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一个文学公众号叫“同步悦读”,它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它是一个新媒体文学平台,这里聚集了许多人。它门槛不高,一篇文章经审核通过即可;它的舞台无限宽广,与社会、与生活紧紧相连。
它不厚名家,不薄新人;
它兼收并蓄,风格多样,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它鼓励耕耘,让人圆梦,收获精彩。
它有一个3000余人的作者梯队;一年就推出3000多篇文章;单篇日阅读量超过10万。
它是一棵大树,扎根沃土,一树芳华,亭亭如盖;它是一座花园,桃李芬芳,游人如织,蹊径纵横。无边光景一时新,纵使岁月流逝,时光不语,它依然兰叶葳蕤,欣欣向荣,生机一片。
02
有这样一本书,书名叫做《时光不语》。它是一本散文集,它的封面,是云汉和星空,它是“同步悦读”首部作品选,它追求:时代的美度、人性的温度、思想的温度、精神的亮度、视野的广度。
作为一本书,它还有自己的厚度。全书298页,35万字。收录作品100篇,作者一百人。有名家,有新秀;有平民,有名流。是文学使他们走到了一起,而他们的身后是以千计的作者,而读者以万计。
为了记住每一篇文章,有一个热心的读者还特意编写了一个有趣的接龙。笔者不敢掠美,全文抄录:
《丑牛》年《秋》,《兰姑》在等待《加入作协的日子》里,骑上《蒙古马》,沿着《我的金堤河》岸边的《一条小路》,回到了阔别多年的《乌溪水镇》,急忙奔向《小镇温泉》对面的《旧居》。
走进《鲁院的小院》,立即勾起对《一个古村落的思绪》。《老宅》墙上挂着《母亲•簸萁》和一盏《矿灯》,桌上摆放着《小铜炉》和《梳妆匣》,这些老物件见证着《母亲的爱情》,诠释着《苦难的种子爱的花》。《老家的煤油灯》,是儿时《记忆中的灯光》,常在灯下听大人们讲述《两根粉笔》和《乡村驴推磨的往事》。记得有次《日落》后《在火炉旁》《与父亲的交流》,他道出了《中年的滋味》,从此慢慢懂得《父亲的忍道》,这里成为他《最后的幸福时光》。
在《另一半村庄》,《我记忆里的“马毛姐”》时常卷起袖口,自豪地露出《手表》,挽着《邻居》《一字不识的堂姐》,有说有笑地《缓步于熟悉而陌生的诗意之路》,幸福而《有温度地生活》着。《魏家南巷记忆》中,有《麦儿的期盼》,有《普通人的情怀》。那晚《卖粮》回来的路上,我《左手指月》,《黎叔只笑,不说话》。
记得在《那月》里,《那片雪花》纷飞中迎来的《故乡的年》,其欢乐场景就是《这个春天的一幅画》,整个乡村都弥漫着《泥土的芬芳》。但《回不去的徽州》,似《飘逝的红丝带》《美在远方》,特别是听到《孤独的唢呐》声,感叹《时间都去哪儿了》。
我的《在长岗遇见乌桕》已是满树《秋红》,《难忘鸽眼》。《仙寓山》的《红檵与青藤》,《每一片叶子都有它存在的价值》。还有《四季冰壶沟》,留下过《官渡河,荡漾北国江南的甜蜜记忆》。《铜城的月》印在《江湖》上,就像《灯》样,照亮《小路与远方》。无论是《探秋焦岗湖》,还是《寻梦陈桥驿》,那《苏格拉底的麦穗》和《金黄色的稻浪》,奏响了一曲《蔷薇之歌》,《美哉,满园姹紫嫣红》!
