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日随笔,写于哪一年就不知道了。勤于耕耘者,收获的时候总会有一些遗落弃在地头。闲暇时捡拾起那些零零碎碎的记忆,突然发现当年打发寂寥时光的一些散章竟然还在,一直就保存在那虚拟空间里,未曾删掉。应该感谢虚拟空间的开发者,因为办公文档软件会将你所写的每一页带有文字的文档自动地保存到了云空间,才又布谷鸟叫了。
重新旧作,离春天还远,但我还是生怕错过了繁花似锦的春月,因为人生多远行,我们自然无暇光顾家乡的田野,或无缘咛听亲切的乡音。也许阳光里一直就有布谷鸟的鸣叫,只是我们一行人刚刚从远方归来,就碰到了美妙的音符;歌声很脆,带着一股野性的欢愉。心里有感动,也有对于鸟语的疑惑,是否为相互之间的交流。抬起头,就见有花瓣随风飘落,轻轻砸到行人的头上,砸到面颊上,似乎能沁出花香与季节的美妙。春光如是美好,不能不让人为之心动。应该趁着阳光明媚,走进旷野,仔细看看家乡春天的模样。
布谷鸟的叫声,“布谷布谷”或“咕咕咕咕”,象征着春水瀜瀜勤播种,那是春天里的重头戏。一年之计在于春这句话并不是说说而已,那是需要全身心投入的生产劳动。“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天下富庶,莫为耕种。春耕春播,等待丰收,无论什么时代,都是关乎国计民生里的大事。于是,人们把布谷鸟的叫声看成春天的希望,吉祥的征兆,幸福的报春鸟。
其实,春天一直离我们很近,我们却极少一亲芳泽。城市的春天,人们被陷在水泥森林里,也许还有香阁琼楼掩群花,倚窗凭栏看风景的闲逸。如此方寸之地,只能在特定的花草树木中打转,无从领略自然风光的旖旎。于是,人们都渴望着走出去,看看远处一带白水绕绿洲,几处新绿绕新野的美妙,听听柳烟深处黄鹂鸣。
布谷鸟的叫声里,四月的雨丝淋湿了路途,淋湿了归心。心中想象着“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意境;想象着烟雨楼台外,四月荷新栽的惬意。当然,远处的风景中没有南朝四百八十寺的深沉,只有荷田与墓田,还有杜鹃花。原本我们相约,无论有什么理由,无论路途有多远,都要坚持走回去,因为那是传统,并不在乎那一份亲情与乡情是否已凋零。只是这个四月天有点让人捉摸不透,一会微雨纷扬,一会又薄阳缓照;况那布谷鸟的鸣叫声又不绝于耳,又一遍又一遍,叫出来别样的心境。
对于春天踏青,许多人不是没有时间,就是没多少兴趣。记得那是仅有的一次相邀去踏青,真正是到了人间四月天,鸟语花香地。一群人扎堆湖心亭,樱花似锦春水边,柳浪深处闻春莺,还有长堤倒影湖中景。泛舟一揖绿水中,直到落晖乘帆影。四野无处泊飘舟,夕阳西下三两人。远处湖风深处有笛音,岸上和轻吟。岸边新开张的小酒馆挂着酒望子,可以停舟共痛饮。对于清明祭扫,我们年年写清明,岁岁都祭祀,那是因为社会太平,生活安定,人们就逐渐地开始重视这些节日。其实关于清明,人们都有一个认识上的误区,认为传统历来如此,孝子贤孙,烧钱化纸。其实礼仪出于富足,清明祭祀需要太平盛世,只有太平盛世,人们才有余力去追忆先贤。如果你所处的时代连自己的温饱都不能解决,你跟祖宗磕一百个响头也没用。我们相信借用明代高启的“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来看清明节,虽然那是四月天里重头戏,但是必须国泰民安才有人顾得上慎终追远。明代高启所处的时代正是元末战乱,自然人们都顾不上清明祭祖了。“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让人们能记住昨天,不要忘了传统。清明节里,火红的杜鹃花,燃烧着春天的激情。不是每个清明节里,所有的人都会去祭扫。清新明快,鼓励人们去踏青。所以清明节就常与踏青联系在一起,一面是神情凝重的祭祀,一面是欢声笑语的激扬。季节把人世间的两种氛围,两种心境揉合在一起,就是清明之所以能流传的原因。大约写七绝《清明》的杜牧,肯定仔细观察过四月的天气,要不也不可能写出“清明时节雨纷纷”这样的精句。清明时节纷纷雨,请你别打伞,打伞不清明;这就是祭祀与踏青的区别。不管是江南的油纸伞,还是现代人撑的晴雨伞。雨天不打伞,是烟雨江南的特征。那雨轻如雾,渺如烟,行于雨中,只有湿漉漉的感觉掠过面庞,所以不需要打伞。那是时雨季,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有江南人留客不说话,只要小雨轻轻下的传统。打着伞,低着头,缩着脖子向前走着,那就不算踏青,那是看着雨珠顺着伞面往下流的无奈。
奔走的四月有雨,不经意地淋湿了春天的黄昏。廊桥之外,我静静地伫立于春风里,数不清的檐外雨滴,轻溅在青石板桥上,滴答成时光少有的静谧。多么美好的黄昏,况且还在四月;我依旧一个人美好在远方,任树上的布谷鸟叫醒了任性清明。
我还是有一些明白人们为什么不提倡打伞,踏青路上的才子佳人,“浮画舫,跃青驄,小桥门外绿荫笼。”香车宝马无归路,竟然漉漉小河边。久违了的鸟鸣里,满是春水的味道。大约因为清明临近,草木新绿,新雨绵绵。
四月,布谷鸟又叫了,只是季节已近晚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