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窗外雨声潺潺,偶尔有雨撞落在落地玻璃窗上,远山清秀,如同一位眉清目秀的俊俏公子,宽阔的马路上偶尔车辆驶过,两侧的辅路上也有三两行人不急不缓地聊着天走过,路边的高低树木在这微雨中更加苍翠欲滴,对面的建筑工地上叮叮当当的声音融入在这潺潺雨声里,看到这些,心忽然静了下来,静得似乎能听见自己的心跳。
不知缘何起,莫名的喜欢雨。喜欢雨天,喜欢雨声,喜欢与雨有关的事物:那些雨具,诸如漂亮的花雨鞋,各色花雨伞,透明各色的雨鞋套,透明带图案的雨衣;那些诗句,譬如“雨打梨花深闭门”,“沾衣欲湿杏花雨”,“画船听雨眠”“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等不可胜数关于雨的唯美的诗句;还有那些过往……
犹记得,小时候特别喜欢一双花雨鞋,始终没有穿成,直到生女后,为年幼的她买了一双她喜欢的喜洋洋图案的雨鞋,算是了了心愿。喜欢看她在雨后的小水坑里,啪唧啪唧踩水玩。她快乐,我也快乐。
风华正好的时候,依然喜欢雨天。喜欢看濛濛细雨里撑着各种花伞的人在雨中疾行或慢走。更喜欢看一把雨伞下浓情蜜意的两个人,也期待着自己的雨中浪漫。当现代文学老师讲《雨巷》的时候,莫名的喜欢与感动。想那个像丁香一样的姑娘一定美得不可方物:清新,清心,倾心。那个穿长衫的青年看见这姑娘时,他迷茫的心灵一定闪过一片光亮。虽说那个姑娘有着说不清的惆怅,诗意表达的未必就是爱情。管她呢,那个时候的我们就爱把它想象成自己憧憬的爱情模样。谁让那时候我们风华正当时呢。
当追求爱情浮华的情感退潮,当爱巢筑定。依然喜欢雨。喜欢看疾雨降落时的雨线,喜欢听听雨滴落在地面的声音,这个时候,一杯咖啡在侧,一本书在手,细听雨声,那是我最熨帖的感受。也喜欢与知己,雨天,咖啡厅,落地玻璃窗的位置,一杯咖啡在手,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听雨。也喜欢听雨夜,一杯酒,一锅热气腾腾的肉食,三两个知己,就着雨声,把酒言欢,神仙不换!还记得半夜拉着他,我们一起爬起来坐在高脚凳上听雨。也喜欢看雷阵雨后,彩虹垂挂,各条汇聚的溪流流向远方,路旁绿得清新耀眼的花草树木,像沐浴过的青葱男女,朝气蓬勃而香气扑鼻,那是泥土青草阳光彩虹混合起来的大自然调和出“鸡尾酒”的味道。哇喔,那种味道太不可言喻,如果你运气,草丛里还可以能看到蜗牛,能看到的蘑菇,看到大自然跟我们一样活泼泼的生命。它们跟我们一样,都是自然之子。
渐渐地,生活的这架马车沉重得近乎让我忘了“我是谁”。我没有时间去想这个问题,可雨天救赎了我。在雨天,一个无论什么样的雨天,我的心愿意安静下来,抛开生活之鸡毛,让自己完完全全和自己待会儿。没有什么特别的奖赏,就是一杯咖啡,一本书,或一个“喜马拉雅”,抑或就那样认真看着雨滴降落,看着雨滴敲打着玻璃,用心听着雨声,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就像当年的朱自清赏荷塘月色的心情。
一路走来,渐渐才懂得,喜欢雨,原来是在寻找那个真实“我”,借着雨抚慰那个藏在心里的自己。“吾心安处是吾乡”,心不安就始终在流浪和寻找。可是,疲惫奔食的我们,哪里有闲暇照顾自己,即使想慰藉一下自己,那也得等你“仓廪实”,仓廪不实,哪里有闲功夫顾及自己?可是就在我们去追求“仓廪实”的过程里,或许会迷失了当初的自己。就像日剧《花束般的恋爱》里男主与女主,高度灵魂契合的一对恋人,没有劈腿,没有争吵,没有三观不合,最后还是败给了男主“赚面包”的分歧里。因为这是“爱情”和“面包”的战争,二者的矛盾某种意义是不可调和的,因为都对,都有理。要统一,就得去妥协!当不可妥协时,就分道扬镳。好在男女主是拥抱着分手的,美好而让人心疼无奈。想想,我们每个人都会或曾经面临这样的命题。只是我们妥协了,而女主不愿意妥协而已。其实我们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本真的自己,那个自己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也真实地关切着自己,深爱着自己。
谢谢雨天,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让我找到一个心灵的家园,有了这个家园,我们就有了喘息再战的动力和勇气。或许你的寻找路径不是雨天,那也无妨,无论什么,人的心灵需要有“家”,有“家”可归的心灵才是活泼泼的,有力量的。
我爱雨天,在潺潺雨声里,在密密雨线里,在按摩般雨点里,我看到了那个平时看不到的自己。如此,甚好!此时我脑海忽然浮起一副画面:大片无穷碧的荷塘,雨声清晰,夏日里的朵朵清荷,在雨中更加濯清涟而不妖,真美得不可胜收!又遥想,残荷片片,秋雨冷寂孤寂的池塘里只剩残荷默立,那有何妨,留得残荷听雨声,何尝不是另一种美?
笔到这里,天色已黑,乌云挂山,路灯亮起,而雨声未停,我拉上窗帘,泡一杯热茶,阳台书桌前,打开了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