我的《扬州慢》,《响导铺书简》及《梁小斌,为诗歌而生》等《文章会说话》,《美丽的中文永远不老》。《树对花说》,《请你原谅我》,《我在岳西等着你》,陪你共圆《黄山惊梦》。
这篇《后末日记》简称为《后记》,是专门《写给夏朵》的。
(点击文中作品标题,阅读原文。袁自来)
03
厚积薄发。《时光不语》结集成书于“同步悦读”平台运行的五年后,是奉献给读者和社会第一枚硕大而沉甸甸的果实。
它的主编叫白夜,名字挺浪漫,人却很严谨,他对每一篇文章都要求很严。还有一位主编叫王朝东,军人出身,目光远大,有魄力,有担当。《序言》写得很好,出自知名作家石楠之手。她既能善写画魂,又能文心雕龙。
古之良将擅长排兵布阵、运筹帷幄,今之编辑目光敏锐、选文精准,匠心独运。《时光不语》的编者以“增强精品意识,提升突破自我;讴歌时代精神,颂扬人间大爱”为主旨,为草根作者让路,在数百篇来稿中,精心筛选,投票定篇。收录的散文,题材涉及乡愁、记事、写人、写景、写物。小切口,大情怀。
定篇之后,又巧于安排。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光影”,着重展现“普通人的情怀”;第二部分“钩沉”,再现“记忆中的灯光”;第三部分“远方”,引领人缓步于熟悉而陌生的诗意之路。开篇《难忘鸽眼》,压轴《金黄的稻浪》启人心智,寄寓深广。
04
作为同步悦读编辑的第一本书,《时光不语》有着同步悦读鲜明的特点。
其一、纯粹。无论是知名作家,还是草根作者,都热爱文学,追逐梦想,目标单一,没有功利,少了机心。因而他们的作品底色单纯,格调透明。描写人生客观现实,思考人生路径清晰。每个作者都质朴率真,都有一颗可贵的童心。
其二、积极。进同步,有进步。同步悦读是个大家庭,每个文友都是以文学的名义走到了一起,在文学面前,人人平等。在同步,无论是名家大咖,还是草根作者,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他们或打赏,或转发,或点评,转益多师是吾师,相互切磋,共同提高。
其三、诗意栖居。同步人把“同步悦读”当作家园,当作灵魂的栖息地。作家叶静这样写道:“同步是一片文学天空,而我只是一朵飘忽的云。同步中的人,却似古村落的一棵棵老槐树,有着生命的厚度与温度。”这里,土地平旷,沃野千里。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天空湛蓝,云淡风轻,你尽可以放飞理想,心思浩茫连广宇,你也可以归园田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你呼吸的是自由的空气,你的脚下是广袤的原野。这里,让你眉睫之间卷舒风云之色,吐纳珠玉之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你也可以划然长啸,声振林木,响遏行云,你也可以低眉沉吟,静对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
05
笔者一介草根,拙作《老家的煤油灯》有幸收入《时光不语》,无比激动。寸草春晖,荷恩太深。我曾经这样写道:
同步是一所大学,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和精彩纷呈的课程和课堂。这里专家云集,高手如林,这里的学生第一流。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当日知其所无,这里的每一个地方都有书声琅琅,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求知若渴。同步悦读、同步悦读书,每天都推出十几篇文章,这都是最好的课程资源,这里的每一篇文章的后面都有一个作者,他们有的精心构建,巧妙为文,有的呕心沥血,惨淡经营,他们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师。在他们的引领下,你不想进步也很难。想进步,进同步。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同步又是一支纪律严明的军队。它会把一个新兵变成一个老兵,会把一个士兵变成元帅。这里每天都有战斗,每月都有战役,每年都要打几场人民战争。在战争中学习战争,这里的将领身先士卒,这里的士兵以一当十。我从内心深处感激同步。入同步1000多天,天天有进步。我先后加入县、区、市作协,由“文青”变成了“作家”,文章获奖,发表,还出版了个人作品集。我想说,进同步,入好运。
06
《时光不语》出版发行,没有销售任务,入编作者可免费获得两本。
《时光不语》作为赠书多次被送往经济欠发达地区。
《时光不语》深受名家好评,深受广大文学爱好者的追捧。
《时光不语》是标杆,标志着“同步悦读”渐入佳境,正在走向成熟;《时光不语》是大纛,将会有更多的文学爱好者聚集到“同步”的旗下。
毋庸讳言,“同步”已成为一种文学现象,值得人们去探究、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