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笔下文学文学评论
文章内容页

漫谈电影《你好,李焕英》

  • 作者:毛鹏举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4-04-05 09:58:10
  • 被阅读0
  •   电影《你好,李焕英》是贾玲以2016年同名小品为基础,进行二次创作,反映母爱这一宏大体裁的亲情电影。也是根据贾玲自己母亲的真人真事改编创作,历经四年,多次改编,最终形成这样一部集幽默、温情、悲而不伤,瞬间引发共鸣的佳作。

      曾经,贾玲在小品中,对着早已去世的母亲,哭着喊话:“妈,我给你买了一个冰箱,双开门的,那件绿色皮衣我也给你买了。”“妈,我现在是一名喜剧演员了,好多好多人都喜欢我。”

      “妈,我好想你啊……”

      只可惜,这一辈子,她再也等不来母亲的一句回应。电影的整体构思、手法与小品的脉络大体相同,基本可以分成两段:前段笑得多开心,多令人捧腹大笑;后段就会哭得多猛烈,多令人痛哭流涕。

      事实上,大多数母亲是不愿意或者说特意与自己的孩子去聊年轻时的种种事情,所以她们的青春只会成妈妈和爸爸之间不可说的小秘密,而会对自己的子女,无不例外地关上沉重的心门。

      在电影《你好,李焕英》中,有着贾玲对母亲的思念、感激、遗憾,这部影视化作品通过自己的母亲,却是献给更多人的母亲。主打亲情,又带有喜剧色彩,这是贾玲小品舞台的一次延伸,又是一次影视化的全新尝试。

      这部电影是贾玲的处女作,也是她当导演的第一部作品,虽然在情感表达上,或许有些青涩笨拙,但观众全都能感受到:是贾玲倾注全部热情在支撑着整部电影,让它直击人心,令人回味无穷。

      在电影里,李焕英因为车祸重伤,躺在病床上,正处于生死之间。贾晓玲(贾玲饰)趴在母亲李焕英身边,因悲伤过度,昏睡了过去。突然间,贾晓玲莫名其妙穿越到了1981年。

      在那个时代,她遇到了20年前还没有结婚的李焕英。贾晓玲为了接近李焕英,就假扮是李焕英在省城从未谋面的的表妹李乐莹(是李焕英给了“穿越者”贾晓玲了一个继续下去的,并且相当合理的身份)。就这样,这对母女,摇身一变,成为了“姐妹”(闺蜜)。

      电影较小品来说,时间更充裕,表达的情感也更饱满、细腻。在过程中,贾晓玲阴差阳错地认识了冷特(陈赫饰),一个似乎整日游手好闲,却又内敛温情的胜利化工厂一带的混混。从冷特的身上,贾晓玲似乎看到了自己,小时候不听话、顽劣,让父母十分头疼,长大了也没什么出息,从未给家人长过脸,在一次冷特母亲生病时,他自责、无助,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合格的儿子,从没有做过任何一件让父母骄傲或开心的事情,这更加深了贾晓玲的这种感受。

      冷特的存在,不仅仅是贾晓玲在穿越回过去时的自己的另一个影子,更给了她以第三者的角度,去思考、看待自己对于母亲是一个怎样存在的机会,进而推动了后续的剧情发展,让贾晓玲下定决心要帮助母亲李焕英改变命运,希望她可以像“死对头”王琴那样大富大贵,重新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因此她努力地撮合母亲李焕英与沈光林,即便结果可能是母亲的孩子不再是自己。

      接下来,贾晓玲在1981年所做的一切,都是希望让这时的李焕英高兴。因为在她看来,未来生了她的李焕英,过得实在不幸福。彼时的李焕英(张小斐饰)是胜利化工厂的一名女职工,还没有与贾文田(贾晓玲的爸爸)结婚,为了弥补对母亲的遗憾,贾晓玲想尽办法的让母亲李焕英开心:她伪装盲人帮李焕英买了厂里第一台电视,压下了王琴的风头;她劝李焕英参加女排比赛,因为她听说会有一件“天大的好事”……结果,那件所谓“天大的好事”竟是和厂长的儿子沈光林(沈腾饰)相亲,因为在2001年,也就是二十年后的世界里,嫁给沈光林的王琴最终做上了富太太,过起了光鲜亮丽的有钱人生活,这其实或许是李焕英的生活。

