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用范文办公文秘
文章内容页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案

  • 作者:林翠华
  • 来源: 原创
  • 发表于2024-05-03 02:10:30
  • 被阅读0
  •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案(精选12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案 1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67页例1,及68“做一做”。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和整十数的算理和算法。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独立探索,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难点:渗透在计算中要把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的算理。

      四、教学准备:课件,小棒,计数器等。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六一快到了,很多小朋友都想了很多的方式来庆祝,有的小朋友想去公园,有的小朋友想用自己攒的零花钱去买玩具呢,我们也和他们一起去看看吧!(电脑出示玩具店的货架和玩具的.标价。)

      (二)探究新知,构建方法。

      1.解决小男孩提出“我有35元,买一个2元大象玩具,还剩多少元”问题。(出示课件)

      (1)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怎样列式?

      师:大家会算上面的算式吗?先在小组里摆一摆,算一算。

      (2)分组操作,形成思维。

      学生摆小棒,教师巡回指导学生操作。

      (3)小结计算方法。

      方法1.想一想:5-2=3 30+3=33(出示课件)

      方法2.摆一摆小棒。

      方法3.拨一拨算珠。

      2.解决小女孩提出“我有20元,买一个35元洋娃娃,还差多少钱?”问题。(教学方法同上)

      3.小结计算方法,在体验中选取自己喜欢的简便算法。

      (三)课堂练习,巩固提高。

      1.我会填。(出示课件)

      2.完成P68的做一做的第一题

      要求:(1)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2)指名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3.游戏:邮差送信。

      4、摘苹果。

      5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做书中69页3题,70页7题。

      (四)课堂小结,激励评价。

      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

      1、必做题:69页1、2题。

      2、选做题:寻找生活当中可以用本节课所学内容解决的问题。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案 2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通过人人参与口算方法的指导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推理归纳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通过分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7页。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班来了同学们非常熟悉的'朋友,你们想知道是谁吗?(挂图出示喜羊羊和灰太狼)他们想和同学们比一比,看谁聪明。有信心战胜喜羊羊和灰太狼吗?

      2、那同学们可要做好准备,看看它们出了哪些什么的问题:

      我们先来看第一关:小小神算手。

      同学们真的很聪明哦,闯过了喜羊羊的第一关。

      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二关:小小玩具店。

      五一期间,喜羊羊的玩具店开张了,懒羊羊也来到了玩具店,想买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出示玩具)可是懒羊羊在买玩具时却遇到了问题。(出示喜羊羊说的话,生自由读一读)你们能不能帮助他?那么该怎样列式呢?(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算式)

      (二)、合作探讨,解决问题。

      1、这道题你会算吗?应该怎样算呢?先自己想一想,然后把你的想法给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大家可以用小棒摆一摆。(学生分组讨论,师参与讨论)

      2、汇报交流算法。

      3、同学们真聪明,也非常的有爱心,用自己的学具帮助懒羊羊解决了问题,自己还学会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真不简单。

      4、巩固练习:书本练习十第1题

      57-3= 99-6= 89-7=

      65-4= 48-5= 26-2=

      5、美羊羊也遇到了难题,你们还愿意帮助她吗?该怎样列式呢?

      (学生说算式师板书算式)

      6、这道题怎样计算呢?在小组里讨论一下。

      7、汇报交流算法。

      8、练习:(书本练习十二第2题)

      30-10= 50-20= 76-40=

      38-10= 57-20= 95-70=

      (三)、加强对比,理解算法。

      1、小结:刚才大家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了懒羊羊遇到的问题,大家比较一下, 35-2=33,35-20=15这两题一样吗?(生:不一样。)它们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都是把35分解成30和5,减一位数从个位上减,减整十数从十位上减。)

      2、小结:这就是我们这堂课要学习的新知识:(板书课题)

      3、巩固练习:

      (四)、游戏练习,巩固新知

      1、同学们你们真的很聪明,那就请同学们用所学的知识帮助老师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好吗?

      前两天,我去逛书店,看到了一本自己非常喜欢的书,价格是26元,可是我只带了10元钱,同学们知道我遇到什么难题了吗?谁能帮我解决这个难题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谢谢你,明天我就再带上16元钱去买这本书。

      你们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不但战胜了喜羊羊,而且还帮老师解决了问题,真是令人佩服!

