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曾上映过一部影片,片名就叫《立春》。大致剧情是说边远地区的一位女教师,天生一副唱歌剧的好嗓子。可穷乡僻壤,很难找到赏识她的人。她奋斗、拼搏屡败屡战,始终坚持自己有一天能够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演唱的梦想。
我觉得影片的命名很传神,片中主人公的际遇与“立春”这个节气有着内在的契合:这正是一个乍暖犹寒,让人能看到希望,却又不得不等待、忍耐的时节。
立春的“立”字有“初始”“刚刚”之意。也就是说春天在此时刚刚出现,就像一个婴儿呱呱坠地,既给人带来希望,又让人有前途莫测、事事难料的担忧。
立春一般在公历的二月初,由此开始东风送暖,大地解冻。这仅仅是寒冷渐退的开始,春风中仍然夹杂着料峭的寒意。
按照气象学的分法,只有平均气温在10℃以上时,才算真正进入春季。中国幅员辽阔,地势复杂。所以,春天来到每一个地方的时间并不相同。最早的是广州,在公历每年的一月末,最晚的是漠河,要到五月下旬。因此,就全国的广大地区来说,“立春”只是具有象征意义。
尽管如此,它带给我们的信息依然非常重要。毕竟,春天意味着花开鸟语,万物复苏,生命的花蕾即将绽放。这是因为此时阳气逐渐升发,阴寒逐渐消散。人们在猫了一冬以后,开始伸腿直腰,迎接春天的到来。
立春前后自然界会出现一些新的气象:先是大地逐渐解冻;接着是蛰伏的虫子开始活动;最后是冰下的鱼开始浮出水面,头上顶着尚未完全融化的碎冰,仿佛在白云中飞翔。
善于观察的诗人对春天的到来最为敏感。北宋时期的张栻在《立春偶成》中提道:“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这里的“生意满”,不是到处充满了商机,生意不是指买卖,而是万物生机勃勃,富有生命力的气象。之所以“生意”一词后来变成了做买卖,实际上是在强调,只有先让人对你的商品或服务有兴趣,产生购买欲望,才能使你的买卖兴旺起来,充满生机。这也许是古人从张栻诗中获得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