      实际上,贾晓玲最努力做的是件几乎马上就要“成功”的事,就是给未来妈妈李焕英改变原定的结婚对象,改成日后已然看得见所谓“成功”的沈光林,甚至不惜以自己可能会“生不下来”为沉痛代价。

      贾晓玲的计划大致分三步走:

      第一步、贾晓玲让沈光林和李焕英一起去看电影。

      本来贾晓玲买的是连票。结果两人的座位却隔了很远,根本就没有交流的机会。原来那时的电影院座位分的是单双号。就这样,贾晓玲的第一步计划,以失败告终。

      第二步、贾晓玲约沈光林和李焕英划船。

      这次,前面没有波折,沈光林成功与李焕英单独上了一艘小船。可就在沈光林准备表白的时候,却因为他吃了放了三天的豆子,肚子疼痛难忍。最终,为了排解尴尬,他主动跳到了河里。于是乎,这一步的计划,仍然是以失败告终。

      第三步、沈光林与贾晓玲共演二人转。

      连续失败两次之后,这次沈光林为了追到李焕英,算是豁出去了。在文艺汇演的舞台上,沈光林当着全厂职工,包括他的厂长父亲面前,表演了贾晓玲编排的二人转。虽然开局并不顺利,但到了后面,在贾晓玲的配合下,沈光林终于还是把李焕英逗得开怀大笑。这次,在贾晓玲看来,她算是成功了。

      三步后的小结:李焕英和贾晓玲酒后互诉衷肠。

      这天晚上,李焕英和贾晓玲相约到小酒馆喝酒。两人都喝得稀里哗啦,真情流露。儿女有出息,才能让母亲满意。贾晓玲对李焕英说:“你未来的女儿会长得很漂亮,很有出息。”而母亲想的很简单,李焕英说:“我只希望我未来的女儿能够健康快乐就好。”这是一个母亲最真诚的祝愿。当然,不管贾晓玲怎么花费心思,怎么去改变,这个世界并没有因为贾晓玲的突然闯入,而发生颠覆性的改变。

      贾晓玲和沈光林没能得偿所愿:李焕英还是选择了相恋三年的锅炉工贾文田。很显然,这样的决定,在贾晓玲看来,至少是不理智的不被理解的。得知李焕英和贾文田领证后的贾晓玲一度暴走,还不小心撕毁了两人的结婚证,这时,李焕英含泪说了一句:“我这辈子过得很幸福,你咋就不信呢?”

      掺杂亲情中,有两大命题:一是爸爸妈妈到底希望孩子以后是一个怎样的人?影片也给了两大选项:出人头地,月薪八万(更多)或者健健康康,开心快乐?二是“我有时一直在想,如果我妈当年生的不是我,应该过得比现在还幸福吧。”

      我已经清楚知道妈妈过的生活是怎样的艰辛,所以,我要改命,换句话说,我要尽自己的一切可能,改变妈妈的婚配对象。

      但这些,只是“我”贾晓玲作为子女,剧中“穿越者”的个人臆想,并不代表母亲李焕英。或者说,作为孩子的贾晓玲是这样想的,而母亲李焕英从未这么想过。

      准备离开的贾晓玲在送走去广东的沈光林,坐在路上吃包子,然后,她看着自己裤子上有补丁,突然想起李焕英是在做了妈妈之后,才开始学会绣各种各样的花案。

      想到这点,贾晓玲突然站起来,边飞奔边嚎啕大哭,泪流满面,说出一句“可是我妈妈那时还不会补裤洞。”

