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校园高中作文
文章内容页

莲花山花儿源流特征及传承保护之我见

  • 作者:马晓春
  • 来源: 原创
  • 发表于2022-06-10 00:24:46
  • 被阅读0
  • (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成了真理。)莲花山花儿源流特征及传承保护之我见文/马晓春 莲花山花儿具有极强的文化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实用价值,在整个西北地区乃至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被国内外学者称为“西北之魂”、“西北百科全书”。2004年10月,康乐县莲花山被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授于“中国花儿保护基地”称号。2005年,莲花山花儿被文化部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莲花山花儿作为甘肃省独有的一张文化旅游名片,如何融入“一带一路”,走向世界舞台,这是我们必须研究,尽快解决的课题。一、莲花山花儿之源流。《康乐县志》载:唐太宗时,羌族、吐谷浑、吐蕃据洮西向狄道侵扰。玄宗开元后期到天宝前期,唐王.....

    莲花山花儿源流特征及传承保护之我见

    文/马晓春

    莲花山花儿具有极强的文化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实用价值,在整个西北地区乃至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被国内外学者称为“西北之魂”、“西北百科全书”。2004年10月,康乐县莲花山被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授于“中国花儿保护基地”称号。2005年,莲花山花儿被文化部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莲花山花儿作为甘肃省独有的一张文化旅游名片,如何融入“一带一路”,走向世界舞台,这是我们必须研究,尽快解决的课题。

    一、莲花山花儿之源流。《康乐县志》载:唐太宗时,羌族、吐谷浑、吐蕃据洮西向狄道侵扰。玄宗开元后期到天宝前期,唐王朝对河湟的羌、吐蕃采取以攻为守主动出击的战略,哥舒翰威镇吐蕃,直驱阴山,赢得吐蕃不敢过临洮的安定局面。安史之乱直到北宋王韶大破木征,其间百余年为吐蕃所据。自唐、宋以来,莲花山地区为吐蕃民族聚居地,吐蕃民俗文化影响十分深厚。据此,吐蕃“踏歌”是花儿源头。莲花山地区的汉族群众中有一部分是历史上汉化了的吐番人,其民情、习俗部分延续了下来。在莲花山地区流行着丰富多彩的劳动号子,其中碾场号子在宋代吐蕃“踏歌”中孕育,在汉族“牛拉拉”等曲调中完善,在长期渐进演化过程中逐步成型,成为传唱在洮河中、上游地区,汉、藏、回、土等民族群众中的一种汉族山歌。

    二、莲花山花儿之特征。莲花山花儿会成形于元朝末年,已有600多年历史,其基本特征为:1.独特性。莲花山花儿会将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民间文化艺术巧妙地结合起来,唱词丰富、音调古朴、唱曲独特,且莲花山唱山、礼佛这一习俗为全国独一无二,因而,具有独特性。2.群体性。莲花山花儿虽然可以一个人单独吟唱,但毕竟单调乏味,不成气候,只有在花儿会时,三五成群组成联唱,唱花儿摊子一个接一个,才能体现花儿会场面之宏大,因而,具有群体性。3.娱乐性。莲花山花儿不论谁唱,唱什么内容,其目的只是为了娱乐。民俗学家柯杨称其为“诗与歌的狂欢节”。尤其在生产之余唱花儿、逛山场,成为莲花山群众忙里偷闲、解愁消乏的一种最简单、更快乐的事,因而,具有娱乐性。4.通俗性。莲花山花儿唱词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充分体现劳动人民的喜、怒、哀、乐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且唱曲简单易学,唱词为即兴创作,在花儿会上可以人人当演员、个个是作家,因而,具有通俗性。

    莲花山花儿曲调高亢细尖,有11种歌词,丰富多变。一段歌词,3~6句不等,用方言演唱,大量运用儿化音和方言土语,句句押韵,按韵脚数量分为“单套”“双套”和“三转腔”。歌词多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夸张、联想、回环、对仗等修辞手法运用较多。演唱内容除流传经典之作外,一般在演唱中即兴编词,其内容以爱情和现实生活为主。演唱形式基本上都是由3~6人组成的两个班子,每个班子由“串班长”(花儿词作者)带领,采用参唱竞唱的方式,在花儿会场对唱,如:

