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是2006年吧,晚上看电视,翻到河南卫视的戏曲节目“梨园春”,正赶上该台的少儿豫剧比赛,便看了起来。那时候,网络还没有普及,宽带尚停留在拨号上网阶段,手机主要功能就是接打电话发短信。因此,电视在人们的生活中还占据着一席之地。而我对于戏曲的认知,也只是停留在最表层,完全谈不上热爱,只是从最直接的音乐、唱腔上感受,遇到自己感觉好听的戏便会停下来听一听。就像喜欢一首流行歌曲一样,总是先从喜欢它的音乐旋律开始。在当时关注的电视戏曲栏目中,有河南台的梨园春和山西台的走进大戏台。
那晚的少儿豫剧比赛到底有几位小选手登台表演已经记不清了,印象颇深的只是一个叫李朋杰的12岁小选手,他唱的是豫剧《大祭桩》和《拷红》选段。儿童的艺术表演,完全不同于成年演员,其吸引人之处似乎更在于其天真烂漫的自然表露和近乎天籁的童声,就连那不无笨拙的动作也因不矫揉造作而极易惹人怜爱。李朋杰的表演当然具有这些特点,而且由于两个选段都是反串的角色,更为其表演增色不少。当然,远远不止这些,从表演本身来讲,他无论从扮相、唱腔,还是情感的拿捏上都很到位,从听觉上就感觉很好听,很震撼,给人以极大的艺术享受,那种艺术表演带给人的感觉真的是难以言表的。果然那年他获得了梨园春少儿组年度总冠军,专家评委对他的表演非常认可。尽管那之后再没有听过他唱的戏,甚至由于网络的逐步普及,逐渐淡远了电视,更淡远了那些戏曲栏目,但这个小选手及他的演唱却一直留存在记忆深处至今。
前些天吧,偶尔从网上看到一则关于李朋杰的消息。才知道原来从2006年至今,李朋杰一直在学习戏曲的路上。先是到王希玲艺术学校系统地学习三年戏曲表演艺术,2009年在15时时又以全国男生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中国戏曲学院豫剧本科班,师从豫剧名家王素君、王希玲,京剧名家于万增、杨长秀等系统学习小生本工表演,2013年又考入本院研究生部攻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进入河南省豫剧院青年团,后又远赴俄罗斯联邦国立舞台艺术学院攻读博士,成为全国豫剧演员中第一位博士。这是非常不容易的。16年后再回过头来去听李朋杰当年的演唱,依然倍受感染。而经过16年的不懈学习,李朋杰在戏曲表演上的精进自是不可同日而语。而他能静下心来在豫剧表演艺术上潜心学习的经历似乎更能给我们以触动。从李朋杰的身上,我感悟良多。尤其是他从2006年至今这16年的奋斗轨迹,就刻画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的视野里,这种现实榜样的力量是极其大的。他的成功真实地印证了唯努力方收获的硬道理。
其实,少而有才或许并不新鲜,但又有多少“天才”少年的才情夭折在成长的路途上。我们熟知的王安石的《伤仲永》便是绝佳的例子,可见古今中外都存在这种问题和现象。因此连老外爱迪生也说“天才,百分之一是灵感,百分之九十九是汗水。”没有努力,没有学习,或者放松了努力和学习,纵使天才也会沦为庸才,何况我们绝大多数缺乏天赋的人呢?或许你的基础薄弱,或许你的青春不再,或许你每日家事缠身,或许你单位事务繁忙……这些都不是放松学习的理由。孔子云:朝闻道,夕死可矣。只要坚定了学习的信心,从现在开始,从当下开始,依然不晚。而只要你努力了,肯定就会有进步,从个人的维度来讲,肯定会收获更加丰盈的人生。在此,愿与各位师友共勉!
从8月初开始,我们发起了第二届“任氏剪纸杯”全国诗文大赛,截止目前收到全国各地不少文友的参赛稿,从今天开始,平台将陆续推出,敬请关注。在这里要强调的是,我们这次征文体裁限定在现代诗、古体诗词(最好三首或以上)和散文随笔,因要先在微信公众号推出,所以要求参赛作品必须为原创首发,并且提供合规的文档、百字内个人简介、详细通联以及清晰照片,几要素不全或者内容消极、灰暗者将视为不具备参赛资格。征文内容不做硬性限定,不局限于剪纸、雪绒花等元素,只要是积极向上的,正能量的,能体现真善美,能反映国家欣欣向荣美好现实的作品都可以。自由度应该说是比较大的,愿大家能发挥好,选择一种体裁中自己最满意的作品参赛。征文截止后所有合规参赛稿将进行网络评审和专家评审,网络评审将以阅读量、在看数、分享数、投票量几个要素进行考量,故您的参赛作品在平台发表后可进行推广以提高网络得分。这也是出于扩大平台影响的考虑,敬请理解!另外,因增发参赛作品,常规稿件发表可能会有所延迟,也敬请各位师友谅解!
处暑过后,伏天结束,温差渐大,秋意渐浓。从气温上讲,日益变得舒适起来。从气象上来看,天蓝云白,晴空朗朗,秋景怡人。应该说,这个季节是一年中春季之外最好的时节。庄稼们还在拼命地充实穗实,秋菜们也在利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努力长成,一切还依然欣欣向荣。在这美好的季节里,雪绒花祝您学习不止、努力不停,一如既往地以自己的辛劳去丰盈自己的生命!祝福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