      2、玩“爬楼梯夺智慧星”的游戏。

      教师任选两组学生进行比赛,根据口令同时接力做题,先做完的小组拔智慧星。

      (先选出一名学生当主裁判,其余学生当副裁判,然后请参加比赛的两组同学做好准备,按要求进行比赛。最后由主裁判带着大家集体订正,评议)

      (五)、分享收获,感受快乐

      这节课你们表现的这么出色,学得又都很认真,肯定有不少收获吧!能把你的收获说给大家听听吗?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案 3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通过人人参与口算方法的指导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推理归纳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通过分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7页。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投影仪、自制投影片、录音机、磁带、写有算式的26个大苹果、六棵智慧树、2张写有算式的楼梯图、用来进行小组评价的三星(智慧星、创新星、合作星)、1张写有思考题的智慧王国图。

      学具:写有口算题和思考题的练习纸(每人一张);每组准备1块小黑板、1支白板笔,用来进行学生自评和互评的小印章。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 引入新知

      1.今天,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一年级一班的小小玩具店正式开业了,我们先来看一下都有哪些玩具,好吗?[教师出示标有价格的6种玩具:大赛车(40元)、小轿车(2元)、飞机(6元)、布娃娃(30元)、小狗熊(3元)、大花猫(20元)。]

      师:都有哪些玩具,价格是多少?(学生回答,要说明礼物是什么以及它的价格。)

      2.这些玩具都有自己的价格,你们要想得到它必须怎么办?(生:用钱买)在每个组的信封里还有一样东西,倒出来看看是什么?(生:人民币)

      师:数数看,有多少人民币?(学生合作数人民币,并报总数。)

      1组:35元2组:35元

      3组:29元4组:87元

      5组:64元6组:38元

      师:你们小组商量一下要买哪种玩具?

      3.你能根据玩具的价格和人民币的总数,试着提出数学问题吗?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提出数学问题:)

      生1:我们组一共有35元,买一辆小轿车要用2元,提出的数学问题是:还剩多少元?

      生2:我们组一共有35元,买一只大花猫要用20元,提出的数学问题是:还剩多少元?

      生3:我们组一共有29元,买一架飞机要用6元,提出的数学问题是:还剩多少元?

      生4:我们组一共有87元,买一个布娃娃要用30元,提出的数学问题是:还剩多少元?

      生5:我们组一共有64元,买一辆大赛车要用40元,提出的数学问题是:还剩多少元?

      生6:我们组一共有38元,买一只小狗熊要用3元,提出的数学问题是:还剩多少元?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习实际,这是新课程标准所赋予的任务。这一环节的教学,从再现学生生活中购玩具的情境入手,使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同时也使学生在购物的情境中,自然地提出有关两位数减一位数的数学问题。这样的教学符合小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4.要想解决还剩多少元钱?这个问题,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自己先想一想,再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最后把算式写在小黑板上。

      5.展示大家列的算式:请每组的代表把小黑板放在前面。

      1组:35-2=2组:35-20=

      3组:29-6=4组:87-30=

      5组:64-40= 6组:38-3=

      交流合作 学习新知

      1.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

      a.我们先来帮1组算一算。挂起1组的小黑板:35-2=

      b.那么35-2得多少,应该怎样口算呢?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学生分组讨论。)

      c.请一个小组汇报学习情况,教师可随机进行引导。

      (生:先不看十位,先看个位,5-2=3,再把3和30合起来,就是33。)

      d.你的这种方法很好,说得也很明白。(这时,教师再征求一下其他组的意见,如果都是用的这种方法,再请一个小组派代表说一说。)

      e.这个过程大家都明白了,谁能用上先算再算比较简单地说一说。

      (先算5-2=3,再算3+30=33。)

      师:说得好不好?鼓励一下。你们能不能学着他的样子说给同位听一听呢?

      f.先请一名中等生说,再请一名学困生说。

      g.教师根据出现的算法与学生一起进行小结,教师板书口算过程(略)。

      h.拓展练习。

      师: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算出了这道题。看看其他组的算式,有没有和刚才这道题类似的。

      生:29-6=和38-3=

      同位合作一人一题说一说得多少,你是怎样算的?

