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生活感悟
文章内容页

放牛

  • 作者:霜燕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1-12-02 00:31:26
  • 被阅读0
  •   11月27日晨,冬阳微暖,云罅初开而洒下一路柔和。我同花与梦贤下乡去看望老人。下午,散步至广袤的银水芜畔,见到汀上渐已入黄的滩草,令我顿忆“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的放牛往事。

      对于上世纪70年代在农村出生的人来说,大多是放过牛的,于我,也不例外。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逐步推行,1981年我家分到了8亩多田,外加1/3条牛。我们的牛,三家轮流放养,每两个月轮值一回。大人们忙于农活,于是放牛就成了我们小孩的“美差”了。因农机缺乏,牛是农人不可或缺的生产工具。其用处可多了,犁田地、打水磙、压棒心等都离不开牛。同时也衍生了与牛相关的诸多劳动工具,如犁、耙、水磙、石磙、牛轭、马鞭等。

      我家地处鄱阳湖畔,这里水土肥沃,气候宜人,一年可种两季水稻。夏天,早稻刚收割完,必须赶在立秋前完成插种晚稻的秧苗,不然晚稻收成会大打折扣。在这“双抢”时节,牛自然成为了农事的主角。

      早稻收割时,只割下稻穗,割下的稻穗称之为棒心。棒心放在拖床(木制农具,可在水田中拖,早稻收割时用以盛放稻穗)上,用禾杆捆好后,抱到独轮车上或置于竹夹篮里,再运送至打谷场。棒心在打谷场的空地上被摊散开,施以“牛拉石磙”的碾压,待谷子从穗子上掉下来,便用禾叉把禾杆撩到一边堆好。一条牛多是几家共有,大家都急着用,故此碾了棒心后,牛与人一般都不会休息。大人们牵着牛,用锄头棍拗起水磙往肩上一扛,朝留下成片半截禾茬的水田奔去。

      到了水田,牛颈上套上了牛轭,牛轭两边铁链上的钩子钩在了水磙上。之后,大人便站在水磙上,左手拉着牛索,右手扬起马鞭,“呵叱”一声便打起水磙来。在水磙的滚压下,禾茬被水磙上的铁刀挤进了淤泥,泥鳅被打得晕头转向地浮在泥浆里扭动。我同一群小孩追在水磙后面,抢着用捞饭瓢把泥鳅捞起,倒进系在腰间的掐箕箩(渔具,一种用竹篾做的小竹篓)。邻家大伯的水田原来缺过水,田里比较硬,打水磙时,水磙颠簸得比较厉害。大伯聊侃地说:“哎呀!怎么像跳迪斯科呀!”引得我们哈哈大笑起来……此刻的田野无不热闹,到处都是“打水磙”的牛与人、舀泥鳅的小孩、送饭的老人与妇女。我一身是泥,一点都不觉得脏,却闻到了泥土散发出的特有芬芳。

      时近黄昏后,牛累了,人也累了,看似一切归于了平静。这时放牛倒是简单,可直接把新鲜的禾杆或谷穗子给牛吃,然后把牛牵到池塘边喝水。待牛吃饱喝足了,性子急的大人又挑灯夜战起来。于是,短暂的平静在石磙与磙架咿呀咿呀的摩擦声中被柔柔地击碎了。不过,大多数人还是选择了第二天白天干。接着,次日的田野中又循环着第一天的热闹,人忙着,牛也忙着……

      初冬,晴空如碧。我同许多小伙伴一样,把牛从集体的牛栏中牵出,来到一个小禾杆堆边。我爬上禾杆堆,左脚踩在左边的牛角上,在牛头向上一扬时,我便被翘到了牛背上。牛群沿着绕村的一条牛路,或拥挤,或奔跑,驮上我们,扬起灰尘,朝着银水芜而去。我们把牛索交叉缠绕在牛的两只角上并打上结,再把牛赶到草滩上去吃草。然后,我们便躺在汀边的草地上晒太阳,只要看着牛不到地里吃庄稼就可以了。有时,我们也会从家里带来一些咸鱼、红薯、花生等食物。不管饿不饿,我们都会用小豆铲在汀边的土坡上掏一个“小土灶”,拣一些干燥的树枝和着枯草放在里面,点上火后不多久,“灶”里的食物便香气四溢了。还别说,比家里做的好吃多了。我最喜欢吃小餐鱼,是事先在家里腌制晒干的,放在我们自制的“野灶”上一烤,脆酥嫩黄,连带着鱼骨头一起嚼碎吃,齿颊留香……这其中的满足与洒脱,只有我和当年村里的小伴们可以意会而难以言传。

      转眼我9岁多了,1983年春节后,母亲叫姐姐送我到村小去读书。现在想来,我一年级上学期是没有读的,小学只学了四年半。对于在小学学习了什么,我印象不是很深,好像从来没有回家做过作业。再就是觉得数学很难,老师教了竖式的计算方法,我算出了正确的结果,可老师说我算错了,原因是没有用“简便方法”。当时,这确实是让我一头雾水。1987年6月,我参加了小学毕业会考。出分的那一天,老师对我说:“语文65、数学22,总分87。”当时,初中录取线是85分,我超线2分被录取到了离家较近的青林中学去读初一了。我在青林中学只读了一年,学校就被撤销了,后转至乡政府所在地的银宝湖初级中学继续读书。到了初中后,我如鱼得水。对代数我很感兴趣,可用带“x”和“y”的方程或方程组来解题,我一下子就学通了。再也不会出现,用竖式能算出答案,却要用“复杂”的“简便方法”来计算的方法了。1990年中考,我数学好像是考了97分。倒数第2题的几何证明题,我的方法比标准答案多作了一条辅助线,被扣了1分。最后一题我算出了结果,以为这次能考满分,一激动,就把“2√3”写成了“3√2”,被扣了2分。看样子,在考场上无论得失,都应该有宠辱不惊的淡定。我其他科目也考得非常好,在学校也算是名副其实的学霸级别的“人物”了。如此看来,放牛并没有耽误我的学业。相反,我们那一代人,还学到了大多数“80后”、“90后”、“00后”相同年龄时没有具备的技能,譬如说游泳。70年代时的农村小男孩中,90%的人都会游泳,而现在是90%的人都不会。真希望有一天能将游泳课程纳入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中,而不只是一味地进行防溺水教育。

      追溯历史,对牛的驯化,据考证始于新石器时代。商周时,华夏先民就己经将牛大量运用到农业生产中去了。如今,鄱阳湖周边地区已全面落实了“封洲禁牧”政策,并随着耕作“园田化”、“机械化”的进一步实施,在鄱阳湖周边地区,耕牛已基本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耕牛的退出,令闲逸、舒适的放牛生活随之消逝。

      时过境迁,“牛事”虽成往事,偶尔回想,其中亦存道理。放牛,可天马行空任其游,放的不只是随性的自由;做牛,脚踏实地而俯首前行,为广大民众不辍耕作,凭的就是那份朴实的勤勉。这,或许正是国人迈向“小康”乃至“大康”社会过程中应有的最朴素的姿态与精神。

      2021年11月28日 晚 于鄱阳

    【审核人:雨祺】

        标题:放牛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uibi/shenghuoganwu/5969.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