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何求?无非有三。
一曰求生。即追求以物质生活为主的吃喝拉撒睡、养儿育女等生理基本需求。
二曰求道。即在满足了求生的基础上,去探索真理,追求事业有成,希望立业有功。
三曰求德。即求道有成,功成名就,全身而退后,依然能发挥余热,不计个人得失,为社会和他人做奉献。
有这样一位孙悟空般传奇的人物。他既不在花果山,也不在水帘洞,他就在我们同步悦读上,神秘而活跃,似乎会七十二变。
他的网名叫,龙眠山翁。
这龙眠山翁,是何许人也,到底是谁?
其实,他,到底是谁,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代表着那一代人特殊的经历和不应该被忘记的历史,以及他的“三求”传奇人生,给我们的后生们带来的人生启示。
一、求生之路想法很简单
山翁的求生之路想法,很简单,他没有想那么多,就是穿上绿军装,戴上绿军帽。
山翁的读书郎大好时光,大部分都让十年“文革”给耽误了。
少年时代的山翁,看到人武部的同学们头戴一顶绿军帽,山翁做梦都想有朝一日能够穿上绿军装,昂首挺胸地走在女同学面前,让她们清纯、温柔、仰慕并带几分羞涩的目光都投在他的身上。
他盼啊,等啊;等啊,盼啊,盼着早一天高中毕业,去报名当兵。
可是,学校的一声号令,要求他们却都奔赴“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他这一去,一呆就是三年。
他人虽在农村,心却早已飞到了军营。
功夫不负有心人,漫长的等待,终于唤来了那年冬季征兵的喜讯,他兴奋得一夜没有合眼。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政审、体检、面试,过五关,斩六将,他终于盼来了大红的“入伍通知书”,领到了日思夜想的那套绿军装。
上了客车又转“东方红”客轮,他来到了一个叫朝天门码头的地方。
双脚刚踏在巴蜀八佰壮士出川前的这片热土,他又和新兵们一起转做军列再转卡车到达南疆,紧张的气氛让他敏锐地感觉到,这将是捍卫国土军事行动的前兆,硝烟弥漫。
一天新兵连训练都没有,他就被分配到战功赫赫具有悠久光荣历史的某火箭炮部队。
十九岁的他,激情澎湃,热血沸腾。
他咬破食指,写下血书,主动请缨上前线。
由于是新兵蛋子,枪还没有摸熟,又是个通信兵,战斗还没有打响,他就紧张的枪走了火,差一点把自己的排长给“光荣”了......
战场上枪走火?
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有可能暴露我军目标,打草惊蛇。
还可能会让我军主动变被动,因而贻误战机。
山翁身为连队里出类拔萃的高学历秀才,又得到首长们的格外看中和赏识。
竟然走了火?这人就丢大了......
“知耻而后勇,知弱而图强。”
一个人的成熟和成功,往往都是从自己失败或错误中不断总结教训领悟出来的。
有了这次失误,山翁便深刻吸取教训,努力向老兵们学习,让自己的灵魂和肉体,在战火中得到生与死的考验。
经历一个多月的血与火的洗礼,他终于从害怕、紧张、慌乱中变得沉着、冷静、成熟,出色地和战友们圆满地完成了捍卫国土的历史使命。
从南疆凯旋回到内地巴蜀那一刻起,他忽然想起高中时读过的柳青长篇小说《创业史》扉页上的那句话:“人生最要紧的就那么几步,特别是年轻的时候。”
于是,他有了新的打算。
他要脱胎换骨。
二、求道之路漫长而修远
拿破仑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回到枇杷山营地,他第一个想法,就是把自己军装上的两个口袋变成四个口袋。
因此,他始终没有放弃书本,一心报考军校。“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再一次在他身上得到验证,他如愿以偿,跨进了“枇大”。
凭年纪、文化知识储备和聪明才智的优势,“枇大”结业后,他的军装上终于多出了两个口袋。
这让他高兴得忘乎所以,有点飘飘然。
于是,便天天给远在黄梅戏之乡的女朋友七仙女写情书。
然而,热乎劲过去之后,他又不满足那四个口袋肩膀上的一杠一星,还想多一道杠,多几颗星,起码要有三颗吧?