      请一位同位说一说,并进行集体订正。

      2.学习两位数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a.过渡:我们再来看2组的这个题35-20=。小组讨论一下。

      (教师走进小组与学生一起学习。)

      b.请小组汇报学习情况。

      生1:先不看个位,先看十位,30-20=10,再用10加上个位的5就是15。

      c.师:你说得非常好,谁能比他说得更简单一些。

      生2:先算30-20=10,再算10+5=15。

      师:和他们方法一样的同学起立,进行表扬。还有不同的方法吗?(征求学生不同的意见。)

      如果没有其他方法了,让学生集体说,教师把刚才的口算过程板书在黑板上。(略)

      d.拓展练习:

      师:我们再来看看其他组的算式,有没有和刚才这道题类似的。

      生:87-30=和64-40=

      对桌合作一人一题说一说得多少,你是怎样算的?

      指两名学生说,进行集体订正。

      e.知识应用:

      师:前两天,鹿老师去逛书店,看到了一本自己非常喜欢的书,价格是26元,可是我只带了10元钱,同学们知道我遇到什么难题了?

      生:老师遇到的难题是:钱不够了,还需要带多少钱?

      师:谁能帮助我解决这个难题呢?

      生:还需要带16元。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从书的价格26元里面去掉老师已经带的10元,就是还要带的钱数。我列的算式是:26-10=16,所以还需要带16元。(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

      师:谢谢你,明天,我就再带上16元钱去买这本书。

      [在这个教学活动中,对于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教师没有束缚学生的手脚,而是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组织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索性学习,大胆地让学生自己动脑、自己发现、自己描述,并通过小组讨论、汇报等形式相互补充,这一环节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体现了算法多样化,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3.小结:我们来看一下刚才的这两组口算题有什么特点?同位商量一下。

      生:第一组是两位数减一位数,第二组是两位数减整十数。(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题: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师:大家比较一下,它们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相

      课题三《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设计同点和不同点?

      生1:都是减法,被减数都是两位数。

      生2:都是把两位数分成了整十数和一位数,如果减数是一位数,就从一位数里减去,然后再和整十数相加;如果减数是整十数,就从整十数里减去,然后再和一位数相加。(这一点如果学生找不到,教师要引导学生归纳得出。)

      师:在今后的口算中,大家只要掌握了规律,相信你一定能算得又对又快。

      巩固反馈

      1.口算练习。(共两组)采用学生自评和互评两种评估形式。

      在做完第一组时,如果时间允许,可以让学生比较上下两行算式的异同,这有利于巩固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一)

      76-4= 57-3= 68-5= 99-6= 85-2=

      76-40= 57-30= 68-50= 99-60= 85-20=

      (二)

      99-50= 87-40= 98-5= 66-20= 36-3=

      76-2= 48-4= 77-60= 58-6= 89-20=

      2.综合练习:玩摘苹果的游戏。

      教师出示贴有大苹果的六棵智慧树(每棵树上贴有6个写有本课所学两种算式的'苹果)。

      如图:

      并说明游戏要求:每个组的小黑板上贴有一个得数,是这个得数的苹果有6个。请小组同学合作根据自己的得数接力摘苹果,最后请听课教师评定。全对的小组可获得合作星。

      (学生按要求玩游戏。)

      2.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练习:玩爬楼梯夺智慧星的游戏。

      教师任选两组学生进行比赛,根据口令同时接力做题,先做完的小组拔智慧星。

      (先选出一名学生当主裁判,其余学生当副裁判,然后请参加比赛的两组同学作好准备,按要求进行比赛。最后由主裁判带着大家集体订正,评议。)

      4.思考性练习:去智慧王国做题。学生随音乐做小燕子飞的动作来到智慧王国。

      教师打开智慧大门出示思考题。

      想一想:下面每个()里可以填什么数?

      39-10>()

      95-()<55

      64-()=84-()

      (这一题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留给学生课下完成。)

      [巩固反馈阶段,教师设计的几组游戏性的练习题,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使学生在有趣的游戏活动中,就自然地运用了所学知识,并把学生自评和互评融入其中,培养了学生的评价能力。]

      课堂总结

      1.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生: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除法。

      2.师:你们都有哪些收获?