      注意,贾晓玲这句台词其实很关键,如果看懂这句话想表达的意思,观众就会大概明白:这部电影其实不止一个“穿越者”,实际是两个,母亲李焕英也是,病床上的李焕英也回到1981年,只是为了跟沈光林谈一场“假恋爱”,遂了女儿的心愿。事实上,整个排球比赛、跟沈光林约会、公园划船等等,都只是一场梦,或者说这些只存在于贾晓玲的个人主观意愿里。

      李焕英回到过去时,已经知道自己可能再也无法陪伴女儿走下去,这时,她最想告诉给女儿贾晓玲,自己的一生其实很幸福,她对女儿的期待也仅仅是希望其可以一直健康快乐下去。

      此外,作为母亲的她或许还有一个隐藏的心愿,就是希望女儿可以找到自己的幸福,她可以亲眼看到女儿收获幸福的那一天,而懂贾晓玲的冷特的出现,恰好完成了李焕英的这个心愿。

      此外,李焕英也完成了穿越,她配合贾玲和沈光林约会,完全是一场表演,为了不让女儿失望。

      而且本片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不在于流畅的剧情,而在于真挚的情感,里面的笑点没有硬挠你的咯吱窝,泪点也没有强戳你的泪腺,一切的情感起伏都是水到渠成的,特别是贾玲最后在街头狂奔,满眼泪水,想要留住母亲却无能为力,让人特别动容。

      贾玲是用自己真实的生命体验拍摄的这部电影,在炽烈的情感冲击下,所有的条条框框都不再重要,创作者的身份不再重要,观众能和贾玲隔着银幕直接展开对话,这样的观影体验弥足珍贵。

      起初,贾晓玲是想要改变过去,弥补母亲的遗憾,不管是抢电视,还是打排球赛、相亲,一系列的情节都是贾晓玲的一厢情愿,而从没有真正了解到母亲李焕英内心的真实想法。直到李焕英突然结婚,让贾晓玲意识到了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次要的。

      母亲对于孩子并不是苛求什么大富大贵,或者功成名就,而只是健康快乐。当李焕英对着贾晓玲说出这一切的时候,无疑直击大多数人的内心。最后影片用闪回式的片段剪辑演绎,展现着李焕英在背后偷偷做着的一切,让穿越的贾晓玲看到了,更是成为全片的泪点所在。

      母爱是如此的平凡普通,但是又如此的伟大。

      《你好,李焕英》以穿越为突破口,打破时空限制,以喜剧切入,先笑后感动,再落泪,情感是一步步推进,一切场景氛围的营造都舒适温馨亲切,与主题不谋而合。最终情感的宣泄,如洪流般爆发,达到最高点,引人共情。这样的影片显然能够打动每一个成年人,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过叛逆,都有过反抗,但是殊不知这些叛逆反抗,都是对父母们最大的伤害。直到某一天自己做父母,或者像贾晓玲一样,发现背后那个偷偷爱着自己默默付出的父母,才发觉他们如此善良而伟大。

      影片片尾字幕的一段话,让人泪目:“打我有记忆起,妈妈就是个中年妇女的模样,所以我总忘记,妈妈曾经也是花季少女。”

      再一次,贾玲用这种无法名状的情感打动了我,这次不是小品,而是电影。

      子欲养而亲不待,这不仅仅是贾玲的遗憾,更是我们无数为了生活苦苦奋斗,却疏远父母的人,最应该思考的。我们总想着,拼命赚钱,等攒够了钱就能让爸妈过上好日子了,等有时间了就能回家多陪陪爸妈了。可是,命运真的会手下留情吗?时间真的会停下来等你吗?意外真的会因此而远离吗?不会的,它压根不会理会你有没有遗憾,有没有愧疚,来的猛烈又无声。

      电影台词:“下辈子我俩必须做母女。”

      “你说我给你当一回女儿,连让你高兴一次都没做过。”

      “我(未来)的女儿,我就让她健康快乐就行了。”

      “我以后肯定有出息。”

      “那肯定的。”

      “那你得等我。”

      母亲退票下车,而前面不远处的贾晓玲不经意间关上车窗。

      小女孩在窗前喊了两声:“妈,妈”然后喊:“李焕英”,年轻时的李焕英推开窗,回了一句:“喊什么呢小王八蛋!”转过镜头,贾晓玲在窗前喊:“妈,妈,李焕英!”上些年纪的李焕英推开窗,同样回了一句:“喊什么呢小王八蛋?”“我考上省艺校了。”

      “我跟你说,李焕英同志,你现在开始想了。”

      “想什么呀?”

