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节一般是在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此时已是立冬前后,人们会用纸剪成衣服或纸钱的模样,放在一个纸糊的大口袋里,在庙里或街头焚烧,意思是给逝去的亲人送去冬季所用的衣食。
这种慎终追远的传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美德,就是感恩。
《新京报》的一篇报道称,寒衣节之夜,不少市民当街烧纸钱祭祖,全城都可以看见小火苗和余烬。环保人士认为,虽然这种习俗是民间传统,但是由于近年来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所以要加强环保意识,尽量减少这种行为造成的环境污染。
其实,不仅是寒衣节,就是在清明节、中元节等节日期间,在街头、桥底下等地方燃烧纸钱的人也不少。人们在这些特别的节日里,用这种方式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感念之情。中华民族有重视宗族、血缘的传统,虽然这种方式在现在看来似乎不科学,但它却是世世代代中国人与逝去亲人沟通的方式,能从中获得精神的慰藉。这是果实对种子的感恩与惦念。
随着社会的渐趋现代化,人们开始重新认识一些古老的仪式,甚至否定和淘汰一些历史上惯常的做法,比如中元节街头烧纸钱祭祀先祖。但是,如果武断地去禁止人们的这种行为,想必也不现实。不过可以引导和调整这种行为,能让人们充分表达慎终追远的情感,又能让形式充满文明进步的氛围,不至于给他人和自然环境造成过多影响。比如,祭祀遇到大风天,不要烧纸、燃烛、点香,如果一定要这么做,也要清理周围的可燃物,待火完全熄灭后人才可离开;祭祀烧纸钱,要注意远离人群、居民住宅、公共建筑、文物保护单位和其他采用可燃环保材料的建筑、易燃易爆场所、山林、草原等。另外,可以集中到一些公共场所进行祭祀,比如在社区为纪念先人设立专门的场所,对社区居民开放,可随时来此进行祭祀。但形式上建议献花、行礼,或为先人献上祝福,甚至用家人幸福的收获,来告慰先人,并且播放先人生前喜欢的乐曲、唱段等。总之,不一定只有烧纸一种形式,可以采用更有效、多样的办法。市民也可选择在家里祭祀亲人,点上蜡烛,放一段适合的音乐,并且上香行礼,等等。这种长期坚持不懈的引导,一定会有利于烧纸习俗的改变,实现移风易俗,促进新风气的形成。
人不能忘记自己的根,民俗文化一定要跟上时代的进步。如果每到十月初一,能把有这份情怀的人聚集到合适的地方,以隆重的方式进行公祭仪式,更能体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那该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