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优美散文写景散文
文章内容页

李林:秋访长山岛

  • 作者:李林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2-09-28 00:05:40
  • 被阅读0
  •   长山岛位于鄱阳县城西北方向约二十公里处的鄱阳湖中,与都昌县周溪镇隔水相望。周末,我们一行五人驱车而往,吸引我们的不仅是万亩草洲碧海,更是因持续干旱而难得一见的湖底真容。

      车过双港镇店前轮渡后,就上了长山岛上,连天的草洲让人欣喜。近处蒿草葱盈,随风而舞;草波绿浪,因时而生。一湖碧波变草原,是鄱阳湖特有的风景。草洲之中,游人如织。有车碾草川者,有展臂迎风者,有铺上台布结伴坐于草丛者……个个陶醉于青川草色,“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尽情拥抱这自然的湖光。秋阳之下,草上之风带有一丝凉意。此时,我却想起有位作家说过,年轻的时候,以为自己是风,可以掌控草的姿态。后来才知道,自己是草,只能迎风而舞。看来这迎风而舞的连片野草也可以成为生活中一抹美丽的风景。

      近处浅沼有白鹭聚集,或觅食,或群起疾飞。虽没有“飞时遮尽云和月,落时不见湖边草”的阵势,但对于我们也是难得一见的场景。其实白鹭随泽而栖,乃为食奔忙。走近滩边,一个个也是身形憔瘦。水面有蜻蜓低旋,空气中隐约还有点异味。

      远处湖水干涸如漠,白黄色的湖底一眼难及。看到这草洲、旱地泾渭分明,父亲说,这就是老人所说“岸生草,水里枯”。意思是长期有水的地方不会生草,所以如今连片湖底只有漫天干裂的泥土。贯穿草滩的水泥路从店前渡口直通长山村,也连接西南的下山村;两个村子近百户人家都依山而居。村前几处水泥砌建的渔船码头,早已落在旱地,与湖底连为一色,放眼望去,一片苍茫。如此场景,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春夏的湖满四泽,水岛相映的真实景色,你难以想象,当年王勃经过鄱阳湖到达豫章故郡,在《滕王阁序》中写下的“渔舟唱晚,响彻彭蠡之滨”的动人辞句;你可能认为,夕阳江天,舱满人欢的湖光山色似乎那是另一个世界。

      我们沿村前公路,边走边聊。望着湖中偏南处有一小点,向导老杨说,那是小印山。传说朱元璋与陈友谅当年大战鄱阳湖,陈撤逃时丢失帅印而成小印山。而今山脚无水,全身裸露,听村里老人说,活了几十年这是首次见到小印山的真容。宣红和我未做犹豫,直奔小印山而去。我们想寻找在这荒漠中行走的感觉,脚下就是湖底干土的裂缝,可以放进我们的鞋脚的侧面。行至深处,荒野萧索,湖中,人、鸟声俱绝,小印山一点,人两粒而已。天地苍茫,这里不是张岱所述的《湖心亭看雪》,无亭、无舟、更无酒;然人亦有痴也!小印山高数米,周长也不过百余步,山体系红砂石质地,山顶数株低矮的紫薇树如“印纽”一般点缀其上,小印山应是鄱阳湖及长山岛千百年变迁的见证者。

      从小印山折回约一公里,村旁偶见几艘小舟散乱地躺在荒滩,有老两口正在收捆堆放整齐的干草,看到父亲上前交谈很是亲切,原来干草用于园地种菜的肥料。村里原有三千人口常居,现不足二百留守老人,年轻人均外出谋求生计,退捕的渔民生活也算有了保障。交谈中老人念叨,如在以前遇上这样大旱之年,农民、渔民将无以聊生。言语之中,隐有一种安逸的神情。

      应我的提议,想看看朱洪武庙。于是老杨带我们驱车走宽阔的湖底直达下山南口,经山凹崎岖小道爬至山腰。小庙虽油灯未断,但松叶满山,行迹稀淡。“当年龙战地,蒿草满地秋。”史书一代英豪,山头西风残照。

      再往何处,其实我并未想到,老杨直接领我们到长山北面的福神庙,还一路讲述,里面供奉了三位大人。长山村人的先祖杨六郎、当时有恩于杨家的包拯包大人、海龙王三太子“华盖星”敖丙。还说他们原来打鱼为生,离不开海龙王的福佑。我笑道,你们长山人都是杨氏后裔,是正宗的忠臣良将之后。他指向下山方向祖坟山凹,脸上露出一份自得的笑容。

      他接着说,传说长山原为蠡山旁边的一座小山,因性格顽劣,被蠡山老母鞭赶于鄱阳湖中,人称“犟山”。后又因早先渔民迫于生计而掠夺过往商船,被称“强山”。长山、下山等小山没有完全相连,山不高,林不深密,立于湖中却有一番别样的风味。山无水不韵,水无山不烈。犹如浩瀚湖水, 需有一份精神和风骨。看这天旱地燥,它若有青梅煮酒的豪情,生死相托的道义。敢于“看试手,补天裂”。似乎再苦再难也要活出寒云天风独往来。它在告诉,任何时候要守住自己,选择坚强,不要淹没于时代的波涛洪流。看,水已枯,山还在。

      时近正午,餐前我闲走村户几处,临湖的外墙上还有几条清晰的水位印迹。村中麻石弄道、木柴堆放整齐,狭窄而不脏乱。几株桂花树静立屋前,尚未花开。寥寥几户升起袅袅炊烟,偶见两条瘦犬慢悠溜达。餐时得知,村里小学去年已经关停。不算太旧的校舍与大多民房一样沦为闲置。

      “向日分千笑,迎风共一香”,山川与人相映发。世事波上舟,沿回安得住?如今渔民上岸,农民免耕,长山岛上除了茫茫草洲辽阔无边,大量的候鸟栖息,鸣叫声响彻百里。这里更有杨氏后人祖祖辈辈留下的根,那份心中永远无法抹去的乡愁。

      归途中,宣红说如果蓼子花开,那连片紫红色又是一番别样的迷人风景,不过已有三年不见。我心中暗想,相约蓼子花开,我们再来。

      渡口处,车流人流之中卷起漫天扬尘……

      2022.9.25

    【审核人:雨祺】

        标题:李林:秋访长山岛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anwen/xiejingsanwen/34217.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