      “想你女儿挣完钱以后,你要买什么呀?”

      突然,一声刺耳的汽车刹车声骤然,将所有对未来的幻想践踏得稀碎。

      这部电影是贾玲拍给自己和已故母亲的,也是拍给我们每一个人的,她用这种弥补遗憾和内心伤痕的方式,告诉大家子欲养而亲不待这种痛的领悟。

      而贾玲的母亲,也真的叫做李焕英。

      贾玲,生于1982年,在湖北襄阳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家庭,排行老二。姐姐叫贾丹,学习也很好,但当时家里只能负担一个人的学费,所以姐姐最后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在母亲去世以后,姐姐为贾玲提供学费,成为心灵上惟一的寄托。高考那年,贾玲自认为自己拥有着“惊为天人”的表演天赋,毅然决然报考了中央戏剧学院和北京电影学院的表演专业。结果,双双落榜。因为觉得丢人,她选择第二年再战“中戏和北影”,同时留了个心眼,选了个可以兜底的“喜剧表演班”。

      这一次,她被中戏看上,但命运偏偏喜欢弄巧成拙。那天,她不在家,中戏的老师打电话询问母亲李焕英:贾玲报考的两个专业都可以录取她,请问戏剧专业和喜剧专业,你们选哪一个?结果,阴差阳错,母亲将“戏剧”说成了“喜剧”。

      贾玲回来发现后,急匆匆打电话过去更改,却已然回天乏力,母亲因此而懊悔不已。可能,这便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数吧。

      进入中戏一个多月后,贾玲省吃俭用攒了些钱,特意给母亲买了件皮大衣,母亲试了试发现不合身,两人都并未在意,心想:回北京换个尺码就行,总有机会穿的,不差这一会儿。那年秋天,贾玲带着这件皮大衣高高兴兴地踏上征程。没几天,噩耗传来,母亲已经不再人世了,因为车祸。

      贾玲曾在一档综艺节目中,敞开心扉,含泪提到了母亲真正的死因:当年父亲和母亲一起,用那种小翻斗车装稻草,母亲为了不让草垛倒下来,就坐在草堆顶上。但因为草堆太高,母亲没有坐稳,又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抓住,硬生生从高处坠落,头部着地,含恨而去。也就是这个时候,在学校还对这一切一无所知的贾玲,接到了一通电话,只告诉她:你妈的情况不太好,赶快回来看最后一眼。一瞬间,如遭雷击。

      她火急火燎买了最早的票赶回去,一路狂奔,喘着大气推开病房,等待着她的母亲,已然没了生命体征。从此,这便成了她心头最大的遗憾,而那件母亲没来得及穿上的皮衣,也成了心底最深的愧疚。

      之后,作为一名女相声演员,贾玲经历了许多坎坷,住地下室,和男友分手,为了生活接演出费只有7块钱的演出,但是再艰难,她都没有放弃,后来,贾玲声名鹊起,收入节节高升,给父亲和姐姐都买了房子,一家人的“家”变得越来越宽敞,生活条件越来越好。

      但是,母亲却不在了。她多想告诉母亲,说:“妈,当年你给我选的那条路,没有错,一点错都没有。”可是,子欲养而亲不待,再没有机会了。

      在一次采访时,贾玲这么说:“哪怕有一次,我为她花过钱(也好),或者说是因为自己的努力让她感到开心什么的,就都会让我觉得很欣慰。我妈妈想要一件绿色的皮大衣,然后我给我爸买了一件,给我妈也买了一件,我妈那件小了,然后呢,我就把那件衣服,拿回来换,等我再回北京的时候,我妈已经过世了。”