      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由发言。

      3.结语:通过学习,同学们学到了这么多知识,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教学设计说明

      本课的口算内容是在学生已系统掌握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既是前面已学加减法知识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又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最直接的基础。教材上呈现给学生的是一幅标明各种儿童玩具价格的情境图,由图中所提供的素材引出例题。在备课时,我感到这幅图设计的购物情境很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得比较紧密,但是,这幅图是静止的,不利于学生和教师操作。所以我在教学时,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购物的现实情境,并对教材作了进一步的改进。

      情境引入阶段:我为学生准备了标有价格的6种玩具。新课引入部分,我采用一年级一班小小玩具店开业这一引子,创设了买玩具的情境。当出示以上6种可爱的玩具时,相信学生的眼睛都会亮起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一定会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他们很想玩这些玩具。这时,他们最需要的就是钱。教师顺势引导学生打开信封,拿出里面的人民币,数一数一共有多少钱?(这里为每组学生准备的人民币有两种:10元的和1元的,总数都是两位数的。只准备以上两种人民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理解算法时,如遇到困难,就可以把人民币当作学具来摆一摆。)。然后让学生根据人民币的总数购买自己小组喜欢的玩具(每个小组只能购买一种)。在购买玩具的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小组人民币的总数和所购买玩具的价格,试着提出数学问题。想买什么?买了以后还剩多少钱?是生活中经常碰到的问题,况且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有关人民币以及用数学的知识,能很快提出:还剩多少元钱?这个问题。这样学生为了解决问题,就会很自然地列出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算式。这样就出现了3个不同的两位数减一位数的算式和3个不同的两位数减整十数的算式。

      学习新知阶段:当把6个组的算式都展示出来时,先从中抽取1个两位数减一位数的算式作为例题进行讨论。当学生通过动脑思考及合作交流掌握口算方法后,再让他们通过同位合作(一人一道)完成另外两道题。这样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为学生提供了相互交流、评价的互动机会。然后再从中抽取一个两位数减整十数的算式作为例题进行讨论,方法同前。这次为了增加学生的交流和评价机会,另外两道题可以让对桌合作完成,并进行评价。最后让学生通过比较得出两组算式的特点以及口算方法的不同。这时教师可随机引出课题: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知识应用阶段:在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以上两种口算方法后,我采用了谈话的方式设计了一个解决问题的环节:前两天,老师拿着10元钱去逛书店,看到了一本自己非常喜欢的书,价格是26元,同学们知道我遇到什么难题了,怎么解决呢?这时学生就会用刚学的知识非常热情地帮助我解决难题。这个过程中学生就能真正地体会到用数学的乐趣,这时教师再说几句感谢的话,学生就会有一种成功感。

      巩固反馈阶段:我先设计了两组口算练习题,分别采取盖五星章和小花章的方式进行学生自评和互评。这样不仅巩固了新知,而且还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同时,我还把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融入其中,使评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然后通过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具有比赛性质的摘苹果和夺智慧星这两个游戏,对本课所学知识进行综合练习。并在最后让学生通过做律动(火车开了),到智慧王国进行了思考题的练习。这样不仅能体现练习的层次性,而且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课堂总结阶段:还是采用师生对话的形式,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案 4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不退位减法)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通过人人参与口算方法的指导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推理归纳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通过分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用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和整十数的算法和算理

      教学难点:

      渗透在计算中要把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的算理

      教具准备:

      挂图、小棒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填空

      73=()+394=()+9054=50+()

      68=8+()49=()+()82=()+()

      2、随意说一个两数,再说出这个两位数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

      二、探究新知

      例1、

      1、出示例1的挂图,让学生观察图货架上有些什么,你可以从图上知道些什么?(货架上有几种不同的玩具,每种玩具上都有价格)货架上的小朋友在说什么?(两个小朋友说在买玩具的事,左边的小朋友有35元,买一个大象的玩具,右过的.小朋友…………

      2、怎样才知道左边的小朋友买大象玩具后还剩多少元,右边的小朋友还差多少钱?(可以用减法算一算)

      3、结合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板书:35-2=35-20=

      4、同学们会算上面的算式吗?大家可以用小棒摆一摆。(学生摆小棒,教师巡视指导。)

      5、大家摆出了上面两道算式的得数吗?谁来说一说是怎样摆的,两种摆法有什么不同?35-2=33,35-20=15。左边是从3捆5根小棒中拿去2根,表示减去2,右边是从3捆5根中拿去2捆,表示减去20。

      6、根据上面摆小棒的过程,说一说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二、练习:

      1、做一做第1题

      2、练习十二第1、2、3、4题

      三、小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

      板书设计: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案 5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通过算法多样化,培养创新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学会与同伴交流,树立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合作的愉悦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不退位减法的算理。

      难点:结合动手操作,理解相同数位的.数相减。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谈话:五一节那天,老师带小宝宝去买玩具。瞧,都有哪些玩具呀?它们价格分别是多少?

