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从日喀则回来,今天下午去看了电影《长津湖》。
同为国庆档电影,经过这几天的发酵,《长津湖》的热度比《父辈》要高出不少。但是从个人的观影体验来说,并不觉得它的水平比《父辈》高出多少。
我是说,对比《长津湖》和《父辈》中的《追风》,我还是更喜欢后者。
--当然比起同类题材的《金刚川》,我就更喜欢《长津湖》了。
影片的前半个多小时,我一直没看懂这部电影打算讲什么。
或许是多人执导的原因,整部电影的剪辑给我的感觉就是略显混乱,特别是前半个多小时,多线叙事,但是主线不清,节奏比较乱,看得我云里雾里。
譬如一开始吴京带着大哥百里的骨灰回家的情节,就略显多余。吴京父母的角色形象也显得比较单薄,难以打动观众,倒不如把这两个形象留白,只通过后续剧情中的台词进行塑造。
这种混乱和累赘感,一直持续到七连支援友军的情节。
从支援友军战役开始,整部影片渐入佳境,不再同时铺垫多线的长篇剧情,而是转入了短篇叙事,后续的情节重点都放在了支援友军和长津湖进攻这两次战役上,剧情明确,脉络清晰,两场战役讲得都很清楚。而且拍得也很精彩,比如吴京和李晨在小木屋与敌人白刃相接的战斗,这是很长的一段动作戏,看得人非常紧张--我怀疑这段是善于拍武侠片的徐克的作品。。
但可能是个人偏好问题,我还是觉得这部电影里特写、慢镜头和所谓的“大场面”太多了。
镜头感强了,真实性就弱了,“大场面”多了,能够让观众产生共情的“小细节”就少了。
当然,瑕不掩瑜,影片还是让人感受到了那场立国之战的艰辛、惨烈和震撼。
志愿军和美军的装备、补给差距如此之大,但战士们还是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以刚克刚,硬是打出了新中国的气势。
我想,面对极寒环境、缺衣少食、制空权被敌军牢牢掌握、失去后勤补给、战损和非战损死亡人数极高的情况,换做其他任何一支军队,别说维持高昂的战力,恐怕整支部队都早已溃散了。
但是志愿军克服了一切困难,几乎是无中生有地取得了胜利。近乎奇迹的背后,必然是某种精神在支撑着的。
这种精神在电影里也有所体现。
比如七连为了迅速把电台送到指挥部而登车离开时,补给站的众人一边追一边脱下自己的棉衣扔到列车上。
比如毛岸英牺牲后,毛泽东独自一人在落雪的院子里徘徊。
比如雷公为了转移标识弹而牺牲,死前唱的那句“人人都说沂蒙山好...”。
比如杨根思部坚守阵地,不断打退敌人的进攻,真正战至最后一兵一卒,全员牺牲。
比如美国军队撤退时,看到的一个个被冻僵在路边的中国军人。
比如电影中所说的:我们这一辈打了这场仗,我们的下一辈就不用打了。
这是中国军人的精神,是中国的精神,也是中华民族屹立千年不倒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