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伫立在华夏大地上的醉人山水。
林永松,一个从峨眉山走来的山水画家。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这是李白26岁离开蜀地时的深情表达,描写了诗人从平羌江乘船而下,悬挂在静谧夜空的半轮秋月,倒映在静静流淌的江水中,伴随远去的行舟流向远方。
从小就时常坐在峨眉山上,鸟瞰山水风光的林永松,也是在一个月明风清的夜晚,一叶轻舟从清溪出发,在月光的照耀下向三峡驶去,经渝州走向远方,一直跟随画家行走的明月,似乎永远留在了巍巍的峨眉山上。
在位于北京朝阳区管庄路的林永松美术馆,峨眉醉月、春醉峨眉、峨眉山梵音、峨眉山清音阁、泰山图、夜行太行等一幅幅巨型山水大画,远看气势如虹,尽显山河壮美,近观一石一涧,生动自然,美妙神韵沁人心田。
画中有“道”。“道,可道也,非恒道也。”老子的这一哲学思想,在永松的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品味他的作品,能够深刻感受到,道就在他的山水之间,可以注视、可以触摸、可以互动。但又不是恒定不变,恰恰是千变万化的。永松说,他把古人、现代、自己对山水的理解,对山水画的理解,全部装在一个木桶里,用一根美术的大棒,在里面使劲搅、使劲搅,使之融为一体,最后得到升华。一幅“春醉峨眉”在北京翰海春拍中,为什么能够创下1012万元的最高纪录,其艺术本质就是两个字:升华。
“外师造化得心源,独树一帜悟玄机。”从永松的艺术升华中,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如果今天永松还坐在峨眉山上,他不可能达到现在的艺术造诣,如果当年他不坐在峨眉山上,整天整天地凝视峨眉山水,今天也不可能达到这样的艺术境界。这就是道非恒道也。这也说明,道是最普通、最平实、最真实的,就存在我们身边,并不深不可测,作为一个山水画家,最大的道,就是从大自然中汲取精华,就是长期关注生活之道、自然之道。因为山水艺术源于生活、源于自然。
画中有“势”。永松的山水画,最大的特点就是气势。《淮南子•兵略训》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形容气势:“三军之众,百万之师,志厉青云,气如飘风,声如雷霆,诚积踰而威加敌人,此谓气势。”站在永松的画作前,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在画家的心中,既有“崇山峻岭”,更有“百万之师”。每当他拿起画笔的时候,就像指挥着百万雄师,在崇山峻岭之中,进行一场鏖战,目的就是追求山河之美一览无余。
“峨眉山,峨眉山,虚无缥渺天地间。云游四海三十年,至此方知天地宽。”从这样的诗句中,我们读出了峨眉的巍峨气势,领略了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品味了千年传承的佛教文化。山中一亭一阁、一寺一庙,都有着古老的传说。深受峨眉山水文化熏陶的永松,触景悟势、势在道中,在山高、云逸、水长、松翠中放飞艺术的遐想。可能是从小生活在大山里的缘故,他从骨子里散发出对绿水青山的崇敬,他的山水作品中,很少有俯视群山,也很少有小花小草小溪,他总是用仰视的画笔,去描绘他心中的峨眉,去赞美他心中的祖国。
画中有“情”。丰富的情感是一个画家不可或缺的潜质。换句话说,一个情感不饱满,生活不真实,对朋友不真诚的人,不可能成为有影响的画家,更不可能成为大家。永松是一个感情非常丰富的人,他爱自然,爱生活,爱朋友,他深信“万法唯诚”,他把他内心深处的大爱,通过笔端倾注到他的作品当中,让人们去感受,让人们去分享。
中国的山水画,源远流长。始于隋唐,数千年经久不衰,体现了国人的独特审美。近当代更是大家辈出,齐白石、张大千、傅抱石、李可染等,可以说把中国的山水画推向了高潮。永松遵从“笔势峥嵘,辞采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的审美意趣,以真情实意,写实写景,融入泼墨、泼彩等多种技法,让画面生动传神,令人怦然心动。
在巨幅山水“泰山图”里,永松把晚霞映红的泰山作为背景,衬托出顶风傲雪的泰山松,用他独创的迷踪皴法,展现出画家内心深处的泰山精神。他把杜甫的《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作为左右题款,既提升了作品的意境,又抒发了情感,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永松获得的荣誉很多,早在2009年就被文化部评为中国山水画十大名家,在今年庆祝建党100周年时,又和范曾、范迪安、沈鹏一起,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荣誉称号。但他最看重的还是艺术的提升,还是让作品说话,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艺术馆及个人收藏他的作品,他总是精益求精,把最精彩的作品,奉献给热爱中国山水艺术的人们。
永松正处在艺术创作的旺盛时期,相信他一定会踏着永远不老的丹青之路,以峨眉为笔,以长江为墨,不断书写令世人惊叹的中国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