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果是一个村庄,隶属于沈丘县纸店镇,同这个古镇一样,历经了千年的风雨。虽名白果,但村子里并没有白果树,它的名字自有历史渊源。
白果树,学名银杏树,有植物界“活化石”、植物界“熊猫”之称,但小镇人从来都把银杏树称之为白果树。
白果村现在没有了白果树,但与它毗邻的一个村子却有一株。它临河而立,树冠能覆盖半亩的土地,是八百里沙颍河一处独特的景观。
随着乡村经济的振兴和乡村文化的建设,这棵千年古树已成了小镇的一张名片。但没想到的是,外地人一来,问的都是白果村。
纸店旧古称纸坊。它紧邻沙颍河,得水运便利,从唐朝开始就有贩纸商人在此经营纸坊,到了宋朝,已成为一个集造纸、贩纸于一处的地方,并逐渐成为闻名豫皖的集镇。从这算起,小镇的历史也有千年之久了。但白果村的历史却比它更长。
白果村在沙颍河北岸,东西长,南北窄,沿河绵延二里多地,向西与沈丘的另一乡镇新安集的张庄村接壤。再向西,不远处就是东蔡河汇入沙颍河的入口。这里地势较其他地方较高,被村民称为“河崖头”,也就是史书中很有名气的“丘头”。
提起丘头,就不得不说另一个地方 “百尺堰”。关于“百尺堰”,沈丘作协主席、诗人露白先生曾专门做过考证,并写有一篇《何处是百尺》的文章。而丘头、百尺堰最早的记载来自《三国志·王凌传》:
宣王(司马懿)将中军乘水道讨凌,先下赦赦凌罪。又将尚书广东使为书喻凌。大军掩至百尺逼凌。凌自知势穷,乃乘船单出迎宣王,遣掾王彧谢罪,送印绶节钺。军到丘头,凌面缚水次。宣王承诏遣主簿解缚反服,见凌,慰劳之,还印绶节钺,遣步骑六百人送还京都。凌至项,饮药死。
可惜,百尺堰和丘头,这两个有着历史坐标意义的地名,已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唯有白果村还在那一片高高的土岗上,转过千年的岁月,仿佛一切都一如昨天,还是那片高土岗,还是那条东逝的沙河。
关于丘头、百尺堰的正史,目前只能找到这一段文字,这段文字中两个主角,司马懿就不用多说了,那可是能与诸葛亮齐名的人物。另一个王凌来自太原王氏,山西太原王氏,那是一个延续千年的名门望族。
王凌字彦云,三国时期曹魏将领,东汉司徒王允之侄。由于很有才干得到曹操的赏识,被征召为丞相府属官,后跟随曹丕、曹休屡立战功,最终封南乡侯,食邑一千三百五十户,又迁升车骑将军,仪仗与三公相同。
作为王允的侄子,王凌在我们普通人的认知里远没有那个联合吕布刺杀董卓的王允名声大。一部《三国演义》让吕布的英勇、貂蝉的美貌、王允的谋划成为人人皆知的典故。流着同样王氏的血脉,顶着叔叔王允的光环,王凌几乎走了和王允一样的道路,只是效忠的对象不同罢了。
嘉平三年(251年)四月,王凌看到天象异常,决定起兵,预另立楚王曹彪为帝,只是事尚未开始,秘密已经泄露,短短的十天时间,司马懿已经带领大军到达百尺堰,兵峰直指扬州治所寿春(今安徽寿县)。已经八十岁高龄的王凌,知道自己远不是司马懿的对手,于是独自一人乘船到丘头向司马懿请罪。丘头成了这位魏国太尉最后的自由之地。
今天再次走在那一道高高的土台上,历史的记忆犹如逆穿时空的光梭,一幕幕展现,却不再有任何的痕迹,只留下那句“君非折简之客啊”的绝唱。
时间像无声的流水,被丘头边上的沙河一路向东送远。随着纸店的兴起繁华,丘头这里也在唐宋年间建立了一座巍峨的大庙,庙宇连绵几十间,庙内种植了三棵白果树,内有尼姑百十名,此庙香火旺盛,闻名数百里,据说是一位得道的尼姑受神灵点化而建。