    莲花山花儿醇香酒【莲花山令】

    油两碗,一碗油,莲花山花儿醇香酒;

    香甜可口心中流,花儿把你的心甜透;

    好像把你魂儿勾,只想呀常坐没心走。

    康乐是甘肃的好地方【三闪令】

    哎哟……

    康乐是甘肃的好地方,

    莲花山雄壮

    洮河水清亮,

    山川哈宽敞,

    莲花山花儿的保护与开发

    这就是莲花山花儿的故乡,

    花儿哈甜香,

    也就是红军走过的(哎哟哎哟哎哟嗬哟嗬哟嗬)地方,

    也就是红军走过的(哎哟哎哟哎哟嗬哟嗬哟嗬)地方。

    三、莲花山花儿之流派。莲花山花儿传唱在北至康乐县、临洮县,东至渭源县、岷县,南至卓尼县,西至夏河县的广大地区。各地所唱调式基本相同,但因人文地理、民情风俗等诸多因素影响,其唱腔唱法又有差别,形成了不同歌唱流派。按地域民情分为:北路花儿、东路花儿、西路花儿,其中北路花儿是莲花山花儿的主旋律,也就是平常人们所说的两莲叶儿调,传唱在临潭县的甘沟、羊沙以北,卓尼县康多及临潭县冶力关以东、康乐县五户、景古及临洮县西坪、玉井以南,渭源县关堡以西的广大地区。﹝莲花山令﹞属于双句单段体结构,这与大多数传统山歌大致相同。在演唱时先用一个较长的拖腔“哎”开头,先现音就是这首花儿的结束音。曲调比较单一,但在即兴演唱时随着词语的变化和演唱者的感情跌宕起伏,曲调时而辗转反侧,时而激昂慷慨,旋律抑扬顿挫。花儿中的起兴句与最后合唱的尾声“花呀,两莲叶儿”,在一曲完美的音乐组合中,显示了双乐句单段体山歌无穷的魅力。尾声与起腔时的衬句相呼应,扩充了莲花山花儿较单调的乐句,润饰着花儿的山乡色彩,使花儿的艺术个性显得更加突出。

    四、莲花山花儿会之概况。“一年一趟莲花山,娃娃不引门不看,哪怕没有一分钱,也要出门欢两天”,这一民俗已有600多年。在周边60公里半径范围内大小78个花儿会中,莲花山花儿会为历时最长,参加人数最多,朝山程序最健全,影响最深远,最具代表性的花儿会。每年农历六月初一至初六,康乐县、临洮县、渭源县、临潭县、卓尼县及相邻地区的数万歌手与游人,齐聚康乐县莲麓镇及莲花山游山唱花儿。初一上山敬香,初二在莲花山脚塘坊滩,初三在莲麓镇足古川村,初四在足古川村境内的冶木河尕浪桥,初五在景古镇王家沟村的王家沟门,初六在紫松山,设摊唱花儿。莲花山花儿会,形式独特,分拦路、游山、对歌、敬酒、告别等程序,经唐坊滩——上山——下山——足古川(第四天)——王家沟门(第五天)——紫松山(第六天),参加人数约18万人(次)。

