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校园校园趣事
文章内容页

地坑院

  • 作者:闲者 
  • 来源: 原创
  • 发表于2023-05-02 12:14:58
  • 被阅读0
  •   【游记】邂逅地坑院

      黄河,孕育了悠久的中华文明。在黄河流域,遗存着传承了数千年的民居建筑,那就是“地坑院”。当地人也称为“天井院”、“地阴坑”、“地窑”等,这也是华夏大地特有的一种人类居住模式。

      地坑院,是全国乃至全世界唯一的地下古居民建筑,被誉为地平线下的古村落、人类穴居的活化石、地下的四合院,是我国特有的四大古居民建筑之一。

      地坑院,主要分布在河南陕县、山西运城、甘肃庆阳及陕西三原等地区。2011年“地坑院营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人类建筑博物馆里占有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成为现代旅游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地坑院作为一种独特的民居建筑,吸引着我的好奇心去关注它,走近它,了解它,欣赏它。

      “五一”小长假期间,我驱车从西安出发,一个多小时后抵达柏社村,与这里的地坑院进行了一次邂逅,亲眼目睹了它的芳容。柏社村位于三原县最北端,距县城25公里。与耀县接壤,地理位置特殊,是关中通往陕、甘、宁的重要通道,秦汉以后屡为兵家必争之地。近代以来,柏社村是通往革命根据地“照金”、“马栏”、“ 延安 ”的咽喉要道,红军、八路军均在这里设有秘密交通站。来到柏社村,从乡间小道拐进去,只看到茂密的楸树林,高大挺直,满树盛开着淡紫色的花。一眼望去,树林中看不到什么建筑物。

      走进柏社村,远望,一片绿色绵延新兴塬上,偶露屋顶城墙。近观,楸树成林、杂木交错,窑房结合,百年槐挺立村中老城旁。村道两侧高大繁茂的楸树遮天蔽日,使得整个村落掩映在天然的绿色屏障之中。看似没有住户,但走近用青砖砌起来的低矮围栏,向下俯瞰,就能看到布局规整的地下窑洞,整齐干净的院落,形制规格如同四合院一般。

      走进柏社村,漫步村道,鸡犬相安,驴马悠闲。人们穿行于地上地下,通天接地,采阳补阴,冬暖夏凉,闲适静谧。柏社村周边为典型的田园自然景色,村子内果树繁茂,既有地上的新式民居,又有古窑,极具关中地貌特色。每逢节假日,这里都有大批游客前来游览,有几个地坑院还有农家乐,可以品尝关中特色美食。据介绍,柏社村始建于晋代,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发展历史。该村有800多户3700多人,这里蕴含有古老的人居文化基因,是该县较大的一个行政村。现存有崖窑34院,关中民居12院,地窑225院,其中保存完好的下沉式地窑148院,经常有人居住的地窑25院,废弃地窑52院。

      柏社村的地坑院,是在平整的地面挖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深坑,深约6~7米,然后在坑的四壁凿挖若干孔窑洞,形成一个四合院,窑洞民宅共同的特点是冬暖夏凉。窑洞一般高4米,宽3米。坑院的大小和窑洞的多少,因经济、人力和居住人口多少而定,一般6一10孔,最多的可达16孔。在地坑院的上部边沿,砌起高约1米左右的围墙,可防人畜失足落入院内,也可防止雨水灌入,窑顶的平地经常用石滚碾轧,即可防止雨水下浸,又让雨水排放通畅,还可作为碾打和凉晒粮食的场地。据介绍,修建地窑要选择一处平地,下挖形成6~7米深的方形天井,然后再向四周挖窑,形成一处院落,每个院落三面各开二至三孔窑,另一面开孔形成通向地面的门道。地坑院和窑洞的方向依通风、采光、朝向等地势条件不同各异。地坑窑洞的出路,一般在院内偏角的地方挖一个洞,往上挖成斜坡,渐成露天通道通向地面。

      “进村不见村,见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树冠露三分”,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这个村的写照。独特的下沉式地坑窑民居建筑,也让这座古老的村落拥有“ 中国生土建筑博物馆”的美誉。如今的柏社村被誉为“ 中国古窑第一村”、“地平线下的村庄”。2014年被评为“ 中国传统古村落”。2019年12月,柏社村入选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

      来到柏社村,邂逅地坑院,远离了城市的喧嚣,一切都显得那么的静谧古朴而又美好,令人陶醉。

    【审核人:站长】
        上一篇:红色驿站
        下一篇: 赵家洞石窟

        标题:地坑院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xiaoyuan/xiaoyuanqushi/61199.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