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笔下文学文学评论
文章内容页

崇高的生命礼赞 不朽的战争篇章——观电影《长津湖》有感

  • 作者:方烟雨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1-10-23 18:26:26
  • 被阅读0
  •   没有哪一部电影如此摄人心魄!

      没有哪一部电影如此激情荡怀!

      没有哪一部电影如此感人肺腑!

      电影《长津湖》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全景式真实地讲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71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在超越人体抗寒极限的严酷环境下,东线作战部队凭借钢铁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一路追击,奋勇杀敌,扭转了战场态势,打出了军威国威。

      抗美援朝战争题材的电影很多,最让国人耳熟能详的当属《上甘岭》《英雄儿女》《奇袭白虎团》《夜袭》等,这些电影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艺术再现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艰苦卓绝和惨烈悲壮。但由于受当时拍摄器材和若干条件的制约,无论是战争场面还是真实程度,都难能与《长津湖》相提并论。电影《长津湖》不仅是一首现代战争的绝唱,更是一部现代战争的史诗。

      观《长津湖》,一种震撼喷涌胸腔。据悉,整部电影投资超13亿,陈凯歌、徐克、林超贤三大导演联袂坐镇,拍摄近200天,7000名剧组人员,工作总人数达1.2万,有7万人参加拍摄,这种大手笔的鸿篇巨制亘古不多,至今少有,拍摄规模令人震撼。

      在表现手法上,情景真实,场面恢弘是《长津湖》的一大特色。

      电影里有这样一个情节,五万里因一直没有拿到枪支,与排长发生争执,一气之下要跳车走人,当他拉开火车的铁门时,展现在他眼前的是绵延的群山和巍峨的长城。面对如此壮观的锦绣河山,五万里震撼了,同车厢的战友们震撼了。因为他们深知,这就是他们出国参战的原因,这就是他们要保卫的神圣国土。观影至此,我想,在演员和观众的心里都会情不自禁地唱着同一首歌:“好山好水好地方,条条大路都宽畅,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

      观《长津湖》,一种感动溢于言表。是时,新中国成立不久,百废待兴。28年的革命战争,让中国人民经受了深重的苦难,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政权建立、国歌唱响、红旗漫卷,新中国来之不易,人民期盼远离战争、渴望和平、向往幸福,以火一般的热忱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潮。然而,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霸权主义猖獗,亡我之心不死,悍然出兵朝鲜,武装干涉内政,并把战火烧到鸭绿江,严重威胁到新中国的安全。

      出兵朝鲜,上层决策艰难,武器装备落后,后勤保障困难。是隔岸观火,还是出手援助?毛泽东主席以伟人的气魄和战略家的深谋远虑,掷地有声:“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毅然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并率先垂范将自己的长子毛岸英送到朝鲜战场。为抢救作战地图和机密文件,1950年11月25日上午,毛岸英壮烈牺牲,年仅28岁。

      毛岸英艺术形象在电影《长津湖》里展示的虽然不多,但他向“彭大将军”请求赴朝参战的那句台词却感动了国人:“几十万老百姓的孩子,一道命令就上了战场,我毛岸英有什么理由不去!”一九五三年全国妇女大会期间,毛泽东主席邀请战斗英雄黄继光的母亲邓方芝到中南海做客。期间毛主席动情地对邓方芝说:“你失去了一个儿子,我也失去了一个儿子。”一位是国家领袖,一位是普通农村妇女,两人素昧平生,唯一的共同点是他们的儿子都牺牲在朝鲜,一个儿子叫毛岸英,一个儿子叫黄继光。

      电影《长津湖》里还有不少朴实感人的台词:“立春就回来,回来给你们盖房子”“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不让你打”“让你的敌人瞧得起你,那才叫硬气”“敌人的后方,才是我连的前沿”“没有冻不死的英雄,更没有打不死的英雄,只有军人的荣耀”“这场仗我们不打,我们的下一代就要打,我们出生入死,就是为了让他们不打仗”“山知道我,江河知道我,祖国不会忘记我------”这些台词有的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有的体现了慷慨赴死的决心,有的彰显了志愿军战士朴素而强烈的爱国情感。

