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笔下文学文学评论
文章内容页

品赏仇媛媛《与东坡为邻》的一孔之见

  • 作者:黄林燕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1-09-12 16:21:28
  • 被阅读0
  •   “以邻为壑”,嫁祸于人,祸害他人,是不可取的;“以邻为伴”,与人为善,香远益清,是中华美德。但与古人为伴,与古人对话,替古人担忧,为古人顿足,这似乎是不可能的。但仇媛媛做到了,而且几乎做到了极致。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江城子》)“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水调歌头》)“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赤壁赋》……这些跨越千古,流传千古的诗词赋,耳熟能详,脍炙人口,都是出自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之手。近千年来,他活在读书人的心里,也活在所有爱诗词赋的人心中。仰慕可以,崇拜可以,但比邻而居行不行?回答肯定是否定的。但980多年以后,有个人说:可以!她,就是仇媛媛。

      与仇媛媛相识,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末。当时,她的夫君李传同在革命老区瓦埠中学当校长。我当记者,为专题片去采访,在瓦埠住了好几天。其间,因为住在旅馆,菜肴不是太对味。李校长偶尔会让我们到他府上搞两杯,吃点他和他夫人自己做的菜。推杯换盏间,气氛很是不错。李校长说,他夫人也喜欢文学,喜欢写作,还发表过不少作品。我口头上诺诺称是,但却只顾捡桌上可口的吃,根本没有当回事。因为一来二去吃了几次人家的饭,没见仇老师讲多少话。一米七出头的个子,端着菜出入厨房与客厅,飘飘然悄无声息。最多是笑盈盈放下菜,再轻声慢语地跟一句:“烧的不好,慢慢吃”。每次酒足饭饱后,拍屁股回了旅馆,只记住什么菜好吃,其它一概不知。专题片拍摄结束,与李校长也断了往来。直到他调进城,当了二中校长,才恢复了联系,而对仇媛媛的印象就是知道她是李校长的老婆,此外再无交集。

      写这篇文章纯粹是被逼无奈。仇媛媛的新书《与东坡为邻》一经问世,便引得寿县文学界一片叫好声。淮南市即将卸任的文联主席和我十分敬仰的淮南市作协金妤主席,专门来寿看望仇老师并得到了仇老师的赠书。我也有幸索取了一本有仇老师签名的《与东坡为邻》。但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赵阳主任半真半假地“命令”:凡得赠书者,每人必须写一篇书评,长短不限。他一言既出不要紧,因为为别人作序写评,对他这个中作协的大咖来说是小菜一碟。对我这个小人物来说却是赶鸭子上架难乎其难。要知道,我可是入不了寿县“文艺圈”的另类,更入不了一些“大家”们的“法眼”,就连仇媛媛的第一本散文集《飞絮飘影》新书发布座谈会,我是连参加的资格都没有的。没有金刚钻,哪敢揽瓷器活。何况,仇老师已经出了四本书,早已经是“累累硕果挂枝头”,我却是“颗粒无收闹文荒”。如果我毫无自知之明地斗胆为她写书评,会不会落个“自不量力”的骂名和“班门弄斧”的嘲讽也未可知。无奈,遭不住几个人的死缠烂打,只得强自己所难了。

      听仇老师说(他的自序《我们总会与那些过往的生命密切关联》中也提到),书稿交编辑部审阅时,曾有编辑建议给书起一个有趣或者是更响亮的书名,但被她毫不犹豫地婉言谢绝了。装帧古雅的《与东坡为邻》封面上有这样几行字:“做一回东坡的邻居,日日看他看的景,走他走的路,感觉他的感觉,向一个有趣的灵魂靠近”。这也许就是仇媛媛想与东坡为邻,把书名取“与东坡为邻”的初衷。她这个有趣的想法,是因为她崇拜有着“有趣的灵魂”的东坡,是因为她对东坡的爱比那些爱吟几句东坡的诗词以附庸风雅的人爱得更深、更真。为邻,多有趣,多恰当,多有画面感。“为邻,可以对话,可以旁听,还可以不时地串个门儿,既可以近距离去感受,也不会因自己的无知而尴尬;为邻,也意味着我更关注生活意蕴层上的东坡,更关注东坡生活的细节;他种的小圃,他走的小路,他做的美食,他的茶与药与酒,等等。(仇媛媛语)”这样的描述,谁不觉得这个书名再确切不过了,谁还会因为《与东坡为邻》书名的好与差而去作无谓的争论呢?仇媛媛那么爱东坡,当然给书取名,就像给孩子取名一样,字斟句酌,煞费苦心。

