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担四尺长,簸箕扁又圆,
铁铲尖又尖,绳子长又粗,
肩挑工具闯义乌,赚钱回家盖楼房。
这段顺口溜是对沙畈村青壮年劳动力的真实写照。改革开放初期农民只是在家种责任田,别无他事可做,富余劳动力不能充分调动起来,致富门路难以寻找。到九十年代开始有少数人到外省去闯,打起工来,去打工的人努力拼搏,赚到了第一桶金。在外打工能赚到钱的消息传到了沙畈村。
沙畈村青壮年听到外出打工能赚钱,于是坐不住了,也要外出打工,但他们顾虑文化水平低,又无一技之长,外出打工能做什么事呢?有人指点,义乌市有很多建筑工程,需要大量的男劳动力担砖、挑沙、装卸、搬运等杂事,你们可去义乌,不要在家了。沙畈村青壮年听了心动起来,打算去义乌打工,他们安排好家里责任田由妻子耕种。
男的邀了几位一起前往义乌,为了有序开展工作,由退伍军人、共产党员、原黄溪大队民兵营长邓水根带头,有邓麦子兄弟、杨炳生、杨永生等人组成一个小组,大家组团作业更好。他们于2001年过了元宵节就坐火车去了义乌。去的人只带了扁担、簸箕、铁铲、绳子四样工具与棉被就在义乌建筑工地干活。
万事开头难,刚到义乌人生地不熟想很快找到事做不容易,他们经过几天努力,到处寻找干活地点,终于找到一个建筑工地,在那里干活,挑砖、担沙,早上七点干到傍晚七点才收工,一天干十二个小时,有时加夜班,要干到晚上十一、十二点才下班。从一楼挑到六楼,不停步,不歇肩,来回奔跑,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背痛,全身像泥人,回家吃顿简易饭,洗澡上床睡觉。
他们刚去时因租不起房子住,就在桥洞下、破旧废弃厂房内暂时住下来,没有场地烧饭,就在大街上买馒头吃,吃好就上工地干活。开始一二个月过着简朴的生活,赚到了钱就租房子住,四五个人住一个房间,大家在一起烧饭吃,这样既节约开支,又节省了时间,争取多干活,多赚钱,经过一年的艰辛打拼,他站稳了脚跟。他们小组在义乌干活守信誉,做事麻利,老板喜欢,很多工地老板主动上门找他们。
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他们想不到自己在义乌有用武之地。这一年春节回家过年,大家腰包都鼓起来了,他们全家人兴高采烈,欢欢喜喜过大年。
邓水根带领的小组在义乌打工回来赚了钱,消息在村里传开了,大家纷纷找邓水根要求带他们一起去义乌打工,并表示听从他的安排。邓水根说:“你们要去只要能吃苦,不怕累我带你们去,但今年要组建一个队去,这样人多力量大,能承包更多的工程,今年能赚更多的钱。”全村有十几个年轻小伙子参加,推举邓水根为队长。春节后正月初八就出发到义乌。去后邓水根很快联系到几处工地的活干,邓水根把带去的人分成三四个小组,分到不同工地干活,相互竞赛,互相帮助。这一年辛勤劳累,大家收入可观。他们个个带着一叠叠钞票高高兴兴回家了,全村像大办喜事一样到村头迎接打工人员回家过年。
沙畈村的男人们就这样一批又一批,在义乌打拼十余年,全村有十五到二十户人家的男人用肩挑、背驮挑沙、担砖、做临工等杂事的重体力活,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汗流全身,战高温、抗严寒,十几年奋斗在义乌,为义乌市城市建设作出了一定的努力与贡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沙畈村这批义乌打工者靠自己的努力奋斗赚到了钱,家里都建起了楼房,家家房子装修一新,漂亮宽敞舒适,添置了彩电、洗衣机、热水器、冰箱,厨房设备也焕然一新,有的购买了小车、摩托车,家庭和睦。
如今这批人年过六旬,他们不能像当年一样去义乌打拼。但他们仍然种好责任田,管理好责任山,油茶林还在寻找致富门路,搞种植业、养殖业,过着衣食、住、行都无忧无虑的日子。不管岁月变迁,却依旧是艰苦奋斗的老黄牛。
2022年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