      观《长津湖》,一种悲壮激荡心头。战争注定是一场人类厮杀的较量,所不同的是有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但无论是正义或非正义战争,残酷、血腥、悲壮、惨烈等场面是战争回避不了的现实。而抗美援朝由于特殊的年代和特殊的环境,其战争场面更为激烈和悲壮。“冰雕连”是电影《长津湖》主要展现的细节之一。美军南逃时他们看到的情景是:一排排志愿军战士俯卧在零下40摄氏度的阵地上,手握钢枪、手榴弹,保持着整齐的战斗队形和战斗姿态,仿佛是跃然而起的“冰雕”群像,面对这样的对手,美军指挥官不由得向“冰雕连”敬了一个军礼!虽然画面短暂,但全连志愿军成建制地冻死在阵地上的镜头却深深震撼了观众。敌手的施礼,不仅是对生命的崇高礼赞,更是对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敬畏!

      英雄是集体,也是个体。据“冰雕连”幸存者周全弟回忆,为了成功完成阻击任务,部队要在冰天雪地里潜伏隐蔽起来,在战斗命令下达之前,谁也不能动。酷寒天气时节,气温接近零下40℃,志愿军战士仅穿着单薄棉服,趴在雪坑里、几近冻僵。真正是“天作被,雪为床,似铁土豆作干粮。”就是在这种超越人体抗寒极限的酷寒天气下,我们的志愿军战士依然保持着必胜的心态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一个名叫宋阿毛的烈士写下这样的遗书:“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观其景、读此文,感天动地,鬼神哭泣。

      观《长津湖》,一种自豪油然而生。战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打的是后勤。抗美援朝由于是跨国战争,战线逐渐拉长,后勤保障更为艰难。据相关史料记载,在抗美援朝早期,志愿军士兵与后勤人员比例大约为15:1,1名后勤人员要保障15名志愿军战士的粮弹供给,而反观美军,比例则是1:10左右,10名美军后勤人员保障1名前线作战士兵的粮草补给,中美后勤保障反差极大。

      恩格斯曾经指出:枪是不会自己射出的,需要有勇敢的心和强有力的手去使用它们。因此他作出这样的结论:“赢得战斗胜利的是人而不是枪”。毛泽东主席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思想。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就指出:“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这条著名的论断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得到了验证。电影《长津湖》,不仅以大量的镜头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悲壮,也有不少表现志愿军战士在后勤保障极其困难的情况下艰苦鏖战的具体细节,冬季攻势,前线战士“一口炒面一把雪”就是他们的标配。有这样的英雄儿女,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就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1951年5月15日,在美国国会听证上,麦克阿瑟建议把朝鲜战争扩大至中国,一个叫布莱德利的随后发言:“如果我们把战争扩大到中国,那我们就会被卷入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同错误的对手打一场错误的战争。”事实正像布莱德利预言的那样,从来侵略多失败。1953年7且27日,在朝鲜开城附近的板门店,双方代表对停战协议进行了会签。次日,中美朝三方分别往停战协定上签字,克拉克在签字后对他的同僚说:“美国上将在一个没有打胜的停战书上签字,这在美国历史上是第一次。”

      生于华夏,何其有幸;生于华夏,毕生之荣;生于华夏,何其自豪!著名作家魏巍曾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深情地写道:“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坐到办公桌前开始这一天工作的时候,当你往孩子口里塞苹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一起散步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

      观影完毕,心潮起伏。和平盛世,来之不易;遥想前辈英烈,不禁感慨万千。置身于“幸福像花儿一样”的美好生活,我深情呼喊: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万岁!

    【审核人:凌木千雪】

        标题:崇高的生命礼赞 不朽的战争篇章——观电影《长津湖》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grwj/zw1/4204.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