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钏事件中的薛宝钗,不是冷漠是现实
一直以来,有人不喜欢宝钗在金钏跳井后,和姨母王夫人说的那番话。感觉宝钗太冷情。
1、忽略了宝钗和金钏不同的身份
我们看宝钗和金钏是平等的,实际上在那个时代,她们不平等,宝钗是主子,是千金小姐,能参加待选,金钏是个丫头,贾家的家生奴才,她最好的出路,就是做姨娘,半个主子,活成赵姨娘那样,算是最风光了。
在宝钗心上,不管金钏生前还是死后,她送金钏衣服,并不是她喜欢金钏,不是因为她们交情好,而是金钏是王夫人的大丫环,宝钗是为了奉承姨母,才善待姨母身边的人。也就是说那衣服,不是送金钏的,是送的王夫人大丫环。
在宝钗心中,主子和奴才,也是有界线的,虽然没像三小姐探春,主仆界线天天挂在嘴上,严格管束自己的丫环,但宝钗也一样,有主仆之界线。
在她眼中,金钏就是个丫头,而且金钏活泼轻浮的个性,她不一定喜欢。
在她眼中,奴才就是奴才。
主子打两下,就跳了井,这不是给主子难堪吗,宝钗不以为,金钏是烈性,她会以为,这是让主子难堪。
而且,她应该猜测出了原因,王夫人一向宽厚,若不与宝玉相干的事,不会轻易发作,能发作的事,必和宝玉相干,既然如此,以宝钗的心性,更不喜金钏所为。
2、宝钗认为,钱能解决的问题不是问题
对于宝钗来讲,钱能解决的问题,不是问题,她认为,一个丫环掉到井里了,可能是(也有极小的可能)可能是投井,不管怎样,王夫人都没责任。就是有责任,也无人能追究,在当时的社会,王夫人撵人卖人,都是她的权力,看凤姐处理柳五儿偷盗玫瑰露事件(后来平儿善后)凤姐的处理,打几十板子,发到庄子上,或卖或者配人。
看看,又是打,又是卖,都是主子的权力,王夫人不过了辞退了。
在宝钗眼中,这有什么错误呀。
所以宝钗说,要是心里过不去,赏赐多些就好。
宝钗的话,于金钏是不公平,金钏是委屈,是冤枉,可是这事,在当时的情形下,如何能有个别的结局,能给个好的安葬,白家多得些钱,似乎最合白家的心意。事实上,玉钏依然当差,也没辞职呀,她要是辞职,王夫人肯定批准。
白家依然当着差。
玉钏如此,宝钗能如何。
玉钏也没跑去替姐姐喊冤呀,和宝玉也是几句话,脸上就有了喜色。
鲍二媳妇自己吊死了,人家娘家要告状,那还是鲍二家的和主子偷情,让凤姐撞上了,人家家属,还敢告状,虽然也没告成吧,可是白家,可是妥妥的收了五十两银子,谢恩去了。
金钏的父母如此,你说,人家宝钗能如何。
都是现实。
金钏是宝钗的另一个分身
都说袭人是宝钗之副。说是二人做事稳重相似,都要贤名,都有心计。
只是看到宝钗的判词,才感觉,金钏是她的分身。
1、金簪雪里埋—名字论
宝钗的判词:金簪雪里埋。
这是在判词里,以金簪指宝钗。金簪这个词,我们在哪里听过,那是金钏和宝玉玩笑时,说的,金簪掉在井里,有你的就是你的,你忙什么。
金钏自谓金簪。
结果,金钏真的投了井,金簪掉在了井里。可和宝玉有什么关系。
宝钗的判词里,金簪雪里埋,是隐了宝钗的名字。
雪是天上水,井是地上水。
都是水,雪花落在井里,也是雪水也是井水。
金钏姓白,白金钏,不就是薛宝钗吗。
名字里,就是合二为一。
作者就是把宝钗的一部分性格,落在了这个小丫环身上,金钏是全书中不多见的活泼明朗没心没肺的人物,和莺儿有些像。
宝钗当年的性格,不是我们后面看到的样子。父亲在时,她是掌上珠,自然是活泼天真,后来的演变,是因了家族巨变。看莺儿的性格,宝钗当年可知一二。
金钏未被撵时,原是太太的大丫环,一两月钱,春风得意,她性格明媚,很得王夫人的喜欢,才养成了那种直率的性格,娇柔而自信,以为太太当她是女儿,将来肯定给了宝玉。
2、衣服论
宝钗说,今钏活着时,常穿她的旧衣服,可知二人身材相仿。
宝钗能给金钏衣服,可知二人关系不错,起码表面上不错。
到了金钏投井,王夫人想给几件新衣服,可是当时只有黛玉新做了,顾忌黛玉敏感,不好开口,她若开了口,黛玉自然答应,可是奇怪,黛玉的身材是苗条型和宝钗的丰满,如何能混搭,估计黛玉不恼,贾母就先恼了。
贾母那么宠爱黛玉,黛玉多病,身子弱,还拿她的衣服给金钏,人家黛玉若是三春,是主人罢了,是贵客,如此待客,未免唐突。可知王夫人对黛玉,有些轻慢。
宝钗开口,她送了她的衣服。
金钏活着的时候,穿她的衣服,死了也是如此。
可不是金钏和宝钗的缘。
金钏是另一个宝钗,另一个未脱天真时,有的命运。
金钏对宝玉言语天真,毫不顾忌。
其实主子里,只有宝钗对宝玉,最是直白。
宝玉挨打时,宝钗亲自托了一丸药,到了怡红院。完全可以打发丫环婆子,去的。给黛玉的燕窝,就是打发的婆子。
大中午的跑到怡红院,宝玉午睡,袭人出去,她居然坐在那里,给宝玉绣针线,让黛玉看了发笑。
这是黛玉湘云,都没有的行为,黛玉湘云才是宝玉的青梅竹马,都知道忌讳。
以此论,宝钗对宝玉,行动原也有些让人疑惑。
她和金钏一样,见了宝玉,都有些情不自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