      “我始终不相信,我走到殡仪馆的门口,都到了殡仪馆了,我还觉得不可能,没有的,我妈没有见过我演出,我把心掏出来了,给你们看,我认为这部电影对得起我对我妈妈的感情。”

      贾玲说:母亲去世后,即便我上了春晚,我能嫁得很好,我再怎么怎么样,我都始终很难开心起来。晚上躺在床上就会想,我妈不知道,失去她,我失去了过年的意义。

      每次提起母亲,贾玲都会忍不住泣不成声,母亲的离开对她而言,是一个遗憾,很多次午夜梦回,她都会想起母亲的模样。子欲养而亲不待,这不仅仅是贾玲的遗憾,更是我们无数为了而生活苦苦奋斗,却疏远父母的人,最应该思考的,是这一辈子最难以跨越的一道坎。

      如今38岁的她已经成为中国喜剧界当之无愧的喜剧顶流,可惜妈妈未能看到她出息的样子,而这些遗憾都放在电影里。

      电影里最击中我的是两句台词,一句是“如果妈妈(当年)生的不是我,她会不会过得比现在更幸福?”另一句是“我的女儿,我就要她健康快乐就行!”

      原来妈妈从来不奢望我们荣华富贵,她只希望我们平安健康。很多人哭了,有人在别人的故事里哭自己的人生,也有人在自己的泪水里反省自己的愧疚,不要等着去弥补遗憾,也不要停留于一时的感动,不要让美好只存在于回忆里,更应该想想在还没有失去的当下,我们该怎么做,致敬每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

      孩子会明白母亲之爱是无缘由的,是不求回报的,大人会理解孩子不是实现幸福的手段,孩子本身就是幸福。电影就像一瓶强力的胶水,用幽默用爱用泪水,将我们每个人黏在一起,告诉我们:有你有我,这就是家。我们总想着,拼命赚钱,等攒够了钱就能让爸妈过上好日子了,等有时间了就能回家多陪陪爸妈了。可是,命运真的会手下留情吗?时间真的会停下来等你吗?意外真的会因此而远离吗?不会的,它压根不会理会你有没有遗憾,有没有愧疚,来的猛烈又无声。

      我们总笑着戏言,来日方长,却偏偏忘了,活在当下。所以啊,永远都别寄希望于以后,与其在以后懊悔痛哭,不如现在,常陪陪父母,多陪父母说说话,哪怕只是几个电话,几个视频。

      关于血缘的遗憾,从来都没有第二次能够弥补的机会。不要等,去做。哪怕现在,没有功成名就。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原来,这句话这么真实,这么扎心。我们总以为,父母是无所不能的超人,可等我们长大之后才发现,父母早就不再年轻。他们的双手变得颤颤巍巍,他们走路也开始摇摇摆摆,从前扛着我们上下楼都不费劲的他们,如今总会觉得疲惫不堪。

      岁月在他们的身上留下痕迹,但我们从未做好跟他们分别的准备。我们不敢想象,当意外快于明天先到,那会是多么绝望的一件事。但不可否认的是,对父母来说,儿女常回家看看,就是他们最大的念想。可这么简单的愿望,却变得越来越难。

      我们渐渐长大,父母也不再年轻。他们慢慢跟时代脱节,思想也变得陈旧,和我们也越来越没有共同话题。但我想说:你可以不听他们的建议,但你要学着温柔一点;你可以不听他们的唠叨,但你要试着耐心一些。你要试着把他们带入你的生活,不要粗暴地将他们推开。父母要的很简单,一句惦记,一声问候,一声想念,就是他们最好的满足。

      父母正偷偷老去,在你不经意的时候。作为子女的我们,不要再吝啬表达自己的爱。在有限的日子里,希望你能多回家看看,如果工作不允许,也记得打一个电话送去关心。趁现在还来得及,你要学着像他们爱你一样,去爱他们。

    【审核人:凌木千雪】

        标题:漫谈电影《你好,李焕英》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grwj/zw1/154060.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