有志者,事竟成。
他终于又考上了全军政治院校的numberone长安“国大”。
戴着“国大”校徽,挽着如花似玉的新媳妇七仙女,他像打了胜仗一样,走进洞房。左邻右舍,七大姑八大姨,无人不夸他们是“郎才女貌”。
有道是“美人自古爱英雄”。
大二的时候,中学时代的女同学织女,频频给他鸿雁传书,屡屡向他暗送秋波。
温柔的糖衣炮弹,来势凶猛,让他这个曾经经历枪林弹雨的炮兵,也有点儿招架不住了......
一个在怀春。
一个想钟情又不敢,放弃可又舍不得。
脚,总不能同时踏上两只船吧?
有困惑,找老师。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
在“国大”老师的开导下,不愿当牛郎的山翁才恋恋不舍地与织女依依惜别。
“国大”毕业之后,学校考虑到照顾他父母和妻儿,将他分配回原籍临江军分区。
和平年代的军分区,除了日常军事训练外,还承担着地方政府的急难险重任务,抗洪抢险、维稳、救灾等“危难之时显身手”的事,他没少干,还立了两次功。
“国大”毕业的山翁,在文字写作上有特长,早在炮团政治处就担任宣传干事。于是,军分区的宣传工作,非他莫属。
在写作过程中,他有幸得到了首长的点化。
譬如,“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譬如,“七多法”,即多看、多读、多听、多问、多写、多改、多投。
他在《战友加文友》(点击标题阅读原文)一文中曾多次提到过老首长们给予他的教诲。他说:“遇上你是我的缘。这几位战友加文友,不,应该是首长加老师,不论是军事干部还是政工干部,都有'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范儿,都是安徽的知名军旅作家。”
有首长的衣钵真传,他像入了魔似的,在“多”字上下功夫。
无论在宜城,去徽州,还是进庐州,他都虚心向首长们请教。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入魔求“多”。
常言道:“火到猪头烂”,“船到桥头自然直。”
老天不负有心人。
后来的山翁,笔头像魔法棒,文章一出,即刻发表,并屡获大奖。
好文章,好头脑,好思路,成就了他退役后从局长做到处长,再做到副厅。
局里局外,都夸他是魔笔杆,好领导。
三、求德之路也不难
山翁原本想在退休以后,把魔法棒收起来,陪着爱妻,好好领略一下祖国大好河山和世界风光。没有想到,任务又来了。组织上派他去三家全省性的社会组织当党建指导员。
“官”越做越小,担子却一点不轻。
那一天,应省妇联、省家庭服务业协会邀请,他去给一个全省性的培训班宣贯党的“二十大”精神。
没想到,他一上台,发现全是趋之若鹜、多如过江之鲫的女同胞。他成了百花丛中一点绿,“娘子军”中的“洪常青”。
他在《面朝阳光,写点文章》这样自嘲自己:“按说当兵是拿枪杆子的,可我枪杆子没拿几天,一辈子几乎都与笔杆子有缘,所经历过的岗位,不是写文字码文字,就是看文字批文字,养成了不动笔就手痒痒、几天不写点什么就浑身不舒服的臭毛病。看来,这个毛病改不了,也不想改了……灵感一来,九头牛都拉不住,经常鬼使神差地半夜起来敲键盘。这是年轻时落下的“病根”。”
《易经.坤卦》上说:“君子以厚德载物。”
毋庸置疑,山翁就是个君子。但他厚德上载的,不仅仅是物,还有人,而且多半是文友、战友、钓友。
没有办法啊!
谁让山翁和他的文友、战友、钓友们,志同道合,“魔”味相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