      2、老师遇到了两个难题:

      (1)老师有35元,想买一个……,还剩多少元?谁能帮我解决这个问题?算式怎么表示?35-2

      (2)如果买一个……20元够吗?还差多少元?谁会?

      35-20

      二、交流合作探究新知

      1、35-2你是怎么算的?(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2、像这样的算式还有吗?你会算吗?(同桌合作,写一写,算一算,展示反馈)

      3、35-20又该怎么算呢?

      4、像这样的算式还有吗?你会算吗?(同桌合作,写一写,算一算,展示反馈)

      5、比较两组题,你有什么发现?(揭示课题)

      它们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计算方法

      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三、反馈练习深化认识

      1、对比练习做一做1

      2、巩固练习T1、2

      3、综合练习T3

      4、提高练习

      想一想:下面每个()里可以填什么数?

      39-10>()95-()<5564-()=84-()

      四、全课:

      这节课你学得开心吗?为什么开心?还有什么遗憾?

      板书设计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35-2=3335-20=15

      先算(5)减(2)得(3),先算(30)减(20)得(10)

      再算(30)加(3)得(33)。再算(10)加(5)得(15)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案 6

      教学目标:

      知识: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

      能力:正确计算能力

      德育:口算要细心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

      突破方法:

      讲解法、练习法

      教具:

      小黑板、投影机、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口算:72-298-863-374-4

      70-20xx-8060-3070-40

      2、54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68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54=50+()68=8+()

      二、新授

      1、实物演示:从单根小棒去2根,整捆的小棒不变,结果是34根,也就是先算6减2即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减。

      2、36-589-628-474-3035-2

      3、教学36-20

      先摆小棒,后口算

      36-20=16

      4、对比36-2和36-20的计算方法

      三、小结

      四、达标测评

      47-20xx-4058-4091-70

      82-3048-20xx-4057-40

      35-257-3046-673-30

      板书设计:第五节: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

      36-20=16

      306

      10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案 7

      设计说明

      学生刚学完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和整十数,再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和整十数对多数学生来说不算困难,他们可以利用已掌握的知识通过迁移来突破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根据这一点,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突出以下几点:

      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身边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在教学时,把教材中的.情境图进行了创编,充分利用情境图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学生能顺利地进行知识迁移做好铺垫。

      2.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中感知算理。

      《数学课程标准》在学生评价中提出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发展性评价。为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理解算理,本节课主要通过让学生摆小棒、拨计数器来理解,使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探究新知。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计数器

      学生准备

      计数器小棒

      教学过程

      复习准备

      (课件出示复习题)

      1.口算下面各题。

      73+2 95+3 67+4 88+5 76+20 59+10 48+30 34+10

      (1)指名口算,并说明算法。

      生:个位加个位,十位加十位。

      (2)观察这些算式,它们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或整十数。

      2.把上面的算式“改加为减”并出示:

      73-2 95-3 67-4 88-5 76-20 59-10 48-30 34-10

      观察这些算式,它们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或整十数。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和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和整十数,既巩固了前面学习的重点内容,又自然而然地通过“改加换减”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在形式上和算理上进行了巧妙的铺垫,为知识的迁移做好了准备。

      学习新知

      1.导入新课。

      师:孩子们,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一(1)班的“小小图书角”正式开业了,同学们借书的积极性非常高,我们也去看一看吧。(出示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们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看图回答)有35本故事书,借出2本。

      有35本动漫书,借出20本。

      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1)还剩多少本故事书?

      (2)还剩多少本动漫书?

      师: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从学生生活中借阅图书的情境入手,使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同时也使学生在借阅图书的情境中,自然地提出有关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或整十数的数学问题。这样的教学符合小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既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能增强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2.探究新知。

      (1)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的口算方法。

      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道题,35-2等于多少?应该怎样口算呢?

      ①独立学习。

      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从35根小棒里拿出2根小棒,还剩多少根?