    五、莲花山花儿之传承。仅康乐县境内的花儿会场就有12处,时间前后长达17天,参加人数28万人(次)。康乐县先后举办了农历五月五日戚家庵花儿会,五月二十六日枉子沟花儿会,六月初一至初三足古川花儿会、六月初四至初五王家沟门花儿会,三月二十八日、“六月六”紫松山花儿会,参加人数达12万人。莲花山花儿作为甘肃花儿的一个分支,代表人物有丁如兰、景满堂、汪莲莲、文香莲等。莲麓镇柱子沟村农民苟进昌多年筹办汪子沟门花儿演唱会,著名花儿歌手汪莲莲组建莲花山花儿演唱交流中心,发现和培养一批花儿新歌手。康乐县文旅部门采用专家讲课、座谈会、集中培训、演唱竞赛等形式,举办培训活动。集中对歌手创作,形体动作、演唱表情等方面具体指导,培训花儿骨干及“串班长”(花儿词作者)。选派重点花儿传承人参加者州文化部门举办花儿研讨会。1986年,中国民间文艺家研究会甘肃分会编著《莲花山花儿选萃》;1987年8月,《宁夏日报》刊发李世锋撰写的文章《一朵从莲花山飞来的花》;1988年10月,由魏泉鸣摄制电视片《莲花山花儿会》《藏族采花节》(中英文两版本),参与上海国际电视节展播,引起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加拿大等国及香港地区影视界极大关注。李林撰写的《莲花山及其庙会佛事花儿会的由来》获全省首届敦煌文艺奖;1989年,美国哈佛大学东亚语文系兼音乐系教授赵茹兰撰写的《莲花山花儿会:关于民歌演唱程式之研究》(长篇学术论文),刊登于《西北民族学院学报》3期,对甘肃花儿学术研究给予很高的评价和指导。李林撰写的《试谈:‘花儿’的美学价值》,获全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的首届民间文艺十年奖论文一等奖,《莲花山花儿初探》(丁作枢撰)获得甘肃省首届民间文艺十年奖论文二等奖;1990年6月,由赵茹兰(美)撰写、邓光瑜翻译的《莲花山花儿会实地考察散记》,刊登于《河洲》第2期“民间文学”栏目;1991年,魏泉鸣摄制的《莲花山花儿会》(民俗民艺录象片),参加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举办首届民俗民艺汇映大奖赛,获二等奖;1992年,省林业厅副厅长禹贵民邀请我国著名电影艺术家、中国表演艺术家协会主席张瑞芳和《上海一家人》剧组部分演职人员来莲花山花儿会观光采风,拍摄了电视艺术片《莲花山花儿会》。对莲花山花儿作出突出贡献的有:省民研会主席曲子贞,出版《花儿论集》2本;柯扬教授撰写的《花儿会——甘肃民间诗与歌的狂欢节》《莲花山花儿程式论》等论文,发表后将花儿介绍到国外;郗慧民编著《西北花儿学》;魏泉鸣的艺术专著《花儿新论》《中国花儿学史纲》创建了一个新的学科体系;庄壮的《莲花山“花儿”采风记》记下了《莲花山的背斗匠》花儿音乐一章,成为花儿音乐中的精品;制作完成花儿宣传品《莲花实景录》《莲花山花儿风情录》《枉子沟花儿会》等碟盘。举办花儿演唱会,参加了中国传统音乐第十三届年会及第一届花儿国际艺术研讨会。2002年,《莲花山与莲花山‘花儿’》(汪鸿明、丁作枢著),获全省第四届敦煌文学一等奖;《莲花山民俗》《莲花山花儿初探》《莲花山与花儿介绍之一、二》(丁作枢著),《花儿集萃》(陇崖著),《一年一趟莲花山》《你是花儿头一朵》《天籁》(县文广局著),《莲花山》(县文化馆著)等书刊相继问世、出版发行。制作完成较多的优秀花儿歌手及有关莲花山花儿会民俗礼仪系列音响、资料多套。中外学者多次到莲花山采风,举办花儿研讨会,发表花儿论文近百篇,撰写和出版了一批搜集、研究花儿的理论文章和专著。2004年10月,在临夏州召开的“中国花儿之乡”命名授牌大会仪式上,米兆仁、朱淑秀、线得生等12名歌手被省文艺家协会和州文联合命名为“优秀花儿歌手”。汪莲莲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有关莲花山花儿的专集,论文、书刊不断问世,其民俗价值和文学价值引起国内外民俗专家的重视。2013年,组织花儿歌手12人,参加首届中国西部“百益杯”花儿艺术节大奖赛,文香莲一组获二等奖。8月23日,首届中国西部“百益杯”花儿艺术节在临夏举行,选送莲花山花儿歌手文香莲、杨梅兰、何兰兰参加,经过预选赛、初赛、决赛,获“百益杯”原生态莲花山花儿演唱二等奖,这是全县花儿演唱首获国家级奖项。莲花山花儿多次飘进国家大剧院,漂洋过海走向了世界。

    如何让莲花山花儿融入“一带一路”,成为甘肃省乃至中国独有的一张文化旅游名片,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莲花山花儿的保护。在全面摸底的基础上,采取抢救性保护、记忆性保护、生产性保护和区域性整体保护等方法。对于濒临消失的莲花山花儿歌词、资料,要实施抢救性保护,记录、整理、保存资料和成果,建立完整的物、文、图、声、像等档案库、数据库。对于莲花山花儿资源丰富,形式和内涵完整、自然生态和人文环境较好的村镇或者特定区域,设立莲花山花儿保护区。

