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用范文办公文秘
文章内容页

翰墨风流代代传

  • 作者:荏苒岁月
  • 来源: 原创
  • 发表于2022-02-19 12:42:10
  • 被阅读0
  •   翰墨风流代代传

      ——春谷葛氏三代书画记略

      王永林 (安徽省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

      一个人在一个时代中,能被后人记住称之为历史人物是极不容易的,更是不多的,葛召棠就是这不多的历史人物之一。对葛召棠(1908─1960年,安徽繁昌人)的了解,过去我只局限于知道他是民国时在南京参与主审日本战犯及汉奸的大法官和后来繁昌窑遗址(五代北宋时期)的发现者,而他在书法上的建树,则源于见到一本《葛召棠文德乔梓书法篆刻集》,方识召棠先生书学造诣之非凡,其书各体偕备、各具神韵,“秀者如妖娆美女,刚者如勇士挥槊”,甲骨吉金朴茂古拙,隶楷行草流美俊逸,特别是他晚年有着清道人颤笔之趣的魏碑书,方正雄强的体势更彰显出他崚嶒之风骨。览此始信,其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即与于右任、沈尹默、郭沫若、徐悲鸿、齐白石、张大千、马公愚等书画名家并驾入选全国书画展,传略亦被录入《民国书法史》,非虚誉也。

      然而,这仅仅是突破我认知局限的开始,不久另一机缘又让我见识了召棠先生在绘画上的才情,没想到这位铁面“包公”还有着这样一副翰墨“风流”的面目。所见《墨梅图卷》,据其子葛文德回忆,是召棠先生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于书字所裁纸边上随笔挥洒而成的,乃目前召棠先生仅见之画作,可称孤品。此卷于寸楮之上横写折枝墨梅五段,一以石掩,一穿壶把,一插缶中,再有一仰、一俯于后;全图以书入画,虽为信笔之作,然所写之墨梅却俯仰倚侧,各具其态,出枝之笔特有奇倔之气;再看拳石、砂壶、陶缶之用笔亦颇可观,笔情墨趣间逸气满纸;观召棠先生此卷写画之笔墨,当得之于八大与缶翁,赏玩间即可知其修养也。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学艺术的通识教育,造就了中国古代乃至民国时期的文人,大多是多才亦多艺,通识教育真的是优秀的“第一口奶”。

      通过《葛召棠文德乔梓书法篆刻集》,我还知道了召棠先生于书画方面的才情,被他的儿子葛文德先生又完全继承了,且书法、篆刻皆成名家。对于文德先生,我是久闻其大名的,虽同在芜湖,以前却未曾有缘识荆,这次读其书、篆,始知“将门出虎子”是真实存在的,他的篆刻由白石山翁入手,再由缶庐、撝叔、浙派、皖派上溯汉印,兼取诸家之妙,创作多传统工稳一路,以满白、细朱见长,流美隽雅,气息和畅;其白文时端庄稳重,时峭劲拙朴,朱文则时回转流畅,时冲切纵横,偶作隶字铜印亦俊秀儒雅,所作边款务求变化特执着认真,体现出丰厚的印学修养。细观其篆,多注重刀功,奏刀苍劲,取境高远,偶出奇思而不怪戾;铁笔入石之刀味虽足,然无火气,不见浮躁,是在古拙中藏精巧,老辣中寓新意。其印章法结构、布局取意皆稳健而有韵致,时用汉字本有的象形特征分朱布白,寓画意于字间,形成自己淳厚俊逸的制印风格。

      文德先生的书法,乃幼承庭训,似于汉碑用力最勤;其特别为人称道的草篆,则是揉隶笔与草书的体式于篆字,打破了篆书匀净工整的书写方式,为篆书造就了另一番风流的韵致。读其草篆,最能引起我之兴味的,是其起笔、收笔处具有的“鸟虫篆”装饰趣味的用笔,已成为其草篆标志性的特征;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清人杨法与近代陆维钊书篆的奇趣,只是文德先生是在流丽中求平正之潇洒,而白云帝子是在曲颤中求古厚之拙朴,劭翁则是在倚侧中求凝练之动势。表现手法虽有异,然“奇趣”是他们共同的追求,可谓是异曲而同工也。

      其实,文德先生书、篆之名,早已名播于世,着实是不用我再多费笔墨来介绍,以上只是一点偶见之观感而已。倒是他宝贝女儿葛彦的画笔,颇值得一说。

      家学渊源,可能是葛彦书画艺术的根,我没有问过她,不知道是否真的是这样。但即使是这样,她的祖父和父亲于书画艺术的成就主要还是在书法与篆刻之上,而绘画我想可能更多的是来自于她自身的天赋,特别是她女性的那种敏感。

      在中国古代书画史中,记载着数以万计的丹青妙手,然而女性书画家却寥若星辰,传于书画史的不过数十人而已。辛亥后,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女性书画呈现出从未有过的缤纷色彩,民国时期应该说是女性书画的第一个繁荣期,众多优秀的女性书画家,将女性书画由过去的闺阁自娱转变为与男性书画一样的职业名家。新中国成立后这七十年来,更是涌现出一大批活跃在当代艺坛的女性书画名家,她们已成为当今艺术主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年轻的葛彦,就属于正在自己艺术征程上努力跋涉与求索的新生代女画家。

      一般来说,女性画家对绘画的色彩、构图形式和生命状态的关注,较之男性画家,更为细腻。我们看葛彦的画作,在强调线条韵味的同时,更注重渲染的精工,画面构图严谨,笔法处理亦细致入微,追求女性特有的微妙情趣,笔情墨趣间,扑面而来的是一派清新的画意。葛彦是有天分且情感丰富的画家,在她的绘画中,花卉工致而兼小写之趣,线条纤细中见灵性,渲染细腻中见风采,透出女性的温婉与秀美,笔墨挥写间,只闻书卷气而无江湖之风。她的工笔人物画,于清静隽雅中时出新意;我们知道,工笔画一忌板,二忌俗,笔不活则板,色不雅则俗,当然,造型也就是位置经营更需得当,可喜的是,葛彦之作目前虽不能算无瑕,但却无这些病灶。而她画陶瓷壶瓶静物一类的画中画,则将瓷器的清润与紫砂器具、家居陈设的质感以及明清粉彩、青花与清末民初浅绛彩的清雅古意,表现的精致到位,其透出的怡然气息,给观者的感受是不能一眼看穿,但却可以轻松品味。由此可见,其于画是取益多师、博取众家之长的。良好的文学修养,不但让她唯美地写出优雅的散文,更使她始终保持着对高雅格调的追求,没有沾染上“商气”。而良好的书法修养,则让其行笔间能柔而不媚,题画隶书雅秀而不文弱,篆字清丽而无野气。

      若一定要按惯例说说缺点的话,那笔力尚弱则是葛彦目前尚需努力的地方,但女性绘画的柔美恰又如此,就如同她的文;不知我是该建议她去找寻雄强的笔力,还是葆有自己的温婉与淡雅。我想,这一切,还是顺其自然吧。

      最后,我要说的是:家族不仅是血脉的延续,也承载着文脉的流传,春谷葛氏三代翰墨风流即是如此也。

    【审核人:站长】

        标题:翰墨风流代代传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aiqing/shangganwenzhang/10910.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