据当地人的传说,王凌在丘头被司马懿抓住,在送到项城(今沈丘县城槐店)附近时饮药自尽,可是其阴魂不散聚魄成龙,又再次回到丘头这里,动辄兴风作浪。现在这里的村民还在说,在高土堆下有一个老龙谭,这里每到涨大水时,会呜呜作响。以前每年都会有戏水的孩子在这里溺水身亡,这里曾经被村民认定为凶险之地。也许当年建这所庙宇的老尼姑就是为了点化镇压这个不屈的阴魂吧。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在王凌死去的同年六月,司马懿病重,梦里多次见到王凌作祟,惊惧而死。
寺院沿河而建,香火绵延不灭。时间转眼又是几百年,到了明朝末年,战争、洪灾终于摧毁了这里。明朝皇帝为了重新发展这一片,一场大的人口迁移开始了。山西洪洞县的大槐树成了我们整个豫东平原人的共同老家标识。随着这次迁移,迟、郭两姓的先祖来到了这里,他们看到这里寺院气象庄严,尼姑众多,且有三棵巨大的白果树,随把村名命为白姑堂。直到清光绪年间,也许是完成了使命,也许是别的原因,庙里的尼姑纷纷出走,庙里只留有几棵白果树,村名随改为白果堂。1930年随着庙宇被毁,村名又改为白果村。
历史中的丘头,逐渐成为一种陈旧书籍中的记忆,而现在的白果村却越来越彰显魅力。
在小镇领导的谋划下,以沙河堤生态廊道建设为依托,全面开始提升白果村的整体形象。这个昔日曾经闻名百里的村落再次焕发出自己独特的风情。按照小镇那位魅力女书记“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产业、一村一特色”的要求,白果村依托自己原有的基础,积极打造“四一”示范村。
沿着彩色沥青铺就的河堤大道,从小镇的政府门口向西,以五公里盛开的油菜花为基调,以各种怒放的花木为调色,在那片桃花正盛的地方就是白果村。
刚到村头,在一片油菜花包裹的桃花林中,一座红墙黄瓦的寺院静静地傍依在沙河的弯抱里,这座损毁再建,多次重建的寺院已经远远没有当初的规模,只是历史的渊源,情感的传承,才让这座千年寺庙留存下来。
这里是一村一景中的桃花景地,不仅在河堤南岸邻水的河坡上广植桃树,就连河堤两岸都是桃树,现在正是桃花盛开的季节,整个村庄远远望去像被包裹在一片桃花的世界中,极为漂亮。其实仅想想就觉得极美,丘头古地、大河碧水、桃花寺院,更有老龙谭的悠久传说,白果村绝对值得来看一看。
整洁的村容村貌、蓬勃的养牛产业,特色的手工藤椅编制是支撑白果村美丽、富裕的根本。入村都是宽广的水泥路,在小镇领导的努力打造下,村庄努力向着“村庄美、田野美、庭院美”的方向发展。在“亮化、绿化、美化”的基础上,不断发掘白果村的历史底蕴,积极继承发扬和扩大影响村内的“文化”,达到“四化”总体要求。
手工藤椅的编制一直就是白果村的传统产业,也是这里的特色。走入村内,不时可以看到一户人家在敞开门的庭院里编制藤椅,现在的藤椅更多的是向中高端家具的方向发展,有的成品精致得像工艺品。
进入村庄,总会不时地给你惊喜,一户人家门口有小旗在迎风飘动,原来是一处酿酒的人家。古法的酿造,自有不一样的酒香入鼻。这醇厚的美酒,价格却是不贵,最好的“五粮液”只要30元一斤。来一壶酒,和主人聊起了酿酒,原来这里原来就有一个很大的酒厂,只是后期经营不善倒闭了,酒厂的遗址就在他家不远处。酒厂是不在了,可是爱酒的白果人,有的自己开始了酿酒,一个小小的村落竟然有好几家酿酒的。
走出村子,从另一边再次回到河堤,又是一座小庙宇,掩映在一片竹林中,庙门紧闭。据说在这座庙对的河堤下就是老龙谭的位置,只是随着河道的变宽,河水的增大,再也看不到老龙谭的样子。
丘头还是那片土地,白果却是换了人间,那片桃花盛处,自有你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