何交织变换。从万历皇帝的信任与背叛,到张居正的智慧与狠厉;从海瑞的清廉与执拗,到李贽的特立独行与悲剧;从戚继光的功绩与遗忘,到申时行的中庸与智慧,每一个故事都是对人性复杂性的一次深刻探讨与反思。

      生命,总归是时光的过客,不管你多坐了几站车,总归是要谢幕。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在这些历史人物人生中反思自己,在有限的生命里,唯有当下,才是时光里最美好的风景。

      人生沉浮如过眼云烟,名利追逐、繁华似锦,非常人远之、敬之、得之;世事份争,尔虞我诈,非常者不懈于世界,不懈于尔,尽而僻之远之。这些历史人物的抉择与命运,不仅是对过去的回顾,更是对现在的反思,因此我们每一位要在闲暇之时,多看历史,从历史人物中理解人性,从而学会洞察社会,唯有这样才能够更加从容不迫,更加睿智明晰,就能够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存之道。

      2024年6月8日于家中

    【审核人:站长】

        标题:从历史人物中看人生沉浮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zheli/renshengganwu/178212.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发布者资料

        河水韵河水韵
      • 会员等级:文学秀才
      • 发表文章:2篇
      • 获得积分:45分
      • 访问Ta的个人空间
        给Ta留言 加为好友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