      多次担任《中国诗词大会》嘉宾评委的北师大教授康震在推荐这本书时说作者对东坡的爱:“爱得很严肃,爱得很细腻,爱得很执着。因为爱东坡,所以文字有情,用笔细腻,牵动人心。”在没有全部看完全书时,我就觉得康教授此言绝非溢美,而是发乎于心。你想想,如果不是对东坡发自内心的爱,仇媛媛何以会多少年来为与东坡“为邻”做铺垫,做准备,并精心筹划了“为邻”的路线图。她把与东坡做邻居的时期定为《一蓑烟雨任平生》的黄州篇,《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惠州篇和《天容海色本澄清》的儋州篇,而三个篇章又分苏东坡自己的生活和作者与东坡“为邻”的生活两个方面写,在拉大与拉近中写古写今,这是匠心独具的精挑细选,因为这三个地方大家了解的比较多,这是苏东坡被贬谪的三个地方,是东坡最需要邻居和朋友的地方,是东坡诗文发轫最为鲜明的地方,同时,也是最适合仇媛媛与东坡“为邻的地方”。

      在寿县文化圈,我很少在什么场合见到仇媛媛。她低调,不喜应酬,不喜欢在什么场合说不合时宜的话,更不会说什么言不由衷的话。不是她不合群,而是她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了看书、领悟、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功夫上了。为了“与东坡为邻”,她几乎通读了苏东坡在黄、惠、儋的所有诗文集及来往信札,了解东坡的好恶,与哪些人交往,对当地有什么影响,当地还有什么留存?这样她才会在“与东坡为邻”时,与东坡进行跨越时空的神交与敞开心扉的心灵对话,从而开启拓展自己生活纬度的一种快意的立体生活。这种生活的享受,你我无法领悟,更无法享受,因为你我没有对东坡安排爱得像她那样深,更没有像她那样对东坡付出那么多。一次聚会中,当别人问到她一些东坡不同时期的诗文代表作时,她几乎是不假思索,随口就来。这让我顿悟,她为什么会花两个月时间去到东坡生活过的地方实地隔时空“为邻”,因为她从东坡不同时期的诗文中用想象洞察东坡的所思所想。她虽然不是900年前东坡真正的邻居,但她用今天的平淡取代了当初的熟知,用今天的感觉唤醒了当初的未知,让一个“外来人的体验”使“东坡遗迹获得了被重新打量的一束目光”。在浩如烟海的写东坡这个名垂千古的名人的文章中,《与东坡为邻》是不是换了一种方式,是不是值得一读,是不是独树一帜,我人微言轻,不敢妄言。但仇媛媛为了与东坡为邻所付出的爱,所受的苦,最起码是应该得到认可和推崇的。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秋将尽,初冬转眼将至。孔庙大成殿前的银杏即将金黄时,仇媛媛收获了《与东坡为邻》的快意,而我收获了与之对话的契机。疫情尚不可小觑,何不在家“与东坡为邻”,享受与诗酒为伴的逍遥自在,学一学仇媛媛的超然与洒脱,忘却新冠病毒的肆虐与疯狂。毕竟“橙黄橘绿”的初冬,会有“春江水暖鸭先知”。我之所以没有更深层次地对《与东坡为邻》发表评论,的确是不敢在“关公面前耍大刀”。一孔之见,聊胜于无。

    【审核人:雨祺】

        标题:品赏仇媛媛《与东坡为邻》的一孔之见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grwj/zw1/2956.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