      独立完成后汇报。

      师:谁还能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②同桌互学。

      师:为什么从个位上拨走2个珠子呢?先想一想,再和同桌说一说。

      学生汇报完后,教师可随机进行引导。

      师:这个过程大家都明白了,谁能用上“先算……再算……”比较简单地说一说?

      生:先算5-2=3,再算3+30=33。

      师:这位同学说得很好。谁还能再说一遍?(多请几个学生说一说)

      小学数学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案 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2、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思维过程,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六一快到了,很多小朋友都想了很多的方式来庆祝,有的小朋友想去公园,有的小朋友想用自己攒的零花钱去买玩具呢,我们也和他们一起去看看吧!(电脑出示玩具店的`货架和玩具的标价。)

      二、自主探索,提出问题。

      1、仔细看图,提出问题

      师:看货架上都有哪些玩具?你喜欢什么玩具?你从图上知道了哪些信息?(观察后指名回答。)

      课件出示:两个小朋友的对话

      师:货架下的两个小朋友在说什么?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指明生说出题意)

      师:怎样才知道左边的小朋友买大象玩具后还剩多少元?右边的小朋友还差多少元呢?(用减法算)

      师:你知道这么列式吗?(师根据生回答板书算式)

      师:大家会算上面的算式吗?先在小组里摆一摆,算一算。

      2、分组操作,形成思维。

      学生摆小棒,教师巡回指导学生操作。

      3、信息反馈,抽象算法。

      师:大家摆出了上面两道题的得数吗?谁来说一说是怎样摆的?

      师:谁来说一说35-20又是怎样摆出来的呢?

      师根据学生说的板书算法。

      师:这两种算法有什么不同?

      4、小结算法。

      师:你能根据刚才摆小棒的过程,说一说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吗?

      师:同学们可真棒,我们在计算时一定要看清楚是在个位上去减还是在十位上去减。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68 的做一做的第一题

      要求:1、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2、指名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3、独立完成P69 练习十二的1—3题。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案 9

      一、教学内容:

      数学第二册第67页、第68页

      二、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用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3、培养动手操作、语言表达、合作探究等能力。

      三、教学重点:

      掌握口算方法,理解算理。

      四、教学准备:

      小棒、课件、口算练习纸

      五、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小朋友,你们买过玩具吗?今天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一(1)班的."小玩具店"开业了,你们想去看看吗?出示主题图

      2、谁来介绍一下这些玩具的名称和价格?

      3、现在有两个小朋友来买玩具了,你们能根据她们提供的信息来解决这两个数学问题吗?(课件演示)

      (1)读题目:说说已知哪两个数学信息,要我们求的问题是什么?

      (2)列出式子:35—2= 35—20=

      (3)揭示课题:

      (二)学习新知,探索算法

      1、尝试(有些同学能直接说出得数)

      2、验证a 35—2=33 b 35—20=15分别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加法口算方法的迁移)提醒学生操作学具,用小棒或算珠摆出式子的意思。

      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如果学生有不同算法,应给予鼓励)

      3、知识应用

      (1)四人小组合作,并汇报总数(拿出信封里的钱,数一数一共有多少钱?)

      (2)每个小组商量一下要买哪种玩具?

      (3)根据玩具的价格和人民币的总数,试着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

      (4)汇报:(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提出数学问题,并展示有代表性的算式)

      29 — 6 87 — 30 64 — 40 38 — 3

      (指名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4、小结:刚才这些题有什么特点?(小组讨论)

      (有些题目是两位数减一位数,有些题目是两位数减整十数)

      师:大家比较一下它们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如果减数是一位数,就从个位的数里减去,然后和整十数相加;如果减数是整十数,就从整十数里减去,然后再和个位上的数相加。)

      (三)巩固练习,形成技能

      1、口算练习(学生每人一张练习纸)

      76—4= 57—3= 68—5= 99—6= 85—2=

      76—40= 57—30= 68—50= 99—60= 85—20=

      反馈时选几题说说口算过程,并比较上下两题有什么异同?

      2、开锁游戏(课件出示).

      这里有5把钥匙,每把钥匙都能打开一把锁,只要你细心计算,就能成功.试试看.

      3、游戏:爬楼梯夺红旗(课件出示)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你能自己编一道两位数减整十数吗?试试看.谁还能编一道两位数减一位数的?(77-5、68-7)当出现33-6时,问:你能很快说出得多少吗?

