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回首,岁月如歌,人生如梦,似水流年。唯有记载,才得以永久的记忆。
01
2023年6月18日上午,一场新书签售会——作家王巍散文新著《似水流年》签售会,在省会城市合肥举行。王巍是金融系统的一名职工,在闲暇之余他开始写作创作。在纸刊、微刊上,他发表文章和小说等。他也是同步的文友之一,同步作者叶静老师是其好友。
这个活动地点设在安徽省图书城四楼展演厅。前排就坐的有安徽文联副主席、省作协主席许春樵,中国金融作协副主席、安徽金融作协主席苏北,市作协副主席刘政屏、《绿潮》主编马丽春、乐华丽老师、叶静老师等。到场的人有王巍的家人和亲戚,他的同学、朋友、金融系统的同事,还有我们“王巍新书会同步声援群”的其余九位文友:吴显为、马志清、陈永兵、书忘带、陈志、姚本东、胡金萍、聂慧灵和我。
王巍是一个很不起眼的人,胖乎乎的,还戴着一副眼镜。当我进入现场,看到穿着银行系统制服的王巍在前台走动,我还以为他是服务工作人员。后来得知,他的来头不小:名七夕,男,1974年生。1996年毕业于安徽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2008年取得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技术专业硕士学位,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现供职于中国农业银行工会工作部,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协会员,安徽金融作协副秘书长。
现场坐满男女老幼,济济一堂。当他致答谢词时,台下笑声不断。每到有几句风趣之处,几个男同志放声大笑,笑声爽朗。我想那些肯定是他不分彼此的难兄难弟。据悉,《似水流年》是王巍花费十年的功夫写就而成,内容有散文游记、杂想随笔等,这些是他的人生阅历和生命体验。
王巍师从“苏北”。我曾在“同步”微刊上拜读署名为“苏北”的一两篇文章,对其人不甚了了。从文后介绍中了解其人:苏北,安徽天长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作协会员,中国金融作协副主席,安徽大学兼职教授。近40年在《人民文学》《上海文学》《十月》发表小说散文200多万字。
这次,在嘉宾发言环节,我有幸见到苏北本人。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身体略显臃肿,但声音洪亮,说话幽默。他说“我们这些金融系统的人从孔方兄中钻出来,玩起了文字”。身居金融系统高管的苏北以身作则,钻出孔方兄,玩转文字,这在金融系统形成一种新风尚。金融系统的职员在闲暇时间写文著书不仅是一种雅兴,更是一种文化熏陶与传承。
这种新风尚让我大为吃惊的是:在这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社会,金融系统里,上及领导下及普通员工,许多人却做起文学之梦。在工作之余、闲暇之时,他们几十年如一日,潜心读书与创作,孜孜不倦地追逐着文学梦想。
02
这次活动后,吴显为老师做东,邀请叶静老师及我们合肥的一些文友线下相聚。有的文友因故未来。若来,相聚场面更加欢快温馨。
虽然平时大家在线上阅读文章,交流比较少;但是一见面,大家很快熟络起来,有说有笑,就如老友重逢。同步是一个大家庭,它就是我们心灵的纽带,彼此心照不宣,这大概就是同步的魅力。
我们先进行拍照合影,见证这宝贵又短暂的相聚时光。不一会儿,上菜了,我们依次落座。觥筹交错,几番轮流敬酒之后,叶静老师端起酒杯,向我们热情好客的合肥文友致谢,说出“四感”:感谢、感动、感恩、感慨。她感慨这世上还有那么多人,怀揣着文学梦想,热爱着文学。于是她动情地唱着《这世界那么多人》。
叶静原来是网络写手。偶然的机会,她走进同步。当时同步推出她的作品,点击量过千,这说明读者喜欢她写的东西,她有写作的天赋。同步里,文友们相爱相亲。文友的作品一经推出,其他文友都在认真阅读、仔细分析、真心点评、善意地提出建议。在同步里,文友们互相鼓励,互相学习。这般友好的环境让她的文学潜质发挥到极致,她创作的作品越来越好,读者越来越喜欢。曾有一篇散文的阅读量上万。有的文章或小说由报纸和期刊转载。前段时间,她的散文《弄堂里的老时光》(节选)入选中学《金考卷》的期中测试卷阅读理解题,总分值13分。
如今,叶静老师的梦想更大了。她向着新的梦想出发。
03
为了出席其好友王巍的新书签售会,叶静老师来到合肥。合肥的同步文友见到叶静老师都非常开心,尤其是吴显为老师。吴显为老师不仅做东宴请叶静老师,还当场激情朗诵一首诗,奉献给大家。虽然他的一口怀宁话,让人难以听懂,但他真挚执着的情感感染着大家。与吴显为老师接触过几次,我知道他也有梦想。他曾从教于怀宁县某一中学。曾在任教期间,就在各大报刊发表小说、诗歌、新闻评论。自2017年进入同步至今,他笔耕不辍,同步推出他的小说及文章50多篇。退休后,他不忘初心,而且痴心不改。正如他在桐城笔会札记《活在梦中》所述,他想出本小说集,他也想举办新书发布会。
他们都是追梦人,他们都在努力奔跑。在这些追梦人的感召下,我们将和他们一起向着自己的梦想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