    (二)扩大莲花山花儿的传承。一方面组织优秀莲花山花儿“串班长”、传承人和歌手,通过传承基地、展示平台、公益讲座,让莲花山花儿进乡村、进广场、进校园(编写校本教材)等方式,进行常规性或不定期的成果展示。另一方面利用新媒体平台介绍莲花山花儿的渊源、特点、价值、代表性传承人及工作成果等,让莲花山花儿走进大众视野。此外定期开展交流、研讨、培训、比赛、评选等活动,进一步提高莲花山花儿在世界的知名度。

    (三)建设莲花山花儿展示馆。在各花儿会场建立集研究、培训、表演于一体的莲花山花儿传习所。在县博物馆建立承担记录、研究、传承、传播、利用的职能的莲花山花儿展示馆,将莲花山花儿记下来、传下去、活起来、入生活。具体可集展览展示、制作表演、收藏培训、体验传习、研究保护等于一体,通过实物、图片、音视频等方式,将其建设成为康乐的旅游文化名片。展示馆要同步推进数字化保护,加强相关技术装备配置,逐步把莲花山花儿保护传承拓展到大数据领域。

    (四)举办国际性的莲花山花儿艺术节。将每年农历六月初一至初六的莲花山花儿会举办成国际性的莲花山花儿艺术节,向全世界非遗研究者、学者、游客全方位推介莲花山花儿,花儿搭台,经济唱戏,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组织与会者参观莲花山花儿展示馆、传习所,立体式介绍莲花山花儿的渊源、特点、价值、代表性传承人及工作成果等,举办大型的莲花山花儿研讨会,让莲花山花儿成为“一带一路”上一颗璀璨的文化旅游明珠。

    作者简介

    马晓春,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甘肃省第四届地方史志学会理事,甘肃省行政区划与地名专家库第二批地方专家,康乐县作家协会主席,康乐县地方史志办公室主任。

    先后在中国诗歌网、中诗网、中国农村网、甘肃诗歌、《民主协商报》《甘肃经济日报》《中国花儿》《甘肃史志》《民族日报》《河州》《威宁诗刊》《民族日报》等报刊网络发表散文、诗歌、新闻6200多篇(件),其中有30多篇散文诗歌获“魅力临夏.良恒杯”全国少数民族散文大赛优秀奖、首届“江苏杯”全国情侣征文大赛诗歌组一等奖、“六世情歌杯”仓央嘉措国际诗歌仓央体优秀诗人奖、吉林市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征文大赛优秀奖、甘肃省齐家文化网络征文优秀奖、“石榴杯”临夏州民族团结进步征文优秀奖等。主编《康乐县志(1986--2005)》《康乐年鉴》7部,著有《新闻辑录》《文苑花絮》《心灵的放歌》《划过指尖的流年》及《康乐》期刊,编审《中共康乐县组织史卷》2卷,合著《炊烟飘过的记忆》《中国青年作家年鉴(2017——2018诗歌卷)》《流年絮语.当代唯美作品选》《花儿艺术人生》《河州记忆》《印象临夏》等。应邀参加了第三届甘肃文艺论坛——甘肃省少数民族母语文学创作研讨会、中国民协第十八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专题研讨班、中国西部当代作家作品学术研讨会、新时代黄河流域(临夏段)生态环境治理与文化传承研讨会。论文入选《中国西部当代作家作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论坛论文集》《新时代黄河流域(临夏段)生态环境治理与文化传承研讨会论文集》,获优秀论文奖。2019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先进个人”;被甘肃东乡文化研究会授予“文化助力脱贫攻坚先进”等荣誉。接受中央电视台10频道和甘肃电视台都市频道的专题采访报道。

    莲花山的特点是什么,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成了真理。,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成了真理。.....研讨会论文集》,获优秀论文奖。2019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先进个人”;被甘肃东乡文化研究会授予“文化助力脱贫攻坚先进”等荣誉。接受中央电视台10频道和甘肃电视台都市频道的专题采...
    【审核人:站长】
        上一篇:屈原 汨罗
        下一篇: 五月的康乐

        标题:莲花山花儿源流特征及传承保护之我见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xiaoyuan/gaozhongzuowen/21221.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