      小结:当个位够减时,就是我们这节课所学的不退位减(板书:不退位),当个位不够减时,就是我们以后要学习的退位减.你们回去可以想一想33-6怎样算?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案 10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和地位作用:本课的教学内容是苏教版数学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52页的例题、“试一试”和第53页“想想做做”的第1—3题。教材先从具体的生活情境入手,让学生产生计算的需要,并放手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拨算珠等活动自主探索算法。接着,教材在“试一试”中安排了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的计算,并引导学生将其与两位数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作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逐步掌握算法的本质,形成计算技能。最后,安排了“想想做做”1、2从易到难逐步巩固深化新知,而“想想做做”3则将新知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两位数减法运算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能力。

      2、学情分析:本课内容学习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整十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整十数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这些都是本课新知的支撑,特别是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学习方法和计算方法更是学习本课内容的基础。

      3、教材目标与重难点:鉴于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的目标定位为: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地口算。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获得新知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以及积极思考、动手实践并与同学合作学习的态度。

      本课教学重点是掌握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是理解算理,把握两位数减整十数与两位数减一位数在计算过程中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4、教材重整和设计:对于练习的设计我重整了教材,教材原来是教学完两位数减整十数和一位数后开展想想做做1,拨珠比较。鉴于教材在试一试时已经从直观过度到抽象,和孩子们已有的计算基础和口算能力,我把练习二的三组题分散到例题和试一试之后,及时巩固算法,把想想做做1中的题去掉拨珠要求,贯穿以植物大门的情景,同时为了加强方法的对比新增了小蜜蜂采花蜜的.习题以及综合练习采南瓜和解决花店买花的实际问题,这样设计不但增加练习的趣味性,而且做到了有针对性的强化、对比和拔高。

      二、说教法:

      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基于本节课的特点,应着重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法。采用这样的教法,不但层次分明,而且能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又能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说学法:

      "教法为学法导航,学法是教法的缩影"。鉴于这样的认识,本节课在学习过程中,主要指导学生掌握以下的学习方法:①观察对比的方法②动手操作的方法④交流总结的方法。采取这样的学法,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四、说设计意图:

      计算教学要为孩子创设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情境,让孩子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孩子计算的欲望与需求。在教学时要让孩子从理解算理过度到掌握算法上来,在教学中我加强了对比,对比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渗透相同数位计算的算理,为顺利实现迁移做准备;对比各种算法,总结算法的相同点,从而顺利掌握计算方法,在对比中加强了区别与联系;在练习中对比,再次实现知识的内化。同时,如何重视孩子的情感体验,让孩子在宽松的环境中享受成功的乐趣,也是本节课的落脚点之一。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案 11

      一、说教材

      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教学的。既是前面已学加减法知识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又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最直接的基础,它在整个100以内减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生刚学完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再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对多数学生来说应该不算困难,他们可以利用已掌握的知识通过迁移来突破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一年级小朋友聪明、活泼,有丰富的想象力,喜欢数学活动。所以在教学中,只要设计好有趣的开放的活动,就一定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积极参与主动学习。

      二、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介于教材的编排特点和学生的认知基础,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3、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

      4、运用知识迁移的学习能力和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

      5、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6、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算理

      三、说教法、学法

      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情境中学习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身边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因此,在设计教学时,我把书中主题图进行了创编,充分利用主题图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顺势复习旧知,为学生能顺利的进行知识迁移做好铺垫。

      2、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算理

      为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理解算理,我主要通过让学生摆小棒来理解。使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探索新知。

      3、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本节课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数学课程标准在学生评价中提出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发展性评价,教学中注重从各个角度评价学生,给学生以成功的喜悦,用爱心使课堂评价焕发出艺术的魅力。

      四、说教学流

      (一)、创设情境,复习铺垫

      我首先谈话激趣:爸爸妈妈领你们去逛商场时,你们最感兴趣的地方一定是玩具柜台对吧?老师就领你们到玩具柜台前看看。(出示课件)孩子们这时会情趣盎然,把注意力都集中到课堂上,我就顺势引导学生:你想买些什么?怎么买?学生会依据自己的兴趣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当学生列出两位数加一位数或加整十数的算式时,我追问学生计算方法,这样顺势复习了旧知,为迁移做好了铺垫。如果学生列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式,我会建议学生把它存到问题银行,今后解决;如果有学生会做,我会表扬并鼓励他,到时当小老师教大家。

      在这个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创设实现迁移的条件和情境,渗透加减法的内在联系,为探索新知做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

      (二)动手操作,掌握算法

      在学生意犹未尽时,我出示第一个问题:淘气来到柜台前想买玩具,可他遇到了困难,你们愿意帮助他吗?这样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会很浓,积极思考,列出算式。我首先会试问学生:35-2得多少?如果有学生说出结果,我会鼓励并追问他,你是怎么想的?学生不太可能说得清算理,我就顺势引导学生,就请你用学具小棒,亲自动手摆一摆,边摆边和同桌说一说。在学生汇报算法时,我将注意: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发挥我的示范作用,当学生表达算理有困难时,我示范、归纳算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理解并掌握算理。

      小结时我鼓励学生:同学们真有爱心,也非常的聪明,帮助淘气解决了问题,自己还学会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笑笑也来到了咱们的柜台前,她也遇到了难题,你们还愿意帮助她吗?学生会表现得更有信心,更有热情。(课件出示第二个问题)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已经有两位数减一位数的算理基础,所以,我大胆放手,还全让位,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拓展思维,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我只起扶的作用。小结时,我问学生:你们在帮笑笑的同时,又学会了什么?学生会回答两位数减整十数计算方法。

      (三)加强对比,理解算法

      为了进一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35-2和35-20算法对比。先引导学生观察算式的异同,再找出算法上的异同,我将及时出示摆小棒的过程,(课件显示)。帮助理解区分,最后总结出:相同点是被减数都是35,减数里都有2。不同点:虽然都有2,但减数中2的位置不同,表示的意义也不同,减2,表示减去两个一,是个位与个位在减;减20,表示减去两个十,是十位与十位减。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更直观、透彻地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的原理。

      “数学的问题化,让学生学习思考的数学”是新课程理念之一。通过交流、补充、归纳,让学生进一步感知两位数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减整十数计算方法上的异同,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开阔学生的思维,建立新的认知结构。

      (四)、巩固深化,正确计算

      先是用算珠拨一拨再写出得数,旨在通过用学具操作加深学生对相同数位相减原理的印象。然后采用开火车、摘苹果、男女生比赛等游戏形式进行口算练习,进一步巩固口算方法,提高计算准确率。最后是应用练习,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旨在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整个的这种层层递进的练习设计,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而且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会再次得到训练。

      (五)分享收获,感受快乐

      让学生参与堂课总结,既了解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情况,又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在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同时,又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纵观全课,我的设计意图是力求实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教学理念,使课堂做到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活动中认识数学、理解数学、获取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效果预测

      由于本节课我设计了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加上课件的辅助教学,让学生亲身体验,明确算理,再加上有梯度的游戏练习,学生在理解掌握并且运用新知上,一定会轻松自如。所以,我预测本节课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上都能全面促进,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案 12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退位减法的计算。

      2、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3、感受退位减法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退位减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退位减法的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

      挂图,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口算 13-7= 15-8= 17-9= 78-8= 45-30= 97-7=

      计算后让学生自己说一说算法,着重说一说15-8和你17-9是怎样算的。

      二、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会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算式,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不退位减法了,大家会算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减法的计算。

      三、新课教学:

      1、引导学生从问题情景中抽象出减法算式。

      1)出示67页例1中的挂图:

      在例1 的`学习中,我们学会了根据货加上帝的玩具单价解决“有35元钱,买一个大象玩具,还剩多少钱?”和“有20元钱,买一个布娃娃,还差多少元”等问题,从图上你还能知道什么?图上两个小朋友在说什么?

      你知道怎么列算式吗?

      2)引导学生探索计算方法:

      (1)教师引导学生摆小棒:不够减怎么办?我们先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分组摆小棒,并让他们边摆边讨论摆的方法。

      (2)引导学生交流摆小棒的方法:谁来说一说你们小组摆小棒的方法和过程?

      (3)引导学生总结计算方法:从刚才摆小棒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4)引导学生探索另外的算法:你还有其他的算法吗?

      四、巩固练习:

      完成第68页的做一做(着重让学生说一说,当个位上的数不够减的时候,怎么办?)

      五、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怎么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计算时用到了过去学过的哪些知识?

    【审核人:站长】

        标题:《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案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aiqing/shangganwenzhang/166520.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